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提出无人机可以和有人战斗机协同作战,为何俄军先曝光了这种演练,人工智能出马是什么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出马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人工智能出马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美军提出无人机可以和有人战斗机协同作战,为何俄军先曝光了这种演练
的确!有人驾驶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最初的确是由美国率先提出来的,而且美国也做了大量的技术验证与测试,可真正率先运用到实际飞行演练中的却是俄罗斯,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费解,为何美国率先研究的先进项目会被俄罗斯抢先完成了呢?这还要从俄罗斯的实际需求与所处环境出发。
首先就是实际需求,近些年来美国虽在全世界部署着军事力量,但实际上美国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总是运用代理人战争使得美国的军事压力已经大不如前,所以对于新兴技术的渴望已经不像原先那样的迫切。可是俄罗斯却截然不同,近些年俄罗斯频繁的在叙利亚大规模用兵,而且主力就是空军部队。这种实战不仅给俄罗斯空军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那就是现代战争的需求使得飞行员越来越宝贵,仅仅是一名飞行员的损失就能对国家整体造成不小的撼动,这是不可容忍的,所以有人无人飞机协同作战理念越早形成实战部署,对于未来战场的损失率就越可控。
再有就是所处环境,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空中力量的研发就陷入到了停滞不前的阶段,再加上技术人才的储备不充足,造成了只能够在手头现有飞机的型号中小程度的升级研发,这导致了目前在第五代隐身飞机上,表面上俄罗斯已经追平了美国,时机尚苏57只不过是披着隐身外衣的苏35,根本就没有形成明显的代差,也就是现在俄罗斯与美国的空中力量仍然差了一代。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之下,想要弯道超车就成了首选方案。大力发展无人机,将有人驾驶的隐身飞机作为控制平台,控制无人机去执行各种任务,只要这个技术成熟俄罗斯无疑是在航空领域超越了美国一步。
综上所述:为何俄罗斯最近那么不予余力的发展无人机领域并且加大有人无人飞机协同作战的可能性,因为俄罗斯想要剑走偏锋打破美国在航空军事领域的技术优势。
当看到俄罗斯媒体这篇报道时想必苏-57飞行员会禁不住笑出猪声。大家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关注原创回答体验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无人战斗机与有人战斗机协同作战确实是美军率先提出的,而且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具体表现为X-47B舰载无人战斗机项目,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尚不足以支持无人机独自作战,因此X-47B项目已经下马,人类的无人战斗机技术要实现实用化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俄军曝光的“猎人”无人机与苏-57进行的所谓“协同”只不过是一个炒作噱头,本质上苏-57与“猎人”无人机只是“伴飞”,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同”,俄罗斯目前不具备研发具有“协同”功能的无人战斗机的能力。下图为人类历史上首架具备与有人机协同作战能力的无人战斗机——X-47B,它即将在航母上自主降落。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先进无人机的研发基础,俄罗斯并不在这两种尖端技术的前沿
当作者说到“俄罗斯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句话时想必有很多毛粉连踢我两脚的心都有了,但是客观事实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目前咱们这个星球上拥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国家只有两个,即美国和我国。美国的GPS系统是世界上首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因此围绕该系统开发出来的尖端国防技术最先进;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也将于2020年全面组网,届时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定位”功能。
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截止目前只有24颗在轨卫星,其中2颗维修中、3颗备用、1颗测试中,只有18颗可以正常工作。这就意味着“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不具备全球精确的导航和定服务能力。受此制约,俄罗斯的无人机技术相对于美、中两国来说是非常落后的,这也是俄罗斯无人机在国际防务市场上无人问津的原因,同时也是俄罗斯急于炒作这个噱头的原因。下图为正在测试中的俄罗斯“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受制于落后的卫星定位系统,“猎户座”的综合性能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彩虹-4”。
要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达程度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美国,具体表现在军事领域,比如上述提到的X-47B无人舰载战斗机验证项目;其次就是我国,但遗憾的是我国的AI技术更多的体现在民用领域,而非军事领域,比如已经全民普及的移动支付。而俄罗斯的AI技术研究起步非常早,始于1977年,几乎与美国同步,但是受经济下滑的影响,目前远远落后于中、美两国,比如在叙利亚战场曝光“天王-9”无人坦克,看似科幻至极,然而实际上只是一款携带武器的遥控装置,智能水平和技术水平甚至不如排爆机器人。下图为俄罗斯的天王-9”无人坦克,它的控制方式与遥控玩具车并无二致,与卫星遥测技术无关,更无任何仍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痕迹,完全依赖士兵拿着遥控器来控制。
俄罗斯“猎人”无人机的真实性能
俄罗斯猎人无人机,代号S-70,其制造地点是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厂,研发单位为苏霍伊设计局。该型无人机采用飞翼式布局,机翼展为 19米,机长为14米,装备了一台AL-31F发动机(与歼-10同款),全重为20吨,最大航程3500公里,最大平飞时速920公里,最大升限10500米,弹仓为内置设计,载弹量8吨,可挂载KH-59MK2远程对地攻击导弹,KH-58USHK反辐射导弹,雷鸣系列滑翔炸弹,KH-38M通用近程对地攻击导弹,以及KAB-250、KAB-500M精确制导炸弹。从外形上来看“猎人”无人机与我国的沈飞研发的“利剑”无人机基本一样,号称具备“隐身”能力,但是发动机喷口却是外露的,且毫无隐身处理设计痕迹(看来沈飞的“沈霍伊”外号并非浪得虚名)。下图为沈飞研发的飞翼布局无人机“利剑”,它的外形几乎与俄罗斯的“猎人”无人机完全一致,真不愧是两兄弟造的飞机。
从挂载的弹药类型来看,“猎人”无人机只是纯粹的对地攻击无人机,除了外形采用飞翼布局以外,本质上与我国彩虹系列和美国“捕食者”察打一体无人机并无二致,不具备像X-47B舰载无人战斗机那样的空战能力。因此题主将美军无人战斗机与有人战斗机协同作战的概念与俄军S-70“猎人”无人机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因为S-70“猎人”无人机与X-47B是两种不同水平的作战平台,S-70“猎人”无人机并不具备与有人战斗机“协同”的能力。
一款先进的军用无人机必须具备以下自主解决能力,即:我在哪?敌人在哪?以及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以目前俄罗斯的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水平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来看,根本不具备研发一款能与有人战斗机“协同作战”无人机的能力,苏霍伊公司曝光苏-57与“猎人”一同飞行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好以此为噱头忽悠忽悠像印度这样人傻钱多的国家前来采购而已。从“猎人”的“S-70”这个代号来看,俄军将不会装备该型无人机,当前俄军并不需要一款看似隐身却不具备隐身能力的无人机,而是需要一款类似于我国“彩虹-4”或者“彩虹-5”这样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苏霍伊已经从航空技术先驱沦落到“挂羊头卖狗肉”依靠炒作噱头来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的地步,不得不说现实太残酷了。下图为苏霍伊公司制作的“猎人-B”无人机宣传照,如果能以此忽悠印度购买,估计又能卖个好价钱。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出马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出马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