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IAC丨智能医学诊疗专题论坛重磅来袭!_人工智能_技巧
导读
为全面履行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兴国计策,深入贯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案》支配哀求,调动广大智能科技领军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通用人工智能与未来家当领悟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打造具有环球影响力的家当科技创新中央。2024年4月12日—14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创新驱动•数智强国’—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颁奖仪式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家昔时会”。
01
活动背景
近年来,环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迅猛发展,天生式AI、大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催生新家当、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点领域。如何推动家当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能攻关,着力办理重大运用和家当化问题,积极造就新兴家当和未来家当,强化国家计策科技力量,加快新质生产力培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家当集群尤其主要。
勉励创新,智能担当。2024年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开拓培植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也是学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赋能苏州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探路、引领和示范浸染,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领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天下一流高科技园区,扩大学会与地方互换互助的关键之年。
02
论坛特色
2023中国人工智能家昔时会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nnual Conference(CAIIAC2023)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理,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家昔时会。作为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颁奖仪式的主题配套活动,大汇合闭门研讨、名誉表彰、高端论坛、产品展示、报告发布等核心板块于一体,是海内威信性高、规模较大、品牌力强、行业影响深远的年度人工智能标志性颁奖盛会。
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设置了“1+10+X”模式,含1场主论坛、10场专题论坛,以及威信颁奖、启动仪式、报告发布、科学之夜等特色活动。主理方约请部委领导专家、两院院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褒奖委员会委员、提名及评委专家、获奖代表和企业家等研讨互换,发挥获奖项目团队、人工智能院校成果的学术、人才、技能和家当上风,在主题报告环节设置“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校长专题报告会,重点磋商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能运用与家当生态协同发展。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互换关键核心技能与未来家当创新,引发智能系统促进院校产教领悟深度思考和不雅观点碰撞。
03
报告亮点
4月14日上午,大会组委会将隆重推出“智能医学诊疗”专题论坛,约请国家精彩青年科学基金得到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操持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担当论坛主席。本次论坛还非常荣幸地约请来自全国有名高校和领军企业的威信学者和精彩专家,他们在智能医学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造诣,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者、2019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技能发明一等奖”等学者专家齐聚一堂。本次论坛聚焦智能影像剖析、智能医学成像、智能生物信息、智好手术导航等主要的AI诊疗技能研究及落地运用,向广大专业同行分享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关键技能、创新难点及发展趋势,推动聪慧医疗与生物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及病理诊断、手术导航等方面的探索和运用,展示生物医药家当的创新成果和运用处景,磋商AI在临床实际运用中的现状、寻衅及未来展望,助力生物医药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论坛组委会诚邀各界同仁到临本届大会,开坛论道,共襄盛举,共话人工智能时期的新变革、新机遇、新寻衅。
04
论坛日程安排
05
论坛组委会
Science Technology
论坛主席——杨健
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国家精彩青年科学基金得到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操持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部学部委员,国家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学科任务教授。
兼任中国打算机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仿真学会医疗仿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图像图形学会理事、北京光学学会理事、中国打算机学司帐算机视觉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图像信息与掌握分会常务委员、《数字医学与康健》副主编等。
长期从事图像处理、打算机视觉、智能感知与导航、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方面的传授教化和科研事情。作为项目卖力人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人工智能重大项目1项、重点研发操持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MedIA、IEEE TMI等国际著名期刊上揭橥SCI论文19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7项,个中11项实现转化运用。成果转化获国家三类医疗东西注册证2项、二类医疗东西注册证4项。研究成果获国家技能发明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诲部技能发明一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能一等奖和二等奖、国防科学技能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科研褒奖10项。
Science Technology
论坛主持人——宋红
北京理工大学打算机学院教授,教诲部高档学校传授教化辅导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做事专委会常委。长期人工智能、图像剖析、手术导航研究。作为卖力人主持国自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操持课题、人工智能重大专项课题。在IEEE TIP等威信期刊揭橥SCI论文90余篇,参与制订诊疗标准1项;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主持研制了3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图像勾引手术导航系统,成果转化获国家三类/二类医疗东西注册证6项,成果在200余家医院和16家企业实现创新运用。作为紧张完成人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
06
特邀报告高朋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知识驱动的磁共振影像快速重修与病灶识别
