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公卫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人工智能公卫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人工智能 公共卫生 计算机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

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考研的竞争就更大了。2019年考研初试,全国285万人报名,淘汰了213万人左右,淘汰率高达为75%,“幸运儿”只是其中的四分之一;大家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实际上那是老黄历了,2019年我国本科升学率已经高达45%了,可是高考是有老师盯着、有家长陪着的,考研可不是这样,完全靠“考研党”自觉与自律!

今年研究生招生在去年72万人的基础上,扩招18.9万人,历史性地达到了91万人。一年内招收91万人研究生,这个数字看上去确实挺庞大的,但是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341万人相比较起来,所占比率也不过是26.7%,仍然有250万人面临被淘汰的结局!尤其是,本次研究生扩招,并不是阳光普照、雨露均沾,这里还有三个“倾斜”呢,教育部翁铁慧副部长强调的3个“倾斜”即倾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倾斜强基计划项目、倾斜特殊专硕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有不少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是享受不到这个扩招优惠福利的!


看到国家研究生扩招18.9万人的大利好,孩子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不顾家庭实际情况而要考研。笔者对这样的态度是不支持的,就如同高考一样,考研读硕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的出路,务必要量力而行,既要考虑个人的学习实力,更要考量家庭的经济承受力,不能任性凭一己私心,就不顾一切地去考研;作为家长同样也不能盲信盲从,必须从家庭经济实际出发,也不要太纵容孩子了,确实困难重重,就必须“砸锅卖铁”去支持孩子读研了,让他承担起家庭责任来,及早就业,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说吧!

实际上,考研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后,“在职研究生”将改称“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并不同于原来的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列入国家统考,和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划线,同样的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学位证和学历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笔者觉得,既然家庭压力很大,就要劝孩子先就业赚钱养家,等家庭条件好转后,再去考在职研究生好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家庭压力大,孩子还想继续读研。务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不顾一切地支持孩子去考研,完全可以灵活机动一点,先让孩子就业,解决掉家庭所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作为一个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生,他应该有责任、有担当,该付出奉献的,就必须让他明白如何做人!

只要家里还能供,还是应该支持孩子考研究生。

今年研究生一下子扩招18.9万人,虽然不敢说研究生培养质量一定会下降,但总是会给人一种研究生越来越多的感觉,这种感觉反映到人才市场上,就是研究生“价值缩水”的感觉。

当然,说缩水并不是说不值钱了,而是一些原本只需要本科学历的岗位,现在可以挑挑研究生了,原本应该给研究生更高的工资,现在可以降一降了。这就是就业市场的逻辑。如果研究生连续几年以这个规模继续扩招的话,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这样。

然而,如果研究生出现贬值的话,那影响最大的还是本科生,因为本科生会随之更加贬值。所以,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生肯定会比本科生保险一点。

此外,如果孩子本身学习能力还不错,那研究生学习对孩子专业能力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在知识体系构建、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研究生阶段能获得不少本科阶段难以获得的能力。真经一直建议,家庭条件能够供孩子继续学习的,孩子也学有余力的,应该上研究生,也是这个原因。

不过,有些建议和提醒也必须说在前面。

第一,受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870多万毕业生都要出来抢饭碗,现在又扩招了。恐怕很多人都要选择考研,所以明年的考研难度并不会比今年的就业难度小,更何况,3年后,孩子还要面对就业问题。

第二,由于题主有压力,所以不能让孩子一直去考研。如果孩子想考,可以限定机会,比如只能考一次,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必须去找工作。

第三,其实现在还有一学期时间,不妨让孩子两手准备,一边尝试找工作,一边复习考研。如果能找到还可以的工作,完全可以去工作。这年头,好工作比高学历更难得。

昨天看见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我家就有一枚准大学毕业生,正在准备考研复试。因为去年数一特别难,再加上他自己发挥也不是很好,的确数学考的很一般。数学考下来,孩子都没有信心了,不过他还是坚持考完了专业课,专业课虽然考得也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比数学要好,过了100分。扩招18.9万人,尽管是重点向东北和西北地区倾斜,但是总比不扩招好。

1.孩子想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孩子学的是工科,说实话,大学四年还是比较辛苦的,本来想说服他,让他就业,但是他却明确地告诉我,他想继续读书,多学一点本事,不仅仅是拿文凭。觉得只有能力提升了,有了文凭这块敲门砖以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工作起来也才不会那么吃力,他还告诉我们,即使他现在出去找了工作,她可能会后悔,甚至会辞掉工作,继续考研。看孩子有时候这样坚定的决心,我们当然要支持他。

2.就业压力大,马上没有了读书机会,让孩子觉得遗憾

很多孩子想到马上要就业了,但是出去找工作真的是压力挺大的,孩子们心里担心。那天晚上孩子跟我聊起他们学校同学的事情。他们班只有三个学没有参加考研,其他的要么保研走了,还有的准备出国,都在埋头准备考研。很多人都觉得想到再也不能在学校读书了,心里真的觉得挺遗憾。

3.疫情影响,迟迟不能回学校

疫情爆发,高校学子都还没有开学。孩子们压力也挺大的,因为毕业生还要准备毕业论文。我儿子学的是工科,很多东西都必须到实验室才能完成。这段时间既要准备考研复试,又要准备毕业论文,也挺不容易的。这两样事情都够他忙的了,相信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准备。

结束语:孩子想要继续读研,的确会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但是我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可以让孩子半工半读。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坚持,总会看到希望的。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公卫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公卫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