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上市公司访谈录|人工智能的未来在哪里 我们和全国人大年夜代表、科大年夜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聊了聊_人工智能_新华网 文字写作

从几个大学生创办的“草台班子”到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雁,十几年间是什么支撑科大讯飞走到了本日?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行业浪潮,科大讯飞如何践行长期主义、行稳致远?在虚拟天下和现实天下深度耦合的未来,人类的来日诰日还有那些想象?连续担当了20年人大代表,刘庆峰在履职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面对日趋繁芜的外部形势,他对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有何预测?全国两会期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聊了聊。

当了20年人大代表 他最大的变革是什么

新华网:两会正在进行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您有哪些关注点?带来哪些建议?

刘庆峰:今年是我担当全国人大代表的第20年。
我的建议有很强的延续性,首先还是关注民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能赋能养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社区做事、养老、基层医疗、基层教诲能够得到更大地提升,我们在这方面提了一系列建议。

新华网:您已经连续担当了二十年人大代表,在这一过程中哪些建议已经落地,哪些还想连续推进?

刘庆峰:过去这二十年,还是明显感想熏染到党和政府对人大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而且落实的踏实程度越来越强。
举几个例子,2017年两会我提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9条建议,涉及源头技能创新的标准制订、家当生态打造到干系法律体系培植等等。
到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方案出台,非常多的建议被吸纳个中。
我们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多万的开拓者团队,80%是年轻的创业者,对全体社会的打仗面非常广,以是我们对企业的需求、干系运用的落地有比较多的感想熏染,结合我们的认知提了很多相应的建议。

新华网:您现在还能记起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的心情吗?跟现在比有什么不同?

刘庆峰:当时刚刚30岁,科大讯飞正处于创业关键期,确实充满了自满感,也有很强的义务感。
在安徽团连续10年我都是最年轻的全国人代表,我从第一次当选就以为我该当为年轻的创业者发声。
当年是创业青年,现在开始成为创业中年。
那个时候是站在一个草根创业的角度,本日我以为要有更开阔的眼界。
我们希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国家队,更希望将来代表国家在环球赢得人工智能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不是一个大略的地位,而是它真的推动未来的发展。

冬奥会 秀出哪些“黑科技”

新华网: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以及正在进行的冬残奥会上,科大讯飞有非常精彩的表现,有哪些详细案例跟我们分享一下?

刘庆峰:实在我们还是很自满的,能够用我们的科技做事于冬奥。
我们这次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
我们给所有的运动员、志愿者和事情职员供应无障碍翻译做事,随时随地可以沟通互换。
同时,在所有的内部会议上,讯飞听见都会进行转写和翻译;其余还做了奥运会的虚拟形象“爱加”,在冬奥小屋见告大家北京故事、奥运故事、奥运最新的赛况等。
那么到冬残奥会,我们要打造信息沟通无障碍的奥运会,对聋人朋友,他听不见声音,我们可以把语音识别成笔墨,让他看得见声音;盲人朋友他看不见笔墨,我们可以把笔墨读出来,用语音合成让他听得见笔墨。
奥组委给我们发了感谢信,我想这表示了奥组委对新科技的关注,也表示了咱们中国的科技力量做事奥运的能力和水平。

AI快速发展 是否会让很多人失落业

新华网:科大讯飞的产品帮助很多人体验到更美好的人生,但会不会也给很多人带来失落业,比如说同传、速记员?

