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郁命运:终结者的人工智能隐喻_人类_阴郁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大众号极客电影(geekimovie),作者为复制人写手,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上帝给了每个人开启天国之门的钥匙,但这把钥匙同样也能打开地狱之门。
——理查德·费曼,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国际威信机构预测,到2025年(还有6年),很多机器都将比人类更聪明,我们正处在一个「机器智能爆发」的关键时候。
「闭幕者」,是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思考最深的系列电影。
1991年上映的《闭幕者2:审判日》,被公认是全体「系列最佳」。
「我们不想重复过去的辉煌,我很想看看在这个时期还有什么新故事可以讲。」詹姆斯·卡梅隆说。
卡梅隆的执念,带来了系列最新续作《闭幕者:阴郁命运》。
△ IMAX《闭幕者:阴郁命运》专属海报
在《阴郁命运》里,我们喜好了将近30年的闭幕者T-800,将「进化」到全新状态,一个我们前所未见的状态——得到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版T-800。
普京说过:「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国家,就能掌握全天下。」
本日卡梅隆提出的问题是:当机器具有了高度智能,人类会不会被掌握、被取代?
如果机器智能的趋势不可避免,那「阴郁命运」会不会是人类既定的命运?
面对这样的未来,每一个人现在该怎么选择?
《阴郁命运》是由詹姆斯·卡梅隆、阿诺·施瓦辛格和琳达·汉密尔顿原班人马打造出、属于本日的「闭幕者」。
这部带着浓浓告别气息的影片已经在海内IMAX影院上映,这张35年「闭幕者」情怀的IMAX电影票,不能不补。
T-800涅槃重生
无论我们有多爱《审判日》里那个T-800,都必须承认,T-800只是披着施瓦辛格皮的杀人机器。
天网不可能只派了一个T-800穿越时空办理「未来人类反抗军的领袖」约翰·康纳;
T-800、T-1000可能有无数个,闭幕者的结局也有无数种可能性。
第一个T-800的程序设定目标只有一个——杀掉约翰康纳的母亲莎拉·康纳。
它虽然以人形潜入45年前的人类社会,却毫无人性(没有表情和感情),更谈不上自我意识。
第二个T-800是由未来的约翰·康纳派来保护10岁自己的。
闭幕者本身并无善恶,只是被程序设定成「保护人类」——它自己可能都不愿意做个「年夜大好人」,身为杀人机器,屠戮反而更大略些;
当它被10岁的约翰康纳奉告「不许再杀人」、或是「要多笑一笑」时,奇妙的化学反应涌现了,科幻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几个镜头就此出身。
△ 约翰·康纳:你能笑笑吗?
如果把《阴郁命运》看作第三个T-800,那它就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高等闭幕者。
△ 「古稀版」T-800现身,让人泪目
当它处于没有任务、没有目标的状态,独清闲人类社会里「晃」了20多年,会变成什么样?
它可能会尽力模拟人类、学习人类的思想和生活办法,变成一个最有聪慧的「人类」;
它的有机体表皮可能会朽迈、乃至有一天老化的表皮掉落,露出机器骨骼……
△ 《闭幕者:阴郁命运》里的T-800
这些问题才是吸引卡梅隆本人参与续作的初衷。
当「理工男」卡梅隆开始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技能和发展时,这些问题一贯在他脑筋里徘徊,挥之不去……这才有了《阴郁命运》的操持,「闭幕者」也终于抖擞出新的生命力。
阴郁,人类不可避免的命运?
