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区块链技能在三大年夜金融领域的范例应用_区块_技巧 AI快讯

孟昭莉/文

当前,区块链技能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谈论,运用处景范围不断拓展,在金融领域的落地运用更是成为科技界和金融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梳理了传统办法运行中存在的痛点,以及区块链技能所能带来的效率提升,通过对三个范例金融运用处景进行深入阐发,阐明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运用中的“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区块链技能“对症”金融行业痛点

区块链技能集成了分布式记账、不可修改、内置合约等多项根本技能,构建了一种以更低本钱建立信赖的机制。
分布式记账可以通过数据算法、密码学机制来担保数据的同等性和延续性,通过事情量证明和最长链机制可以实现数据的不可修改,智能合约程序则能够将实现合约的电子化嵌入和自动实行,从而提升系统效率并降落操作风险。

在诸如资产证券化、保险、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交易、资产托管等多个金融场景中,由于参与主体浩瀚、信用评估代价高昂、中介机构结算效率拙劣等缘故原由,传统的金融做事手段难以有效办理行业长期存在的诸如信息不对称、流程繁复冗余、信息验真本钱高档核心痛点。
区块链技能的上风可以有效办理上述金融场景中存在的痛点。
所有市场参与人均可无差别获取市场中所有交易信息和资产归属记录,有效办理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智能合约嵌入减少了支付结算环节的出错率,简化了流程并提高效率;同时各参与方之间基于透明的信息和全新的信赖机制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信息确真,这将大大降落各机构之间的信赖本钱进而降落金融做事价格。
金融的实质是风险掌握,风险掌握的根本是有效数据。
区块链技能其特有的数据确权溯源、普适性的底层数据构造、合约自动高效实行等特性,为金融领域的深刻变革孕育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区块链技能按照中央化程度的不同,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同盟链,公有链中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数据的掩护和读取、完备去中央化、不受任何机构掌握;私有链仅对单独的个人或实体开放,参与的节点只有自己,数据的访问和利用有严格的权限管理;而同盟链各参与节点是事先选择好的,对特定的组织或团体开放。
相较于公有链和私有链而言,同盟链交易速率快、交易本钱低且能够担保数据有一定隐私,是区块链技能在金融领域落地运用的一个很好切入点。

区块链技能在三大金融领域的范例运用

通过上述剖析可以看出,与区块链技能相匹配的金融场景一样平常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即参与节点多、验真本钱高和交易流程长。
个中资产证券化、保险、资产托管是较为范例的三大运用处景,通过阐发区块链技能在这三个金融场景中的运用,能够揭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运用的普适特性,从而实现其他场景运用的延伸和复制。

1.区块链技能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运用

近年来,海内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ABS”)发行特殊是消费金融ABS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2017年ABS共发行产品644单,发行金额达14346.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7%和63.71%。
消费金融ABS的发行规模更是成倍数增长,从产品发行数量和发行总额来看,2017年数量分别是2016年的3.6倍和5.6倍。
但ABS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产现金流管理有待完善、底层资产监管透明性和效率亟待提高、资发生意营业结算效率低下、增信环节本钱高昂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ABS领域运用区块链技能,首先须要参与方共筑ABS区块链同盟,该同盟由资产方、Pre-ABS投资人、SPV(相信)、托管银行、管理人、中介机构、ABS投资人、交易所共同组成。
其核心业务包括资金交易对账、交易文件管理、数据交互接口、信息发布共享、底层资产管理、智能ABS事情流等等。
区块链运用至少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为ABS行业赋能。
一是改进ABS的现金流管理。
一方面,区块链技能运用于ABS可以缩减银行等机构做事本钱,可实现自动账本同步和审计功能,极大地降落参与方之间对账本钱,办理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可以降落参与方对接的技能本钱。
另一方面,利用智能合约功能实现款项自动划拨、资产循环购买和自动收益分配等功能。
在完成多方共识的根本上,有效降落由于人工干预造成的业务繁芜度和出错概率,显著提升现金流管理效率。

