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就像围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总是以“墙外”的视角倾慕着“墙内”的天下,而大概你的生活也涌如今别人的梦中。
希望“互联网坊间八卦”能成为您分享和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

待了三年我离开了阿里_阿里_工作 科技快讯

本日,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位已离职阿里员工的离职感言。
让我们一起理解一下阿里基层员工最原始的事情生活状态。
希望这些“干货”能让你认识到不一样的阿里。
本文转载自知乎用户bruce su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阿里呆了三年,已经离职半年多了。
说说我眼中的阿里吧,以及我为什么会离开阿里。

阿里在我眼里是一个优点和缺陷都非常突出的一家公司。
阿里是一家超过10万人的大型集团公司,每个人眼中的阿里都不一样,所有不雅观点仅代表我看到我理解的阿里。

先说说阿里的优点

1.给予员工最大的自由度

在阿里给予员工最大的自由度,能够引发员工的潜力做任何员工可以做的事情。
比如高下班不打卡,就非常的喜好。
我在阿里基本9:30-10:00上班,晚上8:30--9:30放工,中午安歇2个小时,周五基本晚上不加班。
周末从来没有加过班。

在阿里只要自己有想法,有能力,还能说服主管,可以自己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事情上的自由度理论上是不设限的。
当然条件是你有好的idea,并且能说服主管和其他部门,由于没有其他部门的合营事情基本干不成。
而阿里的考察机制有了好的diea其他部门还是很乐意参与的,毕竟大家都要搞事情。
阿里一线主管最愁人的事情便是怎么找事情做

随着这个老板干得不爽怎么办?转岗呀,我进去的时候还是2年后才可以转岗,后面改为1年就可以转岗了。
转岗的好处便是股票都保留着,阿里又非常的大,选择余地很多,难度比社招小很多。
以为自己怀才不遇老板不重视,换一个老板就可以了。

2.第二个好处便是报酬非常丰硕

阿里P7及以上入职是有股票的,2两年后兑现50%,后面两年每年兑现25%。
这个该当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阿里每年还会给员工配发新的股票,理论上每年配发的新股票和当年入职的股票数量是一样的,也是分4年兑现,每年25%,没有了2两年的限定。
以是如果在阿里如果连续四年能拿到好的绩效,那便是4次股票叠加,收入非常可不雅观了,基本总包可以轻松超过100万/年(股票没有下跌的时候)。
这种情形下股票收入会远大于薪资收入。
以是早入职阿里的人基本财富自由了。
每次年终考察拿到好绩效后,一年的怨气基本也没有了。

我的职级是p7,离职的时候特意打印了一下过去12个月的税前总收入(人为+奖金+公积金+股票)已经超过了150万,要不是有自己的方案真想连续在阿里苟下去。

这么高的薪水为啥不连续苟下去呢?我也想再奉献十年的青春给阿里呀!按照我的预感我在阿里还能苟下去2年,去世皮赖脸的还能挺3年。
但是能进去阿里的还是有心气的。
在阿里还有一个履历便是无论是转岗还是离职一定要在高光时候走。
转岗和离职找下家都会问绩效的,下家公司一样平常也有渠道查到绩效的真实性,好的绩效选择性会强很多。
整年3.25真的是逼去世人的节奏呀!

3.阿里是一家实行力特殊强的公司

阿里的实行力或者说KPI考察机制特殊厉害,结果便是大家都很拼,实行力特殊强。
跨部门沟通效果折衷非常好,基本不会涌现已读不回情形。

阿里内部平台搭建得很完善,有问题沟通也非常舒畅。
真的把集团用户当成客户了。
不像我现在的小公司平台部门都是大爷。

再说说我看到的阿里的缺陷

1.强烈的焦虑感

前面提到报酬丰硕是有代价的,那便是绩效,在阿里绩效3.75和3.25得到的回报是寰宇之其余。

3.75有着丰硕的年终奖(一样平常超过10万,须要看部门绩效)、会加薪(5%-10%不等)、会给配发新的股票,一样平常会超过当年入职同一级别的人、还有晋升的可能性。
这也是大家争取好绩效的缘故原由,回报太丰硕了。

拿到3.25的人就非常的惨了,没熟年终奖,没有股票,没有加薪,没有晋升的可能性,没有转岗的可能性。
员工可能的选择便是要么再拼搏一年,要么离职。
以是入职2年是离职率最多的时候,由于拿到了50%的入职股票。

最坑的是3.25以前是逼迫10%的,现在变得宽松了估计降落到5%了(预测)。
每年两次考察,入职四年便是8次考察,概率上入职4-5年的人都会得到一次3.25。
而目阿里的人才密度非常的高,博士一大堆呢,大家都抢着3.75。
轻微不努力就随意马虎得到3.25。

