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px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人工智能px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CES 2018#三星、百度、英伟达等大厂纷纷推出智能驾驶平台,到底哪家的技术更强

#CES 2018#三星、百度、英伟达等大厂纷纷推出智能驾驶平台,到底哪家的技术更强,人工智能PPT背景图 智能写作

悟空问答的网友大家好。尽管前有谷歌和特斯拉,但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所有的科技公司都不想落下。

今年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自动驾驶军团的力量再次壮大。传统汽车厂商、互联网巨头、芯片制造商和初创公司都已经加入这一巨大的阵营。很显然,自动驾驶的市场潜力大到谁都不会忽视。

根据CES官方的统计,今年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汽车展台的容量比往年扩大了三分之一。亚马逊、英特尔、英伟达、思科等企业,都在CES上宣布达成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协议。

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CES上重申的自动驾驶发展路线图:“L3等级的自动驾驶将于2020年早期实现,L4等级的自动驾驶将于2021年晚期实现,而L5等级的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将最早在明年实现。”

百度在此次的CES期间举行盛大发布,公布了其自动驾驶平台阿波罗。阿波罗是一个类似于汽车界的“安卓”这样的开放平台。百度还联合了自动驾驶领域中最顶尖的公司英伟达提供芯片支撑,微软将为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使用阿波罗平台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提供云服务。

亚马逊则利用智能语音助理优势参与自动驾驶技术。在这次的CES上,丰田宣布使用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此外,丰田还与亚马逊等技术伙伴以及服务提供商签署协议,将使用其最新发布的电动运输车e-Palette为用户提供披萨或包裹,或者驱车到达目的地的服务。这款车型预计将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进行测试。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Teku特酷#

在研究自动驾驶车的道路上,三星选择了“平台”的切入方式。

1月8日,据美国科技***网站Engadget报道,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三星电子对外发布了自行研发的自动驾驶平台——“DRVLINE”。该平台可整合软件和硬件,帮助外部汽车制造商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Engadget的报道称,该平台将允许接纳第三方硬件或软件,汽车制造商也可以生产定制的、技术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该平台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将是一个多功能智能摄像头,能够发出车道偏离警告、碰撞警告、识别行人警告,预计产品将于今年发货。

三星电子首席战略官Young Sohn表示,开发自动驾驶平台需要在全行业展开紧密的合作,仅靠一家公司不可能完全抓住这个机会。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挑战,通过平台战略,三星希望能够邀请行业内的优秀公司加入,共同开创自动驾驶的未来。

去年3月,三星斥资80亿美元收购哈曼卡顿,被外界认为是进军自动驾驶或汽车行业的信号。之后,三星于2017年9月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正式宣布,将成立汽车商业战略部门,从事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员辅助服务(ADAS)方面的研究。

但是,三星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思路也很明确,不会自主开发相关硬件,而是开发相关软硬件系统,为汽车制造商使用。

除了三星,百度、谷歌、英伟达都在走“平台”路线。

百度“Apollo”平台

百度是国内涉足自动驾驶领域较早的企业,多年来一直专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早在2013年,百度率先创建了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

2014年,又在硅谷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名为Baidu Research;

2015年,DuerOS的第一个版本发布,这是一个对话式AI平台;

2016年,百度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百度大脑,如今后者已经成为中国最活跃的AI平台,开发者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可以快速把AI技术进行商业化;

2017年4月,百度宣布开放自动驾驶平台“Apollo”,旨在向汽车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

2018年1月8日,百度又推出Apollo2.0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将用于支持英伟达、英特尔、NXP半导体、以及Renesas这四家主要的计算平台。

按照百度集团总裁陆奇的说法,Apollo就是自动驾驶的安卓系统——提供一个便利的框架,让开发者们能够在其中发挥。陆奇表示,Apollo将比安卓系统更加开放,截至目前,其合作伙伴已突破90家。

谷歌Waymo辅助自动驾驶系统

相较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谷歌选择了专攻自动驾驶系统。

2012年,为了尽快将成熟产品推向市场,谷歌率先开发了能在高速公路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

但在测试过程中,当无人车时速到达90公里/小时后,测试者就开始分心做其他事。即使系统发布警报,也无法保证人员安全,因为这些测试员几乎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2017年10月31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部门Waymo的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表示,公司已经停止开发允许驾驶员在危险紧急情况接管无人车的功能。因为对驾驶辅助功能的依赖不仅会导致使用者分心同时也无法保证驾驶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英伟达AI自动驾驶平台

除了互联网巨头,硬件企业也加入了研发自动驾驶平台的队伍。

2017年10月,英伟达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平台——“DRIVE PX Pegasus”。

该平台配备了四个高性能AI处理器,为全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运行速度可达每秒320亿次,足以支持 “Level 5”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从而能大幅降低能耗和成本。

英伟达汽车事业部总监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表示,DRIVE PX Pegasus平台的整套系统体积只有“汽车牌照”大小,其工作时所需能耗更低。

