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万岁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人工智能万岁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2018年玉米补贴下降,大豆种植补贴上涨,2019年种植大豆可以吗

2018年玉米补贴下降,大豆种植补贴上涨,2019年种植大豆可以吗,人工智能人 绘影字幕

我国的玉米和大豆从出口大国到九十年代未逐渐成为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进口大国,这方面的教训和经验很多,即有决策层方面的主导因素,也有转基因玉米、大豆的价格优势,即有转基因推手所起的巨大作用,也有我国许多大中型食品加工业被外资收购或者是垄断对我本土玉米和大豆实行打压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些状况一下子是无法扭转的。

但是为什么2018年玉米补贴下降,而明年大豆补贴又要上涨呢?这也是针对本土玉米储备量过剩(6700多万吨),近期中储粮下属企业轮换粮玉米收购价格为1700元/吨,但是临储玉米拍卖价却为1400元/吨有关系。据介绍我国今年的玉米产量由于减产是2.16589亿吨,玉米缺口达到了3500万吨左右(但是往年的储备玉米可以填补)。我国每年消耗大豆1.1000多亿吨,而今年的产量却仅有1000万吨,缺口高达9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要今年玉米补贴下降而明年大豆补贴上涨最基本的原因所在。

因此2019年种植大豆应该是有希望的,因为市场缺口太大,再怎么样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都不可能一下子堵住1亿吨大豆需求量的缺口,对于种植户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信息。

玉米和大豆很多时候放在一起比较,土地资源只有那么多,两者只能选择其一,每到春耕时节,很多农民就开启了选择强迫症模式,种玉米还是种大豆,人云亦云,最后也没个结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是我国玉米、大豆种植的优势产区,有着一项独有的生产者补贴,一年一标准,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如黑龙江省,2017年玉米的补贴标准为133.46元/亩,大豆为173.46元/亩;而2018年风格转向,玉米的补贴标准降为25元/亩,大豆上升为320元/亩。面对这样的行情转变,2019年种植大豆是否可以?微尘微视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大豆种植优势产区可以考虑种大豆

如果当地正好享有生产者补贴,那就不妨拿出部分地块种植大豆,像黑龙江地区2018年的标准为320元/亩,2019年标准为多少目前还不知道,但不会像玉米那样大幅度缩减。毕竟减玉米增大豆是大的方向,年初时突击种大豆,也是顶层的意思,似乎已经意识到了扶持国产大豆的重要性,所以如果当地有这项扶持,不妨考虑种一些,说不定2019年还有惊喜。

二、大豆种植非优势产区玉米仍然是首选

对大豆种植非优势产区来说,种植玉米仍将是首选,在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种植玉米的收益高于大豆,这也是大豆这些年一直没发展起来的原因,产量偏低、价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得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受挫。2018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基本上是靠种植补贴带动,而不是市场行为,很难具有持续性,一旦补贴减少或者停止,又会恢复种植玉米。

三、如有经济效益更高的,可以两者都不种

无论玉米还是大豆,说时候种植收益都不高,受不利天气因素影响还挺大,不过这也是种植业的通病,看天吃饭。如今对农民来说,种地没有了包袱,不像以前还得按时交粮,现在可以选择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比如中药材、果树、瓜果蔬菜等等,如果在这方面有门路,种植收益高出10倍都正常,那时谁还在意玉米、大豆补贴标准的高低?

四、适合种植什么还得结合自身情况

无论选择种植哪种经济作物,农民还是得结合自身情况,补贴标准的高低,那只是一个政策导向,真正的价值高低还得靠农作物本身。像有的人家习惯种玉米,或者又有其他用途需要种玉米的,这时就没有必要因为补贴而选择种大豆。种植大豆也不代表着收益一定有很好收益,毕竟大豆因天气因素不结荚、结而不实的情况挺常见,直接影响种植收益。

总之,2019年种植大豆不是不可,毕竟有大方向的扶持,当前国内大豆消费对进口过于依赖,大豆消费大国却没有什么定价权,这种尴尬的局面相信顶层有改变现状的想法。想要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生产者补贴是一方面,同时还得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大豆产量,拓展大豆制品销量,让农民种的好、卖的好。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2019年种植大豆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

虽然现在已经可以基本确定,2019年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者补贴依旧会发放,可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有一点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那就是即便是加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来年种植大豆的效益或许还是不如玉米那么高!

