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04:23~2022-12-02 12:53

陈版主答疑更新-2022-12-02_公司_合同 计算机

数据来源:司帐视野论坛

作者:chenyiwei

本次更新话题数:65

目录

1、请教陈版,互助栽种树木,司帐处理的判断

2、请教陈版主,关于“持续经营”问题

3、叨教陈奕蔚老师有"大众年夜众号吗?想加入大神的粉丝团。

4、一揽子交易

5、请教陈版-股份支付

6、不构成业务的判断

7、【乞助陈版】联营公司股权被动稀释的司帐处理

8、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9、叨教陈版主-剩余股权的购买权是否构成衍生工具

10、关于债务达到条件转为股份的司帐处理

11、合并层面成本公积

12、无偿划转合并成本公司

13、请教陈版,非专利技能摊销

14、地方城投国企市政道路能否确认为固定资产

15、乞助陈版,关于互助项目分成确认收入及开具***的司帐处理问题

16、陈版主,您好,请教一个关于经济补偿金的问题

17、乞助陈版主:公司通过基金投资退出的问题

18、房地产公司阛阓二次装修正造落成前落成后财务核算问题

19、债务重组丢失确认问题

20、请教陈版,新购设备验证调试期核算

21、请教陈版主及各位大佬,母公司将所持子公司的股权褒奖给子公司的员工,如何账务处理?

22、请教陈版主:母公司间接持股达58%,是否并表的问题

23、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本钱吗

24、关于前期差错更正

25、购买的专利申请权,能否确认无形资产?

26、股权划转

27、签订分期收款协议的应收账款是否可以转入长期应收款

28、关于EPC项目融资租赁

29、请教关于租金减免-新租赁

30、请教陈版,关于在建工程用度分摊

31、求教业务现金流量公司中收入和本钱是否包含增值税?

32、可变对价和搪塞客户对价的差异

33、施工项目按结算单确认收入是否符合新收入准则

34、乞助陈版主,房企前期投入地皮熟化资金发生的 借款用度是否可以成本化?

35、司帐核算规范疑问

36、请教陈版主条约取消后的本钱用度问题

37、医疗东西厂商与经销商之间有关经销做事费的处理

38、乞助陈版主,利率掉期业务适用CAS22准则处理时,司帐处理问题

39、矿山环境管理规复基金

40、请教陈版,关于受托加工问题

41、请教陈版: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对付亏损条约的司帐处理

42、请教陈版主,关于合伙房地产项目公司的利息成本化问题

43、因孙公司设立股份支付产生少数股东权柄的合并问题

44、预期信用丢失模型

45、工程背靠背转包,净额法还是总额法

46、非同一掌握下一揽子交易形成掌握

47、政府代建资产确认

48、理财产品列报问题

49、请教陈版:

50、请教陈版:是否构成业务合并

51、请教陈版,做事收入分成的模式下,是否可以按照总额法确认收入?

52、请教陈老师:主机厂索要QUICK SAVING在新收入准则下的司帐处理

53、仓储企业收入确认的问题

54、请教陈版主,拜托!

55、新租赁确认递延所得税事变的疑问

56、购买固定资产中一揽子交易判断

57、资源整合

58、应收款项融资后续公允代价计量,公允代价一样平常怎么确定

59、专业培训违约金司帐处理

60、利用权资产初始计量

61、变幻: 乞助陈版主,境内母公司和境夫君公司汇率折算导致的抵消问题

62、合并方投资收益是否抵销

63、小麦代收代储(远期)业务司帐处理

64、关于同一掌握下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的确认问题。

65、IPO企业,既生产同时施工企业的收入确认问题

1、请教陈版,互助栽种树木,司帐处理的判断

gpqg 2022-12-1 14:03:01

请教陈版,某公司今年采取互助开拓办法,将原始承包条约价和规定转让给互助方栽种白木喷鼻香树,约定每亩种300棵树,公司供应树苗和养护与技能辅导,双方约定在90%以上成活率,无条件在条约期内,公司应无条件

互助方明显的树木,200元/棵(树胸径:XX公分)、500元/棵(树胸径:XX公分)。

我的问题是,该项经济业务是要把他算作是普通的委托加工业务来思考,还是须要将其作为售后回购业务去处理呢?

感激陈版。

chenyiwei 2022-12-2 06:22:06

此问题的关键是判断栽种期间苗木掌握权的归属是否已经转移给客户。
如果是则为售后回购;如果不是则为委托加工。

从主帖所述情形看,由于苗木发卖后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技能标准进行栽种和管护,且公司需无条件收购符合条件的树木,故方向于公司在此期间内未放弃对苗木的掌握权,参照委托加工的可能性更大。

guipingxuye 2022-12-2 16:22:44

个人认为,这树苗买回来之后,为了达到特定胸径,一定须要一个施肥浇水的掩护过程,这不便是一个加工过程了吗?以是该项业务是有业务本色的,不应认定为售后回购。

2、请教陈版主,关于“持续经营”问题

buzhanbo 2022-11-30 16:59:03

陈老师,

您好!

某客户为合资私募基金,2020年景立,召募成功后尚未对外投资。

企业目前有清算的操持(尚未作出正式决议,估量12个月内会进入清算),想先出具2022年1-11月的财审报告,叨教,1-11月可以按持续经营假设为根本体例吗?

如果可以,报告正文是否可以这么写呢?

chenyiwei 2022-12-2 05:59:55

参照财政部司帐司发布的准则履行问答(2021年第一期):

10.问:封闭式基金、理财产品、相信操持等寿命固定或可确定的构造化主体,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

答:根据《企业司帐准则——基本准则》并参摄影关讲解,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连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减少业务。
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司帐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条件。

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司帐主体将按照既定用场利用资产,按照既定合约条件了债债务,并根据企业司帐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是按照企业破产清算有关司帐处理规定处理。
因此,对付封闭式基金、理财产品、相信操持等寿命固定或可确定的构造化主体,有限寿命本身并不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成立。

据此,如果该基金的条约(或合资协议等,下同)中有明确约定,如果在2年投资期内未实际对外投资,则在条约约定的投资期届满后自动进入清算程序,而目前已知足进入清算的条件,或者基本确定将会知足条件,则该事变本身不会导致持续经营假设的不愿定性,可连续按持续经营假设体例报表,但需在附注中对干系情形(包括将自动进入清算)予以明确解释。
如果并无明确的自动清算约定,目前尚未作出是否提前清算终止的决定,则需考虑对持续经营不愿定性的影响。

chao_hl 2022-12-2 16:16:57

现在的司帐,以及对应的审计,只假如基于历史交易(经济事变)的,不按持续经营假设,又能按什么根本呢?

就算是对进入清算程序的企业进行审计,实际上也是基于持续经营/进行假设的:先以做出清算决定日为基准日,按照持续经营假设对截至该日进行审计(对应的是企业司帐也以持续经营假设为条件记帐);再以清算完成日为截至基准日,以前面做出清算决定日的审定值为期初值,按照清算期间发生的事变记账/审计。

你所述环境下,企业在其所指定的基准日(2022年11月30日),仍旧处于“坚持”状态、并没有已经进入清算状态。

此外,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委托审计,潜在的目的/意图,当然是证明其管理层并没有重大失落责导致企业资产重大丢失或恶意侵吞企业资产;而且该方面也是报表利用人所关注的。
以是企业司帐和外部审计,都该当以企业存续(而不是进入清算)为条件。

3、叨教陈奕蔚老师有"大众年夜众号吗?想加入大神的粉丝团。

yuanqingx310 2022-12-1 13:11:26

如题!

