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央的辅导下,爱康集团与鹰瞳Airdoc联合发布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三百万体检人群康健蓝皮书》。

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三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宣告_视网膜_人工智能 科技快讯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表示,视网膜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不雅观测血管和神经的组织,视网膜上的血管和视神经与全身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相连。
通过一张彩色眼底照片,不仅仅能够筛查眼病,还能够进行全身慢病风险的评估和干预,从而做到全生命周期的康健管理。

都城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进行主题发言

“这次样本人数已打破300万人次,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医疗做事办法,希望与医疗专家、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体检行业一起,努力让眼底拍照人工智能评估成为体检的标准项目。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表示,本次《蓝皮书》不仅包括眼底非常的人群分布情形,还首次加入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虚等人工智能风险评估的验证。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进行报告解读

40岁以上定期进行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据悉,视网膜心脑血管风险指数是鹰瞳Airdoc研发的用于评估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评估的方法和评估工具,通过百万级数据的人工智能学习,通过视网膜图像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在本次记录心脑血管风险的样本人群中,心血管高风险检出31,020人,占比为1.2%;脑血管高风险检出65,632人,占比为2.5%。
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心血管风险预测和脑血管风险预测的高风险和中高风险占比,随年事增大而增加,在40岁往后涌现跳跃性增长,提示心血管和脑血管风险的显著改变,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该当定期进行心脑血管风险的评估。

50岁后患糖尿病、高血压风险增高

视网膜同样也是糖尿病血管损伤的常见靶器官,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在视网膜上涌现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表现。
其余,高血压的发生对眼部的构造与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血压升高可引起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构造的循环障碍,继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在糖尿病、高血压风险预测结果的样本人群中,糖尿病高风险检出357,291人,占比为13.8%;高血压高风险检出628,511人,占比为24.2%。
结果显示,进入50岁往后,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会涌现较大幅度上升,中高风险人群有较大可能变为高风险人群,年事靠近50岁及50岁以上人群应关注自身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情形。

女性血虚高风险检出率是男性12倍

血虚患者的视网膜会涌现特色性表现,例如视网膜背景苍白、视盘色淡、视盘附近区域静脉颜色变淡,与动脉难以区分等。
在本次记录血虚风险预测结果的样本人群中,血虚高风险检出40,230人,占比为1.8%。
人工智能评估血虚高风险的检出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人工智能血虚预测结果高风险的检出率是男性的12倍,提示各年事段的人群尤其是女性该当定期进行人工智能血虚风险评估,并及时采纳干预方法。

连续检测有助于早期创造隐患

中华医学会康健管理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央康健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指出:“康健干预不是一挥而就,而是阶段性的,须要不断不雅观测身体状况变革。
通过视网膜人工智能技能可进行个性化的动态监测,为制订康健管理方案供应根本。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做事中央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科学技能文献出版社社长胡红亮则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技能和大数据可以更简便、快捷理解自己的康健状况,做到‘千人千面’的康健管理。

鹰瞳Airdoc创始人张大磊,分享了连续多次进行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用户案例,有的患者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初次评估时眼底无干系病变,在后续评估中创造出血、棉絮斑,提示干系慢病掌握不理想;有的初次评估时已创造出血、棉絮斑样改变,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支静阻等,如果干预不及时可能严重损伤视力,再次评估时视网膜可见已进行激光手术,病灶减少。

鹰瞳Airdoc创始人张大磊分享真实用户案例

本次《蓝皮书》显示,连续进行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有助于及时创造眼底非常的进展,理解干预和治疗后的规复情形。
同时在《蓝皮书》还首次增加了生活办法对疾病发生情形的数据统计,直不雅观理解家族史、吸烟、饮酒对康健风险的影响。

许海峰现场体验人工智能视网膜康健风险评估产品

眼底一张照,眼病、慢病早知道。
据理解,当前,爱康旗下体检中央均已配备鹰瞳Airdoc人工智能视网膜康健风险评估产品,以帮助更多人尽早创造疾病隐患。
“眼科康健是必须要重视的”,张黎刚表示就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一样,努力让眼底拍照人工智能评估成为体检的标准项目”。

本文来自【康健时报】,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