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占中国GDP三分之一了你们还不知道数字经济是什么_数字_经济
文 / 巴九灵
两天前,第六届天下互联网大会在乌镇顺利闭幕,在为期三天的大会里,小巴只记住了一个数据:34.8%。
这是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总量的比例。
故意思的是,只管高频涌如今***联播和各大***里,大家对数字经济的观点大部分是一头雾水,更大一部分的表情如下:
OK,我们先讲讲它的官方定义:
数字经济是指以利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当代信息网络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能的有效利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构造优化的主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是不是以为更懵了?
好,那下面是小巴版本,我们用打车来举例:
通过App打车——数字经济;
马路上招手打出租车——传统经济;
招手打到出租车,并用手机付车费——好吧,又是数字经济了。
也便是说,当我们的日常行为是通过数字化或者互联网的形式来实现时,所带来的效益便是数字经济的业务范畴。
当然,数字经济也可以拆成两部分,一头是大家熟习的互联网,另一头,学名叫家当数字化或数字家当化,也便是我们常常说的互联网+。
因此,34.8%这个占比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去年三分之一的产出,是依赖互联网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驱动的。
和许多发达国家比较,这个数字并不算高。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G20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2.9%,位列天下第7,前三名分别是德国(61.36%)、英国(60.29%)、美国(59.28%)。
你或许会惊异,体感上中国互联网挺发达的啊,居然相差这么多?
有两方面缘故原由。
首先,从历史维度看,美国的“网龄”高达50年,德国是35年,中国是25年。1995年比尔·盖茨已经依赖互联网成为天下首富,中国却才通网不到1年,和美国差了整整一代人。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技能是呈指数级迭代的,人间一天,比特天下一年,能追到这个位置并不随意马虎。而且我们也看到,在占比的增幅上,中国高居第一。
其次,从数字经济的整体规模看,中国的名次倒不差,排在世界第二,但差距依然不小,还掉队美国近两个身位。由于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在做环球市场的买卖,而中国的却大多只在本土深耕细作,这也是我们要追赶的地方。
有了数字经济这个维度,我们可以理解很多事情。
例如,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的基本盘是传统制造业,而美国是数字经济,美国借贸易发难,但下手最狠的,却是在数字经济领域。
邢志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
美国的制造业都走出了国门,但他们的互联网非常发达,因此提出工业互联网,干的是数字家当化的事儿;德国的互联网不发达,但是制造业特殊发达,以是他们提出了工业4.0,干的是家当数字化的事儿,用数字技能来改造制造业。
而只有我们国家,能够把数字家当化和家当数字化都给干了,由于我们这两个市场都发达。
是啊,一个制造业底子好、数字经济潜力巨大的“赶超者”中国,谁能不怕?
此外,数字经济也在改写历史。
几千年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受到一根神秘分边界——胡焕庸线的影响,对此小巴曾有先容【点击阅读】,但近期北京大学的研究表明,数字技能的发展正在冲破胡焕庸线。
过去8年,东西部居民利用移动支付做事的差距缩小了39%,东西部电商数量比值差距低落了 28%,东西部物流配速韶光缩短了9.25%。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在精彩丰富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小巴只关注这么一个数据了吧。下面,小巴请来了几位老师,进一步拆解数字经济对我们生活、就业、经济的影响。
Q1
数字经济如何打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经济有时候并没有制造任何实物,却旁边着一个体量大到吓人的经济活动。
比如,由于移动支付的深入,2019年,中国ATM机数量十年来首次低落,有些被用来改造成无人售货机。小巴所在的杭州,全城开始拆除出租车驾驶室的隔离栏......
但问题来了,这些东西,怎么计入GDP呢?