二是有利于穿透式监管。
区块链技能运用于ABS领域,既能确保ABS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又能够看到最底层资产的风险。
从而使监管部门更有效地监督金融机构适度利用金融杠杆,合理地利用ABS手段,充分盘活沉淀资产。
特殊是在资管新规下,金融机构对底层资产穿透的需求愈加强烈。
区块链实现的分布式账本技能有望在ABS底层资产穿透、提升监管水平方面发挥其主要浸染。

三是可以提高金融资产的***结算效率。
区块链技能运用ABS使得金融债权资产转让效率大大提高,流动性需求与资产转让时效不匹配的问题得到有效办理。
比如贷款***是非常繁琐、耗时的,结算一样平常花费几周韶光。
通过区块链技能可绕过中间支付清算系统,实现点对点即时支付,从按日结算缩短到按分钟结算,大大缩减支付到账韶光,结算效率大大提高。

四是证券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将大大增强。
通过区块链进行ABS产品交易,可使更广泛的参与者在去中央化的交易平台上自由完成交易,可实现7×24小时不中断交易。
对付认可这一“区块”代价的机构,可以接管“区块链”代表的证券持有人再融资,不用担心对应证券资产的转移和“双花”,由于每一笔交易都公开透明、可追本溯源。

五是可以降落增信环节的转移本钱。
由于常日对应了多笔资产,每笔资产对应着不同的外部包管,因此在实践中ABS没有真正实现包管随同金融债权资产的转让,只是通过法律条款约定了保留完善包管的权利,在真正涌现须要履行包管的情形时再转移包管。
基于区块链技能建立点对点的增信保障平台,可有效降落增信转移的本钱。

2.区块链技能在保险领域的运用

保险行业近年来快速增长。
但随着中短期存续产品监管政策不断收紧,万能险业务规模大幅下滑。
“回归保障实质,重塑保险生态”成为新期间保险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保险业迈入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
区块链技能可运用在保险市场的产品、渠道、理赔、反敲诈等多个环节,重塑保险行业新生态。

在保险产品设计环节,区块链有利于促进定制化属性较强的保险品类打破瓶颈,快速发展,如农业保险、产品质量保险等。
农业保险在村落庄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浸染,但在传统模式下,由于评估流程繁芜、本钱较高档缘故原由,庄家的投保意愿和保险公司的承保激情亲切一贯不高,农业险始终未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以畜牧业保险中的生猪保险为例,传统模式下,当养殖户想为生猪投保时,保险公司必须现场查看,评估风险后再确定是否能够承保。
而如果运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能,保险公司可以借助“猪脸识别”技能为每一头猪建立可辨识的唯一编码,实时监测每一头猪的行动轨迹、进食情形等,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入链,据此判断猪的康健状况,预防疫病发生。

品质保险能够为企业信誉背书,同时保障消费者权柄。
但保险公司承保品质保险须要对企业、产品进行综合评估,但这些数据每每很难真实有效地网络,从而制约了品质保险的发展。
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技能建立产品溯源防伪运用平台,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通过平台轻松追溯产品生产、加工、发卖、购买、投诉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从而有效判断干系产品的质量毛病发生率,制订保险产品,促进消费升级和家当升级。

在保险发卖环节,区块链技能的运用可以简化发卖流程,节省发卖本钱,实现保险发卖溯源。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意愿投保人通过渠道购买保单,渠道商将投保人信息统一发送到区块链平台,平台根据分布存储的信息判断意愿投保人是否在白名单内,若符合标准,则接管购买要求,省去了以往人工传送、受理、审核、反馈等繁冗的流程。
从消费者角度看,区块链技能可以实现保险发卖行为可溯源,掩护消费者合法权柄。
保险发卖市场一贯乱象丛生,通过欺骗、遮盖或者勾引的办法对保险产品进行虚假宣扬的征象屡禁不止。
区块链技能可以将保险发卖各个环节的关键动作上链,实现全流程的发卖动作可追溯,从而规范保险发卖行为,促进行业持续康健稳定发展。

在保险理赔环节,区块链技能的运用能够提高理赔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理赔和丢失处理流程是保险市场的主要流程。
繁芜的理赔流程增加了本钱,降落了理赔效率,影响了客户体验。
智能合约技能可以简化索偿提交程序,减少人工审查须要,缩短处理周期。
同时,通过分布式账本中的历史索偿和资产来源记录,可更加随意马虎地识别可疑行为。

