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荣:12年孵化45家“独角兽”如今他成了智能制造的“全科年夜夫”|新征程新奋斗_繁华_技巧
身为上海打算机软件技能开拓中央工业智能技能研究所所长,43岁的孔繁荣便是这群工业智造“全科年夜夫”的带头人。自2010年投身筹建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起,他一步步走上了工业智能化共性技能、公共做事平台开拓的道路。
近年来,捉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孔繁荣带领团队深入广东、江西、山东等地,将长三角工业数字化转型履历辐射到全国。“我们常常项目连轴转,有时连续几个月在外出差,家中老人孩子也无暇顾及。”但他和团队深知肩上的重任,多解开一家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疑难杂症”,便是在将国家工业数字化进程往前推进一步。
孔繁荣(右)正在与同事互换办理技能难题。
孔繁荣,上海打算机软件技能开拓中央工业智能技能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工业智能系统开拓、集成及创新造就事情。曾获上海市五四青年(个人、集体)奖章,多次得到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12年孵化45家“独角兽”4家上市公司
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进入上海打算机软件技能开拓中央,孔繁荣没有想到自己会与创新创业做事产生交集。
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是海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创业公共实训平台。2009年,软件中央下属嵌入式工程中央(工业智能技能研究所的前身)开始卖力基地的运维做事。2010年,孔繁荣与同事张佳卿、司志亮一同来到还处于调试阶段的基地1号楼,把办公设备从仓库一件件搬到30多间事情室,从零起步,开启了十多年的创业做事之路。
在这里,他们在全国创始了实验试制平台的模式。孔繁荣回顾,通过前期调研,他们创造短缺干系研发试制设备是初创团队的创新痛点。于是,实训基地先后搭建起了覆盖动漫设计、物联网、云打算、智能制造、3D打印等八大领域的实验试制平台,供应试制服务逾17.5万次,降落创业本钱2.23亿元。
2020年,创业屡次碰钉子的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群龙博士找到孔繁荣,想用手头的制氧膜技能,开拓欧洲断供的便携式制氧机。“当时,我卖掉了家里一套房,想用这130万元再试一次。”王群龙说,在别处130万元连样机也做不成,但在孔繁荣的帮助下,创业团队只用了不到20万元就做出了初代产品,当年就实现了量产,实现营收50多万元,今年估量营收可达千万元。
12年间,孔繁荣团队逐步摸索出了“研发+试制+家当+成本”四位一体的运用创新体系,并在海内创始了初创企业“融资成熟度评估模型”,帮助企业更好得到融资。2019年,专注于语料数据精准翻译的基地孵化企业一者信息,通过模型评估创造个别弱项后,经由及时调度,顺利完成了1800万元的A轮融资。
据统计,实训基地12年共孵化企业916家,走出了45家独角兽企业、4家上市公司,孵化成功率高达87.3%。2009年至今,基地做事过的企业,67%还在不断发展发展。目前,实训基地的实验试制平台正在进行新一轮升级,个中电子实验试制平台正在与商汤、彼得大陆互助,引入“AI视觉感知与视觉机器人实验室”和“人工智能GPU算力公共做事平台”。
每天3万步“问诊”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打算、人工智能(AI)等技能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越来越急迫的需求。
在与中小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孔繁荣敏锐捕捉到了这一趋势。由于资源匮乏、根本举动步伐薄弱等缘故原由,大量中小企业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境。
孔繁荣说,基于从前承担的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团队积累了汽车、消费类电子、船舶等多个工业领域系统开拓的履历和共性技能,“在此根本上,我们帮助中小企业在老旧生产线上安装传感器,低本钱实现了智能弹性管控平台,使一批电子设备生产线的良品率从75%提升到98%旁边,让企业切实尝到了智能制造的甜头”。
孔繁荣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现场
由于中小企业难以承担智能制造软件的高昂定制本钱,孔繁荣团队推出了“低代码”定制模式,只需在平台上像搭积木一样,将所需软件模块组合在一起,企业就能优化生产工艺、精益生产流程,实现生产管理组织的智能化。
这种柔性智能化改造体系,以轻量级、低本钱、标准化的办理方案,极大降落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使他们享受到“拎包入住”的技能普惠。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入门级”需求之外,还有大量规模制造企业正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之痛。“智能制造落到企业端,首先须要精准评价企业现有水平,创造问题才能找到改进空间。”孔繁荣又带领团队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2021年10月,上海打算机软件技能开拓中央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全国首批6家、上海唯一一家授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CMMM)Ⅰ类做事机构。同年,软件中央与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签订上海首个CMMM评估条约。
“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进行智能化转型,可并不清楚自己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上汽乘用车制造工程部高等经理陈聪说,从孔繁荣这里听说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后,公司希望通过一次专业的“全科体检”,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在陈聪的回顾中,这是“胆怯的两周”: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直到晚上十点结束。“我们每天奔忙于工厂车间、工位和办公室之间,微信步数轻松打破3万步。”上海软件中央工业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黄燕说,终极他们给出了近10万字的评估剖析报告、近30条切中症结的数字化改进建议。经由评估,上汽乘用车明确了自己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并在一年后通过了CMMM三级评估。今年8月,上汽乘用车又成功通过了CMMM四级评估,成为海内首家通过该项等级的整车制造企业。
如今,这一模式正通过长三角向全国辐射。孔繁荣透露,工智所已组建起近百人的专业咨询评估团队,做事于制造业“智改数转”,通过科技赋能实体经济。
作者:许琦敏
图片:上海软件中央供图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