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量上新“智能+”专业,透露哪些招考新风向?冠以“智能”或“聪慧”的新专业,到底喷鼻香不喷鼻香?考生又该作出若何的选择?多位高校招办卖力人给出解答,以期为考生和家长供应有益参考。

高考填自愿|人工智能热潮下“智能+”专业刷屏考生怎么选?_专业_智能 智能助手

人工智能大热,“智能”“聪慧”专业升温

人工智能技能的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着高校的招生“行情”。
打开今年各大高校本科招生简章,名称中包含“智能”或“聪慧”的专业,热度持续飞腾,咨询量高居不下。
有高校招办卖力人接管采访时先容,环绕“人工智能+”,浩瀚高校近年来布局、上新了一波专业,确实值得考生计眷。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新设人工智能学院,此前还推出了智能感知工程、聪慧能源工程等专业。
此外,上海大学设有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能、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上海理工大学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等。

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530多所院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个中沪上高校就涵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运用技能大学等。

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度优化的步伐,一批传统学科纷纭升级、更名。
从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材料与构造、智能车辆工程,到智能医学工程、聪慧建筑与建造……在今年的招生大战中,浩瀚高校都在故意识地开打“智能牌”,吸引优质生源。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去年起,该校就推出了三个顺应人工智能新发展的“优化专业”,分别是:教诲信息技能(智能教诲)专业、工商管理(智能商业)专业、工业设计(智能设计)专业。

辩证看待专业“冷热”,遵照内心做出选择

与此同时,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大热,也直接带动干系专业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
那么,面对各大高校力推的“智能”或“聪慧”专业,考生到底该怎么选?是否有必要搏一搏?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立旻建议,考生和家长不必盲目追逐热门,建议在志愿填报时把自身兴趣放在首位。
事实上,无论报考哪个专业,对这一届本科生来说,进入大学后都有机会学习和人工智能干系的课程。
以华东师大为例,2024级新生进入大学后,都将打仗到前沿人工智能技能在详细专业领域的运用,学生可通过学习、获取干系领域的微专业证书。

上海理工大学招办主任毕旭创造,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加侧重未来的就业前景,关注新兴热门行业的发展趋势。
他给考生的建议是,对付专业的“冷热”要辩证看待。
“不能仅仅从当前的就业率或录取分数高低来评判一个专业的好坏,与其盲目追‘新’,不如遵照内心,在充分理解相应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后作出理性选择。

理工类扩招,归天双选考生“上岸”几率增加

从报考哀求看,备受考生青睐的“智能”“聪慧”专业大多属于理工类。
而今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变革是:多数高校理工类专业招生操持扩容,且哀求归天双选。

据理解,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理工科专业招生占比将超过50%,个中扩招数量最多的专业,集中在数学、物理、打算机科学、大数据科学与技能、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技能等。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在聪慧化工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机器智能化试验班、数理化根本学科等招生操持中,增加了110个名额。
上海理工大学今年在沪招生理工类专业组,也增加了100多个操持。
上海运用技能大学理工农医专业招生比例从去年的75.7%提高到到78%,增量紧张集中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及扮装品技能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统共扩招操持约百名。
上海建桥学院的理工科专业招生比例从去年34%增加到今年的38.5%,招生人数增加近200人。

此外,从上海市教诲考试院获悉,2024年考生人数同去年基本持平,在沪招生操持比去年略有增加,估量本专科总体录取率与往年靠近。
这意味着,归天双选的考生如报考理工类专业,“上岸”几率也有所增加。

文:储舒婷 吴金娇

图:文申报请示资料图

编辑: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