复制忍者卡卡西 2022-12-1 15:04:35

风里雨里,陈老师就在论坛等你!

chenyiwei 2022-12-2 06:18:48

抱歉,我没有开设公众年夜众号,近期也没有类似操持。
但本版面的其他版主中有开设"大众年夜众号的,也有其他"大众年夜众号在定期做版面上谈论问题的汇总整理,你可以关注这些"大众年夜众号获取信息。

刘乃兴 2022-12-2 16:02:59

去投奔他,他在中审众环

4、一揽子交易

sybspxcpa 2022-11-28 14:20:16

1、《企业司帐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

第五十一条规定,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的,常日应将多次交易事变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司帐处理:(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形下订立的;(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全的商业结果;(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至少一项其他交易的发生;(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如果分步取得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取得掌握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应该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子公司掌握权的交易,并区分企业合并的类型分别进行司帐处理。

2、《企业司帐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各项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应按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

3、企业司帐准则阐明第5号

五、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损失掌握权,应该如何进行司帐处理?

答: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损失掌握权的,应该按照《关于实行司帐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事情的关照》(财会[2009]16号)和《企业司帐准则阐明第4号》(财会[2010]15号)的规定对每一项交易进行司帐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损失掌握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应该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损失掌握权的交易进行司帐处理;但是,在损失掌握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该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损失掌握权时一并转入损失掌握权当期的损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常日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变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司帐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形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全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4、企业司帐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

第七条 企业与同一客户(或该客户的关联方)同时订立或在附近韶光内先后订立的两份或多份条约,在知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该合并为一份条约进行司帐处理:

(一)该两份或多份条约基于同一商业目的而订立并构成一揽子交易。

(二) 该两份或多份条约中的一份条约的对价金额取决于其他条约的定价或履行情形。

(三)该两份或多份条约中所承诺的商品(或每份条约中所承诺的部分商品)构成本准则第九条规定的单项如约责任。

5、企业司帐准则第21号——租赁(2018年修订)

第十三条 企业与同一交易方或其关联方在同一韶光或附近韶光订立的两份或多份包含租赁的条约,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该合并为一份条约进行司帐处理:

(一)该两份或多份条约基于总体商业目的而订立并构成一揽子交易,若不作为整体考虑则无法理解其总体商业目的。

(二)该两份或多份条约中的某份条约的对价金额取决于其他条约的定价或履行情形。

(三)该两份或多份条约转让的资产利用权合起来构成一项单独租赁。

请教陈版:

关于一揽子交易,目前只是针对合并业务、收入条约、租赁条约,干系准则进行了规定。
对付非合并、收入、租赁的业务,但符合“一揽子交易”观点(企业司帐准则阐明第5号)的业务,其他准则也没有规定,该如何处理?

一揽子交易,对交易的工具有什么规定?仅限定交易双方(包括其关联方)吗?

感激!

chenyiwei 2022-12-2 12:53:48

“一揽子交易”的识别认定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交易和事变,但在运用于涉及金融工具的“合成”时要很谨慎。
详细运用时应结合详细背景剖析,不存在“仅限定交易双方(包括其关联方)”等特定限定。

5、请教陈版-股份支付

王煎饼 2022-11-28 14:18:16

请教陈版主:

事变1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进行了A轮融资,引进PE 甲,融资1000万,创始人与公司、甲签订了一个条约,约定创始人变更为限定性股票,该股票仅当在公司做事满5年,才能变更为不受限定的股票,若不满5年,则公司有权以名义价格1元回购创始人持有的股票,叨教这是否构成股份支付,以及相应的依据。

事变2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从创始人手中以名义价格购买100万股(100万元),然后公司将这100万股以1000万的价格卖给了PE 乙,由于不可避免回购责任,公司将其定义为金融负债。
根据评估报告,公司的普通股代价是6元,故而公司将差价400万计入成本公积。

chenyiwei 2022-12-2 12:52:17

事变1、这应该只是为了避免创始人离职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而施加的限定,不是为了获取创始人做事的对价,故不构成股份支付。

6、不构成业务的判断

VinceWang82 2022-11-28 12:55:07

公司A和公司B为两家轻资产软件型企业,受同一掌握人掌握,B公司的设立只是为了在当地缴纳社保方便,所有员工的管理都有A公司统一管理。
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一样平常由A公司对外签订条约,由AB公司员工共同参与完成。

现在A公司要对B公司进行收购,是否构成业务呢?

chenyiwei 2022-12-2 12:50:50

B公司本身无商业本色,不构成业务的可能性更大。

7、【乞助陈版】联营公司股权被动稀释的司帐处理

德芙小巧粒 2022-11-28 17:15:56

A公司利用老准则,即企业司帐制度。
A公司有一联营公司B,2019年投资2千万,持股20%,有董事席位,按照权柄法核算。
B公司实收成本1亿元,2020年B公司亏损1亿元,净资产为零,A公司将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减记至零。
2021年B公司连续亏损,A公司无账务处理。
2022年,B公司开始大量融资,融资5亿元,个中5千万作为实收成本,4.5亿元作为成本公积,A公司对B公司的持股比例相应低落至10%,假设截至2022年底,B公司实收成本为1.5亿元,成本公积4.5亿元,未分配利润-5.7亿元,净资产3千万。
那么在2022年,A公司的司帐处理是否精确:

1、联营公司股权被动稀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变动 5亿10%=0.5亿

贷:成本公积-其他成本公积 0.5亿元

2、由于长期股权投资不是零了,须要把未入账的累计亏损翻出来

借:投资收益 (5.7-1)亿10%=0.47

贷: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度 0.47

这样的结果是B公司虽然估值涨了很多,但是2022年A公司却确认了对B公司很大的投资亏损。
觉得按照准则便是要这么确认,但总以为不太合理,请陈版主帮忙看看,感谢!

chenyiwei 2022-12-2 12:48:30

司帐处理的原则是这样。
在权柄法核算中,并不表示股权市场代价相对付权柄法下账面代价的增值。

8、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曾道理zdl 2022-11-28 17:21:16

国企A公司(属于生产企业),A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B公司(发卖公司),2004年设立集团公司C公司,因属于国企,A公司和B公司直接划转为C公司的子公司,C集团公司变为母公司,2012年,全体C集团通过改制,变更为民营公司,政府以改制时候的评估的净资产公允代价作为政府股本持有C集团30%股份,剩余70%股份由民营企业持股,民营企业以现金1.6亿元投资入股,请假陈版主主,C集团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和B公司如何计量?

chenyiwei 2022-12-2 12:47:28

C集团只是股东变更,对A、B的长投本钱未变,故C公司层面无需处理,更不应按评估值调账。

9、叨教陈版主-剩余股权的购买权是否构成衍生工具

13190142879 2022-11-28 17:22:18

陈版主,

您好,我们约到了一个问题。
A公司于2021年购买了B公司70%股权,并购后已经达到实际掌握。
双方在股权转让协议里面约定了一项购买选择权。
该购买选择权约定剩余30%股权,按照2023-2024年审定净利润均匀值的20倍进行收购,并约定了最高对价。
A公司若行使该购买选择权,B公司原股东须要无条件合营。

经由理解,A公司会视B公司2023-2024年纪迹决定是否行使,若古迹好则会行权,若古迹不好则不会行权,行权价格由公式约定。
无其他对赌条款

我的问题是,站在2021年并购时点,是否要对该购买选择权赋值即确定一项金融资产?

