编辑 | 牙韩翔

环邻便利店加盟陷阱:总部无天资夸大流水坑人入伙|3.15特别报道_万元_方便店 文字写作

王晓亮的创业操持失落败了。

2020年11月,河北秦皇岛昌黎县居民王晓亮因工伤另谋生计,通过网络看到了一家上海名叫环邻的便利店加盟项目。
经由一番咨询后,环邻一名自称为李子怡的员工在接待他后,详细先容了环邻便利店的上风。
颇为诱人的是,该项目的加盟费和管理用度远低于同类型品牌便利店,最低一档收费约5万元。

如过算上店面租金、装修、购入货架和设备,以及前期进货,共计自筹资金大概在15万元旁边,就可以将一家门店开设起来。
在预备期,加盟招商方还派专门的老师进行现场辅导。

由于王晓亮没有任何零售履历,环邻“保姆式开店”的扶持政策终极让贰心动,他于2020年11月18日交1万元定金,与环邻便利店签了加盟条约,随后补齐了加盟所需的用度共计4.78万元。

据王晓亮向界面***供应的条约,环邻便利的主体公司为上海环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上海环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法人代表为明正宏,大股东名为高攀,经营范围包含食品经营、餐饮企业管理等。

按照条约约定,协议生效后,甲方(环邻)安排选址职员来帮王晓亮进行选址稽核和评估,店铺选址后王晓亮补齐尾款。
店铺由此开始进入装修、安置装备和货架阶段,并由甲方进行验收通过,通过后再通过甲方供应的开店老师对加盟者进行辅导、职员培训、营销推广等开业支持。

但店铺还未开业,环邻的事情职员希望王晓亮升级为区域代理——这是一种更高等别的加盟,按照该代理的9.58万用度算,这意味着他须要追加近5万元用度。

王晓亮在犹豫之际,被对方以“发展加盟商褒奖1000元、享受进货款8%的返点”等上风说服,即便王晓亮称资金不敷,在环邻公司承诺帮忙申请无息贷款后,王晓亮于12月7日再次签订了条约。

但条约和补充条款签署完毕后,无息贷款并未办理成功,王晓亮提出反悔被环邻谢绝,他只能先把店铺开设起来。
至此,他已经交付了1.2万元的店铺租金、门头用度5000元、进货2.2万元等,花出去近10万元。

门店现实日流水与环邻便利此前给王晓亮预设的相差甚远。
3月4日,王晓亮见告界面***,当天日流水不敷100元,店铺开一天便是赔一天,但不开又弗成,加盟费、店铺租金都无法退掉。

究其缘故原由,店铺选址、售卖货品实在均存在一定瑕疵。

王晓亮的店铺位于昌黎县的龙家店镇,这里的客群以小镇当地居民为主,而环邻为其供应的货源以三只松鼠之类的零食为主,高昂的售价不仅不能与电商反抗,也难以迎合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气,很难卖出。
其他大众商品的进货价也并无价格上风,王晓亮只好从当地的批发市场和经销商处拿货。

王晓亮见告界面***,环邻便利在宣扬过程中进行了过度夸年夜、虚假宣扬。

例如业务专员在他咨询过程中,浮夸了该店供应链的上风,实际上商品极少有这些上风,熟食、关东煮之类的产品在州里的门店中难以***;关于300多家的门店数量更是子虚乌有,很多人只是商在意向或者咨询过程,但加盟招贩子员的上述话术,尤其随意马虎让不知就里生手轻易陷入这种加盟陷阱,他也希望自己在加盟过程中踩的坑能让其他想要创业开店的“小白们”擦亮眼睛。

目前,界面***试图向上海环邻便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求证,但该公司干系卖力人没能接管界面***采访。

界面***联系到环邻便利一名招商加盟的业务员,该业务员称环邻便利于2019年开始发展加盟业务,其在上海的嘉定、青浦等地已开设10家门店,目前正在火热招商中。
界面***查询大众点评网站,创造该公司在上海青浦、嘉定和虹桥拥有3家门店,且均为新开设门店,在百度舆图上,还可以在河北唐山、承德、秦皇岛、山东淄博等城市检索到环邻智能生活便利店。

之以是在小城市发展加盟,紧张缘故原由是小城市店铺租金更便宜,在该业务员的朋友圈中,还有来自江西赣州、江苏常州、贵州铜仁等地的意向加盟者。

但这也意味着,小城市的从业者,抗风险能力低、对加盟过程中甄别权柄的能力也更低,他们更随意马虎陷入加盟的“陷阱”。
尤其是便利店、小型餐饮店或茶饮店,这险些是多数个体创业者选择的实体店创业方向之一,是准备数万元或者十多万元便可启动的无门槛项目。

不同于7-11、百口便利、罗森等国际便利店品牌的严格型加盟制度,对加盟者的资金、经营能力方面都会进行严苛的审核,环邻的加盟更加轻型,对加盟者的流水不做扣点,也不逼迫加盟者的进货额度,一个毫无履历的生手更随意马虎从环邻这样宽松自由的便利店品牌入手。

正好是这些成分,也决定了他们在加盟过程中,更多只能依赖自身经营能力和水平,如果店铺无法按照加盟之前预想的运营,也无法通过退回加盟费挽回丢失。

北京今是状师事务所主任吴萌向界面***剖析,中国目前关于商业特许加盟的法规仅有***于2007年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条例》。
法规的缺失落导致海内特许加盟条约的版本参差不齐,特许人的责任与被特许人的权利在条约中都无法充分反响。

加之从事便利店、茶饮店、餐饮店加盟的门槛不高,加盟主相对来说法律意识欠缺,对盈利渴望远高于对付自身权柄的保护,而且面对品牌方的溢价能力又比较薄弱(品牌方的态度常常先做出非常火爆的场面,然后现场签约,不签走人,没有商量的余地)以是在这些行业的特许加盟条约中确实存在很多毛病。

此外,环邻便利的宣扬文案还有不实乃至造假的一壁。
例如在其得到的行业奖项中,有一项是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为其颁发的“连锁经营领军企业”牌匾。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便利店委员会总干事王洪涛回答界面***,未听说过该企业,而且协会也没有给任何企业颁发过类似的牌匾和奖项。
在CCFA公布的2020年便利店100强榜单中,并无环邻便利的身影。

在环邻便利传给加盟者的资料先容以及投放的加盟广告中,称其在全国拥有300多家门店,这与环邻便利的门店情形并不符合。
吴萌见告界面***,有关门店数字的宣扬如果与事实不符,可以构成“虚假宣扬”。
这种“虚假宣扬”违反了广告法的干系规定,属于市场监督管理行政部门的司法范围。

更主要的是,界面***在商务部商业特许备案平台查询创造,上海环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并无特许加盟备案,也便是说,该企业并不具备加盟资质。
一名便利店行业人士建议,碰着此类企业,该当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