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红星新闻走进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高等副总裁赵宏杰位于成都高新区菁蓉汇的办公室。
办公桌一侧摆放着《卫星设计学》《天下航天发展报告》《卫星轨道》等专业书本,赵宏杰身后的架子上还摞着《三体》等科幻作品……

这家成都平易近营企业发射了全球首颗AI卫星还想打造一个卫星“星座”_航天_成都 AI简讯

1年半团队发展到80多人

均匀年事30-35岁

据悉,截至去年12月,这家成立于2018年5月的公司已顺利完成了6次太空任务,研制发射了9颗商业卫星,个中包括环球首颗AI卫星。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高等副总裁赵宏杰

目前中国的航天发射场有酒泉卫星发命中间、太原卫星发命中间、西昌卫星发命中间、文昌卫星发命中间四处。
“目前我们发射的都是第一地球轨道卫星。
”据赵宏杰先容,国星宇航前5次发射任务都在酒泉实行,“科幻天下号”则是从太原卫星发命中间发射的。

“我们成立一年半的韶光,从职员规模上来说,目前已经打破了80人。
”赵宏杰说,全体团队的年事在30-35岁,是一群年轻的航天人。

卫星装置车间

也正是由于这群年轻人对科幻、对宇宙的激情亲切,匆匆成了“科幻天下号”的出身。
“能和《科幻天下》互助,令我们很多人都很愉快。
”赵宏杰指指身后的科幻小说,“就像我,从小就只买《科幻天下》和《体育周刊》两本杂志。

去年11月,国星宇航与《科幻天下》杂志社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成都)科幻大会上签署计策互助协议,环绕“科幻天下号”AI卫星,在IP互助、项目运营、产品开拓、内容共建、公益教诲等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互助。
一个月后,在刘慈欣、何夕、谢云宁、宝树、杨晚晴等中国著名科幻作家的见证下,“科幻天下号”一飞冲天。

为什么扎根成都?

抢占西南市场空缺

谈起创业初心,赵宏杰表示:“我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本硕博都学通信工程,毕业往后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贯从事航天科技研发事情。
”团队里的其余几位联合创始人也多和他一样,原来事情于“国家队”。

“科幻天下号”的AI卫星发射

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揭橥《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鼓励勾引民间成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空间信息产品做事、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这让像赵宏杰这样想要更大个人发挥舞台的航天人才有了更多选择。

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成都呢?他表示,是在人才、市场、家当配套综合考量下,公司决定落地成都。
实在,在航天人才储备方面,成都比较北京、上海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立足成都,对付企业在西南市场的开拓,具有先天性的上风。
“西南这块市场基本上是空缺。
”他说。

同时,四川省、成都邑和高新区在公司创业初期给予园地租金减免、“蓉漂操持”等鼓励支持,让这家年轻的公司迅速发展。
“2018年刚成立时,我们还在楼上的一家孵化器里60平方米的区域内办公,现在我们拥有整整两层的办公区域了。
”他说。

3-5年发射192颗卫星

望成为成都家当龙头

从国家顶层设计而言,商业航天跟国家航天相辅相成,国家航天把重大航天器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由商业航天去承担更低本钱、回报率更高、更贴近公民生活的航天任务,如遥感卫星多星组网等。

公司展示墙

发射现场合影留念

“商业航天家当在成都的发展算是刚刚起步。
”对付发展前景,赵宏杰还是比较乐不雅观,成都虽然还没有商业航天的龙头企业,但本地的军工、航空、加工制造、电子信息家当配套都较为完好,具备航天家当的发展土壤。

据悉,国星宇航通过占领单星智能化、多星网络化等关键技能,构建完备自主可控的环球创始全栈AI卫星网络技能体系,THz星间通信网络技能体系,形成防务级、城市级、行业级、消费级等多层级卫星网络产品及做事。
国星宇航操持用3-5年培植一个192颗对地不雅观测卫星星座。

家当的发展要有龙头企业牵引,赵宏杰见告,国星宇航在成都尚属唯一家,希望未来能够真正发展为本地龙头企业,带动航天家当家当链高下游的集群发展,建立生态圈。

红星新闻 叶燕 曾那迦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