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械人、24小时微型藏书楼……快来文博会九龙坡馆“打卡”_机械人_藏书楼
“这是我们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技能结合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九龙坡馆项目卖力人李川对上游***先容说。说话间,小机器人已经抓起乒乓球,准确投入不远处的“迷你篮筐”中。
9月12日,第八届重庆国际文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央开幕,九龙坡馆的VR设备、人工智能机器人、24小时微型图书馆等着你来“打卡”。
共享知识像共享充电宝一样方便
微型图书馆如它的名字一样,是我们身边的流动图书馆,通过它既可借阅也可购买图书,在项目卖力人张鹏展示的利用流程中可以看到,图书馆可以利用条码、二维码、读者证、人脸、指纹等多种办法登录借阅。还书也可通过登录或扫码两种办法。且借还书不限本台机器,像共享充电宝一样,任何设有24小时微型图书馆的场所都可以跨区域归还。
张鹏先容,借力重庆图书馆的支持与推广,24小时微型图书馆已经在重庆市政协,九龙坡区以及垫江、巴南、永川等区县投入利用,通过入驻学校、企奇迹单位、街道社区、景点及酒店等场所实现“知识共享”。
人工智能与教诲“牵手”
除了会追乒乓球投篮的小机器人,这里还有可以识别人脸并做出反应的机器人。
项目卖力人李川先容,它们是环绕自主式AI打造的教诲机器人套件,配套的课程按阶段分为入门、低级、中级、高等,让机器人陪伴孩子打开编程的大门。”
李川说,“不止是认识和体验,末了还要达到让孩子们自己创造的目的。”
阁下的交互体验区的展台上摆放着几台VR眼镜,可以连接配套体感设备,通过虚拟现实环境仿照急救场景及生理康健。
两大紧张展示区之外,另一位项目卖力人周镜还向展示了他们的教材成果,在绘本上拿脱手机轻轻一扫,AR识别出的动画开始在屏幕上播放。“我们希望利用这些新兴技能,让家长和孩子们进行更多的互动和沟通,让家长多陪伴孩子。”
上游***•重庆晨报 谭柯 演习生 薛琪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