对这个问题,方军老师却比较豁然。而谷来丰老师也认为,用传统的办法衡量数字经济,是小瞧了数字经济的能力。
现在的数字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可大略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信息技能(IT)驱动的经济,也被称为“信息经济”,当时学者们也曾试图衡量IT对经济产生的贡献。
第二阶段是互联网经济,主趋势是运用扩展到消费者层面的家当征象。1996年,《商业周刊》将之称为 “新经济”,后来被称为“虚拟经济”,互联网家当辉煌20多年后,大家改称之为“互联网经济”。
第三阶段是近几年逐渐清晰的未来趋势,被命名为“数字经济”,互联网超越家当而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也涌现一些新变革:互联网赋能线下的消费者体验;从消费互联网扩展至家当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及新兴的5G技能等全面更新经济的根本举动步伐。
这是数字经济的大背景。
对付数字经济带来的效益,没有宏不雅观衡量指标,无法把统统归结到经济数字也可能并非什么大问题,由于我们每个人可以作为用户感想熏染到,互联网和各种数字技能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好、让商业与社会运转得更好。我们个体能够感想熏染到的才是真正主要的。让个体受益,才是技能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如果试图探求衡量指标的话,从个体出发可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角度。
天下上,有两个国家的人能充分感想熏染到数字经济的力量,一个叫美国,还有一个叫中国。
在中国,尤其能感想熏染到数字经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变革。虽然它占GDP比重并不算大,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是,数字经济是在高维度的层面统治非数字经济的。
数字经济带来的效益是难以衡量的,由于它创造了很多GDP以外的东西,为全体经济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家当发展。如果没有数字经济这种燃料的话,我们的发动机是转不起来的。
举个特殊极度的例子,如果在一个非数字国家的沿海发生海啸,那一定会涌现大量伤亡。但如果发生在中国,只要在微信里面发一个关照,一分钟之内大家就都知道这事了,避免大型灾害的发生。
这便是数字化经济能带来的好处,更不用提动员抗灾、反对胆怯主义了,有了数字化往后,这个国家就有一根神经,而且是一根高度发达的神经。
Q2
数字经济与人才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显著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增速。
只管在量产就业方面,数字经济成绩傲人,但带来的问题也多。比如构造性失落业,小巴过去也写过,在数字经济影响下,现在的年轻人宁肯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制造业当工人【点击阅读】,还有大家都慌兮兮的“机器代人”问题,对此,大头也有他们的意见。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人才的构造性调度。
以德国为例,德国推出工业4.0的同时也推出了职业教诲试点。意味着在工业4.0时期,作为劳动者的技能必须要随着提升,否则就面临淘汰,但是在其余一些行业里面,也确实涌现了新兴的机会。国家有任务供应这样一个教诲环境,让那些面临转岗的劳动者有学习的机会,转到新兴的事情岗位上去。
以是我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肯定会给全体教诲体系带来冲击,但同时又会带来机会。办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一定是职业教诲。去年年底,我国也推出了职业教诲改革20条,明确提出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诲支撑高质量发展。
德国的职业教诲给我们的启迪是,在人才培养上,除了针对技能层面上的数字技能教诲以外,还须要一个软技能层面上的本色教诲。
在数字经济时期,哀求人的自主性和社会性越来越强。数字经济时期,互联互通,家当是无边界的,这就哀求人也该当是无边界的。
如果你还用工业经济时期的事情办法,守着你的一亩三分田,不关心其他人在干什么事,不去跟别人去互换,不去跟别人去共享,那么你便是不适应数字经济的。以是在数字经济时期,你必须得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折衷能力。
Q3
数字经济带来的问题
但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举不胜举,最令人担忧的是隐私安全。
虽然我们是数据的生产者,如今却很难真正成为拥有者,险些每天接一个骚扰电话的小巴,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数据透露每天都在发生。
还有互联网企业,他们越来加倍现,自己要承担的任务与责任,远比在车库出身时,要繁芜得多.....