刘庆峰:任何新技能涌现都有可能对原来的事情做必要的替代,但是又会创造出更多新的事情。
科大讯飞有一个基本理念,用人工智能培植美好天下,这是最核心的宗旨。
现在语音识别已经超过了最好的速记员,准确率非常高,提高了事情效率,办理了职员短缺问题。
这些技能看起来在有些领域替代掉了速记员,他们确实一度很担心,但后来创造机器准确率虽然比人高,但还做不到百分百,机器转完往后我们再请人工进行校验,把这些数据公司的业务量提高了10倍以上,以是它带动了更大的转写需求。

包括同传也是这样,同传的机器已经通过了国家翻译师资格考试的技能认定,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我们的机器超过了99%的考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机器的翻译实在比很多的同传都要强,但是机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对背景知识的综合利用,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
以是将来最好的同传该当是机器跟人的结合,“信达雅”是人的事情。
以是我们认为未来是各行各业用人工智能给大家赋能,而不是替代人。

未来不属于AI 那属于谁

新华网:说到人工智能,在您的想象中,未来的天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什么样?

刘庆峰:我以为未来天下一定是虚拟天下和现实天下深度领悟,不能割裂。
现在大家热议的元宇宙,它跟现实一定要相互补充,而且相互促进。
将来每个人都会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
每个人都会有个人工智能助手,陪孩子终年夜,作为老人的养老、医疗顾问等。
对付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它可以供应很多帮助,将来一定是人机协作、深度耦合的天下。

新华网:我们小时候有一本书叫《小灵通漫游未来》,您看过吗?

刘庆峰:我看过。

新华网:我们当时以为,未来的天下便是一帮机器人照顾我们的起居,照顾我们的方方面面。
您以为未来这种情形会发生吗?

刘庆峰:我以为它不只会发生,而且是一定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中国,紧张发达经济体都有这个趋势。
人到了八九十岁之后,即便子女有孝心要回去陪老人,可能老人也不忍心让孩子每天回来。
保姆将来是非常难找的,只有真正的陪伴机器人进入家庭,我以为人类未来的幸福才有保障。
以是我们今年专门提出“讯飞超脑2030操持”。
但这件事情实现起来要分阶段,两年之内我们要推出可养成的宠物机器人,它可以陪孩子终年夜,跟孩子主动对话;你去遛弯、跑步时,它会帮你背着水杯、衣服;你去菜市场买菜,它给你背回家;我们有事出去了,它在家里陪着孩子老人;老人涌现一些意外,它立时可以报警……到2025年前后,希望实现外骨骼机器人进家庭。
什么叫外骨骼机器人?老人穿上外骨骼机器人,可以不摔跤,跟年轻人一样健步如飞,骑自行车可以骑得跟年轻人一样拉风。
在家里搬个东西也不怕闪着腰,他的心脏、肌肉全体机体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保持更长的年轻态,老年痴呆症也会延缓。
然后到2030年的“讯飞超脑”,它便是真正具备自主学习、自主进化的虚拟人,能够在虚拟天下帮助我们。
你在虚拟天下戴上眼镜或者虚拟终端进去往后,它可以很方便地给家里人做体检,开处方,你就到现实天下去拿药。
我认为这个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它有非常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在支撑。

AI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新华网:那么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替代人类?

刘庆峰:实在从现在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的运用,它更多的还是一个工具:我可以理解所有发展的秘密,但我没有替代母亲;我可以节制所有的医学知识,但我没有替代年夜夫;我可以节制所有知识,但我没有替代老师。
为什么?由于人类具备人工智能不具备的东西——爱和同理心。
未来不是属于AI的,是属于节制了AI的新人类。

此外我以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或科学家应有个基本伦理态度,我们现在做很多的运用都强调是人机协作下的繁芜系统,让机器学习人的能力,把人从大略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从繁芜的脑力劳动中解放,让人做更有创意更须要灵感的事情。
如果将来由于人工智能的遍及,使得我们从5天事情制变成3天,8小时事情制变成4小时事情制,有更多的人去学习、去健身、去娱乐、去畅想未来,人类可能真的在地球之外探索更浩渺的太空,我以为它会开启更新的未来。

为何“偏爱”中科大 背后缘故原由揭秘

新华网:我听说关于您的两个故事,一个是考上了清华没去,就要上中科大;第二个是毕业往后本来可以拿到微软的offer,也没去,选择留在中国,对吗?

