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诲也“玩”元宇宙 核心营业APP疑被下架 方直科技何以支撑元宇宙营业研发?_公司_相干
因蹭上元宇宙热点,方直科技近日股价连续飙升,12月15日再收成20%涨停。当日晚间,公司收到关注函,哀求解释公司主营业务和元宇宙的关联性。
方直科技主营中小学生多学科在线教诲干系业务,在“双减”政策实行背景下,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何以支撑元宇宙技能开拓?且因政策缘故原由,其紧张收入载体“方直金太阳”在线教诲软件已无法从部分手机运用商城检索到,就此致电公司,对方称“不清楚,请联系市场部”,后匆匆挂断电话。
截至发稿韶光12月16日上午11时15分,方直科技股价跌5.89%。
方直科技收关注函
高调展示虚拟数字人业务
方直科技收关注函
12月15日强势涨停封板,12月6日至12月15日期间,方直科技股票价格已累计上涨45.71%。实际上,自11月以来,公司股价便进入上涨快车道,股票价格累计上涨70.45%,而同期创业板综涨幅仅为6.62%。
这轮涨幅,源于公司在厚交所互动易上有关元宇宙的辞吐。12月15日盘中,公司董秘回答投资者问时表示,“虚拟数字人技能是元宇宙干系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司及全资人工智能子公司木愚科技在虚拟数字人方向已开展多年技能研究,并申请多项干系发明专利。”当日公司股价涨停。
此前公司董秘公开表示,木愚科技专门研究人工智能+教诲领域,重点在虚拟数字老师方面的研究。
对此,厚交所盘后火速发函,哀求公司核实并解释,现有主营业务、紧张产品与元宇宙观点的关联性,虚拟数字人技能涉及的详细业务内容及产品形态,干系业务开展情形及收入占比。
封面***把稳到,当日,方直科技还在互动平台上称,公司关于虚拟数字人方向的技能研究已申请多项干系发明专利,揭橥论文数篇,培养的博士后顺利出站,研发成果已逐步运用于公司的干系产品中。
对此,厚交所哀求公司解释在虚拟数字人方向开展技能研究的详细情形,包括但不限于研发韶光、技能职员配置、核心技能节制情形、研发投入、研究进度。
12月16日盘中,方直科技股价大跌,最低跌超7%。
“双减”之下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33%
核心业务APP疑被下架 何以支撑元宇宙业务开展?
在“双减”干系教诲政策实行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古迹大幅下滑,何以支撑元宇宙业务开展?厚交所也从这方面公司进行了关注。厚交所哀求公司剖析解释近期股价涨幅与公司基本面是否匹配,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变动幅度是否同等。
方直科技于2011年上市,紧张从事中小学同步教诲软件的研发与发卖以及供应网络在线做事,紧张产品为方直金太阳教诲软件,该软件占公司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的75%。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业务收入89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3%。
近日,教诲部再发关照,哀求加强教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关照指出,在各地教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停息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事情;已备案的干系教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
而在品牌表述上,公司表示已开拓25个版本同步教诲软件,涉及中小学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与全国中小学教材同步配套。上述学科类教诲,均属“双减”政策中哀求给中小学生减负的范畴。
政策频发下,方直科技业务是否受到影响?如何支撑新技能的研发?封面***把稳到,公司“方直金太阳”软件,已无法从部分线上运用商城中检索到。就此致电方直科技,对方称“不清楚,详情请咨询市场部”,便匆匆挂断电话。
对付上述关照引发的市场担忧,方直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后续公司将持续关注教诲行业政策及干系配套的履行细则,及时研究对公司的影响。
此外,公司还面临实控人减持套现的风险。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掌握人黄元忠已于11月15日至11月25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60万股,减持比例达总股本的1.55%,减持套现不少于2623万元。近日同样提出减持操持的还有实控人同等行动人黄晓峰,其操持于12月23日起6个月内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60万股。
对此,厚交所哀求解释公司是否存在利用互动易回答蹭热点、炒观点,合营股东减持的环境。
A股沾元宇宙就涨
监管连续对10余家公司问询
年底,元宇宙已成为时下最强主线。12月16日,元宇宙观点股攻势中兴,截至9:47,湖北广电、川大智胜、奥拓电子、宣亚国际等涨停,捷成股份、岭南股份等冲高。
在市场的青睐下,除方直科技外,其他不少公司也通过互动平台等渠道表态与元宇宙干系,随即迎来股价暴涨。个中,宣亚国际为近期龙头,12月16日涨停后,已连续四连板。
12月10日,宣亚国际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联合计策技能互助伙伴资源,力争将“现场云企业版”打造成为“企业元宇宙”场景的超级入口。日前,公司已签署互助协议,联合技能互助伙伴共同打造新消费领域首个“企业元宇宙”样板工程。
事实上,互动平台已被有关“元宇宙”的提问刷屏。与此同时,11月以来,已经有10余家公司受到监管质询,从关注函和监管函内容看,公司是否存在“蹭热点”“炒作股价”的动机是监管重点。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3386405712】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