13190142879 2022-12-1 14:34:38

还请各位老师解惑

chenyiwei 2022-12-2 12:46:02

是,相称于少数股东付与母公司的一项买入期权,母公司可在合并报表层面和个别报表层面就此确认一项金融资产(以公允代价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10、关于债务达到条件转为股份的司帐处理

小小蛋烘糕 2022-11-28 16:43:48

请教大神们,如果投资者在投入的时候签订的协议是先以债务借款的形式投入企业,等企业达到约定的某个条件(比如在约定的期限如2年内某产品上市或通过审批,此产品存在不通过审批的风险)后,对公司的借款按事先约定的股数转为股本和成本公司,从而变成对企业的权柄投资。
叨教那初始的司帐处理以及后续的司帐处理该当怎么做呢?初始是直接确认成负债么?须要估计公允代价吗?

chenyiwei 2022-12-2 12:44:06

这种情形参照发行可转债处理。

由于转股条件能否达成属于发行方不能自主掌握的事变,故根据《企业司帐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第十二条“或有结算条款”的规定,应确认金融负债。

11、合并层面成本公积

桂红艳 2022-11-28 18:42:52

背景:国资委2018年景立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
住建局2021年景立丁公司,国资委将其持有的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无偿转让给丁公司。

问题:(1)丁公司合并层面的报表,期初应该追溯调度至比较期最早期初?

chenyiwei 2022-12-2 12:40:42

如果是同一政府(例如XX市XX区公民政府)下属的国资委和住建局这两个部门之间的股权划转,该划转系由双方共同所属的XX市XX区公民政府决定的,则属于同一掌握下合并,丁公司的合并报表体例可追溯到甲乙丙公司成立的2018年。

12、无偿划转合并成本公司

桂红艳 2022-11-28 18:50:07

请教各位老师:

背景:政府单位2018年景立A、B、C公司,另一政府单位2021年景立D公司,政府单位将A、B、C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D公司。

问题:(1)2021年D公司合并报表层面的,期初是否须要追溯调度至最早期?

(2)对付D公司合并层面,是否反响子公司(A、B、C公司)的成本公积,该成本公积属于无偿划转资产形成。
即在合并报表层面,子公司的成本公积是反响在成本公积、还是留存收益?

chenyiwei 2022-12-2 12:38:45

此问题取决于D取得A、B、C的股权是否构成同一掌握下合并。

需把稳这里的两个“政府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单位将A、B、C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D公司”这一事变是如何决策的。

13、请教陈版,非专利技能摊销

心海拂清风 2022-11-28 20:55:44

A医药公司2022年3月拿到产品批件,该批件对应的非专利技能研发本钱为6000万元,估量摊销年限为10年,3-5月生产了产品,10月卖出一批,因生产受发卖订单影响,不一定持续生产会中断,1-2月未生产,6-10月未生产产品。
问题:我的处理是生产时候该无形资产摊销计入产品本钱存货中,***时去匹配收入,未生产的时候类似于歇工计入管理用度?这样处理是否恰当?另一种不雅观点认为实务不好区分,直接计入管理用度大略可操作,陈版您怎么看,感激!

chenyiwei 2022-12-2 12:36:46

可以这样处理。

若能合理估计摊销期限内的估量产量,则按产量法摊销理论上最合理。
如果用产量法不可行,则按照主帖中的处理办法,“生产时候该无形资产摊销计入产品本钱存货中,***时去匹配收入,未生产的时候类似于歇工计入管理用度”。

14、地方城投国企市政道路能否确认为固定资产

mmzh52 2022-11-28 20:39:46

地方城投公司承建的***性市政道路,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没有签订代建协议,不存在落成后政府回购,不确认业务收入。
项目培植完成后能否确认为固定资产?

chenyiwei 2022-12-2 12:35:25

不符合司帐上对“资产”这一司帐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规定(紧张是无法证明可产生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故不能在企业司帐准则体系下确认为资产。

15、乞助陈版,关于互助项目分成确认收入及开具***的司帐处理问题

14722022264 2022-11-28 11:25:52

陈版,您好,现有甲公司和乙公司共同经营某项目,个中乙公司供应人力和场所,甲公司供应设备、利用的耗材试剂等,以乙公司的名义对外经营及收款,甲公司每月根据乙公司对外确认收入的35%向乙公司收款。

叨教陈版,甲公司35%的收款应确认什么项目的收入?是产品发卖收入吗?对乙公司开具***的话该当开具什么项目的***?

chenyiwei 2022-11-29 04:58:47

甲公司确认的应该是互助项目的分成收益。
由于甲公司是本色上主导项目运营的一方,其将设备、试剂等移交给乙公司不代表其掌握权的转移,不具备确认收入的条件。

详细开票问题涉及纳税方案,建议咨询税务专业人士见地。
实务中作为试剂和设备的发卖收入开票是有可能的,但这并不反响该交易的经济本色。

14722022264 2022-11-30 13:54:48

感激陈老师~

14722022264 2022-11-30 13:58:38

陈老师,如何判断甲公司是不是主导项目运营的一方,由于该项目本身因此乙公司的名义对外经营的,本身乙公司供应的是场所/人力和资质,叨教是否可以说甲乙公司共同主导项目运营?或者是考虑甲公司是乙公司做事的供应商?甲公司确认做事收入,乙公司确认相应的本钱?

chenyiwei 2022-12-2 12:30:45

根据《企业司帐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第十条: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方分别享有能够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不同干系活动的现时权利的,能够主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的一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该项目本身因此乙公司的名义对外经营的,本身乙公司供应的是场所/人力和资质,甲公司供应供设备、利用的耗材试剂等。
很明显甲方所投入资源的“技能含量”和“不可替代性”高于乙方投入的资源,以是甲方主导项目运营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将甲公司作为乙公司的供应商,甲公司确认做事收入,乙公司确认相应的本钱,则其条件是乙公司可独立承担对外做事的紧张任务,而这与双方共同投入资源、风险和收益共担的安排是不一致的。

16、陈版主,您好,请教一个关于经济补偿金的问题

wx_6273b02d67dd 2022-11-30 13:20:50

最近再做一家日资企业的审计,该企业在今年发生股权变更,转到另一家日企名下。
在转让时,前后任股东达成同等,为了担保过渡的平稳性,给予所有员工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入职韶光打算到股权转让这个时点,详细发放金额按照员工过去12个月月均匀人为乘以N+2打算,分期发放,期间离职的员工,不享有未发放部分的经济补偿金。
如后续有辞退员工、协商解除等环境,须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话,就从股权转让的时点开始打算。
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chenyiwei 2022-12-2 12:24:04

这种情形可能涉及作为辞退福利的司帐处理(一次性计入损益)。
因背景信息有限,无法做详细判断。

17、乞助陈版主:公司通过基金投资退出的问题

宁移白首 2022-11-30 12:30:46

背景:A投资管理公司以1千万出资B合资企业基金,然后B合资企业基金以这1千万投资C公司,C公司以1500万回购了B合资企业基金的投资。
B把这个1500万转回到给A,银行回单上用场写的是退出分配。
根据A和B的合资协议,退出分配顺序为先返还投资项目的本金,后将后续按实缴比例进行分配。

问题:A公司收到1500万怎么进行司帐处理?如果将项目本金1千万冲减对B的长投,收益500万作为红利是否可行?如可行,B公司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减资。

感激陈版主解答!

chenyiwei 2022-12-2 12:22:30

一样平常可以这样处理(账务处理应以合资企业GP或管理人出具的分配关照为依据)。
本金收回后,可以办理合资企业的减资或退伙。

18、房地产公司阛阓二次装修正造落成前落成后财务核算问题

豆豆cpa 2022-11-30 12:24:05

请教陈版主:我们的客户是房地产公司,有阛阓物业,目前阛阓二次装修,装修金额比较大(上亿),叨教下,二次装修落成前该当在什么科目核算?落成后在什么科目核算、摊销呢?