理论上3.75的人做得比3.25的人好很多,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事情很难放到一起去评价,更多的情形是大家做的事情差不多,拿到的成绩差不多,评价权就在主管了。
这种一个团队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形下一个人却拿了3.25,其余一个人却拿了3.75。
就非得忧郁了,全体团队都会受到影响。
以是在阿里是和你身边的人在竞争,没啥团队作战的观点,只要跑得比最慢的快就好了。

而且新人很随意马虎得到3.25。
由于老板不会把主要岗位的人评3.25,也不会把自己的亲信评3.25,更不会给高产出和非常适应阿里文化的人3.25,那新人入职阿里得到3.25的概率就不是五分之一了(2季度每季度10%),很可能是50%乃至90%了。
以是新入职的人或者转岗的人面对的压力非常的大,必须要得到自己新任主管的认可。
这个过程在阿里叫做landing。

每年都有大量精良的人才由于各种缘故原由无法landing,选择离开阿里。
这也是社招2年才能兑现股票的缘故原由。

2.企业缺少人文关怀

阿里严重的缺少人文关怀,公司企业文化里任何和家、温暖,关怀有关的字眼都禁止涌现,唯一的福利便是中秋节发一个月饼(参考月饼事宜),年终有个阿里家书,其他年节没有任何表示了。
在阿里便是一个短期的左券关系,你给我干活,我给你丰硕的回报。
干得不好滚蛋,干得好给你超预期的褒奖。
别想着为阿里奉献10年的青春,阿里不缺你,以是阿里员工都有很强的危急感和焦虑感。
很难静下心来干工作。
每个人都想着怎么拿到好的绩效怎么晋升,晋升不上去就赶紧转岗或者找下家。
一个员工在阿里干了5年,基本都会转岗1-2次。
均匀一个岗位韶光很难超过3年,以是业务和方向上不具备持续性。

3.阿里的代价不雅观问题

初到阿里的时候我还是非常认同阿里的代价不雅观的,毕竟阿里的代价不雅观都是绝对的政治精确。
还读了一本叫做”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的书,更加笃定和坚信阿里的代价不雅观。

在阿里的时候恰好碰到逍遥子接管公司,进行了代价不雅观升级,每个BU都会进行大部门的宣讲。
阿里代价不雅观的第一条便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我一贯以为我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在BU大部门宣讲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中国措辞的博大精湛。
客户第一跟我想的一样;员工第二的阐明是用来润色客户第一的;股东第三也不是股东的利益排在第三位,只是一个表诉的顺序问题,是不是大跌眼镜?公然推翻了马云的员工第二的不雅观点,员工第二仅仅变成了修辞词。

那是我第一次对阿里的代价不雅观产生动摇,第一次心里哇凉哇凉的!也第一次萌生了这家公司我呆不长久,要为往后打算了。

后来BU并入了阿里云,全体阿里云全员大会上,行癫在讲话的时候说:"阿里云要年轻化a,往后不要跟我说这个人有颗年轻的心,没用,年纪大了便是大了",全体演讲就有几条评论写着"心里哇凉哇凉的",但是我以为很多民气里都凉了,只是不说而已。

以是在阿里35岁的中年危急比想象中严重很多!
当然对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是很不错的。

4.在阿里的生存之道

在阿里的生存之道不是看代价不雅观怎么说,而是看KPI考察的标准是什么!在阿里认负责真勤勤恳恳干工作是没有用的,必须会搞事情才行。
搞事情便是在阿里做0到1的事情,这样才会被肯定,才会有高绩效。
1到n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以是必须会搞事情,会无中生有才行。

这种考察标准不能说缺点的,阿里有本日的地位也是这种考察办法的功劳,逼着大家去创新。
这种考察机制非常适宜一片蓝海的情形下。
大家都有肉吃,每个团队都有事情做,可以快速的盘踞市场。
淘宝、天猫、阿里云、钉钉、支付宝..很多成功的案例都在验证这种考察制度的成功。
碰到蓝海这种考察制度会让阿里在2-3年内就可全部盘踞市场。

但是这种考察制度不适宜红海竞争的情形下,由于红海竞争大家都已经把0到1的事情做完了,没有上风了,大家做的事情都是把1到n怎么做的更好,更快,更流畅。
而阿里的考察正好不适宜这种场景的竞争,以是阿里收购的每天动听、虾米音乐优酷、UC浏览器、Lazada、饿了么...,高德舆图除外!

