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芯科技日K线图

内斗不止 振芯科技打烂一手好牌_科技_团体 计算机

聚焦四川上市公司

本报 杨成万

新年伊始,振芯科技(300101)又开始新一轮折腾了。
继2018年其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腾集团)上演终结之争,2019年振芯科技发生“反恶意收购”之争等事宜后,国腾集团4名股东兼振芯科技董事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近日同时发出《声明》称,国腾集团事实上已陷入管理僵局,振芯科技已处于无实际掌握人状态,因此提请董事会予以认定。
《声明》掀起轩然大波,同时引来厚交所连发数问,哀求公司作答。
“本来公司拥有5G、北斗导航、集成电路等多重观点,目前正站在风口之上,无奈却内斗不止,打烂了一手好牌,可惜了!
”有知情人士表示。

4股东同发《声明》

目前分别持有国腾集团28%、7%、7%、7%股权的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于近日均发出《声明》称,振芯科技原实际掌握人何燕由于其众所周知的缘故原由阻碍了振芯科技发展,危害了振芯科技和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声明》称,为化解上述实际掌握人风险,作为国腾集团的股东和振芯科技董事,三年多以来,与何燕多次反复沟通,穷尽统统办法试图协商办理问题,但始终无法达成同等,国腾集团股东之间已经失落去人和根本,形成了抵牾不可调和的管理僵局。

“经谨严判断,董事会认为,鉴于振芯科技控股股东国腾集团陷入僵局,且未来还将持续较永劫光,在干系法院作出生效讯断之前,国腾集团的任一股东均无法通过其持有的国腾集团表决权来实际支配振芯科技的行为,国腾集团各股东之间亦无同等行动的安排,不存在共同掌握的环境,振芯科技实际上已处于无实际掌握人状态。
”上述4位股东在《声明》中表示。

《声明》同时表示,作为国腾集团的股东兼振芯科技董事,为避免国腾集团的僵局影响振芯科技的经营和发展,从掩护振芯科技和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出发,上述4位股东同时向振芯科技董事会提出关于认定公司无实际掌握人的议案,要求根据干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付实际掌握人认定的干系规定,认定振芯科技处于无实际掌握人的状态。

引发厚交所关注

振芯科技董事会作出上述决定以及国腾集团4位股东的《声明》引发了厚交所关注。

振芯科技公告称,何燕自振芯科技成立以来未实际参与其经营管理,未在振芯科技及下属公司担当任何行政职务。
但振芯科技自上市以来认定并通过定期报告等公告表露的实际掌握人均为何燕。
因此,厚交所哀求振芯科技解释过去认定何燕为其实际掌握人的详细依据。
事实上,截至目前国腾集团持有振芯科技29.71%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而何燕持有国腾集团51%的股权,在国腾集团中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振芯科技聘请的状师在出具这次的法律见地书中表示,振芯科技控股股东国腾集团自2017年8月28日至今,多次召开股东会而未能达成任何同等决议,国腾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运作已发生严重的内部障碍,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

对此,厚交所哀求公司结合2017年8月28日至今国腾集团和振芯科技的股权构造、董事会构成及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利益、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表决机制、重大事变决策机制等干系情形及其变革,解释2017年8月28日至今国腾集团和振芯科技的实际掌握人认定的情由及合理性,并解释振芯科技前期干系信息表露是否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

厚交所同时哀求公司解释在国腾集团陷入管理僵局的环境下,国腾集团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由其法定揭橥人行使,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国腾集团《公司章程》等的规定或约定,是否可能影响振芯科技股东大会的正常召开及决议的有效性。

此外,厚交所还哀求振芯科技详细表露其控股股东国腾集团涉及的与振芯科技掌握权干系的诉讼事项及其进展,并结合干系诉讼事项的各种可能结果,剖析振芯科技股权构造及实际掌握人可能发生的变革,并充分提示干系风险。

股东抵牾由来已久

振芯科技专注于卫星综合运用“元器件—终端—系统—做事”的一体化产品研发、生产、发卖和运营。
而当前在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可控的背景下,5G、半导体、卫星综合运用、光电技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家当发展迅猛,振芯科技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奈振芯科技控股股东国腾集团却内斗不止,股东之间的抵牾由来已久。
2018年初,国腾集团股东莫晓宇等人向成都高新法院起诉,哀求终结国腾集团。
2018年9月14日,成都高新法院讯断终结国腾集团。
2018年10月9日,国腾集团股东何燕不服一审判决结果,向成都邑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截至目前,上述诉讼案件仍在二审阶段。
据悉,目前公司还涉及股东会决议撤销诉讼、董事会决议撤销诉讼,以及员工诉监事会决议轇轕案等诉讼案件。

虽然目前振芯科技尚未预报2019年纪迹。
但从2019年前三季度看,公司业务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均匀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净资产等指标同比均有不同幅度低落。

2019年1-3季度,公司实现业务收入3.02亿元,同比低落1.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75万元,同比低落69.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常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0.29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082.0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0.0147元,同比低落69.25%;加权均匀净资产收益率0.88%,同比低落1.98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2亿元,同比由正变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