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机械人、创客……这些词到底有什么差异?_垃圾桶_人工智能
阿童木人工智能这些年来,看过不少STEM机构,但凡那些做的好的STEM机构,都是有自己气质的。学机器出身的老板,学打算机出身的老板,学电子出身的老板,虽然他们都会跨学科地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创客”,但每个机构的侧重点、尤其是起步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阿童木人工智能如今的校区虽然遍及全国大部分省份,乃至入驻了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但是,我们仍旧要追本溯源,来唠唠创始人。我们的创始人刘波,一看便是十足的理工科范儿,出身于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在校期间就开始打仗青少年教诲。
刘波受邀参与央视节目
创客教诲和学编程是一回事吗?
不完备是。
大家现在对编程的措辞多少都听过一些,scratch、python等等。那我这样一个文科生真的不太懂,编程、创客、机器人....这些之间的差异到底是什么?
刘老师给我的阐明是:
编程是“软”的,机器人是加入硬件呈现出来。比如你写了一段代码,这个代码用在一个外接机器人身上,可以指挥这个机器人去拿饼干来喂你。
创客则是培养“有创造力把东西从创意到实现出来的人”,鼓励将编程、机器、电子、建模等硬知识和创造力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多提出自己的创意,而不是一味的模拟和搭建。
比如我们看到一堂课上,老师问小朋友,如果由你们来设计一个垃圾桶,你们想设计一个什么垃圾桶?
当时小朋友七嘴八舌的,有人说要设计一个臭东西扔进去、但是喷鼻香味会飘出来的垃圾桶;也有人说要设计一个“招招手垃圾桶会跑过来、招招手垃圾桶会回到角落里去”的垃圾桶。
大家投票,同等决定要设计后面那个超酷的垃圾桶。然后,老师“大略粗暴”地设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只教了一些根本事理性的东西,然后当个甩手掌柜,孩子们,自己创造去吧!
按老师的话来说,便是知识不在多,够用就行!
设计布局垃圾桶、焊接、组装、在垃圾桶下面加滚轮、给垃圾桶装上感应器、给垃圾桶装一个小芯片,并且写入固定路径代码......都是孩子们自己组团完成的。差不多经由个把多月,就涌现了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垃圾桶,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智能垃圾桶
再说回到编程。
编程到底是什么呢?学一种措辞怎么写?
刘老师说也不尽然。未来已来,AI(人工智能)时期将是一个以打算机思维为根本的时期,其核心便是编程思维。思维是学会某种措辞的根本,编程措辞,无论scratch也好,python也好,都只是把这种思维写下来的工具。
编程思维也便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子”的思维过程,主要的是创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通过打算机编写程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逻辑关系中的“是”或“非”来磨炼。
阿童木创想家编程教室
阿童木创想家编程教室举例来说,前面讲到那个会自动走过来,“吃”完垃圾走回角落的垃圾桶。要给他编一套程序,须要的思维首先是解构:
垃圾桶要根据感应器,沿着写好的路径,从a走到感应器读到的b;
打开盖,吃进垃圾,(过程须要几秒);
盖上盖子;
沿着路径退回到a。
把这一步步肢解到细节的步骤,这便是编程思维。
学完这些,孩子们能收成什么呢?这当然有一个功利的结果,便是很多孩子会在老师的辅导下,去参加各种机器人比赛,拿奖拿得手软。这些科创和机器人比赛的奖项,对孩子升学是很有帮助的。系统编制内和系统编制外“有用”的比赛不尽相同,这部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关注我们的阿童木人工智能公号进行理解。
更多信息请关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号。阿童木人工智能专注于3-18岁孩子的机器人、编程、创客等教诲,供应品牌互助,希望自己的传授教化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专注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点击下方链接理解更多!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