缘故原由是进入到收购公司的阿里人,必须要搞事情,必须要做0到1的事情才行。
明明已经有了一个1怎么办?推到不用,再做个0到1的事情,以是Lazada的平台推到重新写了一套。
做好往后还竞争不过对手怎么办?再换一批人再做0到1的事情。
一贯到把项目做去世。
新接手的阿里人也很忧郁呀,我好好做1到n没有用,拿不到好的绩效,还要想一个0到1的事情,那就再打造一个新平台吧。

当时代红利、人口红利、技能红利都吃没了往后。
所有的家当都是红海竞争了,这个时候阿里的劣势就非常突出了。
有一次我在天猫买个年货,想要5件直接寄回到家,可是我创造我要想享受年货节的优惠,必须把一单拆成5单买才行,否则只能享受买一件的优惠。
我特意问了一下客服,猜想之中是平台搞的活动。
由于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单量。
这种内卷只会让系统越做越繁芜、越做越难用。
但是这么多人大家总要干工作呀!

当树上比较低的果子都摘完了怎么办?比较高的果子摘起来太费劲怎么办?而且想摘比较高的果子

也未必能在一年内摘得到,那怎么办呢?毕意在阿里不搞事情活不下去呀,基层主管的变通便是我可以画一个果子挂上去,然后再摘下来。
高等主管看到是个假果子也得认,有果子毕意比没果子强,高等主管也要画果子才行。
这样绩效就能拿到了。
反正第二年也没有人在意是否存在过这个果子了。
以是在阿里要会画果子,画的果子要能让主管拿出来连续画才是王道。

我记得有一年云溪大会,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浅雪演讲阿里自动驾驶的进展,搞了个路网协同,通过路网协同办理自动驾驶过程中涌现的小概率问题,听得我热血沸腾,觉得自动驾驶找到理解决方案。
当时杭州市政府还给测试团队派发了自动驾驶小汽车的路测牌照,觉得第二年自动驾驶一定能大有打破。
结果第二年自动驾驶团队不做小汽车的自动驾驶了,由于太难了,改做低速配送版本的小蛮驴了(抢了菜鸟的idea和买卖)。

BU画着BU的果子,小部门自然也须要画一些小果子,反正能拿到今年的绩效就好。
第二年谁还记得路网协同呢?纵然有人记得绩效已经评完了,该晋升的也都晋升了,吃到肚子里的饭是不可能叶出来的。
毕竟创新是须要不断试错的嘛!在一片红海下没有人在正经干工作了。

5.公司和员工的不信赖感

之前经历过几家公司,有人跳槽了都会问下去哪里高就了,毕意大家都在江湖,说不定往后会跳到同一家公司呢。
在阿里碰到同事离职也习气性的问一下,创造同事都不说去哪里。

等我自己提了离职的时候,也有很多同事请用饭。
意然没有一个问我哪里高就的,有几个关系要好的同事特殊跟我说千万别透露去哪里,任何人都别透露。
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去向被HR知道,都默契的不打听去处。
我不知道缘故原由,但在同事的叮嘱下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去处。
我也一贯不知道HR到底做了啥让员工离职这样恐怖,又不是华为不存在251情形。

6.后记

阿里这套考察制度,大概能创造下一个类似钉钉的奇迹。
但是我以为不太可能了。
由于红利没有了,找不到一片蓝海了。

我在阿里的时候卖力一个每天上亿要求的做事,由于须要调用多个C++库,涌现偶发的coredump,我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概1-2周崩溃一次,崩溃后机器设置了自动重启。
由于有100多台做事器,崩了一台关系不大,由于是偶发排查起来却太难了。
后来我花了大半年的韶光终于办理了这个bug,末了创造真的是苦劳,绩效终极是3.5,也便是正常水平。
在阿里考察分为点线面,这种buq办理便是点。

前几天和阿里的同事谈天,现在这个做事coredump又涌现了,而且频率大大提高,每天都会有1-2台机器崩溃重启。
也没有人跟进这个问题了,反正100多台机器呢,花大量韶光和精力办理了也拿不到好绩效,还不如去画果子然后再摘果子。
毕意把自己画的果子摘下来多轻松惬意呀,何必去做那些吃力不谄媚的事,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最多十二年,在阿里最多千五年。

末了还是希望阿里能变得更好,毕竟我还是阿里很小很小很小的小股东呢。
而且我也很骄傲自己曾经在阿里和一批非常精良的人一起事情过三年韶光。
期望阿里能找到下一片蓝海,或者找到一套适宜红海竞争下的考察机制。
毕竟还有一个高德舆图是例外(可能是百度舆图也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