在保险反敲诈领域,运用区块链技能可有效防止骗保事宜的发生。
保险敲诈不仅侵蚀保险公司的利润,还有损其他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柄。
只管各个保险公司在保险反敲诈上都进行了不少努力,但现实情形依旧严厉。
区块链技能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帮助保险行业缓解乃至化解这一顽疾。
一是建立反敲诈共享平台,通过历史索偿信息减少敲诈和加强评估;二是通过利用可信赖的数据来源及编码化商业规则建立“唯一可识别的身份信息”,防止冒用身份。

3.区块链技能在资产托管领域的运用

近年来,环球资产托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托管资产规模和紧张托管产品保持高速增长。
2016年末我国存量规模达121.92万亿元,同比增长39.03%,但这一规模同国际前辈同行比较仍旧存在一定差距,我国资产托管行业仍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由于内部程序繁芜、系统不完善、运营失落当,以及外部事宜冲击等缘故原由而引起的操作风险成为资产托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紧张障碍。
以私募基金行业中的托管为例,在条约签署环节:一是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可能并未严格按照先签署条约、后进走运作的哀求进行管理,而是在尚未签署基金条约的情形下就开始了基金运作,从而严重影响了私募基金托管人的条约回收与管理;二是条约签署人的身份无法可靠验证,条约原件和证券公司印章存在被恶意造假的可能,从而形成“阴阳条约”。
在条约变更环节:一是在签署补充协议或签署条约变更征询见地函等须要投资者具名的情形下,托管人由于无法实际打仗到投资者进行本色审核,因而存在造孽仿冒投资人签署协议的风险;二是在基金管理人需关照投资者拟变更条约的情形下,托管人同样无法确保管理人已及时关照投资者并安排了基金临时开放供投资者赎回份额。
因此存在投资者对条约变更事变不知情,乃至未实际赞许条约变更的风险。

运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能,能够有效办理资产托管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详细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资产托管的业务流程:一是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将业务指令判断和实行规则封装到智能合约中,利用智能实行条约和供应风险提示;二是提升了流程效率,资产委托方、管理方、托管方、代销方在资产变动、交易明细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免去反复校验、确权的过程;三是担保了如约的安全性和交易的真实性,通过设置密钥担保参与方信息正式、账本信息的有限可见性及交易的可验证性;四是确保了信息的不可修改,将投资操持的合规校验哀求放在区块链上,确保每笔交易都在形成共识的根本上完成。

发展展望

在现有背景和技能条件下,以同盟链为切入点最具可行性。
比较于公有链和私有链,同盟链在金融领域运用落地的技能条件更加成熟,对传统金融行业痛点的改造效果也更加明显,未来发展区块链技能以同盟链为切入点将最具生命力。

如果没有真实的运用处景,区块链技能将失落去生命力。
详细到推进路径方面,我们应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在急用先行、大胆试错、力图提高的思路指引下加快行业标准化的实行;二是促进技能落地和新产品实行,运用处景应优先考虑痛点明显、增量显著、发展快速的佳构业务,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扩大运用范畴;三是组织并扩大家当同盟,促进家当成熟。

区块链技能“赋能”而非“颠覆”传统金融行业。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并非大略的线下流程线上化,也非危言耸听的对传统业务的颠覆和取代,而是对行业的赋能和增效。

可以预见,区块链技能与金融领域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未饱和,运用前景广阔。
但也不可否认目前行业中依然存在一些风险须要我们把稳及当心。
一是区块链有被过度消费的方向,一些不法组织和团体利用区块链观点进行诱骗和炒作,严重扰乱了区块链的市场秩序,我们必须厘清区块链和“币圈”、ICO的界线,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运用技能;二是干系技能尚待完善成熟,基于区块链技能的产品开拓和推广门槛依旧较高,在区块链技能的开拓和测试事情中,资金和技能本钱依旧是限定区块链技能运用的瓶颈;三是监管体系未完善,行业乱象丛生,目前海内基于区块链的监管体系还相对滞后,行业内的区块链项目鱼龙殽杂,区块链技能亟须实现科学监管。

(作者为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编辑:张威)

(本文首刊于2018年5月14日出版的《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