chenyiwei 2022-12-2 12:20:55

自有物业的装修本钱应单独确认为一项固定资产,在两次装修的间隔期内计提折旧。

装修期间,装修本钱可以在“在建工程”科目中归集。

装修开始时,对付前次装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账面代价应转入清理,并及时确认处置损益。

19、债务重组丢失确认问题

amanda1313 2022-11-23 16:23:44

请教陈版,债务重组案例如下:

持有的一项债权投资,已签署债务重组协议,30%未来通过现金偿还,70%展期8年同时降落利率偿还。

假设按照债务重组协议,公司计提了30%的减值丢失。
现在又涌现了债转股的选择,即对展期部分可以选择债转股,在协议签署日(还未完成转股),假设公司选择对40%展期部分进行债转股,那么:

【1】如果债转股的受偿率可以达到100%(假设股权代价公允),如下三种处理办法哪个更为得当?

a. 可以对债转股对应的债权转回一部分的减值,转回的金额是股权在协议签署日的公允代价与原40%债权的账面代价的差额,对剩余的现金偿还和展期部分不做处理;

b. 要将债务重组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是通过组合办法进行的债务重组,应该重新评估新债权(债转股+现金偿付+展期债权)的公允代价,并与原债权的账面代价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补提或是转回减值;

c. 出于谨慎性考虑,在协议日暂不处理,在转股日再进一步确认损益。

【2】如果债转股的受偿率达不到100%,如下三种处理办法哪个更为得当?

a. 对债转股对应的债权补提一部分的减值,补提的金额是股权在协议签署日的公允代价与原40%债权的账面代价的差额,对剩余的现金偿还和展期部分债权不做处理;

b. 要将债务重组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是通过组合办法进行的债务重组,应该重新评估新债权(债转股+现金偿付+展期债权)的公允代价,并与原债权的账面代价进行比较,确定是否补提或是转回;

c. 出于谨慎性考虑,在协议日暂不处理,在转股日再进一步确认损益。

chenyiwei 2022-11-24 17:45:19

1、理论上方案a是比较合理的。
但如果转股的公允代价有较大不愿定性(把稳名义受偿金额不即是公允代价),则选择c。
不建议选择b。

2、同样最合理的也是a,但此时基于谨慎考虑,需考虑别的债权是否应计提进一步的减值。

amanda1313 2022-11-26 01:19:33

感激陈版。
补充再提问一下,b方案是什么缘故原由不被建议?我理解不论是金融工具准则对本色性修正的剖断,以及债务重组协议对付组合办法的重组,彷佛都是附和推倒重来的。

amanda1313 2022-11-26 09:34:44

感激陈版。
方案b不得当的缘故原由是什么呢?无论从金融工具准则对付本色性修正的剖断,还是债务重组中对以组合办法的债务重组债权人的处理,彷佛都支持推倒重来的办法。

chenyiwei 2022-11-28 02:37

不同部分的受偿率是不同的,现金部分是100%,资产抵债或者转股部分取决于抵债资产或股权的公允代价与该部分债权的名义金额之比,其余还可能有豁免。
这些部分在债务重组准则下也是分开处理的,并有先后顺序哀求。

amanda1313 2022-11-28 09:38:40

感激陈版。

本例第一次是通过现金偿付+展期降息的办法进行重组,后来又添加了以股抵债的办法。

在第一次重组时,现金偿付+展期降息都是按照债权条约的原实际利率进行折现,并与原账面进行比较得出的丢失金额。
这里,作为债权人,没有选择按照推到重来的办法,对现金偿付+展期降息分别按照各自的市场利率折现打算公允代价入账,并终止确认原账面代价。

债权人的考虑是:

1)对债权人是否构成本色性修正的剖断,准则并未有明确的10%哀求;

2) 纵然考虑10%,现金偿付+展期降息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现值与原条约初始投资金额的比例大于10%,但是由于公司在此之前已计提了部分减值,如果按照新条约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现值与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代价进行比较,则比例小于10%。

因此综合考虑,债权人未按照市场利率折现重新确认入账代价,仍旧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与原账面代价的差额确认丢失。

叨教陈版,以上处理是否可以?

基于以上背景,假设上述处理是合理的,那么在新签署债转股协议后,原来的现金偿付+展期降息部分,是否该当分别利用市场利率折现确认公允代价,同时终止确认原债权投资账面代价的办法进行处理,也便是签署债转股协议时,一定会开释丢失。

chenyiwei 2022-11-29 05:06

10%的考虑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运用指南中有,以是并不是“没有明确哀求”。
还是要考虑是否属于本色性修正。

amanda1313 2022-11-28 13:00:10

感激陈版。
本例涉及三个节点:

第一年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此时尚未签署债务重组协议。

第二年中签署了第一次债务重组协议,通过现金偿付+展期降息的办法偿还债务。

第二次协议拟在现金偿付+展期降息根本上,添加以股抵债的办法。

针对以上三个节点,以下处理是否得当:

第一年年末尚未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公司按照预估的未来现金流和原实际利率折现,确认丢失金额。

第二年年中签署第一次重组协议后,现金偿付+展期降息仍旧按照原实际利率进行折现,并确认丢失金额。
而没有采取确认新债权,终止确认原债权的办法。
这里债权人的考虑是:

1)债务重组准则对债权人是否构成本色性修正的剖断,并未有明确的10%的哀求;

2) 纵然考虑10%,现金偿付+展期降息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现值与原债权的账面代价(扣除已计提减值)的比例小于10%。

签署第二次债转股协议时,仅对债转股对应债权部分重新评估利得或丢失,对原来的现金偿付+展期降息部分,不作处理,即这两部分仍旧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确认丢失金额。

以上三个韶光节点的处理是否妥当,感激陈版。

chenyiwei 2022-12-2 11:28

也可以这样处理。

amanda1313 2022-11-29 16:42:43

感激陈版。

amanda1313 2022-11-30 15:34:13

陈版,

假设债转股协议给出的条件是:以1元的债权可以取得>1元的股权,我有几个问题:

1)投资人是否可以就此确认债务重组利得?

2)正常市场交易下,是不是换出债权的公允代价该当与换入股权的公允代价相若才符合常理?还是说一样平常的实务上债转股的协议便是,1元面值的债权可以换取1元等值的股权。

3)目前债权的市场代价一定是远低于面值的,那么这种名义受偿率>100%的协议,是否有我们须要把稳的地方?我们该当如何全面的去思考减值和丢失的情形。

chenyiwei 2022-12-2 11:29

1、不可以。
2、是,换出债权的公允代价该当与换入股权的公允代价相若才符合常理。
3、关注取得的股权的真正公允代价,不能仅以名义的抵债金额入账。

amanda1313 2022-12-2 12:20:36

感激陈版。

由于股权为非上市公司股权,是采取估值技能确定的公允代价。

如果转入股权的公允代价高于转出债权的公允代价,是否该当按照如下准则哀求处理:

“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代价以其他办法确定的,企业应该将该公允代价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递延。
初始确认后,企业应该根据某一成分在相应司帐期间的变动程度将该递延差额确认为相应司帐期间的利得或丢失。
该成分应该仅限于市场参与者对该金融工具定价时将予考虑的成分,包括韶光等。

1)如果按照上述原则处理的话,初始确认时,可否通过“递延收益”这个科目来递延?

2)往后司帐期间,该当利用什么方法来摊销计入各期损益呢?可否按照拟持有的年限均匀分配到每年呢?但是拟持有的年限彷佛又是一个很主不雅观的东西。

3)各期确认收益的分录,借:递延收益 贷:投资收益。
是否可以?