据英伟达方面透露,已有225家企业使用该平台,其中20家正在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

分析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英伟达大举押注自动驾驶;在与英特尔、谷歌的激烈竞逐中,英伟达借助Drive PX平台占据了上风。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传统车企都入局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平台的作用也会日益凸显。就像陆奇说的,汽车工业更复杂、更强大,汽车大脑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就)更加强大,Apollo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和贡献将是非常巨大、非常深远。

为什么说自动驾驶的门槛是车道级地图

据悉,人类有80%活动的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即使现在宅男腐女再多,但一个流动的社会才是主流。为此,整合地图、导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地理信息技术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就像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说,地理信息就如同“水”和“电”一样,是一种基础设施,将无处不在。而这其中,车道级地图正扮演着基石的角色。

尤其是对未来注定大放异彩的自动驾驶来说,其能够真正落地的门槛就是车道级地图。没有车道级地图做基石,无人驾驶其实也只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也正是车道级地图的重要性,让其成为众多企业发力的对象。而在车道级地图发展至一定阶段后,甚至整个城市建设、运行也会受到较大的加持和影响。

契机来临:众多企业发力车道级地图

近日,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上,北斗系统对高精度车道级导航系统进行展示。在大巴车的演示屏幕上,同时接入北斗厘米级定位数据和基于手机终端的定位数据,对车辆运行轨迹进行对比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车道级定位轨迹与车辆的实际行驶位置完全一致,准确描述着车辆变道、停止、掉头、转弯等行驶信息。而手机定位轨迹会出现向反向车道、非机动车道的漂移,在转弯、调头过程中位置出现明显偏差。这也意味着,车道级地图超越了传统的手机定位地图,并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

而除了北斗之外,其他企业也都纷纷押宝车道级地图。在今年7月底,高德与擅长地面增强技术的千寻位置合作推出车道级定位方案,普通道路条件横向和纵向定位误差在175px以内,高速/城市环路横向误差150px,纵向误差125px以内。随后在今年11月中旬,高德推出“多方向实时路况”功能。这一功能实现路口处的车道级导航能力,能对路口车辆进行更精准引导,号称每天可为用户出行节约近10万小时。

此外,今年3月份凯立德正式发布国内首款车道级高精度导航产品“高精导航”。甚至为了强调这一技术的领先性,凯立德还称其为“自动驾驶时代的高精度导航”。而身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员,今年5月份小鹏汽车与海格通信达成战略合作,将会在高精度定位服务、高精度导航地图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据了解,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处于Level 2.5的级别,借助高精度导航和定位,可实现20厘米以内的车道口精准显示。

地图厂商、造车新势力等纷纷布局车道级地图、导航市场,实际上就是在抢占相关技术的高低。而在这样的布局之下,车道级地图其实已经在加快自身普及的速度。

以车道级地图为支撑,自动驾驶方能落地

之所以车道级地图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在于其在多个领域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车道级地图更是根基所在。通常来说,基于普通地图的GPS导航定位精确度在5米左右,完全不能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而车道级地图凭借“高精”的特性,可以按厘米进行精确定位。

自动驾驶车辆通过车载传感器、车顶激光雷达等结合车道级地图,能够准确地对车道进行“扫街”。在这个过程中,车道上的所有一切事物——路牌、建筑物、植物、路灯、斑马线、停车位,乃至陡坡、坑洼等都会被发现。而在完成“扫街”后,自动驾驶车辆能够根据相应的车道级地图准确驾驶。

可以说,车道级地图、高精导航就是自动驾驶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自动驾驶的落地必然会以车道级地图为基础,采用路径快速规划算法、快速地图显示与存储,结合车载智能驾驶设备,最终带来安全、可靠的行驶体验。也只有以车道级地图为支撑,自动驾驶才有望真正切入大众交通出行中。

助力城市建设,车道级地图市场潜力巨大

事实上,车道级地图除了可赋能自动驾驶外,还有更大的用处——助力城市建设。比如目前浙江德清县目前正在开展升级版“精准时空城市大脑”项目,力图打造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紧密连接的 “未来之城”。在这座“未来之城”中,基于车道级地图的厘米级空间定位能力,结合精确的时间数据、高精度时空数据处理平台等,能够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实时连接。

最终展现出来的,则是一副充满科幻意味的城市交通新画卷。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高精度地图分析每条车道上的流量,结合智能算法,生成实时且自动化的红绿灯配置方案;紧急情况下可实时调整红绿灯,保障医疗救护车、救火车辆等快速同行;厘米级定位的无人机可帮助农业生产者做精准化的农药喷洒、代替电力维护人员去山区的电网巡检……一个充满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系统,将因车道级地图的落地而焕然一新。

数据显示,国内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连续10多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8年6月底,国内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9.5万家。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总产值预计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0%。而作为地理信息产业支柱之一的车道级地图,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也必将展现出自身真正的潜力。(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px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px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