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整版报道|韶关:一个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蝶变_韶关_家当
近年来,韶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家当构造调度和转型升级,狠抓中央城区城市扩容提质,大力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使老工业基地抖擞出新的活气与活力。
2019年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增速全省排名同比提高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工业用电量等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创新方面的指数名列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高新技能企业数量提前一年实现倍增,净增70家、同比增长42.17%,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机器根本零部件创新型家当纳入国家第三批创新型家当集群试点名单,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家当转型升级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2019年,韶关在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积蓄量方面连续位居全省首位,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环境质量改进幅度排名全国前列。
从华南重工业基地到北部生态发展区中坚力量,从传统家当转型升级到六大新兴家当异军突起……目前,韶关已形成10+2园区发展格局,拥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传统上风家当,前辈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制药等新兴工业发达发展。
莞韶家当园全力以赴推动园区实现优化提升、质量发展,园区经济保持向好发展态势,入驻企业不断增多。韶关市委宣扬部供图
接下来,韶关将连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为特色上风高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培植,全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调度改造,加快培植全国度当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作出韶关贡献。
加快家当构造调度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作为曾经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小三线”城市,近年来,韶关立足生态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不断加大家当构造调度力度,加快传统家当升级改造,踏实发展计策性新兴家当,大力发展当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等当代做事业,推进生态家当化和家当生态化,打造老工业基地家当转型、绿色发展的韶关样板。
加快转型升级
做“优”传统家当
在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韶钢”)聪慧中央2楼,满屏的大幅显示器和操作台被分为7个事情岛,展示着来自生产现场的各种画面和剖析模型。传统钢铁冶炼都须要在现场进行掌握,如今聪慧中央的成立,能够把现场掌握集中在聪慧中央统一调控,实现了数据统筹、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决策,将履历生产转变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聪慧中央成立后,炼铁厂取消3个分厂,作业区由原来的50个合并为18个,操作站由319个缩减为113个。韶钢三座高炉在同行业同类型高炉中,产量、焦比、煤比等关键指标均居前列。
韶钢的聪慧升级正是近年来韶关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度改造,不遗余力推动传统家当技能升级的缩影。韶关通过持续深入履行百家优质企业“倍增”操持和工业技改三年行动操持,推动钢铁、有色冶金、能源电力、纺织服装等传统上风家当不断转型升级,韶钢、丹冶、大宝山等重点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明显。
韶钢聪慧中央实现了数据统筹、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决策,变履历生产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韶关市委宣扬部供图
韶钢以聪慧制造为引擎,主打冷镦钢、轴承钢及汽车用钢为核心的中高端棒线产品,经营古迹及各项指标屡创新高;韶冶加快技能改造,逐渐形成完善的家当链,迁居项目顺利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环评报告审批;丹霞冶炼厂履行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
经由转型升级,目前,钢铁、有色金属、矿山工程机器、根本零部件、液压油缸等领域拳头产品特色上风明显,“韶关制造”的品牌名声日渐响亮。
韶钢作为华南地区优特钢生产基地,优特钢产能233万吨/年,补齐广东装备制造业发展短板,生产了港珠澳大桥培植的70%高端建材。乳源东阳光公司建玉成球最大的电子光箔、高压堕落箔、化成箔生产基地。作为全省唯一的液压、传动及紧固件行业大口径重载液压油缸生产基地,韶关液压油缸打响了“要好缸、找韶关”的行业品牌。
造就新增长点
做“大”新兴家当
粤北华南教诲历史研学基地受到西席学生及亲子游客群体欢迎;回归田园和体验民俗风情的村落庄旅游受到人们追捧;在西京古道、梅关古道等古驿道和阅丹公路上,三五成群的家庭游成了“一线”风景……据初步统计,今年“五一”期间,韶关全市接待游客19.86万人次,旅游收入1.04亿元,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旅游市场有序复苏。
阅丹公路。谢锦树 摄
韶关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文化家看成为主要支柱家当,重点推进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等核心景区培植,不断打响“赤色韶关”品牌,精心打造“村落庄游”“古驿道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全力将韶关打造成“双区”的“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