数字经济是数字家当化、家当数字化。数字家当化,是为公民做事;家当数字化,是为公民币做事。全天下只有中国,既经历了全心全意为公民做事,也经历了全心全意为公民币做事,以是,中国最有机会玩转数字经济。
传统互联网公司的玩法是通过用户带客户,一边是用户一边是客户,互联网企业在当中,这是一个两端发力的构造。
而在数字经济时期,把互联网做事跟家当进行了对接,中间多了一块实体,这是一个多边的构造,实质上来说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当中,就须要一个企业作为核心。
只有能够为大家供应具有公共精神做事的企业,才有资格在一个数字化的共同体当中成为核心。这个企业的数据不应该是为它自己所有,而该当是由大家共享、为公民做事的。
比如,新加坡的星展银行把数据开放给了一家养老机构,让老人或者老人的子女可以用银行的信用卡积分换取居家养老做事的机会。
这么做的初衷,当然是为了自己,由于原来银行只有用户的交易数据,没办法做出精准的用户画像。为了让自己的数据能够丰满起来,干脆主动开放,和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进行对接,越开放得到数据的机会也就越多,用户画像就越丰满。
这便是数字经济时期的玩法。
此外,在数字经济时期,办理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的方法,也正好在于数据的共享。
越是共享,越是把稳保护隐私,这听起来有悖论,缘故原由在于,大家做的是数据买卖,所谓的流量经济便是在卖数据,由于企业在买卖数据,以是就有了陵犯别人隐私的可能性和动机。但在数字经济时期,数据本身便是共享的,是靠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享得到的,不是买来的,以是就不应该卖,没有了买卖,也就没有陵犯隐私的动机了。
一贯以来,互联网做的是加强信息的流转。个人为了便利,将自己的数据公开或转让给互联网平台,我们可能还将沿着这个路径往前走。但是,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不能只有这条路径,现在人们对未来数字经济引发问题的担忧正反响这一点。
隐私安全和数据孤岛实际上代表了两个相反方向的问题:要保障隐私安全,个体就要严守自己的数据;要肃清数据孤岛,那么各种数据综合起来就随意马虎让别人预测到我们是谁。
未来的路径可能是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而如果实在没有最优选择的话,完备侧重个人隐私可能是次优选择,像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做的那样,它严格哀求互联网平台承担保护用户数据的责任。我方向于认为,在未来,我们个体也必须自己保护自己:个人自己应主动严格保护自己的隐私,个人应持有自己的数据,也便是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数据意义上的“孤岛”。
既然是数字经济,一定以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挖掘、共享、剖析、反馈、运用为核心。
对付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承担“向善”的社会任务,在利用数据过程中,自觉抵制陵犯个人信息隐私行为;另一方面,要承担“普惠”的社会任务,在家当数字化和数字家当化过程中,责无旁贷地消减数字鸿沟。
对付政府而言,要从政策、计策、方案、标准等四个方面动手,环绕数字经济进行家当组织、家当布局和家当折衷。尤其是新兴的数字经济到来之际,家当数字化和数字家当化都须要各种技能的跨界领悟,这就磨练政府部门的制度创新和管理水平,也须要多采纳业界专家的见地。
Q4
数字经济的未来
接下来我们谈点轻松的、更实用的——还有哪些领域,蕴含着数字经济的未来的机会?
“人类社会、网络天下和物理天下日益领悟”,几年前腾讯研究院在《数字经济》这本书中的这句话中有三个圈。
我认为这是理解数字经济的一个好模型:原来很小的网络天下在过去20年以惊人的速率扩展,而人类社走运动越来越移到线上,近年来物理天下在快速数字化,比如普通人可感知的是打车、餐饮、新零售等。未来的结局可能是,网络天下、人类社会、物理天下完备重叠。
变革的驱动力和寻衅都在网络天下这一边,未来最根本的寻衅是网络天下的根本架构。
现在的互联网有两大困局:
一是根本上现在的互联网根本架构是为信息传播设计的,为了在这个根本上实现商品交易、金钱转移等功能,我们做了很多折中;
二是结果上现有互联网业终极被大型互联网平台所主导,它们的确大幅度降落了交易本钱、提高了效率,但权力越来越大的弘大巨子亦成为潜在问题,我们只能期待它们是善良的。
这两个问题将是我们要发掘数字经济的最大可能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换种办法说是:如何重新设计根本技能架构?技能改造将如何重构家当格局?
①AI底层技能进步缓慢。
只管在运用层面,AI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但由于底层技能进步慢,以是从狭窄AI到广泛AI,从广泛AI再到通用AI,进步的速率也是相称缓慢。如果不能把这些问题办理的话,那么我们的神经系统还是不能完备打通,全体社会的大脑也就不能非常好地建立起来。
②数据存储技能跟不上数据膨胀速率。
其余一个问题,便是数据的存储。有的技能进步是呈线性发展的,有的技能进步是呈指数级发展的,但数据的总量却是10倍10倍发展的。
根据IBM专家统计,最近这两年环球人类社会产生的数据险些是前面1万年的总和。数据在急剧膨胀,但我们现有的存储办法仍比较原始,这个问题很多人还没意识到。
末了,分享一个故事。
1951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给学生安排考试,考完后,他助理很紧张地说:博士,为什么你要给同一班人出和去年千篇一律的考题啊(是发错卷子了吗?)?爱因斯坦很经典地回答说:答案变了。
在小巴看来,数字经济,便是当下那个变了的答案。
本篇作者 | 和风月半 | F君 | 当值编辑 | 张文龙
任务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VCG
点击下方,免费领取7天超级会员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