主讲人:张桂戌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打算机科学与技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图像处理、优化理论、深度学习、医学图像处理等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在IEEE TIP、CVPR、ICCV等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揭橥了超过140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973项目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
报告择要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能,是医学诊断和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磁共振成像扫描过程存在成像韶光与成像质量的抵牾,因此如何在缩短成像韶光的同时不降落乃至提高图像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磁共振重修旨在从欠采样的磁共振数据中规复对应的全采样数据,专家知识的辅导对付求解该不适定性问题尤为主要。此外,如何通过重修提升如病灶分割等下贱任务的性能也具有主要的临床代价。本报告将先容知识驱动的磁共振影像快速重修与病灶识别任务的进展,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多模态医学图像处理
主讲人:李伟生
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事情于电子科技大学,现为重庆邮电大学打算机科学与技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向研究,在IEEE TIP、IEEE TMM等学术期刊上揭橥了超过100篇论文;曾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操持政府间国际互助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的研究,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褒奖。
报告择要
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供应人体组织器官的不同特色信息,多模态医学图像处理由于扩展了时空范围、增强了系统鲁棒性而成为赞助诊疗的关键技能之一。利用多模态医学图像可建立多维可视化的数字化构造解剖模型,有望实现对器官及组织的各个参数的精确丈量,增强医学影像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容错能力。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深度学习模型架构设计及微调技能
主讲人:丁贵广
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事情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能国家研究中央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智能光学成像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打算机视觉干系研究,作为卖力人先后承担国家“863操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操持、清华-京东联合研究中央、清华-OPPO联合研究中央等项目20 余项。多媒体内容理解、深度学习模型压缩优化方法等成果成功运用于快手、OPPO、京东、凌云光等单位,部分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择要
深度学习模型的端侧支配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运用的紧张形式之一,如智好手机、智能摄像头、自动驾驶等场景,然而深度学习模型繁芜度高、参数量大,给端侧支配带来了巨大寻衅,如何在不丢失或较少丢失模型精度的条件下,减小模型的打算繁芜度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次报告将先容深度学习模型的压缩优化技能,先容“训大用小” 的深度学习演习和支配方法论,并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的微调技能以适配不同的下贱任务运用等。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肿瘤异质性的影像学剖析
主讲人:刘洋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为空军军医大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医学影像智能剖析方面研究,在《IEEETrans Med Imaging》、《IEEETrans Bio-med Eng》、《Comput Biol Med》等学术期刊上揭橥了超过30篇论文;曾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体视学学会技能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国科金面上、军队重点等项目十余项。
报告择要
肿瘤异质性常日表示在对付同一类肿瘤,不同个体之间,不同区域及随韶光的变革中,展现出显著的生物学差异。这些生物学差异对肿瘤的发展进程、诊断过程、治疗方案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医学影像技能,作为无创的宏不雅观评估手段,广泛运用于全面评估肿瘤,揭示瘤间及个体差异。本报告紧张先容课题组利用影像学手段对肿瘤异质性剖析的干系事情。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全数字PET开启影像AI新阶段
主讲人:张博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专注于全数字PET领域研究,带领团队2015年研制出世界首台全数字PET/CT原型机,2018年完成了环球首台脑部专用全数字PET原型机的研制。作为紧张起草人之一,起草了中国数字PET技能标准与规范--《YY/T 1878-2023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数字化技能哀求》,同时参与制订《正电子发射/X射线打算机断层成像系统(数字化技能专用)注册审查辅导原则》。干系产品和事情,成功入选2019年度两院院士评比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荣获2019年度“中国医学重大进展”以及2019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技能发明一等奖”。环绕全数字PET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校正、自动掌握方法,申请了国内外专利30余件,揭橥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
报告择要
PET是当前最尖真个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之一,在肿瘤、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上风,全数字PET以“旗子暗记源头数字化”和“精确采样”为实质特点,实现了闪烁脉冲信息的无损精确获取,为AI与多层级、多维度原始PET数据深度结合供应无限可能。报告阐述了全数字PET的精确底层数据和高质量影像数据在AI模型演习中的上风,展示了面向影像天生、影像增强、影像大数据三个环节的AI平台架构,磋商了在医学分子影像领域运用于影像增强、赞助诊断、疾病分期与预后评估、治疗方案制订、药物研发等场景的广阔的运用前景和巨大潜力。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医学影像智能剖析与手术导航
主讲人:宋红
报告择要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规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显著上风,已广泛运用于肿瘤外科、头颈外科、骨科等疾病的诊疗。手术导航赋能临床微创手术,可大幅提升手术的精准度、安全性和效率。本报告聚焦于手术导航中的术前智能方案、术中智能感知、目标智能导引等核心问题,先容课题组在图像分割建模、图像弹性配准领悟、运动形变感知补偿等多模态图像智能剖析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研制的多模态图像领悟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与临床转化运用。
07
圆桌对话主题及高朋
对话主题
主持人:杨 健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
对话主题:医疗大模型的机遇与寻衅
对话高朋:丁贵广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
张桂戌 华东师范大学打算机科学与技能学院教授
李伟生 重庆邮电大学打算机科学与技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刘 洋 空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信息技能教研室主任
张 博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