全市同时大力发展当代特色农业。推进“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落一品”,发展精细农业,推动省级当代农业家当园和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实现县域全覆盖,22家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新增省级农业名牌产品42个,连续3年全省第一,积极打造“双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花瓶子”。
翁源县兰花家当园拔地而起,茁壮发展。 韶关市委宣扬部供图
不仅是旅游文化家当和当代特色农业,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韶关在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兴家当,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顺应新一轮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潮流,韶关正逐步构建大数据家当。今年3月1日,华南数谷鹰硕大数据中央项目正式动工,估量项目总投资23.6亿元;去年9月,华韶数据谷在韶关莞韶城黄沙坪创新园内动工,项目将在5年内完成65亿元投资,努力构建国内一流聪慧数据谷,打造做事大湾区的大数据存储集聚地。
立足于钢铁、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方面的良好家当根本,韶关依托华南前辈装备家当园,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前辈装备制造家当带共建配套区,进一步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韶关在铸造加工、精密仪器、液压缸等行业与大湾区城市的干系企业形成了较好的配套关系。去年以来,韶关加快培植华南前辈装备家当园,全市新引进新开工新投产超亿元项目43个。
目前,前辈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康健、当代特色农业六大新兴家当占比逐年提高,韶关与大湾区家当体系深度领悟、特色光鲜的绿色低碳循环家当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集约发展
守“牢”绿水青山
2017-2019年,全市通过志愿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86家。丹霞冶炼厂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示范名单,是全国首批唯一的有色金属企业。东阳光列入工信部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专项”操持……
近年来,韶关持续深化供给侧构造性改革,加快淘汰掉队产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家当绿色集约发展。
2016年以来,韶关共拆除16家涉钢企业的中频炉等掉队炼钢设备,累计退出钢铁产能315万吨。2019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258.81万吨标煤,单位GDP能耗1.024吨标煤/万元,实现整年能耗强度目标任务。深化工业污染源脱硫脱硝除尘管理,2019年完成韶关冶炼厂烧结机环集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韶关电厂10#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市区周边11家砖厂环保管理举动步伐升级改造。
在淘汰掉队产能的同时,韶关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家当园区实现循环化改造全覆盖,市区和乐昌循环经济环保园(垃圾点火发电项目)两个项目顺利动工。积极推广利用清洁生产技能,韶关鸿丰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5万吨/年一样平常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韶关市北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中水回用清洁生产技能改造等项目踏实推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重点抓好全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培植,完成15个中心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培植和56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踏实推进大宝山、凡口矿等周边区域土壤管理与修复,大宝山矿投入10亿多元开展综合整治,矿区污水100%循环利用,重金属去除率99%。创建省级绿色矿山28家,占全省9.75%,居全省前列。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发展空间不断壮大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和主要樊篱的功能定位及城市发展计策,今年以来,韶关以生态为特色上风融入大湾区培植,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家当共建、系统编制机制对接,有效融入大湾区家当链,推动形成上风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打造当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与大湾区互联互通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湘赣地区发展的枢纽位置,韶关区位优胜、交通便利。作为国家方案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武广高铁、京广铁路、韶赣铁路及京港澳、南韶、乐广、大广、武深、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韶关与大湾区城市形成1小时生活圈。
在现有交通上风根本上,韶关正加快推动雄信高速、韶柳铁路、丹霞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着力打造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机场为骨架,以高质量旅游公路为筋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与大湾区交通根本举动步伐互联互通。
高速公路“133”工程培植步伐加快,韶新高速完成投资28亿元,高速公路通达范围不断拓展。北江航道濛浬枢纽二线船闸竣工通航,乌石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培植,北江黄金航道浸染日益凸显。韶关机场于2019年9月份正式开工培植,航站楼完成主体钢构造,韶关群众热切期盼的机场培植取得本色性进展。道路贯通联网“10+1”工程有效落实,建成阅丹公路、莲花大道、铜鼓大道和韶南大道,城市交通骨架不断延伸、拉大。全市交通“脉络”不断打通,辐射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目前,韶关“八高四铁二航”的当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成功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需求
