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曹玉蓓

单臂执棋的AI机械人来了“元萝卜”和之前的Alpha Go有什么不合?_萝卜_商汤 智能问答

编辑 | 漠影

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人机大战发生在了上海。

“深蓝”已经是26年前的事儿了,那一年,超级国际象棋打算机程序“深蓝”发起天下第一次人机大战,结果以2-4落败等级排名天下第一的泰西棋天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但这并没有打垮美国IBM公司的野心,仅第二年,IBM带着优化后的“深蓝”再次坐在这位老对手的对面,将加里·卡斯帕罗夫打败。

在证明过打算机的潜力后,人类在这条道路上就没有停过。
2016年,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拓完成的AlphaGo打败了天下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完成了天下上第二次人机大战。

客不雅观上,AlphaGo在技能上比“深蓝”提高了一大步,但二者仍有很多相似点,都很像一个Word程序,采取电脑输出的模式,打算机只能显示下一步落子的位置,须要由人类在赛场上根据显示代为执棋。

2020年,IBM拆除了深蓝,将设备送往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和打算机历史博物馆展出。
但纵然是这样,普通人想要跟打算机来一场对决,依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首先“深蓝”重达1270公斤,内置了32个微处理器,背后投资上亿。
而Alpha Go依赖的是连接着上千个CPU(中心处理器)和上百块GPU(图形处理器),以及成千上万的技能职员的支持,能耗靠近人脑的5万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实际跟这些打算机较劲一番险些是不可能。

而“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以下简称“元萝卜”)的涌现冲破了这种隔阂,它用极低的价格让AI技能进入家庭场景。
在这场第三次人机大战中,“元萝卜”并不须要现场的人赞助执棋,从不雅观察棋局变革,到推算走棋招数,再到取棋落子,全部由“元萝卜”独自进行。

这也是中国象棋历史上,人类顶尖的棋手与可自主完成感知、决策、掌握全过程的下棋机器人的首次公开交手。

以是,输赢意义在“元萝卜”和中国象棋冠军的这场对决赛中,远不如前两次人机大战来得主要。
在技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商汤科技希望环绕黑科技、轻量化,让久在实验室里精进的高本钱、高能耗的AI技能走进家庭场景。

早在8月9日的发布会上,商汤科技把普通版价位定在了1999元,Pro版售价2499元,和其他进入家庭场景的各种功能的机器人的价格相称。

“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

一、输赢并非关键,软件也不能替代下棋的乐趣

“元萝卜”共分为26道关卡,按照棋力设定,能成功闯过前9关就已是非常厉害的棋手,而第26关可谓是棋力顶峰,对应着象棋大师的水准。
商汤科技在实验室阶段曾带着第26关的“元萝卜”和很多职业棋手对弈,均降服过人类棋手。

10月15日的赛场上,首位出战的是来自上海12-16岁青少年组冠军选手顾博文,他将寻衅“元萝卜”的第16关棋力。

几轮下来后,顾博文面对镜头感慨:“下棋十年,本日第一次以这种办法跟这样的对手下棋,以前只是在电脑高下得比较多,第一次跟实体机器人下,确实有种身临其境的觉得。

机器人可以压缩人类下棋须要思考的韶光,下棋过程中,顾博文的压力相对而言也大一些。
谈及未来和“元萝卜”棋力的比拟,顾博文表示:齐步或容许以,但是超越,至少现在是不太可能。

谢靖在象棋道路上的出发点来自于自己的父亲。
谢靖幼年习奕,曾在1998到2000年期间连续三年得到全国少年赛冠军。
一年后,斩获全国少年赛16岁组冠军,晋升为象棋大师,同年,还被特级大师、棋界“胡司令”胡荣华收为“关门弟子”。
2008年在北京”第六届威凯房地产杯”得到冠军后,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
2013年获第48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十七位象棋冠军。

中国第十七位象棋冠军谢靖对战“元萝卜”

执红先行,飞相开局,青少年组的代表败阵后,谢靖一开场就用了一招想要和棋的招式,但在中局涌现的漏洞,还是被“元萝卜”抓个正着。
“元萝卜”随着漏洞探求破解方法,果断出招,终极下出了令人出乎猜想的“炮4平3”,棋高一着锁定胜局。