20、请教陈版,新购设备验证调试期核算

wqhaohaoxuexi 2022-11-30 11:48:48

陈版主您好!
情形资料如下:甲公司外购新设备,该类设备市场上供方只对能产生出合格品供应担保,不对设备产出合格品率供应担保。
新设备到厂,外不雅观、产出成品合格,即可接管。
新购入设备需经甲公司验证调试达到生产哀求的产出合格品率后才能移交生产利用。
求教如下问题处理是否合规:(1)因设备需经由一段韶光的验证调试,以是接管设备在完成验证调试前按在建工程核算;(2)验证调试期间,生产合格品发卖计入收入,验证调试期间耗用的料工费计入发卖合格品本钱;(3)疑问:是否可以考虑将验证调试期间发生的料工费计入设备成本化?成本化金额与验证调试期间生产合格品整天职配时须要按照什么标准进行?(4)疑问:如果长期(6个月以上1年以内,或1年以上)验证调试不达标(即不知足生产哀求的成品合格率),是否可以连续在“在建工程”中核算,还是考虑最初计入在建工程本身就不合理?应该如何处理较为合理?感谢您百忙之中的解答,感激!

chenyiwei 2022-12-2 12:19:34

1、是。

2、验证调试期间耗用的料工费,并不能全部计入发卖合格品本钱。
建议按照公司设定的目标合格品率,将实际合格率低于目标合格率部分所耗用的材料计入在建工程本钱(如有非常的重大丢失,则用度化)。

3、建议按照量产(正常合格品率)情形下的目标单位本钱作为试运行发卖本钱,实际花费超出目标试运行发卖本钱的部分视情形计入在建工程本钱或者用度化处理。

4、可以在在建工程中核算,但如果调试周期明显超出正常,则应考虑对其计提减值。

21、请教陈版主及各位大佬,母公司将所持子公司的股权褒奖给子公司的员工,如何账务处理?

Kevinyxd 2022-11-30 10:54:26

陈版主,各位大佬好,该业务该当属于集团股份支付吧,那么就涉及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合并报表分别怎么处理。
我个人理解,母公司该当是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子公司是权柄结算股份支付,合并层面还是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对吗?末了,母公司分录是否是: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 搪塞职工薪酬 后续结算转让子公司员工股份时是 : 借搪塞职工薪酬 贷 长期股权投资 ? 长投一借一贷平了?怎么觉得很怪,感谢指教!

chenyiwei 2022-12-2 12:14:51

母公司该当是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子公司是权柄结算股份支付,合并层面还是权柄结算股份支付。

假设无偿转让,则司帐处理:

1、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不做处理,备查登记所持子公司权柄份额的减少即可。
(虽然减少了对子公司的投资,但为子公司承担用度又增加了对子公司的长投本钱,两者恰好相抵)

2、子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借:管理用度,贷:成本公积。

3、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效果与子公司相同。
如果在该次股权勉励之前,该子公司不是全资子公司,则合并报表层面需补做一笔:借:成本公积,贷:少数股东损益。
(按照子公司层面的股份支付用度乘以付与之前的少数股权比例)。

22、请教陈版主:母公司间接持股达58%,是否并表的问题

lhyvip0727 2022-11-30 10:36:23

请教陈版主:母公司合并层面间接持股达58%,是否应该并表的问题

背景:

该公司为下级公司A、B、C在原股东D牵头下共同投资设立,个中D持股30%(第一大股东),A、B分别持股23%(核算在长期股权投资,已全额计提减值),C持股12%(核算在可供***金融资产,已全额计提减值),一位自然人股东持股12%。

现状: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多年未经营,曾拟进行清算注销,但因个中自然人股东未赞许而终止,公司除银行账户有资金外,已无其他资产。

2022年7月,由于与自然人股东多次沟通无果,清算行为终止,该公司第一大股东D将所持30%通过XX产权交易所进行公开拍卖,并已被另一位自然人股东认购。
母公司合并层面间接持股比例达到58%,提出考虑是否并表。

chenyiwei 2022-12-2 11:59:46

建议供应目前最新的股权构造图,并解释D是否掌握A、B、C。

23、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本钱吗

xhx196339XHX 2022-11-30 10:19:14

目前在审计国网电力公司回购资产,发生的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本钱,这种做法精确吗,有干系政谋划定吗

chenyiwei 2022-12-2 11:39:46

不清楚详细情形。
这里的“回购”是新取得一项资产,还是融资性的售后回购?

如果是新取得一项原来不拥有、不掌握的资产,则签订资产购买条约干系的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本钱。

如果是融资性的售后回购,则该印花税属于融资本钱,不计入资产代价。

24、关于前期差错更正

wx_5e11bded959a 2022-11-30 15:42:21

被审计单位有个项目是***停车位利用权,该项目地块为政府2013年划拨,无地皮利用权证,项目有400个停车位,累计对外发卖了300个,剩下的100个车位,个中50个移交学校无偿利用(这50个车位2021年初学校因新建停车场不再利用已返还企业),剩余50个用于临时停车及短期租赁,100个车位一贯挂在存货。
2021年有个客户提起诉讼,法院剖断划拨地皮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罚,讯断该利用权转让条约无效,需退还车位款项,截止目前,约200位客户已进行登记须要退款,已确定参照前述讯断实行,要退还车位款。

问题1:未登记的100位客户可能是不知道情形还未来申请退款,可能是已经在利用并不须要退款,那在2021年期末的是否是否须要按对外发卖的全额(300位)计提估量负债?如果按全额计提负债了,那客户一贯不来申请退款后续要怎么处理?

我的理解是条约无效的话,客户随时都可能来退款,处于谨慎考虑,该当在2021年期末全额计提估量负债,后续过3-5年客户如果一贯不来退款的话,视同客户无需退款,再将计提的估量负债与存货、未分配利润进行冲销。

问题2:因该停车位无产权无法对外***,企业也无补地皮出让金的打算,纵然对外出租也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现有的100个车位及退款后回收回来的车位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那原来剩余的100个车位及回收回来的车位须要从什么时点开始计提折旧?

我的理解原来这100个车位作为存货核算不须要调度,企业的目的紧张还是用于***,临时停车及短租产生的收益也较小,在法院讯断后,将该100个车位转入固定资产,按公司政策房屋建筑物40年进行计提折旧(停车场建筑设计的利用年限是50年),后续退款后收回来的车位也转入固定资产,在收回的时点按40年的进行折旧。

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得当?

chenyiwei 2022-12-2 11:26:55

问题1:赞许你的理解。

问题2:基本赞许你的理解。
但要关注在无法***的情形下,仅靠出租收入能否填补其本钱,谨慎考虑是否发生固定资产减值。

25、购买的专利申请权,能否确认无形资产?

numberxu123 2022-11-24 22:37:41

请教:A公司向B公司购买一项“专利申请权”,能否确认为“无形资产”?若该“专利申请”后续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如何处理?

chenyiwei 2022-11-27 11:38:00

“专利申请权”的详细权利范围是什么?如果动用该权利申请到了专利,则该专利权的完全权利是否均由本企业享有,转让方不再享有?

其余,受让方是否具备履行该专利(即主导该专利所对应的技能成果的履行)的实际能力?还是仍需依托于原转让方来履行该专利,受让方只是享有收益权?

