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天下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9日至7月11日举行。
这次大会采取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以“智联天下共同家园”为主题,约请550余位演讲高朋参会,环绕AI深度赋能行业和AI向善规范发展等话题,谈论AI赋能的现状、难点和未来前景,推动智能时期的传统行业转型。

人工智能列国志|日本:普及AI教诲与机械人革命_日本_人工智能 智能写作

澎湃***特此整理各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希望能为读者呈现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人工智能发展图景。
今日推出人工智能列国志之日本篇。
日本关注根本教诲中的人工智能遍及,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它看重依托自身的制造业上风,深化机器人发展和制造业智能运用。
日本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有传统上风,1967年到1972年之间,日本早稻田大学发明了天下上第一个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对话,还能在视觉系统的勾引下在室内走动和抓取物体。

推动AI教诲和研发体系重组

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日本政府在2019年出台《人工智能计策2019》,希望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推动社会制度改革,改进公民生活并提升日本的国际影响力。

该计策将教诲体系改革和研发体系重组放在首位,以奠定未来发展根本。

按操持,在2025年前,日本将实现在高中、大学遍及人工智能根本知识传授教化、培养能将人工智能知识用于其他领域的复合人才、为普通民众供应数据科学等连续教诲机会等目标。

在研发体系重组上,日本操持建立一个以AI为核心的研发网络,以促进不同研究机构间的互助。
2019年,日本东京大学和软银公司宣告,共同打造天下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软银将在今后10年为此投资200亿日元。
新研究所将开展根本研究和运用研究。

此外,日本希望深度领悟AI与日本的上风技能,创造出更大的附加值,提高生产率并增强工业竞争力,实现“具有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基于国情,日本将优先发展医疗、农业、运输等行业。

由于人们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增加AI的负面影响,AI伦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日本政府于2019年3月制订体例了《以人为本的AI社会原则》。
未来,日本将进一步传播其AI社会原则并建立国际协作体系。

人口问题催生的机器人革命

日本政府估量,2019年日本的人口将降至1.28亿,而伴随着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到2045年日本的人口将减少至1.02亿旁边。
到2030年,日本的劳动力人口(15-64岁)将降至总人口的58.1%,而高龄人口(65岁以上)将增长到31.6%。

日本对付人工智能的态度非常现实,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出生率低落、人口老龄化加重、育龄人口减缩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厉,日本依托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环球领先地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通过开拓、推广更加智能的机器人技能,能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提高制造业、医疗做事、农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生产效率。

日本政府对内阁在2014年6月通过的“日本振兴计策”进行了修订,个中提出了要推动“机器人驱动的新工业革命”。
2014年9月日本成立了“机器人革命实现委员会”,集中谈论制订了干系的技能进步、监管改革以及机器人技能的环球化标准等详细举措。
日本经济家当省将委员会谈论的成果进行汇总体例了《日本机器人计策:愿景、计策、行动操持》(以下简称“计策报告”),并于2015年1月发布。

在“达成机器人革命的方法”一章中,《计策报告》提到了“次时期”的观点,并明确指出研究和发展有人工智能的次时期机器人是势在必行的。
未来将聚焦于包括人工智能、感知和认知、内在机制和刺激行为和掌握等核心技能,以及能量来源、材料、沟通互换、安全、大数据、人与人交互等传统聪慧,在这两个框架下进行各领域的综合创新。

次时期是一个和人工智能有关的观点,大意是指,人类制造了一种机器,这种机器有高超的人工智能,假设称为机器A。
然后机器A利用自己的智能,自行设计制造了另一种机器,称为机器B。
这个机器B完备是由机器A自主设计生产,期间没有人类的任何帮助,乃至人类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个机器B就叫次时期机器。

日本与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于1967年从美国引进机器人的干系技能及生产线,并在一年后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
此后日本工业机器人便从摇篮阶段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机器、电子、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日本工业机器人在这些强势家傍边大规模地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到2016年,日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占环球工业机器人总供给的52%。
:

而日本新一代的“机器人革命”,不仅要知足工业机器人办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更须要拓展做事机器人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

《计策报告》指出,日本的机器人须要转变和变革,个中紧张包括:通过传感器和AI技能改造原来未利用过机器人的领域;在制造业等日常生活的多样化场景中推广机器人的利用;通过加强制造业、做事业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办理社会问题来为全体社会新增代价、便利和财富。

