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实质只有在人工智能本身中才能得到“追问”和“去蔽”, 我们必须牢牢捉住人工智能这种高度繁芜化了的人类技能,以它的起源、发展和自我异化为线索揭示它的真正的实质,将人工智能的技能实质这一问题的神学解答转变为哲学人类学的征象学解答,这就必须追溯人工智能的起源乃至人类的起源。

华中科技大年夜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人的本质不仅在于制造和运用对象还在于“携带对象”不能把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智能混为一谈_人工智能_人类 科技快讯

邓晓芒教授认为,人的实质不仅在于制造和利用工具,还在于“携带工具”这一特色。
“携带工具”作为人的意志的延申,不仅使人在劳动中不断改进着自己的工具,而且塑造了人本身,并终极使自己的姿态动作、表情和发声都具有了某种人为的“意义”,并导致了措辞的产生。
人工智能的胚芽也隐含个中。

人工智能只是发挥了人类本性中的某一个片面,即学习、认知、模拟和复制的能力。
人工智能只是将人类智能的某个方面抽象出来并加以片面发展和膨胀的产物,因而是人类智能异化的表现。
我们不能把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智能混为一谈,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不是一种自发的创造性,而是由人预设的创造性。
这种异化是不可取消的,也是必要的,如果能够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对人工智能保持一个批驳的维度,人类的发展必将借助自身的内在动力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