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前景如何,印尼人工智能应用现状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印尼人工智能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印尼人工智能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前景如何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想实现工业化或者是再工业化,这是很难的。就算是美国中国这样体量足够大的经济体也很不容易。美国工业退化衰落空心,想再次工业化很难。前景很黯淡。所以美国还是现实些吧?还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产业,利用全球分工来发展自己的经济。有人说:中国是最后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句话真的没毛病,是真知灼见。
基本上是失败的。
我在Quora上和美国人对喷的时候,常用的一句话就是:
现在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人手短缺,如果你真的那么在乎美国的工业化,请赶紧去上班。
特朗普挂在嘴边上的,就是中国工人“偷窃了美国工人的工作”,特朗普说的意思,好像是中国逼着美国公司到中国建厂一样。
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的是:美国的再工业化,不是特朗普提出的,而是奥巴马提出的,从2010年奥巴马就正是提出再工业化,现在已经2019年了,都已经快十年了。
2013年奥巴马曾经请求苹果公司搬迁一部分产能到美国,这就是后来比较出名的Mac Pro,摩托罗拉也把Moto X生产线搬到美国,给足了面子。
从2013年到2019年,请问摩托罗拉还有什么后续吗?没了。
而苹果的Mac Pro最新的消息是这样的:
他又回到中国了,而且是顶着特朗普25%的关税回到中国的。
苹果已经非常给美国总统面子了,Mac Pro这几年搞的一塌糊涂,苹果公司除了Mac Pro还在美国生产以外,所有的东西都不在美国,这次最后的生产线也搬迁到中国。
中国不简单的是人工便宜
很多人把中国制造业强大归咎于“人工便宜”,二十年前可以这么说,现在越南,印度,印尼等等国家都比中国人工便宜,为什么不把生产线全部搬到这些国家?
《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个故事:Mac Pro因为一颗螺丝陷入难产,导致了供应困难。
中国的制造业是以“工业园”的方式存在着的,比如说一个富士康生产基地,那么围绕着富士康会有几百上千家工厂,这些工厂源源不断的为富士康供货,苹果生产基地也是同样,Mac Pro的生产是需要一种特殊螺丝钉,这种螺丝钉在中国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一堆的供应商,但是在美国,就是没有。
而在美国的Mac Pro的生产基地,只有一家20人的小公司生产这种螺丝,并且每天最多只能供应1000颗。知道1000颗什么概念么?
我用个大包都可以带走。
整个Mac Pro的生产线停滞,都为了等待这个微不足道的螺丝钉。
这颗螺丝钉有什么特殊么?据纽约时报的图片,螺丝钉长这样
这就是非常普通的螺丝钉。
这就是美国制造业的现实,如果说Mac Pro仅仅因为螺丝钉而导致停工,而一个产品难道仅仅缺的是螺丝钉么?
什么橡胶垫,玻璃板,边框等等,谁知道哪一天会缺点什么?
苹果公司很无奈,只好又从中国进口了大批的螺丝钉。
制造业振兴没那么简单
要真正振兴制造业,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拿到今天制造业大国的帽子,是四十年的奋斗的结果,单单靠一个总统吼两声,加关税,就这么简单就能振兴制造业?
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举个例子,就拿人来说,美国人现在已经找不到像样的模具师傅了,而制造业的模具是必须的,库克说,全美国的模具师傅,一个办公室都能坐满。就如同2017年库克在《财富》论坛上说到中国制造问题的时候,他说
美国要想实现真正的制造业回流,应该立即着手开始培育制造业人才,大学里面加大招收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尤其是STEM。
美国人会去读这些专业吗?数学,化学,物理,工程,这些专业多枯燥啊,况且收入也不一定高,为什么不去读法律,为什么不去读医学,为什么不去当说唱歌手,为什么不去从政,为什么不去搞运动?为什么不去搞金融?
在美国,这些行业都比制造业收入高,高得多。
人才,配套,产业链,几乎没有一条美国能占优势的,美国唯一的优势,就是顶着黄毛的特朗普,他希望靠收关税就能把美国再工业化。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幽默的事情。
实话实说,再工业化是美国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就把国内制造业的生产线逐步淘汰或转移到了亚洲地区,由此造成2个后果:一是国内几乎0污染好山好水好空气,gdp的90%来自于服务业;二是全面转型成了靠高科技剪刀差和金融抽血来养活全体国民的特殊经济体,说好听点叫“科技帝国”、“金融帝国”。这两大产业让美国轻松收割全世界的财富,财富流到国内之后再以税收、福利、消费、服务业的形式对每个国民进行再分配。这种操作初期玩的很溜,美其名曰国际产业分工和自由贸易,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严重漏洞。漏洞出在哪里呢?
出在东亚某大国。美国创建全球贸易体系的初衷是产业分工协作,每个经济体都在产业链条中分得一块蛋糕,但没预料到的是东亚某大国加入这个体系后迅速占据了这个分工链条上从低端到终端的所有部分,并且正在向价值链的高端进发。
这意味着什么?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剪刀差在收割财富的时候所获的的收获越来越少,财富流入的少了,自然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体现出的就是失业率高了,生活水平下降了。
到这里其实问题也不大,因为他还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将制造业损失的财富给平衡过来,这就是石油美元的收割了,开动印钞机就可以了,印出来的不是钞票,是财富。不会引起通胀,因为是全世界再替他消化超发的钞票。但很不幸金融工具在东亚某大国这里也不灵了,为什么?因为这里的金融体系并未完全开放,美国想收割也收割不到,东亚大国通过制造业积累起来的财富通过封闭的金融体系和管制手段分毫不差地留在了国内。美国眼馋啊,想抽血啊,抽不到啊,眼红啊,要掀桌子。
你不让我抽血,我也不给你开放上游的经济权限。并且我也搞再工业化,分制造业的蛋糕。
实话实说,能搞得成吗?压根没希望的。
因为国际产业分工是一条单行线,一旦攀上更高的产业链条,整个经济体的性质就变了,资源、人工、土地、物流、环境等等各方面的成本已经不支持低端产业的发展了。你硬要再回流,也只是想淡水鱼放进咸水,走个流程过场还可以,但长久不了。
美国现在根本的问题是创新乏力,基础科学迟迟无法突破,无法通过创新将全球蛋糕继续做大。
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后面的追兵一步步追进,急的直跺脚却毫无办法。
到此,大家对印尼人工智能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印尼人工智能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