“炮4平3,便是我平车捉它炮,我认为它肯定是炮4平2,然后车4平3。
但它走到了我的马的后面,然后我的马前面有一个它的马,我的棋被挤在这里。
这种思路非常奇特,棋是一个不太多见的位置。
”谢靖阐明道。

面对赛后智东西的采访,谢靖谈道,不管末了胜负,象棋博弈的乐趣更重在过程,过程才是一盘棋的精髓。
这次和“元萝卜”的对战也是如此。
一番体验下来,谢靖认为“元萝卜”26道关卡的水平和棋手的水平等级大致相对等。

纵然谢靖平时也会在家用电脑下象棋,把软件当成一种赞助形式去研究各种棋盘模式,磨炼思维,但和一个坐在自己面前独立决策、执子的实体机器人对弈还是头一回。
“元萝卜”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只有脑筋的机器人,而是一个真正在现实中有互动感的存在。

谢靖对智东西说道:“它的一些招法还挺妙的,确实没有想到。
”由于“元萝卜”的一些招法和人类棋手的不太一样,以是能力处在任何关卡的棋手们,都可以在和“元萝卜”下棋的过程中,用这些出乎猜想的走法、棋局磨炼自己的思维。

二、“元萝卜”两年初养成,大版本迭代9次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能轻松打败中国象棋冠军的“元萝卜”到底啥来头?

“元萝卜”这款产品能近乎完美地坐在这场比赛桌的对面,还要得益于背后的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团队们。
院长沈徽可以说是见证了“元萝卜”的出生和发展。
大版本迭代9次,小版本不计其数,2022年8月,商汤科技终于带着首款面向C端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亮相。

自2014年景立之初,商汤科技的义务便是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
早期,商汤更看重to B、to G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等业务,面对商汤科技这次to C的转变,沈徽谈道:“随着我们的技能创新迭代和产品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会不断把我们的AI创新技能带到C端去,这是我们要去往C端进军的一个很主要的缘故原由。

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院长 沈徽

至于商汤科技会选择机器人作为一个形式或者载体,就要从机器人本身提及。
机器人本身便是通过AI技能的感知、决策和掌握能力,驱动机械臂等机器装置,从而能跟现实的物理天下产生一个更加有聪慧的互动,可以说,机器人本身是AI技能落地运用的很主要的载体。

而中国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须要一个有力的载体去传承,商汤科技作为一家技能企业,首先想到的便是用AI技能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技能成为内容的承载物,更详细一点的是,使中国象棋的习得在家庭里变得更加智能、方便,使新一代年轻人和小孩更随意马虎打仗到中国象棋。

不到2000块钱的AI象棋机器人,“元萝卜”背后有何黑科技?

在“元萝卜”的设计之初,商汤科技团队就希望这是一个60%的技能+40%的亲和力的黑科技产品。

首先,外不雅观上,高精度机器臂的臂长、延展性、重量、高度、屏幕、按键均要知足人体工程学哀求。

商汤科技背靠自己多年视觉AI技能和工业级机器臂技能加持,能实现昂贵工业机器人才具备的毫米级抓取精度。
考虑到安全问题,机器臂搭载了触碰感应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欠妥心碰到,机器臂会自动停下,不与人为难刁难抗。
“元萝卜”下棋轻拿轻放,采取的磁吸办法,不会涌现误夹手的问题。

开拓过程中团队对“元萝卜”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算法可以实现纵然在暗光、强光、遮挡等极度条件下,“元萝卜”仍旧能够对棋盘和棋子进行准确识别和做出指令,棋子检测准确率达到99.9%以上,棋子棋盘的整体定位精度在1mm以内。

依赖这样的AI视觉算法,“元萝卜”可以实时感知并剖析棋盘上的棋子数量和棋子分布,如果创造少了棋子,会进行语音提示。

此外,“元萝卜”的象棋算法经由了超亿局的自我对弈演习,达到了象棋大师水平,曾降服过多位职业棋手,个中也不乏天下冠军。

当前”元萝卜“的下棋速率是现有软硬件本钱之下,商汤科技平衡速率和精度的综合结果。
在算力上,为了更加节省能耗,提升运算速率,商汤科技在26道分级适配的关卡里,让9关以下本地运作,9关往上云端处理。