推动家当互补共融
融入“双区”谋发展,平台载体是关键。韶关坚持重点打破、集中用力,把韶关新区打造成为对接大湾区先行区,吸引大湾区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区域中央入驻;方案培植南部对接珠三角东岸家当集聚区,打造以武深高速、大广高速串联的生态旅游家当带和以韶新高速串联的工业家当带两大家当廊道。目前,金融集聚区首批5个项目动工培植;芙蓉新区和韶关高新区领悟成为韶关新区成效初显,2019年完成投资81.6亿元、增长32.6%。
精准对接需求,供应家当配套。加快韶铸迁建、白云电器等重点项目培植,推动伟大齿轮、东南轴承等为广州装备制造业供应配套,打造韶关新区汽车零部件家当集群;依托华科城、黄沙坪创新园等创新平台,勾引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众投邦双创加速器等在韶进行成果转化,打响“深圳研发+韶关制造”“深圳设计+韶关生产”;推动韶关新区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建立共建互助关系,大力推进大朗—乐昌新型材料园、厚街—翁源绿色环保化工园、东城—新丰食品园等共建园区培植。
为提高城市吸引力,韶关市按照“东进、南拓、西融、北优”的城市发展计策,开展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事情,推进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市主干道沿线、城中村落、背街小巷面貌提升工程培植,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统筹推进给排水、垃圾处理、信息通信等城市根本举动步伐培植,完善教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做事。
深化改革
打造与大湾区接轨的营商环境
3月25日,在韶关新区管委会、韶关市发改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折衷下,韶关市梦网智防科技有限公司、韶关市山峻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通过“立时办”做事成功完成商事登记,在两小时内实现企业开办。
高效率源自韶关深化政务做事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门式一网式”政务做事模式延伸至镇村落,政务做事事变实现“全市通办”,“粤省事”韶关专版上线运行,企业开办韶光压缩至1个事情日以内,开办便利度居全省第6位、粤东西北首位。全国城市政务热线2019年度冷热榜公布,韶关市在275个普通地级市中排第19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都离不开民营经济。为此,韶关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系统编制机制。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28条,制订出台《韶关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少政策方法》,建立“政企通”等平台,知心做事民营企业发展。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61.5亿元、增长5.5%,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6%。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发展性企业,新增上规企业报告达到84家、完成率168%。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
为老工业城市注入新活力
韶关华工众创空间等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获认定;韶关高新区成功创建机器装备国家级孵化器;众投邦加速器、达安创谷孵化器建成运营;全市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均设立了研发中央,实现全覆盖;乳源东阳光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压多级高速生产线”海内创始,生产效率达同类装备的2倍。欧莱高新材料生产的高端半导体显示靶材、中机重工生产的齿条板和半圆板,冲破国外技能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浸染。韶关以政策勾引科技创新发展,出台《韶关市造就高新技能企业扶持办法履行细则》,建立高新技能企业造就后备企业名单,引入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能企业,2019年有10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能企业认定,总量达到236家,提前一年逾额完成三年倍增目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韶关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大力履行韶关丹霞英才操持,出台《韶关市扶持家当科技人才履行见地的履行细则》《韶关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在韶就业履行见地》,落实家当科技人才普惠制政策,促进高层次人才、技工人才等安心在韶关事情。2019年,新引进6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1名家当发展领域紧缺适用人才和664名家当科技人才。作为广东技工教诲大市,韶关将以技师学院纳入高档职业教诲和省属技校资源整合为契机,大力履行“韶关技工”工程,打造高本色“韶关技工”军队。
高新家当发展,载体是根本。韶关注重打造创新平台,高标准谋划高新区发展。韶关新区“国家专用工程机器及关键零部件高新技能家当化基地”获科技部认定,乳源经济开拓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韶关高新区有望2020年下半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9年,新增企业研发机构50家,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60%,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超过35%。东阳光新型研发机构被列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利民制药厂列入省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企业类)培植实现零的打破。推进孵化育成体系培植,新增4家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总量17家,个中2家分别得到省级运营评价A、B级。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范永敬 沈明礼 蔡仁银
【统筹】毕式明
【编辑统筹】甘韵矶
【作者】 范永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