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经开区:开启立异“金钥匙” 解锁成长新寰宇_南京_企业
南京经开区:(引题)
开启创新“金钥匙” 解锁发展新天地(主题)
科技日报 张晔 通讯员 徐宜浩 王刚
岁末年初,江苏省和南京市陆续公布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南京经济技能开拓区(以下简称南京经开区)一家非常年轻的科技企业——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强势入围。
自从2020年落户南京经开区以来,该公司已为环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企业供应人工智能产品和做事。
近年来,包括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4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南京经开区。这里已成为江苏省集聚度最高、创新动能最强、综合配套最佳的人工智能家当基地之一。
作为南京市实体经济的主沙场和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南京经开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强化科技企业引育,抢抓创新平台布局,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赋能 引发企业活力
日前,南京市召开“新年第一会”,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多少方法(搜聚见地稿)》,明确提出通过2—3年韶光,在壮大创新型民营经济上实现新打破,为南京培植具有环球影响力的家当科技创新中央主承载区增创新上风。
在会场,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天加)董事长蒋立,向谈起30多年前独立自主搞研发和制造的往事。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行业最优。”蒋立表示,他带着团队跑资金、访学者、找互助,建成高标准实验平台,研发出“迷宫式密封构造”。这一技能使得设备漏风率最低可达0.029%,优于国家标准30多倍。虽然是制造企业,南京天加的实验室用电量连续9年超过生产和办公用电量。
如今,该公司已拥有11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能,问鼎国家级“单项冠军”,主营业务连续13年全国市场霸占率第一。
南京经开区科技人才局卖力人见告,为了鼓励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经开区每年会表彰50家科技创新引领示范企业和50家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树立标杆、肯定成绩,引发企业开拓创新的主动性、创造性。截至目前,落户南京经开区的科技型企业近3000家,经开区拥有高新技能企业368家,先后造就各级独角兽、瞪羚企业3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1家。
同时,南京经开区聚焦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家当和人工智能等新增长极,开展家当链强链补链、延链拓链招商,引进了一批创新上风强、亩均效益高的项目,科创企业数量初显规模。
培优育新 聚焦高端科技
走进南京经开区企业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藤仓)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全部设备正开足马力全负荷生产。在这里,2米多高的光棒无需人工干预就可以做成头发丝般纤细的光纤。
当前,海内通信用光缆常用最大芯数为432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达发展、环球数据中央的广泛培植,高带宽、低时延的光缆逐渐得到广泛运用。专家估量,光缆中的芯数将很快打破1000芯。
而华信藤仓研发的“紧凑型的低线径高密度光缆”芯数为3456芯,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认定为达到国际前辈技能水平。
“目前环球的管道资源是有限的,用现有小直径管道,装下更大芯数的光纤是我们目前的紧张研发方向。”华信藤仓总经理李威说。
创新,可以是硬核科技、尖端技能,也可以是改进工艺、提高效率。“我们率先设计一种微型构造光纤带,光纤带收放自若、能‘曲’能伸,空间占比高。”李威说,“同时,我们将管壁做到0.1毫米,方便了工人徒手剥离束管,使施工效率提升15%以上。”
科技创新大大提升了华信藤仓的竞争力,其产品在欧美地区得到运用。
创新是南京经开区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法宝,也是应对压力和寻衅的主要选择。
南京康尼机电株式会社依托轨道交通,在南京经开区“裂变”出新能源、精密机器等6家子公司;南京天加开拓绿色再生能源奇迹板块,目前已成为天下前辈的超大型(中)低温发电研发制造基地。
近年来,南京经开区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布局研发中央,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老树发新芽”。目前,已有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安百拓贸易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在南京经开区落地环球研发中央,杉金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江苏凤凰印务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培植研发中央。南京经开区企业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总数已达264家。
精准施策 供应优质做事
2023年6月,从事光电显示薄膜器件研发与生产的江苏翔腾新材料株式会社成功上市。
回顾上市之路,该公司财务卖力人杨超表示:“公司顺利上市离不开南京经开区税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从研发用度加计扣除,到高新技能企业所得税减免,再到出口退税,各项税收优惠给我们供应了更多的资金研发薄膜器件,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江苏翔腾新材料株式会社已成为液晶面板家当链主要的供应商。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推陈出新,陆续入选南京市瞪羚企业、南京市造就独角兽企业、南京市创新型领军企业。
自南京市深入开展“做事企业·面对面”大拜访活动以来,南京经开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厚植营商环境“沃土”,让实体经济的活气与活力充分奔涌。
南京经开区税务部门持续深化“助企护行”专项行动,履行“一企一策”定向造就,精准送策上门。经开区科技部门牵头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同盟,对干系企业进行跟踪,供应知识产权监测预警保护、知识产权行政和法律维权咨询等做事。经开区与干系高校共同举办羊山湖化学生物学论坛,发放了技能转移奖补资金,聘请高校技能经纪人和企业科创联结员,推动生物医药学术互换和成果转化。
为稳定树立“做事也是生产力”理念,南京经开区积极推进工程培植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奉告承诺制改革等,同时创新构建做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管家”新模式。2023年,南京经开区累计帮助300余人次办理各种急难愁盼,为企业供应咨询辅导、折衷代办事项150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做事效能。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