后续转让方和受让方有无收益分成安排,如有,详细如何约定?

numberxu123 2022-11-30 18:44:42

《专利申请权》转让协议约定:专利申请权转让的性子为永久性的专利申请权转让,转让方不得基于该项专利研发新的技能和申请新的专利。
转让后受让方拥有完全的权利。

该项专利用于受让方的生产,受让方具备履行该项专利的能力。
永久转让,无收益分成安排。

guipingxuye 2022-12-1 17:00:43

学习了。

chenyiwei 2022-12-2 11:23:41

1、如是,则该项外购取得的“专利申请权”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
后续直至专利申请成功之前,不论有无减值迹象,每年末都应进行减值测试。

2、对付减值测试,一方面要关注该专利申请权所对应的技能本身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不申请专利的情形下能否履行该技能并获取经济利益;其次要考虑专利申请成功后可得到的对经济利益的额外保护。
不应将专利能否申请成功作为判断是否减值的唯一标准。
例如,如果专利申请不堪利,能否将其作为一项非专利技能予以履行,运用于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产生经济利益?

26、股权划转

wx_60764ff2e2a1 2022-11-28 15:06:05

陈版您好,请教一个问题,以前年度A公司投资B公司持股15%,作金融资产核算(A、B公司均未上市),同一国资委下,2022年9月国资委无偿划转B公司50%股权给A公司(国资委主导下),A公司持股65%。
这种情形下能否按照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处理,A公司对B公司投资能否按照合并日B公司账面净资产的65%确认,还是要按照15%合并日公允加50%公允确认呢?麻烦您了。

wx_60764ff2e2a1 2022-12-1 09:21:43

合并日B公司账面净资产为负数,那么如果按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A公司个别报表长投便是0对吧(合并时要把长投调成负数对应调度成本公积),原投资金融资产的账面代价就应转投资收益,如果以前年度存在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可以这样理解吗?

wx_60764ff2e2a1 2022-12-1 09:50:17

原金融资产账面代价应转成本公积,

chenyiwei 2022-12-2 11:18:11

由于是在双方共同的大股东(同一国资委)主导下完成的划转,以是可以按照分步交易实现的同一掌握下合并处理。
具体会计处理请参考2014年修订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运用指南: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同一掌握下被投资单位的股权,终极形成企业合并的,应该判断多次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
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合并方应该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掌握权的交易进行司帐处理。
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取得掌握权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司帐处理:

(1)确定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钱。
在合并日,根据合并后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终极掌握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代价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钱。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本钱与合并对价账面代价之间的差额的处理。
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钱,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代价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代价之和的差额,调度成本公积(成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成本公积不敷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3)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取权柄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司帐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采取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干系资产或负债相同的根本进行司帐处理;因采取权柄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柄其他变动,暂不进行司帐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当期损益。
个中,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根据本准则采取本钱法或权柄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柄应按比例结转,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司帐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柄应全部结转。

(4)体例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方应该按照《企业司帐准则第20号逐一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体例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方在达到合并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日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向处于同一终极掌握之日孰晚日与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柄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例5】2×12年1月1日,H公司取得同一掌握下的A公司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000万元,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干系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
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代价为22000万元(假定与公允代价相等)c2×12年及2×13年度,A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柄变动。
2×14年1月1日,H公司以定向增发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吱公允代价为4.5元)的办法购买同一掌握下另一企业所持有的A公司40%股权,干系手续于当日完成。
进一步取得投资后,H公司能够对A公司履行掌握。
当日,A公司在终极掌握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代价为23000万元。
假定H公司和A公司采取的司帐政策和司帐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
H公司和A公司一贯同受同一终极掌握方掌握。
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
不考虑干系税费等其他成分影响。

H公司有关司帐处理如下:

1.确定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钱。

合并日追加投资后H公司持有A公司股权比例为65%(25%+40%)

合并日H公司享有A公司在终极掌握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代价份额为14950万元(23000×65%)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本钱与合并对价账面代价之间的差额的处理。

原25%的股权投资采取权柄法核算,在合并日的原账面代价为6250万元(6000+1000×25%)。

追加投资(40%)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代价为2000万元。

合并对价账面代价为8250万元(6250+2000)。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本钱与合并对价账面代价之间的差额为6700万元(14950-825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本钱 149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本钱 60000000

——损益调度 2500000

股本 20000000

成本公积(股本溢价) 67000000

27、签订分期收款协议的应收账款是否可以转入长期应收款

hanjiangliye 2022-11-30 19:06:06

A上市公司的一个BOT污水处理项目业主方是某地B镇级公民政府,2022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余额10000万元,根据账龄计提坏账准备,2023年污水处理用度形成应收账款约5000万元。
因受疫情影响,B镇级公民政府财政收入紧张,国家亦出台减免当地企业污水处理费的扶持政策。
镇级公民政府财政收入紧张,2023年安排资金操持约1000万元。
到2023年底形成应收账款14000万元。
若根据账龄计提坏账准备,A公司须要计提坏账比例超过50%,A公司拟通过与B镇公民政府签订分期收款协议,分4年收回污水处理费,同时将该BOT项目污水处理用度形成的应收账款转入长期应收款。
对付该事变,拟处理见地如下:

1、鉴于污水处理业务是真实的,因新冠疫情影响及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污水处理费是暂时的,因此A公司不存在通过放款信用期达到收入增长的情形;

2、对付签订协议后的污水处理费确认应收账款,该当根据适当折现率将货币韶光代价折现后确认,对付签订协议签的存量应收账款,根据应收账款账面代价转让长期应收款核算;

3、公司须要对该污水处理项目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资产是否须要计提减值准备。

乞助陈版主及各位网友,该处理是否精确?

chenyiwei 2022-12-2 10:49:32

主帖的处理思路基本合理。
其余,对已形成的存量应收账款应积极进行债务重组,谨慎从严计提减值准备,充分考虑收款韶光对付资金韶光代价丢失的影响。

新CAS 22第四十七条:“由于预期信用丢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韶光分布,因此纵然企业估量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韶光晚于条约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丢失。
”。

28、关于EPC项目融资租赁

S七1995 2022-11-30 22:12:58

乞助版主和各位大佬,现在有一个光伏发电的EPC项目,EPC项目的总承包方将EPC项目中的设备***给融资租赁公司,然后业主方再和融资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条约。
有以下几个问题:

(1)融资租赁条约约定了可以提前还款,并且只要提前一个月关照就不用支付提前还款补偿金,业主很有可能在一年内提前还款,这样如何确定租赁期限。

(2)融资租赁的金额在条约签订时不愿定,只约定了最高金额,然后融资租赁公司付款给EPC总承包方也是分批支付的,这样业主方是不是须要拆成多少个租赁条约分别打算。

(3)承包方给融资租赁公司开票后,融资租赁公司给承包方支付货款,但是实际设备到货金额与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的货款不一致。

(4)融资租赁条约中约定了内部收益率,可以利用该利率作为折现率吗?

