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近日提出的一个不雅观点。
其认为,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但它在教诲领域却大有作为。

英语在线教诲机构争战AI风口为何雷声大年夜雨点小?_在线_技巧 智能问答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

吴晓如持这个不雅观点,确实有迹可循。
首先,科大讯飞利用AI在教诲行业运用的影响力可以算是行业标杆,2016年财报显示其在教诲行业的产品和做事的营收已超10亿元,约占总营收的三成。
其次,在全体AI+家当链的结合中,教诲首当个中,已成为AI技能的最直接获益领域之一。

而值得把稳的是,在这股浪潮中,一大批英语在线教诲机构也开始寻求向AI转型的机会。
要说最近风声比较响的,可能便是沪江网、51talk和英语流利说了。
在前几年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行业节奏下,这三家在线学习平台就凸显了各自上风,在用户存量相对有限的市场环境下各占一隅。
如今随着AI的卷入,他们也有其各自应对的姿态。

英语流利说

英语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

刚刚完成C轮融资的流利说近期可谓风头正盛。
成立不敷5年,付用度户即超30万。

比较上述两家在线教诲机构,“流利说”走的路线或许有点不太一样。
雷锋网理解到,“流利说”起身于英语对话联系及实时语音评分APP,现在进入AI和自适应领域。
前期借助语音识别技能和英语口语练习APP,该平台已集聚超4500万注册用户。

截至目前,“流利说”数据库拥有累计长达4.8亿分钟的练习录音和59亿条句子,可支持超过500万小时的演习。

去年7月,“流利说”推出一款基于AI技能的自适应学习产品——“懂你教室”APP,其基于RHR层级递归理论、语音识别技能、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用户供应个性化学习内容和操持推举,可加强学生的长期影象和培养措辞模式识别和语块处理的技能。
据第三方实验表明,利用该产品学习英文的效率是传统西席传授教化的三倍。

同年11月,一款基于神经网络的雅思口语模考软件“雅思流利说”APP上线。
该产品可用机器仿照考官,以跟用户谈天的办法来检测用户的英语口语能力并进行打分,从而反馈一份详细报告。

除自身产品之外,“流利说”也和传统教诲平台互助向外输出技能产品。
如今年好未来旗下的“魔力童英语”APP新开放的“Magic words”英文图像词的联系功能,就来源于流利说的技能助力。

据雷锋网理解,融资完成后,该公司还操持建立一个“AI+教诲”研究院,以加大对环球范围内顶级AI人才的招募。

沪江网

已经成立16年的沪江在在线教诲市场已有丰富积累,目前用户量已达1.5亿,旗下共有沪江愉快词场、沪江学习、CCtalk、沪江网校、沪江小D词典、沪江听力酷这几款学习工具。

个中沪江网校在近几年的布局相对伟大,除了前些年在线下新设多家在线教诲体验店以外,去年和今年的吸晴之处莫过于在AI上的布局。
今年年初,该平台就曾推出一款针对大学生四级英语的AI学习课程,学生的黏性和学习效率均有提高。

今年4月,在GMIC 2017大会上,沪江发布了一款“传授教化小工具”,据雷锋网理解,该款产品可在用户口述一款看图说话的口语题后,可以快速对其口述内容从句法语法、流利程度、主题把握等维度进行测评和批改。

另一方面,今年5月沪江也推出与自适应学习系统事理相似的“Uni智能学习系统”,其可基于大数据剖析给用户画像,从而为学生供应能力评估、学习路径方案、个性化推举和学习效果评估的学习做事。

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伏彩瑞

而沪江最新一次在AI的考试测验,即沪江网校正式推出一款成人在线口语新品牌“Hitalk”。
据先容,该产品基于数据采集和自适应学习匹配,可智能匹配40+个兴趣和职场话题和近1000个真实场景运用。

与此同时,沪江在教诲领域的投资布局也在逐步加快。
自2016年公开第一笔投资标的iTalk以来,沪江在一年韶光要地本地续投资了近20个教诲机构,包括大嘴外教、italki、abc360等在线口语企业。

51talk

51talk创始人黄佳佳

51talk起身于成人英语培训,目前共有16万生动用户。
去年开始切入K12这个“黑马”英语教诲市场的51Talk共有三条主业务线:

