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郝景芳罕见地露面,做了一场面对浩瀚读者的公开演讲,分享她得到雨果奖之后的创作动态和所思所想。
演讲结束之后,封面***也采访到这位颇为神秘而低调的科幻女作家。
郝景芳透露,在获雨果奖之后,她受到非常多的社会关注,也开始做一些落地的社会***得到,但她一贯没有停滞写科幻小说。
她最新的一部短篇科幻小说集《人之彼岸》,估量将于2017年9月或10月出版,个中收入了她获雨果奖之后写的6篇科幻小说和3篇科普文章,全部是关于当下最火的科技热门课题——人工智能

雨果奖之后的郝景芳 6篇新作全是关于人工智能_人工智能_科幻 文字写作

预测“人工智能的时期即将到来”

在读博士的末了阶段,郝景芳须要从她所居住在城市的城郊结合部,到市中央高大上的商贸中央演习。
同时目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的生活和从事高大上职业的人群的生活,两个群体之间的思想办法差别巨大,让她有一个延伸的科抱负法:在未来,韶光和空间会不会彻底折叠,不同的人群看不到对方的生活?这正是她的获奖科幻作品《北京折叠》所表达的关怀。
近一两年,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成为全社会备受关注的工具。
个中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力的取代,则引发郝景芳格外的思考关怀。

在郝景芳看来,我们很可能当下就站在一个巨大的时期变迁的节点,“人类的理性化,逻辑推到一个极致,将导致人工智能时期的即将到来。
我们任何一个人,我们的打算能力,我们的推理能力,我们的学习能力都不如人工智能。
它影象力比我们好,它打算任何东西都比我们快,围棋已经打败了我们。
跟逻辑推理有关的任务,标准化的做重复性的劳动的任务,很可能将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全面取代。
比如人工售票窗口,一些根本的做事型劳动力,已经逐步被机器自动化取代。
乃至一些技能含量低的白领事情,初步的信息搜集***写作,也正在被机器取代。
而且,全天下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正风起云涌地进行中。
往后还会在很多地方的非常高难度的这些课题上打败我们。

当然,人工智能时期的到来,也会带来适宜人工智能时期的新的事情机会。
郝景芳关怀的是,旧的劳动力有没有能力向新的事情平台迁移,这是一个问题。
”郝景芳说,这些都是她在自己的本职事情——经济研究中,会打仗到的值得思考的现实课题,也是她在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中乐意思考的题材。

机器人时期,人类依然有出路:

提高完成创造性任务的能力

在即将出版的科幻集《人之彼岸》中收录的6篇科幻小说和2篇科普文章,全部是关于她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可见她对这一领域内的深入兴趣。
作为一名理科学霸,郝景芳对人工智能的意见是谨慎而又开放的,并没有一口否定或者一味肯定。
没有盲目乐不雅观或悲观。
在她看来,在未来的AI的时期到来的时候,大概并不会像一些小说家想象的那么样的一个胆怯时期。
人类可以去首创一片独特的领域。
这些领域包括目前看来机器人还做不到的,创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情绪识别、直觉、整体的综合能力,等等。
比如人工智能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写作、画画 、雕塑,都可以,“但是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创作程序来看,跟人的艺术创作机制还是不一样。
人工智能目前所能做到的是从符号到符号,它须要大数据学习,从输入的数据资料,对已有履历的根本上进行事情。
而人不是大数据学习,人是小数据学习。
人在经历一件事就可以明白一个规律,吃一堑就可以长一智。
但目前机器人还做不到。
此外,机器人可以基于统计数据,进行面孔表情的精准识别,但目前机器人还做不到像人类那样从内心自发地有感情反应。

正是对人工智能的深入理解,郝景芳相信,未来的社会,人类如要适应人工智能时期,就须要提高人类独占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完成创造性任务的能力,“在未来,仅仅学知识,是不足的。
仅仅按照既有的规则利用知识,也不足了。
由于机器在这方面,远远胜于人。
人类须要做的是,更有创意地利用知识。

做***项目:

不想只站在世界外围察看犹豫,还想实际投入天下中

对人工智能时期到来的思考,让郝景芳想到了在《北京折叠》里从事着最根本的技能含量低的劳动从业者,“如果把孩子天马行空的习气 ,变成成年后干事的创造性做法,使之成为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那么将会更适宜未来的机器人的寻衅。

2017年初,郝景芳又开始了她的创业项目,创办“童行书院”、“童行星球”,致力于培养村落庄留守儿童和到城市务工职员子弟的创造力。
这个项目聘请、培训干系西席,定期去给孩子们免费上一些课程,比如故事课,艺术课,自然课等等。
郝景芳说,从事技能含量低的劳动从业者,每每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孩子的创作能力,“我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
我很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以此能帮助到一些孩子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以便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人工智能发生大面积取代,社会须要创造型劳动力的时期,帮助他们就业做一个准备。

郝景芳就职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她的事情包括:课题研究、会议预备组织、调研和互换、***项目。
虽然她的事情本身就须要做一些***的慈善的事情,但是郝景芳说,“我以为还须要做得更多。
而且,不管是做经济研究,还是写小说,在我看来,都还只是站在世界外围察看犹豫、记述。
我还想做点实际的事情,详细投身到天下之中,践行我的空想。
得了科幻大奖之后,让我得到很高的社会关注,也得到了此前没有能力企及的客不雅观资源。
让我有条件去做这件事。