刘庆峰:对,是真的。
当时我们宣城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学校有一个名额可以推举我上清华,然后高考成绩出来,也是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大概40分。
但我那时候就喜好中国科技大学,由于当时的数学动力营、竞赛全在中科大进行演习,我特殊喜好。
但我对清华一贯也很有感情,我在1999年创业,2000年第一场招聘会就到清华去。
我们在清华还有联合实验室,每年都有精准的人才造就和招聘需求。

微软是这样的。
当年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拿了不少奖,比如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殊奖,这是科学系统研究生的最大声誉。
然后参加国家863比赛,我做的系统也拿了第一名等等,确实出国有很多地方可去。
但我当时由于要创业,我跟导师王仁华教授商量,他也想让我留下,我就在海内一边读博士一边创业。
中国科技大学的打算机数字旗子暗记处理能力很强,但没有文科的背景,没有实验语音学的知识,导师把我送到社科院措辞所,随着当时88岁的吴宗济先生长西席学实验语音学。
我在北京劲松七区的地下室住了三个月,每天清晨7点到他家去,晚上10点多在他家吃完晚饭才回来,我们两个人每天做各种实验,都很愉快。
吴先生长西席跟我说,他最大的梦想便是中国的语音技能由中国人做到环球最好,中国语音家当节制在我们自己身上,由于措辞是文化的根本和民族的象征。
而那个时候中国的语音技能做得最好的是IBM和微软,个中,微软的语音合成是业界最好的。
他们都在中国专门成立了语音研发机构,确实想叫我过去,并专门设了“微软学者奖学金”。
大概有上万美金,我们那时候人为才2000块钱。
微软的人说最想把这个奖学金给我,但是要到微软做一个月的演习生,这是他们的规定。
我说那弗成,我已经在创业了,我的目标便是把中国的语音技能由中国人做得最好,把中国得语音家当节制在我们自己手上,绝对不能去。
末了我当然谢绝了,我以为气节是大的。

新华网:这真是一个关于梦想和格局的故事。

刘庆峰:但我们对微软还是很尊重的,这个公司确实是个伟大的公司。

董事长如何做好韶光管理 他这样做

新华网:您现在公司这么大,有那么多人,奇迹越做越大,但是每天韶光只有24小时。
您要思考计策、关注细节,还得研究内部的组织架构,这几者怎么完成平衡?

刘庆峰:实在我以为我做得还不是很好,做得很好的话该当不用这么忙,现在韶光总是不足用。
我以为一个董事长最主要的首先是确定发展计策,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复合科技企业,企业家对未来的远见、洞察力很主要,这是最核心的事情。
第二个是定机制,这个机制当然不只是钱,这方面我们还要向精良企业学习,更关注年轻人的发展,比较这些真正的大型国际IT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努力地在现有的能够供应的条件资源下,让大家能够安心奋斗。
第三个是用人。
怎么把最得当的人放到得当的岗位,让最有能力的人做最有寻衅的事情,而不是躺在舒适区。
我以为这些都很主要。

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 他有何预测

新华网:不论您是作为企业家还是作为人大代表,有一个很主要的关注点便是中国经济,您怎么看今年或未来5年的中国经济?

刘庆峰:我以为还是机遇和寻衅并存。
从大的发展态势来讲,中国从原来的人口红利要开始走向人才红利,再今后是人工智能的运用,不然从环球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路径很难维系。
现在我们开始大力强调工程师精神,这个事情必须要做实,现在面临的寻衅也很大。
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结合好,然后不才一阶段把人才红利充分开释,这是第一个。

第二是中产阶级一定要真正培养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国家的民生事业培植让老百姓得到幸福感的同时,使我们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代表未来的家当能够得到更大的扶持和发展。
要让一批精良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起来,这个非常关键。
只有中产阶级起来,国家未来的全体内需和长期的发展才能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把税收和创业制度这几方面联动起来,实在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

办公室里为何放了这张分外的照片

新华网:在您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一张照片是您和一群孩子的合影,这里边有什么故事?

