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 AI 领域融资大年夜减10%估值37亿的 AI 龙头最终被迫“卖身”|钛媒体焦点_融资_行业
只管ChatGPT风靡环球,并引发环球新一轮 AI 创业热潮,但在投融资领域,环球 AI 行业却显示在“退潮”。
北京韶光2月2日,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AI)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环球 AI 初创公司融资总额约为425亿美元(约合公民币3027.10亿元),比2022年的473亿美元低落10%;AI 领域的融资交易量约为2500笔,创下了自2017年以来行业新低。
2023年环球AI初创公司融资总额低落10%(来源:CB Insights)
个中,中国 AI 行业融资热“降温”也尤为明显。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 AI 领域投融资数量约为232笔,同比低落38%;融资总额约为20亿美元(约合142.45亿元),同比低落70%。特殊是2023年第一季度,无论是融资额还是融资量,都创下了5年来最低。
“2023年初,AI 初创公司只须要在社交平台上放个大略的演示***就能得到融资。但现在,创始人须要更寻思熟虑,并且有长期的代价变现模式(来说服投资者),”风投公司Foundation Capital合资人、Jasper早期投资者乔安妮·陈(Joanne Chen)表示。
很显然,如今不仅是“独角兽已去世”,AI 行业也正在经历一场由热到冷的“退烧期”。
亚洲 AI 行业融资额低落61%,马太效应初显
过去一年,外界成本环境发生了转变,成本对 AI 行业的投资态度并未涌现外界的“爆火”状态。
CB Insights报告显示,2023年,亚洲地区的 AI 行业融资额同比低落61%,欧洲地区低落了29%,只有美国保持了14%的同比增长,这紧张归功于OpenAI、Anthropic等头部 AI 公司在2023年所达成的巨额融资交易。
据悉,2023年,微软宣告向OpenAI 投资100亿美元,与此同时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投资向美国“大模型新贵”Anthropic合计投资60亿美元。据PitchBook数据显示,这两家 AI 公司2023年所得到的融资金额,霸占美国 AI 创投领域整年融资总额的10%以上。
相对付高达300亿美元估值的OpenAI,2023年,热钱涌入了头部明星 AI 公司,而中小型 AI 初创公司却连“汤都喝不到”。
如今,估值超37亿元的美国 AI 公司Perplexity AI 已选择被迫“卖身”。
据The Information宣布,成立近一年的 AI 搜索引擎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 正操持方案***股权,公司管理层至少与四家公司进行了谈论,目前有几家公司有兴趣收购它。据悉,去年3月、12月,Perplexity AI 分别完成了2560万美元、736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也增至5.2亿美元(约合公民币37.04亿元)。
上述宣布指出,Perplexity AI“卖身”的缘故原由在于 AI 模型本钱变得越来越高,而且来自搜索引擎巨子谷歌、微软的激烈竞争。截至去年底,公司年度常常性收入(ARR)达到约 800 万美元,10月-12月增长500万美元。不过,目前双方仍在谈论,暂未对外公布终极交易细节。
不仅是Perplexity AI,成立三年的美国 AI 初创公司Writer也操持***全部股权,至少与3家公司沟通收购事宜;同时,AI 语音识别识别公司 Deepgram 近日进行两轮裁员,该公司CEO将裁员归咎于高利率下的融资压力;此外,Jasper、StockAI等AI初创企业也在同年分别宣告减少收入预期和关闭业务。
Cohere 前产品经理阿德里安·桑切斯·卡斯特罗(Adrian Sanchez-Castro)表示,其在2023年初创立了一家开拓 AI 谈天机器人的公司Semantiks,但自创立以来很难找到风险投资人。很多投资人对 AI 领域并不感兴趣,也很难知足其融资需求。
不仅是环球,中国 AI 行业投融资总规模也涌现“降温”迹象。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 AI 领域投融资总额同比低落70%。个中,仅去年第四季度,中国 AI 领域的投融资总额为4亿美元,远低于美国的38亿美元融资额。
以单笔交易额打算,第四季度海内排名前五的 AI 融资事宜包括百川智能(Baichuan AI)、九章云极(DataCanvas)、曦华科技(CVA Chip)、福州豆讯科技(DouXun Technology)、捷特联合文化(TimeZ)企业的公开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成本、小米、阿里等。
毕马威高管近期对外表示,中国 AI 行业投融资活动在经历2014年-2017年快速增长,至2017年达到峰值后涌现回落,中国 AI 行业投融资数量和金额均呈现下滑态势。
“大模型赛道具有技能门槛高、资金投入多、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的特点,尤其是在海内智能算力较为短缺的现状下,各家大模型在持续投入人力、算力、资金并实现商业化落地方面,可能会面临较大寻衅。”毕马威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主管合资人陈俭德指出。
AI 行业掀起整合浪潮
只管 AI 行业投融资“降温”,但大家对天生式 AI 未来发展依然保持更多的期望。
硅谷投资公司Conviction的创始人莎拉·郭(Sarah Guo)曾表示,天生型AI是人工智能技能潜力的一次飞跃。高盛环球高等经济学家约瑟夫·布里格斯(Joseph Briggs)也认为,天生式AI的变革潜力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宏不雅观影响。他预估,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广泛采取该技能后,10年内可将本国年劳动生产率增长提高约1.5个百分点,年生产总值提高7%。
CB insights的数据表明,从天生式 AI 领域出身的独角兽,均匀只需3.4年就能打破10亿美元估值,是其他行业独角兽所需韶光的一半。例如OpenAI 在不到一年韶光内估值涨了三倍。
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融资困难,AI行业已经进入明显的整合期。
报告显示,2023年,环球 AI 领域的并购交易数量增至311起,险些追平了2021年的历史最高点。个中,亚洲地区AI行业2023年发生了54起并购交易,为2022年的两倍旁边。
2023年环球AI行业并购交易增至311起(来源:CB insights)
2023年第四季度,环球最大的两笔并购交易均来自美国,分别是环球保险巨子Travelers 以约4.35亿美元收购保险科技初创企业Corvus Insurance,Airbnb以2亿美元收购AI初创企业Game Planner。
AI 行业之以是呈现整合趋势,一是很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快速切入AI赛道,探求新的增长点;二是在融资困难和AI开拓本钱飙升的压力下,一些AI初创公司不得不寻求被收购,比如Perplexity AI、Writer等。
纽约风投契构Next Round Capital Partners 创始人兼首席实行官Ken Smythe早前做出预测:“85%的AI初创公司将在三年内倒闭,要么是由于被大公司吞并,要么是由于资金耗尽。”
不过有剖析指出,近期反垄断监管机构加强了抑制 AI 行业的融资并购活动。
今年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告,对微软、亚马逊和谷歌进行的OpenAI和Anthropic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展开了调查。欧盟委员会也于上个月表示,该机构正调查微软对 OpenAI 的投资行为,以判断是否须要依照欧盟合并规则进行处理。
总的来看,AI 行业的投资热退烧,背后资金逐渐归于理性。在商业天下里,再前沿的技能,也只有落地走通盈利模式才能实现代价。对付 AI 玩家来说,未来要想不被赶下“牌桌”,就只有踏实做好大模型技能和商业化落地,从而更好地在市场中赢得竞争。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任颖文、林志佳,编辑|林志佳)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