(5)融资租赁公司按照偿还的本金以及利息的合计数开具***,税率为13%,如果条约中的约定的收益率不能作为折现率的话,结合您之前在干系帖子里的回答,是不是该当按照每期支付的不含税租金以及本金总金额测算利率,这样测算出来的利率和条约约定的打算租金的利率以及中约定的内部收益率差异比较大,假设极度的情形,租赁期只有一年,租赁利率为5%,本金为100万,期末支付租金105万,但是能取得进项税额12.08万,这种情形下,利率就没办法打算了,还是本金该当是100/1.13。
@chenyiwei

chenyiwei 2022-12-2 10:46:48

该交易实际上是一种融资行为。
这种融资租赁协议,名为直租,实际上租赁公司仅供应融资,租赁物的掌握权由供应商直接转移给承租人,出租人本色上因此租赁物为抵押,以代付资产购建款项的形式向承租人供应融资。
因此,对付此类租赁,可以参照原准则下的“售后回租构成融资租赁”或者新准则下的“售后租回中的资产***不构成发卖”进行司帐处理,不该用“利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科目。
即承租人的处理要点为:

1、根据出租人向供应商支付设备价款的情形,一方面确认在建工程(或其他非流动资产),另一方面确认金融负债(如长期搪塞款)。

2、上述金融负债自其初始确认日开始计息,建造期内的利息可作为专门借款用度成本化计入资产本钱,资产落成交付后的利息支出用度化计入财务用度。

3、资产达到预定可利用状态后,按实际本钱(包括租赁公司代付的部分和本企业自行承担的部分)转入固定资产,正常计提折旧。

上述做法在新老租赁准则下均适用。
尤其是在新租赁准则下,由于此类情形下租赁公司一样平常不可能承担100%的资产购建款项,有部分还要承租人自行支付给供应商,上述处理办法就可以避免将同一项资产的一部分本钱归入利用权资产、另一部分归入固定资产所造成的麻烦。
也更能表示此类交易的经济本色。

因此,本案例中的租赁就可以看作取得一笔可提前偿还的借款即可。
借款本金即为租赁公司向供应商实际支付的EPC条约款,按该金额确认为一项长期搪塞款即可。
鉴于还款期限不愿定,相应地需支付款项总额不愿定,故不用分别列出搪塞款总额和未确认融资用度,按实际融资天数计提利息时,贷记“长期搪塞款——应计利息”即可。

即,把融资和工程培植区分开,就把得到融资作为一项普通的借款处理,这样司帐处理的思路会更清晰,也会大大简化。

29、请教关于租金减免-新租赁

lcjlcj22 2022-12-1 00:27:37

请教陈版关于新租赁,租赁条约约定了后续3年固定减免4月份的租金,是否在打算租赁付款额时直接按照整年付款金额(11个月)除以12个月的金额确认打算利用权资产呢

chenyiwei 2022-12-2 10:05:57

租赁付款额按照条约约定的付款韶光表确定,据此将折现金额确认为利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对利用权资产的折旧在整年12个月之间均匀分摊,包括名义上免租的月份也须要计提折旧。

30、请教陈版,关于在建工程用度分摊

lcjlcj22 2022-12-1 00:39:00

在建工程部分用度无法对应到详细建筑物,例如设计费、电缆、辅材,叨教例如设计费、电缆、辅材分摊是按照建筑物主条约建造原值的比例还是按照产权证的建筑物面积分摊比较得当

lcjlcj22 2022-12-1 21:03:04

chenyiwei 2022-12-2 10:04:32

一样平常按照建筑物主条约建造原值的比例分摊。
当然在某些情形下利用其他分摊办法也是可以的,但一旦确定采取某种分摊方法,就应该保持一向性。

31、求教业务现金流量公司中收入和本钱是否包含增值税?

vgs999 2022-12-1 09:52:58

1,业务现金流量中业务收入和业务本钱是否包含增值税?

2,公式同时=净利+折旧,是不是可以认为不含增值税?

3,增值税构成了现金流,为什么不含?比如收到113万,肯定是收到的含税的现金流。

感激

huanjianqihao 2022-12-1 23:19:14

发卖商品、供应劳务收到的现金包括销项税,购买商品、劳务支付的现金包含进项税,同时现金流量表支付税费包含增值税。

chenyiwei 2022-12-2 10:03:25

此类指标一样平常都按照不含增值税的金额打算。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本色是代收代付,并不构成本企业可利用的经营现金流。

32、可变对价和搪塞客户对价的差异

Ryan_q 2022-12-1 09:58:54

@chenyiwei,陈版主:

如题,关于可变对价和搪塞客户对价差异阐明:

某公司发卖货色时约定未来会进行折扣,折扣办法如下:

1、现金返还

2、经销商下次拿货时可以利用折扣额度抵消应收账款

问题:

上述对付1、现金返还是否视为一项金融负债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其他搪塞款

上述对付2、抵扣权利是否视为一项额外购买选择权,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条约负债 ,下次拿货利用折扣时,借:条约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

问题2:

对付可变对价在确认计量时获取了可靠的估计,例如返利的比例进行账务处理,但由于该对价又与搪塞客户对价有关,请教陈版主,这个时候既适用可变对价又适用搪塞客户对价,如何考虑该情形?

望陈版主辅导!

chenyiwei 2022-12-2 10:02:15

1、根据《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司帐类第2号》之“2-5 发卖返利的司帐处理”:

企业应该基于返利的形式和条约条款的约定,考虑干系条款安排是否会导致企业未来须要向客户供应可明确区分的商品或做事,在此根本上判断干系返利属于可变对价还是供应给客户的重大权利。
一样平常而言,对基于客户采购情形等给予的现金返利,企业应该按照可变对价原则进行司帐处理;对基于客户一定采购数量的实物返利或仅适用于未来采购的价格折扣,企业应该按照附有额外购买选择权的发卖进行司帐处理,评估该返利是否构成一项重大权利,以确定是否将其作为单项如约责任并分摊交易对价。

因此,现金返利确认为金融负债;抵扣权利作为额外购买选择权处理,一样平常是确认为估量负债。
由于约定的折扣结算办法是抵后续采购款而不是额外交付实物,以是不是条约负债。

2、搪塞客户对价的目的不是为了从该客户取得可识别商品或做事的,其司帐处理也是冲减收入,事实上和可变对价差异不大。

33、施工项目按结算单确认收入是否符合新收入准则

Currentassets 2022-12-1 10:14:07

乞助各位大神:

A企业是施工项目企业,目前的司帐政策是按照客户已计量确认的计价结算单确定收入,同时根据客户确认的方量结转本钱。
资产负债表日,把所有已发生的本钱同时结转收入本钱;项目落成后,如取得公司客户补充确认的计价结算单据,以公司客户补充确认的计价结算单据金额确认为当期收入。

想问:上述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新收入准则?是否可以把这种按结算单确认收入的论述为里程碑法?

chenyiwei 2022-12-2 06:30:37

不可以。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关于严格实行企业司帐准则 切实做好企业2021年年报事情的关照》(财会[2021]32号):“对付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如约责任,企业应该判断是否能合理确定条约如约进度,并考虑商品的性子,采取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恰当的如约进度。
企业在评估是否采取产出法确定如约进度时,应该考虑详细事实和情形选择能够如实反响企业如约进度和向客户转移商品掌握权的产出指标。
例如,在评估是否采取“已达到的里程碑”这一产出指标来确定如约进度时,企业应该剖析条约中约定的里程碑与如约进度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企业在条约约定的各个里程碑之间向客户转移了重大的商品掌握权,则很可能表明采取“已达到的里程碑”确定如约进度是不恰当的,企业应该选择其他产出指标或其他方法来确定如约进度。
对付每一项如约责任,企业只能采取一种方法来确定如约进度,并加以一向利用,不得在同一司帐期间内或不同司帐期间随意变更确定如约进度的方法。
”。

主帖所述情形下,无法证明按照客户已计量确认的计价结算单能够恰当反响如约进度(无论是产出法还是投入法)。
实际上是按开票进度确认收入,严格来说不符合准则规定。

34、乞助陈版主,房企前期投入地皮熟化资金发生的 借款用度是否可以成本化?

