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资料、做策划、写报告,如今AI工具的利用越来越广泛。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央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5%的受访青年担心AI工具的遍及让个人表达能力变差,85.6%的受访青年认为在AI时期拥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更主要了。

AI时代到来85.6%受访青年认为更需要拥有自力思虑和自我表达能力_对象_工作 科技快讯

家住厦门的00后大学生苏毅飞(化名)对AI工具利用得比较闇练,会借助AI工具学习事情。
“目前我在运营个人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会利用AI工具搜集、整理信息,我只须要卖力检校和编辑,能省去不少工夫。

95后张然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事情,卖力产品策划和营销。
在事情中,张然偶尔会用AI工具赞助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任务,比如搜集资料,供应文案参考等。
“利用AI工具的过程,更像是复盘自己思考的过程,通过将大的问题不断拆解成小问题,从中找到得当的答案。
”张然说。

“新技能会在一定程度对原来的事情生活产生冲击,比如生活办法、思考办法,乃至带来表达办法的变革。
”张然以为,随着技能的不断更新和迭代,AI工具会越来越遍及,但昔时夜家习气向AI工具寻求答案,而不是与身边人互换时,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表达办法和表达能力,会变得更不善于表达。

调查显示,73.5%的受访青年担心AI工具的遍及会让个人的表达能力变差,个中,20.9%的受访青年表示非常担心。

“目前来看,AI工具以自然措辞的互动为入口,以大规模数据打算为根本,对人类书写和表达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表示,如果说表情包、网络盛行词和浅白的网络口语文化是媒介影响下人类书写符号的变革,其对人类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影响更多表示在思维的精细性向粗鄙化转变的话,那么AI工具的高度智能化,对人类的措辞表达和笔墨书写办法已经具备了替代性。
“从这个层面来看,AI工具对人们表达能力的影响,已经触及到创造性思维的层面。

在杭州事情的90后刘源对AI工具始终保持当心的态度,他以为AI工具让事情生活变得更高效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人变得

苏毅飞以为,AI工具让繁芜的事情变得大略了,比如之前要找干系文献可能须要翻看很多资料,现在会更省时省力。
但他认为,这并不会让自己放弃思考,反而会勉励自己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比如当我看到AI工具显示的内容,就会先判断是否准确,逻辑是否存在问题,进一步去考虑如果是自己回答,可能从哪方面入手,若何完善等。

调查显示,随着AI时期的到来,85.6%的受访青年认为拥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更主要了。
交互剖析创造,80后受访者认为更主要的比例更高,为92.7%,其次是00后(90.4%)。

“面对AI工具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我们无法纯挚地谢绝、反抗,而该当思考如何与人工智能的表达和写作共存。
”郑焕钊认为,AI工具可以使人们从日常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进行措辞笔墨的创造事情。
“这意味着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具备利用智能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措辞笔墨表达素养,提高体验性、感想熏染性和创造性措辞笔墨的表达能力。

这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1%,95后占21.0%,90后占40.7%,85后占14.9%,80后占9.3%。
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1.3%,高中/中职的占8.9%,大专/高职的占25.7%,本科占61.7%,硕博研究生占2.5%。

任务编辑: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