• 成人无忧英语

• 青少年英语

• 面向高端在线少儿英语市场的哈沃美国小学

各业务线的占比构成分别为3:5:2,个中K12约占70%的业务比重。
在在线教诲这个慢热的市场中,51talk是成功上市的少数玩家之一。

据雷锋网理解,51talk在技能积累上,一开始是和其股东之一的YY互助底层技能,后期则自主研发音视频技能,就此,其发布了一款在线教诲产品——AirClass。
据6月的一项数据表明,51talk有超过70%的学员在利用AC系统上课。

此外,关于该系统的最新版本——采取了51talk和商汤科技的互助技能,也于今年5月上线。
除美颜功能之外,新版的AC系统利用CV、语音识别、语速检测等技能以及大数据,可对西席位置进行自动检测,主动实时提醒西席“要在镜头内”,以防屏幕前的学生看不见老师。

在大数据上,51talk还成立了一个部门用来网络、剖析学生的数据,按照每天2万多小时(5万节课,每节25分钟)的课程量产生的数据,结合学生的学习偏好,为其匹共同适的老师和个性化推举学习路径。

赴美上市时,51talk的“是否盈利”频遭业界质疑。
但是,和沪江网一样,51talk也一贯在加重对在线教诲的投资。
如去年末端计策投资国际学校AISU等。

雷声大雨点小?

然而,从全体在线教诲行业目前所处的现状来看,其不仅慢热,还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
很多教诲资源都被节制在传统教诲机构手中,如新东方、学而思等,这让一些在线教诲机构在某种程度上非常无力。

以是,即便是在AI+教诲领域蹦跶得还算是“大水花”的三家平台,在考试测验向AI做转型,或直奔AI+教诲的路上,也会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虽然这些平台确实做出了一些运用AI技能的产品,但其更多还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归结而言,目前一些英语在线教诲机构向AI的转型更多还是表现出自适应学习平台的性子。
在星河互联胡天硕看来,按理说自适应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算法,与最近的深度学习没紧要。
(因此)自适应(学习平台)目前所用到的算法,只能说和AI沾边。
“如果拿以前的自适应学习就称其为AI,只能说这便是炒作。
”胡天硕还指出,“流利说的语音评测技能用到了深度学习里的LSTM(一种韶光递归神经网络(RNN)),跟AI至少有点关系。

那么,除了上文提到的行业壁垒,在线教诲机构想转型做AI+教诲,最大的难点在哪?胡天硕认为,症结还在于“技能水平太差”。

而一家公司的技能水平每每就意味着技能专家的水平。
乂学教诲CEO栗浩洋向雷锋网透露,“在海内的教诲领域,很多AI专家都不是AI干系专业出身,而都是专职的AI专业的顾问。
特殊是在AI+教诲领域,专家的水平壁垒非常高。

以是,这与直接影响了一些在线教诲机构的用户体验。
从雷锋网亲自体验的角度来看,一些英语口语练习类APP,虽然大部分都利用了语音识别和语音评测技能,但在开放式/半开放式题型的对话上,AI的参与依然微乎其微。
这对付一些自控力很弱的用户来说,依然无法支撑他们连续学习。

先行者

然而,「两面性」注定了这件事还有令人振奋的一壁。

考拉阅读创始人赵梓淳接管雷锋网采访时表示,就其和一些公立学校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这些学校的校长都对AI、大数据等新兴技能非常重视。
而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此前也向雷锋网透露,传统教诲从业者都对AI+教诲产品持「非常欢迎」的态度。
以是一些在线教诲机构只要产品、技能能切中症结,向AI的转型之路也并非险阻重重。

同时,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央)发布的最新网络报告表明,中国在线教诲用户规模已达1.44亿,而利用率为19.2%。
总体而言,该市场已经呈现“少儿英语在线教诲市场迅速发展,AI技能驱动在线教诲家当升级 \"大众的特点,AI技能已经开始进入和影响在线教诲。

这样说来,在这一利好环境下,纵使前路漫漫,这些在线教诲机构也究竟算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
未来能吃多大的蛋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