这也是机器人革命的目标,未来在常规下不被定位为机器人的,通过传感器和AI技能的提升(例如汽车、家电、智好手机或住房)都会被认为是一种机器人,加上制造业中已经真实存在的机器人,日本将构建一个由制造业和做事业引领的环球竞争力不断增强所带来的新加值,同时能办理社会问题的社会。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三个方面的根本性事情必不可少:一是从根本长进步日本机器人生产能力;二是在日本全国促进机器人的利用和推广,实现机器人覆盖日本全境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将“机器人革命”的影响遍及到天下范围,在机器人业务互联中形玉成球商业规则,并实现自主积累、利用与机器人干系的数据。

超智能社会5.0:寒冬后的再出发

日本曾是上一个“AI时期”的弄潮儿,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造出了第一个人形机器人WABOT-1。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科技界构想了一种超级打算机,希望能够进行大型工程增援、核反应堆仿照、景象预报与地质磨难仿照等事情,并于1981年启动研制,总投资1000亿日元。
彼时,大家都认为它将会成为人类打算机历史上的伟大变革。
然而随着PC时期的到来,大型打算机开始快速失落去商业代价和运用处景。
到1992年这台超算交付时,其核心能力已与主流需求背道而驰。

到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与环球“AI寒冬”降临纷至沓来的,这天本经济泡沫的分裂,在此后的很长一段韶光,日本都没有“缓过神来”。
与2005至2009年期间比较,2010至2014年间中国的AI干系专利申请数量提升了2.9倍,超过美国的1.26倍成为天下增速第一。
日本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倒退,申请数量减少了3%。

在专利数、论文数和研究职员数量已掉队于其他大国的情形下,日本的企业率先带领日本遇上了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
2015年到2016年日本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超过3047亿日元。
个中一个特点便是大企业和风险投资都舍得下本钱投资或收购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型企业。
日本软银公司斥资234亿英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来完善人工智能发展布局。
2016年1月到6月日本创新创业企业共得到900多亿日元的融资,个中多数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有关。

直到2016年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第5期科学技能基本操持》,提出要建立“超智能社会5.0”,才明确了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态度。
所谓社会5.0,是指佃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第五代社会形态,而人工智能则是这个社会的核心。

2016年7月,日本发布《日本下一代人工智能促进计策》,在事情层面明确了由总务省、文部科学省和经济家当省在技能研发方面的三省互助系统编制。
个中,日本总务省下设信息通信技能研究所,卖力大脑通讯、语音识别、社会知识解析等,构建信息通信技能的整合性平台。
文部科学省下设利化学研究所,卖力根本研究、改造技能、人才培养等,构建科学技能研究及干系活动平台。
经济家当省则下设家当技能综合研究所,卖力运用研究、完善通用根本技能、标准化等,打造链接根本研究和社会运用的中央。

2017年3月日本召开“人工智能技能计策会议”,并确立了发展“路线图”,紧张分三个阶段,以期通过人工智能的利用,实现生产、流利、医疗与照顾护士等领域效率的大幅提高。

2017年日本的AI家当也终于热闹了起来,本田、丰田在无人驾驶领域布局不断,无人物流、机器人、物联网、AI药品开拓成为了焦点家当,NEC、东芝、富士通等企业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AI研发操持。
个中富士通公司的“移动物联网平台”在2017年开展了实证,通过云打算人工智能对汽车网络的弘大行驶数据进行剖析学习,反馈至车载人工智能上,让车载人工智能不断进步,避免问题和事件的产生,也成为日本“AI+物联网”的范例案例。

就详细技能的发展方向上,日本则将重点放在了“以信息通信技能为根本(灵巧利用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能”和“以大脑科学为根本的人工智能技能”上,同时将“物联网”整合进信息科学的人工智能技能发展方向。

不同于“美国模式”,日本的数据、技能和商业需求比较分散,很难正向、系统地发展人工智能技能。
以是日本正在摸索建立一种与美国模式不同的人工智能发展系统编制,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高智能和机器人的协同发展模式,上述所说的设立“人工智能技能计策会议”,建立“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能研究开拓三省联动机制”等。

与上世纪80年代比较,这一越日本科技界不再弥漫着彼时乐不雅观和亢奋的感情,而是依托着那个年代留下的高精密制造、大型打算机、机器人等领域等制造业成果,遇上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再次冲击20年前没有实现的智能制造。

任务编辑:李跃群

校正:张艳

澎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4009-20-4009

【专题】2020天下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智联天下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