91版《闭幕者:审判日》的开篇堪称完美:
洛杉矶街头车水马龙,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荡秋千;
溘然镜头一转:汽车和马路表面铺满人类枯骨,巨大的机器一脚把骷髅碾碎;燃烧的公园里,秋千在象征去世亡的火焰中空摆……
光鲜的比拟让我们立时意识到,这些都是完备可能发生的,而且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
大火中象征着审判日的「天启四骑士」,是再明确不过的意象。
机器没有道德和伦理,是人类让它们有了「道德」和「伦理」。
「闭幕者」成为经典的另一个缘故原由,是它充满了「机器有人性」和「人类被机器化」的绝妙比拟和反思。
例如,T-800最经典的造型是他的「墨镜」。
这次《阴郁命运》里也有个很明显的「墨镜梗」,老粉们看到必定会心一笑。
T-800为什么要在大晚上戴个墨镜?这是一种「反人性符号」。
而随着剧情发展,在T-800摘掉墨镜那一刻,便是他开始保护人类,得到「人性」的时候。
反不雅观人类角色:
无论是不谛听病人的精神科年夜夫、不信赖普通人的警察,还是猖獗到想杀去世最初制造出天网的芯片公司CEO的莎拉·康纳……都已经失落去了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
闭幕者代表的是人类社会闭幕——型似人类,却毫无人性。
而这样一个被制造出来屠戮人类的机器,末了捐躯掉自己、拯救了一个在不存在的将来它必须杀掉的人类——《审判日》的结局实在是「人性的胜利」。
△ T-800:现在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人类会堕泪了
△ 不要担心,i'll be back
当续作《阴郁命运》的主题一出,实在就奠定了故事的主基调——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 末日气氛浓厚的《闭幕者:阴郁命运》预报海报
为这个时期而作的《阴郁命运》的新角色,也有对人工智能担忧的隐喻。
不同于《审判日》里的T-1000,REV-9表现出一丝丝「自我意识觉醒」的征兆:
△ 与T-1000比较,REV-9看起来更像人类
比如它会对坠毁的巡航无人机说:「对不起了......」
它还不无「哀怨」地向莎拉抱怨:「你为什么就不能让我得到达妮呢?!
」
△ 除了沿袭「液态金属」的设计,能自我复制的REV-9给人一种病毒的既视感
这次《阴郁命运》,在顶天立地的IMAX巨大银幕上,你将身临其境的体验「海陆空」的极限追击、人类与机器的近身格斗,感想熏染精彩交手;
其余,在 IMAX 激光校准的强大音响系统加持下,人类以血肉之躯与钢铁骨骼的REV-9碰撞时的效果,必将震荡民气。
从第一部《闭幕者》到《闭幕者:阴郁命运》,这个系列并不是关于机器的警世预言;
而是想提醒我们:对机器不要过度依赖——「审判日」的降临不是由于科技进步,而是由于我们人类对「自己做决定能力」的放弃。
这种放弃,才让机器节制了主动权。
△ 《审判日》中「天网」的出身
如果本日放弃对人工智能的主动权,来日诰日我们面临的就可能是「阴郁命运」。
第三种未来
问题来了,人类该如何办理这个问题:
放弃进步,回到农耕时期?
或是任由机器发展,把人类全都干掉?
△ 国外网友用「闭幕者」表达对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生产的自主智能机器人的担忧
一定有其他可能性——除了《阴郁命运》,现在有很多科技家当的见地领袖,在用「闭幕者」的故事和环球"大众年夜众对话,探索「第三种可能性」。
有名艺术家Simon Denny,以「闭幕者」为创意原型制作了一组题为「秘密势力」(Secret Power)的艺术品,展现出美国国土安全局(NSA)把人工智能军武化的意图。
早在2015年,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就曾经发出警告:人工智能拥有太大潜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
在临终前,霍金在杂志专访中再次预言,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运用了无人技能的武器,将有可能变成人类的闭幕者。
「闭幕者」的关注者,还有科技大佬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和DeepMind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利曼 等等。
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经多次在"大众年夜众场合用「闭幕者」的例子大声疾呼,提醒大家把稳一旦人工智能被滥用,可能产生的风险。
要防止比人类更聪明的自主智能被用心叵测的人利用,从而让人类天下失落控。
—— 埃隆· 马斯克
2017年,埃隆·马斯克和穆斯塔法·苏利曼等116名科技领袖人物签署公开信,敦促联合国阻挡杀人机器人的出身。
公开信中称:致命的自主武器有可能成为战役中的第三次革命……一旦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就很难再关闭。
△ 马斯克认为类似闭幕者的AI机器人将终极引发战役
在《闭幕者:阴郁命运》里,阿诺提出一个问题:
你相信每一秒钟我们做的选择,都能改变人类命运吗?
这是「闭幕者」向每一个不雅观众的发问;
也是这部电影向全天下人类发出的旗子暗记——你的决定,对人类的命运很主要。
《闭幕者:阴郁命运》是一部存心良苦,须要仔细琢磨细节的经典续作。
所有知道这个IP、对科幻感兴趣、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和人类未来命运的人,都可以在最近走进影院,沉浸在经典中,为回顾里的「闭幕者」补上一张IMAX电影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旗子暗记(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