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掌上长沙8月28日讯(全媒体 朱炎皇)一名游客意外落水,错愕地扑打水面,离岸越来越远……岸边的水面智能救生系统摄像头监控到游客溺水险情,迅速发出警报,一个橙色的扁平形状的救活气器人弹射入水,飞驶至溺水游客身边。
游客抱紧机器人后,被它安全带回岸边。

AI机械人能识别、救援溺水者 湖大年夜教授带队研发 准确率超90%_智能_体系 智能助手

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真实存在。
今日理解到,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云洲智能”)新一代水面智能救生系统即将投产。
个中,与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何赟泽团队联合开拓的落水职员智能识别模型已通过测试,可以全天候精准识别溺水者。

全天候监控,识别溺水者准确率超过90%

据不完备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去世于溺水,个中少年儿童溺水去世亡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
何赟泽说,由于溺水者没有被及时创造、识别,施救者接济不当或体力不支,造成了很多悲剧。
水面智能救生系统正是为理解决这些痛点。

何赟泽(右二)及其团队成员展示了水面智能救生系统部分核心设备。
长沙全媒体 朱炎皇 摄

整套系统分为监控、识别和搜救三个子系统。
在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掌握技能国家工程研究中央,何赟泽向展示了部分核心设备。
他拿起一个白色摄像头说“监控子系统采取的是高清云台摄像头,它能扫描半径200米的水域”,然后又拿起一个体积更小的玄色装置先容“这是第二代产品,利用了可见光、热成像、偏振光领悟技能,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大雾天,它都能穿透障碍有效监控水面情形。

一旦发生职员溺水,如何有效识别是一大难点。
在职员扎堆的拍浮池,连专业的救生员也很难识别儿童戏水和儿童溺水。

“系统识别溺水者的奥秘就装在这个小黑盒内。
”何赟泽说,里面存储了基于海量数据构建的模型,能对摄像头拍摄到的连续画面进行目标跟踪和行为剖析,做出智能诊断,判断水里的人是在正常拍浮、戏水,还是发生了溺水。
经由两年多的不断改进,这套智能救生系统识别溺水者的准确率已超过90%。

接济无需人下水,13千克机器人可负重150千克

搜救系统紧张是“海豚1号”水面救活气器人,它半人多高,看起来像只有前半部分的小艇。
“别看它重量只有13千克,但能负重150千克。
”何赟泽说,“海豚1号”能续航30分钟,有遥控搜救和自动搜救两种模式。

警报触发后,“海豚1号”可快速、精准航行至落水职员身边,将其拖拽到安全区域,全过程接济职员无需下水,不仅大大降落了接济的风险,也提升了接济的成功率。
它可以广泛运用于海滨泳场、景不雅观河道、亲水平台等游人密集、监管需求强度大的水域。

理解到,“海豚1号”是云洲智能研制的智能接济设备,它曾先后在珠海万山岛、威海东浦湾海水浴场以及威海荣成等地成功救助落水职员,并参与了江西、河南抗洪抢险等接济任务。

四处奔波网络数据,多地多国引进利用

2020年初,云洲智能得知湖南大学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掌握技能方面很有上风,找到了何赟泽,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一个主要的课题上展开互助:基于深度学习的落水职员智能救生软件开拓。

开拓的难点很多,第一只“拦路虎”是数据网络。
何赟泽说,他们必须“喂”给智能救生系统大量图像和***等数据,包括正常拍浮、玩水、溺水等。
人工智能才能通过深度学习,节制个中的规律和特点,然后形成模型,比对正在发生的现实情形,做出相应剖析和判断。

网上的溺水图像很少,而且画面模糊,基本用不了。
何赟泽就四处请专业的救生员、户外运动教练模拟溺水的各种环境,拍摄下来,录入智能救生系统。
每年寒暑假,何赟泽都要带领硕士、博士研究生下到偏远的村落庄,用无人机、摄像机在水库、山塘、河坝等水域网络干系数据。

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辉说,一些水域禁止野泳,有的拍浮爱好者会大晚上出来野泳,还有的冬泳爱好者会在冬天凌晨四五点出来野泳,为了网络到一手数据,他们不得不披霜冒露蹲守,足迹遍及湖南、广东珠海、江苏盐城等多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
目前,这套智能救生系统已在山东、江苏、广东、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广泛运用。
此外,它也走出了国门,在美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运用,用于水上接济。

本文来自【长沙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