刘庆峰:这是安徽金寨的一个留守儿童学校。
19个孩子,分了4个年级,一到四年级就两个老师。
当时我到这个学校是隐蔽身份,穿着我爸当年在煤矿的事情服,拿一个旧手机,坐大型拖沓机跑到他们学校,见告那两个老师说我是一个工程师,想拿西席资格证,我来学习。
给孩子们上课,跟孩子们互换,帮他们打扫校园打扫厕所,接送孩子,人生第一次做饭是在那帮他们做午饭,几天后孩子们都特殊喜好我,走的时候都不舍得,但他们不知道我是科大讯飞董事长。
又过了一个月我把他们请到讯飞展厅,我涌现时孩子们很惊喜,我们就说要给他们播种一下科学的种子、快乐的种子。
由于都是留守儿童,后来我们专门开会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制订操持,从小学到大学,确保每个孩子不要由于经济问题而辍学,帮助他们发展。
我以为讯飞作为一个企业做到这一步是不足的,我们随后对这个学校进行了捐赠,把学校的传授教化设备、操场设备等都进行了改造,这样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
其余更主要的事情是我们针对这些孩子的须要,做了针对留守儿童学校用的传授教化产品,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因材施教,让屯子地区的孩子享受跟城市一样的传授教化,提升他们的传授教化水平,减少教诲的不屈衡。

向社会免费供应青少年烦闷症筛查平台

新华网:我看到讯飞有一个操持,要在近期推出一个针对青少年烦闷防治的一个平台,并且是免费的,这是出于何种动因?

刘庆峰:全体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物质保障有了往后,开始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精神发展。
烦闷症平台的推出有三大核心缘故原由,第一个便是青少年的生理康健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社会问题,须要勾引。
第二,勾引前你不理解他,你不能准确判断或者相对准确判断的话,你就没法勾引。
但如果进行准确诊断,现有的医疗资源显著不敷,而且须要的代价本钱很高。
第三是我们现在的技能已经差不多到这个水平,以是我们决定明年要推出这个平台,而且希望做事全免费,对大学和中小学开放,表示讯飞的社会任务。
我以为这件事情做出来往后,每个讯飞人都会感到自满。

刘庆峰:实在我们在社会***中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针对我们的聋人和盲人朋友。

新华网:我听说您今年两会提的个中一个建议便是无障碍立法?

刘庆峰:是的,我之前看到残联发布的一个数据,说我国现在大概有8000多万残障人士。
本日随着人工智能技能的发展,随着社会根本举动步伐的进步,我以为无障碍立法该当到了这个阶段,比较其他立法可能更有必要。
由于其他的可以单点做,但无障碍立法最好是整体统筹安排。
我们在过去也做了很多事,现在我非常高兴的是在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已经有1000多个团队在专门做针对聋人和盲人这些残障人士的做事,每天的利用量是5000万人次,都是免费的。
有很多残障人士通过它,成了网络写手,成了电商创业者。
这些都是我们立足于我们的核心技能和家当上风推动的社会***。

什么窍门让他带领科大讯飞走到本日

新华网:您以为这一起走来从小成功、大成功到更大的成功,这个过程中您身上哪个品质发挥最主要的浸染?

刘庆峰:最核心的还是源于热爱的初心,就跟小时候玩耍一样,你玩得再累,你不以为累对吧?即便过程中有很多的艰辛。
我们当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幸福的创新”。
第一,这件事情代表未来,符合社会的发展须要。
第二我喜好。
第三我能成为第一或我有希望成为第一。
但即便是符合这三条,幸福的创新也是99%的呆板跟辛劳,偶尔会感想熏染到1%的幸福。
不过在讯飞的发展路上,我以为我确实比较乐不雅观和坚韧,我从来没有以为过困难,无论在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