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张紫赟、马晓澄、阳娜

智能机械人在疫情防控中“大年夜显身手”短暂之需照样新的成长节点?_机械人_疫情 AI简讯

为医院配送医疗物资、给隔离酒店里的客人递送食品、在公共场所自动测温和消杀……疫情期间,各领域对智能机器人的运用迅速推进。
这波需求是短暂的非常之需,还是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新节点?

消毒、配送、测温……机器人纷纭上岗

智能机器人有效替代人工作业,减少了疫情期间很多事情岗位的传染风险。

疫情期间,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武汉、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利用机器人开展消毒。
这些消毒机器人能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填补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等办法的不敷。
消毒机器人还能针对患者、医护的高频活动区域重点消毒。

由合肥哈工库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消杀机器人,还能自动检测职员体温。
公司创始人周洋洋表示,“这款机器人已运用在武汉、西安、合肥等地。

为患者送药、送餐,在很多地方也成为机器人的“事情”。
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动开门、关门、搭乘电梯,医护职员将药品放入舱内后,机器人就会按照输入的病房号和床号将药品送到病人手中,最大程度降落医护职员的传染风险。
此外,还有一部分机器人担负了“宣扬大使”的角色,24小时不间断在医院大厅、公共做事区域进行疫情防控宣扬。

除了在敏情感况的运用,机器人也开始做事于更大范围的城市抗疫。
在苏州市相城区,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消毒,均匀1小时可以消杀4万平方米以上。
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来自无人车初创企业新石器的无人消毒车逐日定时进行全路面消毒,同时还能对不戴口罩、职员集聚等行为提出警示。

针对范围广、职员多、事情量大、拜访易致交叉传染等社区排查难题,科大讯飞研发了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1分钟可同时拨打900个电话,对居民进行排查、关照与回访。
“短短两个月内,已在全国30个省市地区运用,共计随访超3700万人次。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先容说。

一贯以来物流企业备受关注的“无人送货计策”,也在疫情期间提速履行。
京东、美团等纷纭推出物流机器人。
京东在武汉启用智能配送车,据称,事情量已占一定点医院医疗物资配送事情的70%。

“消费者下单后,美团智能配送调度系统会把订单指派给无人配送车,无人车在买菜站点取货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的无打仗配送点,全流程隔绝人与人的打仗。
”美团无人车配送中央产品总监李达说,这两个月无人配送车事情量明显增加,目前已有30余辆在调配运行。

疫情防控加速机器人运用处景落地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期间做事机器人能快速“上岗”,得益于行业原有技能积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加深了既有的运用处景。

《中国机器人家当发展报告2019》显示,机器人环球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做事机器人迎来发展黄金期。
个中,2019年环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94亿多美元,个中做事机器人规模为94.6亿美元。
中国做事机器人市场估量达22亿美元,占约23%的市场份额。

无论是配送机器人所须要的自动驾驶技能,还是电话机器人所依赖的智能语音识别技能,都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
深圳普渡科技CEO张涛说,“以自动驾驶技能为例,商业化落地的场景近些年在不断增多,个中低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更快。

疫情发生后,普渡科技面向全国100多个医院和隔离点迅速推出智能配送机器人。
之前普渡已经在低速自动驾驶领域有所积累,特殊是对餐饮场景下的配送机器人已有所布局。

此前,多家物流公司已加码开展无人配送,但更多是在试商用阶段。
疫情期间无打仗配送需求,极大推进了这一技能的商用进程。

除了与疫情直接干系的领域,智能机器人在一些关联领域的推进也令人瞩目。

以儿童教诲、陪护类机器人为例,受学校停课影响,居家教诲需求快速攀升。
科大讯飞基于对讯飞云平台上超过75万人工智能运用跟踪统计创造,疫情发生后,教诲学习类运用较去年同期利用量增长达226%。
儿童陪护机器人阿尔法蛋的品牌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后台数据调用量比往常增长10%以上。

疫情之后会否持续增长?

根据工信部2017年12月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家当发展三年行动操持(2018-2020年)》,到2020年,我国操持实现智能家庭做事机器人、智能公共做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及运用。

张涛说,做事机器人在疫情中的表现得到了市场认可,人们对做事机器人的接管度与熟习度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量将不断上升。
如在餐厅和写字楼等场景,“无打仗安全送餐”做事能办理企业复工用餐难的问题,已经开始在越来越多地方被运用。

此前,"大众年夜众对餐厅机器人的印象还是“营销噱头”,疫情加速了餐饮企业对送餐机器人的关注和需求。
抖音上某个送餐机器人的***播放量达到6000多万。

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行业一贯存在招工难、留人难、本钱高的问题,餐厅机器人该当是一个新的选项。
随着技能成熟、本钱降落,机器人在迎宾、点菜、炒菜等环节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消费者也不再以“噱头”来看待机器人,而是更关注其利用代价。

据理解,海底捞、外婆家、广州酒家等餐饮企业都已开始启用餐厅机器人。
不少企业表示,将在疫情之后加大做事机器人运用。
“科大讯飞将加快人工智能导医导诊、智能电话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
”刘庆峰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做事机器人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估量疫情过后将迎来全体家当的提速发展。
前瞻家当研究院估量,到2021年我国做事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靠近40亿美元。

专家们建议,加快研发提升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算法等技能,促进运用处景的进一步拓宽。
清华大学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总工程师王晨表示,今天真正成熟的机器人运用大多表示在替代机器化、重复性劳动方面,还需通过机器学习等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带动更多场景化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