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在印度的本土化计策何以大年夜获成功?_印度_海尔
海尔外洋南亚市场产品总监黄德成先容说,海尔最早在印度投放中国类似的产品,履行“拿来主义”策略,不可避免地涌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形。据理解,印度不仅电压不稳,而且常常停电,夏季酷热。这些情形在中国海内很少见,在冰箱、空调的设计上对此也考虑不到。至于消费习气,印度更是大不同于海内市场:从外不雅观设计到色彩选择到功能需求都是如此。
2007年,海尔印度公司被迫履行计策转型:从大略的贸易商转型为创印度本土化品牌的生产商。本土化研发、发卖和制造成为海尔印度最为可靠的着力点。
海尔的本土化计策最紧张表示在知足印度当地市场的消费需求上。经由多方面市场调研,海尔创造了几个非常主要的点:一是印度大约80%的消费者都是素食主义,纵然非素食,也基本不吃冷冻产品。用户对付冰箱冷藏室的需求在90%以上。二是印度妇女大多是全职家庭主妇,体型偏胖,尤其对老年妇女及孕妇,高频次弯腰非常未便利,这对传统冰箱的功能分区提出了新哀求。三是印度大部分地区夏天非常热,消费者对冰水的需求量特殊大,对冰箱有快速制冷的需求。
针对这些需求,海尔印度公司对冰箱从外不雅观设计到功能分区进行了颠覆性重构:BMR系列冰箱产品,把大的冷藏置于顶部,小的冷冻空间置于底部,颠覆了印度市场的传统不雅观念,被印度用户亲切地称为“不弯腰的冰箱”;随即迭代出印度市场首台彩晶玻璃门冰箱,及变温BMR冰箱;针对印度酷热客不雅观环境,2015年海尔空调推出Just 1 minute cool,办理了用户对快速制冷的痛点需求;2017年迭代出变频聪慧眼空调,已盘踞印度高端智能市场;2018年推出行业引领的自清洁变频空调,不仅制冷效率高,更是采取创新冷膨胀技能,能够有效清洁蒸发器的灰尘污垢,实现为用户供应康健空气。
依赖这一策略,海尔在印度市场大得胜利。“我们刚来印度时,印度的家电市场基本被日韩品牌垄断。现在海尔在印度市场创始的BMR冰箱迅速被消费者认可。2017年BMR冰箱行业内份额高达70%,到2018年第一季度,海尔高端冰箱份额占比达到20%,冰箱整体行业份额达10%,成为印度市场的主流品牌。截止到2018年4月份,在行业整体低落5%的情形下,海尔空调增长30%多,个中,海尔中高端产品增幅约110%。”黄德成说。
图为在印度浦那市,工人在中国海尔集团工业园厂房内事情
对付海尔印度公司来说,本土化计策让其在印度市场站稳脚跟,并得到销量的大幅增长。而在企业经营层面来说,本土化只是手段,回到商业本身才是海尔印度安身立命之本。
“从表面上来看,印度市场与海内市场大不同。但如果穷究,这些实在并不主要,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希望得到的无非便是优秀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做事,这便是商业本身。从这一点来说,经营印度市场与经营海内市场实在没啥两样。海尔在印度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对海内经营履历的复制,统统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产品的迭代创新。”黄德成说。
海尔在印度坚持海尔集团的统一的质量标准,绝不让一件有瑕疵的产品流向用户家里,让用户用得舒心,让客户安心。海尔印度从建厂开始,就狠抓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顶住了本钱和短期获益的压力,一步一个脚印困难地走过来,直到得到市场和用户认可。而在售后做事方面,海尔印度秉持与海内一样的做事标准:建立售后做事网络;为用户做免费安全用电测试;印度市场空调安装一样平常是经销商有偿安装,海尔坚持免费安装等。
“我们此前之以是受到挫折,是由于背离了商业本身的一些原则,抱负挣快钱,结果是不仅不能挣到钱,反而赔进一部分钱。印度市场很大,如果能踏实下来,按照商业本身的规律来运作,挣钱是迟早的事。”黄德成说。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