就拿2018年东北地区的玉米和大豆种植效益来做对比的话,大家可以轻易的印证我的这个判断。哪怕是在玉米生产者补贴只有区区25元每亩,而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高达320元每亩的黑龙江地区,今年种玉米还是要比种豆要强。

不出意外的话,来年也还是这样。

2019年,玉米种植效益有一定保证

为什么笔者对于明年的玉米种植效益有这么高的期待,其实这还是归功于对2019年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的一个基本预判。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2019年国内玉米行情和今年相比只会更好,不会变差,价格表现自然也就比较令人满意,不仅可以超过去年同期,甚至有可能达到甚至恢复至2015年,我国尚未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时的价格水平。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年继续种植玉米也就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保证。

2019年,大豆种植效益前途未卜

与明年我国玉米价格表现不会令人失望不同,我对于明年国产大豆的价格和行情并没有太高的期待。

首先,国产大豆价格应该不会有明显的改观,更多时候和前些年一样,在3600元每吨左右浮动,而由于进口大豆的压制,国产大豆市场行情也是持续低迷,在消费市场迟迟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明年大豆市场价格估计还是老样子。

说白了,2019年种植大豆,要想获得收益,只能靠补贴了。可是补贴金额每年都在变化,而且不一定由种地农民来领取。

与其像大豆这样发放高额补贴,不如像玉米那样直接提高价格,多好。

2018年玉米补贴下降,大豆种植补贴上涨,2019年种植大豆可以吗?

针对今年以来玉米和大豆上市后的价格表现和市场购销情况,还有主产区针对不同品种给予的生产者补贴力度,粮小咖建议东北地区的农民朋友,2019年传统的大豆产区可以增大大豆种植面积,以保证稳定的补贴收入;玉米的优势产区仍建议种植玉米,主要出于对下年度玉米价格的看好。

一、国产大豆补贴力度加大,如2018年黑龙江省给予大豆每亩补贴320元,相当于一斤大豆补贴1块钱,根据目前国储大豆收购价格(净粮)1.79元/斤的价格来测算,农民可以顺利卖出大豆的话,那么无疑今年大豆的收益要更好一些,也更稳定一些。只不过是,补贴发放的日期需要确定,另外国产大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到了2019年,市场存在的最大不确定性,就是美国大豆进口能否回到之前的状态。一旦加征25%关税的措施取消,美国大豆再度进口,再加上其他国家也预期增加大豆播种面积,预期下年度国际大豆的供需可能会更为宽松,我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也面临着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涉及到进口大豆主要是豆粕的需求),那么也将会拉低国产大豆的价格,以及增大产区农民***大豆的难度。

当然,利好的因素,或者对农民朋友有吸引力的,仍是大豆生产补贴的优势。享受不到大豆“高额补贴”的地区,建议谨慎种植,如黄淮产区的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种植黄豆的面积应该以稳定为主。

二、种植玉米的收益,将可能会受到价格走强方面的支撑。鉴于2018年国产玉米减产、临储库存大幅下降等,在可以判断的2019年新玉米上市之后,市场供应的主要来源就是当年的新玉米,陈玉米库存除了储备玉米之外,也就剩下了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之后的那部分一次性储备。基于此,从供应端来说,供应总量要大幅度低于2018年以及之前的两年。

而在国内玉米需求持续稳步增长的形势下,供需格局重回到偏紧状态,对于玉米价格的支撑力度无疑是非常强的。

但是,也存在着风险或不确定因素:一是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作为我国最大的玉米需求方,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对于后期存栏量下降、补栏量也下降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二是和大豆一样,进口的影响也比较大,目前来看进口美国1200万吨玉米的消息属于谣传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一旦贸易关系回归正常,双反取消,虽然玉米进口仍会受到配额的限制,但美国高粱、DDGS及澳洲大麦等进口量增加,在饲料替代方面无疑会对国产玉米形成打压。

综上所述,后期随着市场化的逐渐推进,粮食价格不仅面临国内政策调控的压力,也面临着进口预期增加、疫情等不确定性的压力,对于农民种植结构的调整来说,也需要结合市场变化调整种植品种,当然,在调整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来自于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万岁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万岁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