创立***项目,须要花费精力,郝景芳却乐此不疲,“不管是经济研究,写科幻小说,都是站在社会表面 去看、描述、剖析、察看犹豫这个天下。
基本都属于’出世’的状态。
但我想要’入世’,做些能实际操作的事情,来应对我一贯在研究和写作中碰着的那些寻衅。

对话郝景芳:

“科幻写作是我的日常兴趣 、研究兴趣的一个艺术延伸”

封面***:不管是科幻小说的写作,还是你现在做***教诲项目,都能看出你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怀和一份浓浓的任务感。
这份关怀,跟您本人的发展经历有关系吗?

郝景芳:如果说有关系,那便是我比很多人幸运。
我的父母是大学西席,我从小到大,能享受到很好的社会资源。
我上北京最好的中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出国长见识。
一起走来,这让我有一种想要分享的心情。
毕竟,天下上还有很多人不如我幸运。
毕竟,人有分享的本能,在可能的情形下,总想要去帮助一下别人。

封面***:得雨果奖,是很多科幻作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获奖之前,你曾预见过自己有一天会得这个奖吗?

郝景芳:没有想到会得奖。
获奖作品《北京折叠》本来我是操持把它写发展篇小说的第一章,没想到它得了奖。
雨果奖不须要作者或者译者自己报名。
以是在2016年4月份,我被关照入围了,感到很意外。
由于这部作品在美国被翻译、在杂志上揭橥后,我都没再在意其他的。
8月份雨果奖颁奖,是现场开奖。
对付得不得奖,实在心情都很沉着,便是以入围就很高兴的心情去参加的。
看到末了揭晓的是我得奖,挺高兴的。
但我也没有高兴到特殊夸年夜,毕竟科幻是很小众的文学门类。

封面***:得到雨果奖,给你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郝景芳:在生活上,基本上还是延续了我以前的生活。
最大的改变,该当是这个奖,让我得到社会很高的关注,给了我一些机会和资源 ,让我能以实际行动做点想做的事情。
比如,在得奖之前,做***教诲,只是我的空想想法, 没有现实条件去实现,做***活动是须要资金投入的。
得奖之后,就有大企业来找我互助,给我很大的资金支持。

封面***:在得奖之后,关注度非常高。
但是你很少接管采访,也很少出席公开活动。
这是出于若何的考虑?

郝景芳:我以为频繁地通过媒体讲述自己,出席公开场合亮相,对我自己,并没有太大必要。
以是,绝大部分约请我都谢绝了。
现在我乐意出席公开活动,接管媒体的采访,实在是由于我开始做***教诲项目。
做这件事,须要我去推广它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这是有必要的。

封面***:作为一个宏不雅观经济研究者,科幻作家,同时还是一位三位孩子的妈妈。
得了雨果奖往后,你又做起了***活动。
这么多身份,这么多事情,你是怎么调配韶光的?在科幻写作的精力分配方面,会不会受到影响?

郝景芳:我的业余生活,都是陪家人。
实在,我之以是不接管采访,也是由于我实在没韶光。
周一到周五,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陪女儿。
周末要带家人一起出去玩。
写作一样平常是晚上我女儿睡了往后,或者早上早点起来写。
写作并没有落下。
我将要出版的小说集网络的作品,便是去年到今年新写的。
而且我现在已经在开头写一个新的长篇科幻。

封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女科幻作家比较少见。
你为什么会对科幻这种文学类型题材情有独钟?

郝景芳:实在,这几年科幻女作家,在全天下范围内,都越来越多了。
以男性作家为主导的局势,在逐步改变。
我以为这是自然而然的,按照社会发展趋势, 整体上,女性能承担的职业也越来越多。
我喜好用科幻的形式进行创作,是由于我以为,虽然在表层意义上,人的生活状态和不雅观点是变动不居的,但在更深处,人性实在是有不变的恒定成分,超越韶光。
而这非常适宜用科幻的形式进行探索。

封面***:作为科幻作家,在阅读方面,你对偏好阅读科幻文学吗?

郝景芳:我会看科幻小说,但是不仅限于科幻小说。
我还爱看武侠、言情小说,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
我最喜好的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作家。
给我最多震荡的作家是福克纳和塞林格。

封面***:跟比较常见的抱负类小说不一样,你的科幻小说被认为是关注现实比较多。
觉得你的科幻创作与你的研究事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

郝景芳:总体来说,我的科幻小说主题,都是我关注各种情形下,民气是怎么想的。
比如我的新作品是关于人工智能,便是将来如果人工智能如果全面接替人间的事情,人会怎么看待自己,人如何处理自己与天下的关系。
我开始写一个科幻小说,一样平常都是源于我的一个思考研究兴趣。
我在读研究生阶转向经济领域,我的小说也是基于我的这种探究兴趣。
可以说,我的科幻写作实在便是我的日常兴趣 、研究兴趣的一个艺术延伸。

封面*** 张杰

【原标题:雨果奖之后的郝景芳 6篇新作全是关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