商汤团队还与中国象棋协会达成互助,“元萝卜”现已成为中象协官方认证的线上的评测平台,可以给利用者颁发官方认证16到13棋士等级证书。

三、技能之外:陪伴、发展、传承,让科技更有爱

落入家庭场景中,作为科技和文化结合的“元萝卜”能起到的浸染并不小。

在手机上,小孩们被精心设计过的各式各样算法产品包围着,很随意马虎在里面耗费大量韶光,过程中还影响了视力康健。
很多父母希望小孩去玩一些更故意义的游戏。
“元萝卜”彷佛更像一个益智类的游戏机,利用者在棋盘上挪子操作时,很难被其他东西滋扰。
“元萝卜”内置褒奖系统,可以让利用者有输有赢,用“通关”潜移默化提升象棋水平。

除此之外“元萝卜”还是一个好陪练。
有时候对家长来讲,可能找个陪练比请个教练还难。
“元萝卜”的分棋力PK刚好适配了线下象棋班的课后找到一个水平相称、随时可以陪练的需求。

对此,比赛当晚的特邀高朋,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国家级教练员、20世纪最精彩的象棋手之一胡荣华就表示:“‘元萝卜’是陪练,不是教练。
能有这种陪练,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中国女排也好,其它的体育项目也好,在演习过程中,陪练是非常关键的。
电脑下的棋,刚入门的小孩要立时理解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教练帮助剖析,阐明目前棋局。
现在的电脑已经很厉害了,但为什么还是不能完备取代教练,这便是缘故原由所在。

“元萝卜”不仅是科技和传统文化的一次碰撞,也是老一代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碰撞。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退休人口规模已超3亿,这个中,超94%老人仍在参与孙辈养育。
随着老年节律发生变革,人退休往后的生命还有30年之久,中国老龄社会须要被重新定义,老龄社会系统须要更积极的培植起来。

在家庭场景中,除了是科技和象棋的结合,“元萝卜”还是年轻一代和老一辈的桥梁,让隔代陪伴不仅勾留在衣食住行上,使隔代人之间有话可说,切磋招数对抗“元萝卜”。
或许从一个能共同参与进去的象棋游戏开始,能延伸到更多的话题领域。

对付科技和文化的结合,胡荣华向智东西谈了自己的意见:“第一,AI象棋机器人从胜率来说是超过人类的,但是从其余一个角度去看,目前AI机器人下的棋还没有达到人类看不懂的程度,如果有一天人类看不懂它们下的棋,那差距就拉大了;第二,打算机险些永不犯错,但人总归要犯错,会疲倦,棋是可以看得懂,但有的时候人会看漏,打算机比人更仔细。

在他看来,除非是AI替人下,如果不是替人下,那么象棋本身是很有魅力的,人自己下还是有很多乐趣在的。
其它棋类也同样如此,除了输赢之外,这种乐趣是难以被替代的。

结语:用技能当载体,推广传统文化

“元萝卜”打破了人们上网下棋的思维,不再是在电脑、手机、iPad上点击式操作,而是有实体的棋子,是科技感更强的“机器人+象棋”模式。

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商汤科技打造“元萝卜”这样一款AI下棋机器人产品,会给人觉得既惊奇、又在情理之中的觉得。

在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飞速发展的10年,无数深入个中的公司在探求最佳的AI落地场景,从商用到个人,从传统到创新产品形态我们看到很多,元萝卜确实是个很特殊的存在。

它既结合了最前沿的AI技能,拥有能力上限极高的“脑筋”,可以降服天下冠军级的人类选手;又以一个非常可爱的形态和可接管的售价,可以走进浩瀚普通家庭;成为孩子的玩伴、老人的休闲互动伙伴;乃至也能成为向更专业象棋水平进阶用户的“陪练”。

我们实在很关注元萝卜规模上市后,用户的利用感想熏染,也很希望看到沈徽院长带领的商汤科技创新工程院团队能带来更多形态的机器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