阿王呀 2022-12-1 10:33:10

某房企为政府供应熟化资金,发生的借款用度是否可以成本化?未签订地皮出让条约。

chenyiwei 2022-12-2 06:27:26

不建议。
由于是在未签订地皮出让条约的情形下供应融资,无法确定当前交易与日后获取开拓项目用地之间的关联,故应作为一项单独的供应融资的交易处理,向政府收取的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为此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用度。

35、司帐核算规范疑问

fuqumian 2022-12-1 11:53:24

本公司为建筑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由于无司帐核算方面的外部监管,故未实行新收入准则(可能未来2年会实行),目前仍旧利用旧的建造条约准则进行司帐处理,可能连建造条约准则的哀求都没做到、不规范,仅是根据以前年度的习气进行司帐处理。
目前公司准备规范司帐核算,叨教要按照《企业司帐准则第 15 号——建造条约》规范吗?由于2年后可能就实行新收入准则了,是否有这个必要?能否就按目前不规范的办法再连续核算2年,等到2年后直接实行新收入准则?

chenyiwei 2022-12-2 06:25:26

建议直接按新收入准则规范。
如果贵公司实行新企业司帐准则的,则自2021年度起不再实行原建造条约准则。

36、请教陈版主条约取消后的本钱用度问题

达芬奇兮 2022-12-1 14:22:27

公司与客户签订了大项目条约A,A条约下面由各个独立的小项目(b,c,d,e,f)组成,各小项目相互独立,公司对各小项目均有人工投入,现客户取消了个中b,c项目订单,并签订了补充协议,删除了b,c项目的条约金额,别的项目连续运行,问b,c项目干系的支出是计入发卖用度还是计入如约本钱?

huanjianqihao 2022-12-1 23:52:33

根据《企业司帐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的规定,同时知足下列条件的,应该作为条约如约本钱确认为一项资产:(1)该本钱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条约直接干系。
(2)该本钱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包括持续履行)如约责任的资源。
(3)该本钱预期能够收回。
如补充协议对删除的B,C项目干系支出没有约定补偿,个人认为B,C项目的干系支出也是为了匆匆成大项目条约的实现而产生的本钱,可以计入条约如约本钱。

chenyiwei 2022-12-2 06:24:27

如果B、C项眼前的商品并未交付给客户,且各项目相互独立,则已发生本钱扣减客户补偿款(如有)后的差额计入发卖用度途理(如为偶发性的,也可以列入业务外支出),不计入其他项目的如约本钱或者业务本钱。

37、医疗东西厂商与经销商之间有关经销做事费的处理

numberxu123 2022-11-30 17:36:03

背景:A公司是一家医疗东西公司,拟进行IPO,B公司是其经销商。
经销商B与甲医院达成了一项发卖,但是甲医院哀求直接与厂商(A公司)签订发卖条约并直接与A公司进行结算。
由于本色上甲医院是经销商B开拓的,因此A公司还是须要向经销商支付一笔“经销用度”。
这种情形下该如何处理?

问题:

(1)是否该当跳出条约与***的约束,基于根据业务的本色直接按净额确认收入(条约价-支付给经销商的价款)?这种情形下,由于A公司已全额开具***,A公司会丢失一部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2)另一种情形,A公司与B经销商在《经销商协议》里面约定:若客户由经销商开拓,但是客户哀求直接与厂商(A公司)签订协议并结算时,A公司需向经销商支付相应的”客户开拓做事费“,B经销商需向A公司开具“做事费***”,A公司将其确认为“业务本钱”。
这种处理办法是否合规?

chenyiwei 2022-12-2 06:16:23

这种情形下经销商是代理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A公司按总额法确认收入,归属于经销商的佣金作为发卖用度(条约取得本钱)处理。

上述处理同时适用于主帖中所述的两种情形。

38、乞助陈版主,利率掉期业务适用CAS22准则处理时,司帐处理问题

466733217 2022-11-30 17:32:30

一、问题背景:

A公司理财产品中,存在大量的利率掉期业务,其与中国银行签订的利率掉期合约,合约期限均为15天,紧张条款如下,因其为无根本券的利率互换协议,以是拟采取《企业司帐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视作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司帐处理。

二、问题

1、拟采取的司帐处理

(1)协议签订日

开始时的利率互换考虑实在以时价标价,公允代价为零,不进行司帐处理是否合理?

(2)期末(也是结算日2022-11-15日)

①期末衍生工具公允代价变动

由于协议约定公司支付银行的欧元利息为0,仅银行单方面支付公司以美元计价的利息,衍生工具期末的公允代价=中国银行支付的美元利息,这样打算是否合理?

借:衍生工具-利率互换(中国银行支付的美元利息)

贷:公允代价变动损益

②收到银行的息差

借:银行存款(中国银行支付的美元利息)

贷:衍生工具-利率互换

2、列报问题

由于公司的欧元存款签订了利率掉期协议,那这笔欧元存款该当作为其他货币资金核算,在对该笔存款进行金融资产现金流量测试时,是否须要考虑利率掉期协议对它的影响?如果考虑,那把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那它的公允代价变动和衍生工具的公允代价变动不是重叠了吗,不明白该怎么处理?

chenyiwei 2022-12-2 06:14:42

1、在条约生效日(互换起始日),若没有期权费或类似用度的收付,且条约约定的美元、欧元利率基本代表了各自币种在近期金融市场上进行类似融资的市场利率,则可以认为衍生工具的初始计量金额为零,起始日不做关于衍生工具的司帐处理。

2、主帖中的交易实际上因此美元为质押取得一项利率为零的欧元借款,同时通过远期合约锁定还款日的换汇利率,因此应分拆为美元定期存款、欧元借款、远期合约三项交易分别处理。
远期合约的公允代价参照《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4-1-1中的方法打算,而不是将美元存款的利息视为衍生工具的公允代价。

39、矿山环境管理规复基金

jiuzhou010 2022-11-30 17:05:56

陈版,按照现在的矿山环境管理规复基金管理办法,最初用于打算每年发生的地皮复垦及环境保护基金每年折现后的现值确认了弃置用度和估量负债后,如果每年实际支付的金额小于或者大于估量金额时,是否须要每年年末,对未来年度估量支付金额进行重新判断,调度估量负债及固定资产的金额了呀?

chenyiwei 2022-12-2 06:03:56

1、这里的“如果每年实际支付的金额”是指每年的提存金额,还是每年为履行环境管理规复责任而实际动用的金额?

2、如果提存金额发生变革的,则其依据是什么?如果是实际动用金额不同于当初估计的,则差异缘故原由是什么,是否构成前期差错?

3、目前矿山是否已开采完毕?干系固定资产的账面代价是否已为零?

4、能否改动对后续剩余需发生支出的估计金额?还是只能确定已发生金额与原估计金额的差异,后续剩余的差异不能合理估计?

40、请教陈版,关于受托加工问题

jlapple 2022-11-30 15:51:57

公司发卖给客户的产品,客户生产加工后形成的边角料会再次委托公司进行加工并支付加工费,但条件是1:1,即供应1吨边角废物就要返回1吨产品。
公司正常的加工丢失率较低不会大于5%,公司正常生产与受托加工没有做明确的区分,偶尔存在以自产产品直接交付受托产品的情形。
在交付条件为1:1的情形下,相称于忽略了损耗,直接用1吨废物换1吨产品。
公司正常产品的定价标准为紧张材料的市场均价+加工费。
那么1:产品和废物之间差额也便是加工费的构成与公司正常产品的定价中的加工费确定根本同等;2:加工费定价与正常产品定价中的加工费有差异,但也是基于加工本钱的本钱加成。
叨教陈版及各位,上述这种业务的两种情形是不是更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流业务?而非受托加工。

chenyiwei 2022-12-2 05:48:50

这种情形这天常经营活动中的受托加工业务,不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流准则。
对付客户委托公司加工的边角料,如果条约明确约定了1:1的交付哀求,且利用边角料加工的产品和正常产品实际上没有实质差异,具有可替代性,则不论对边角料及其所加工产品的实物管理如何,均参照委托加工处理。

对付边角料加工时哀求返还1:1的产成品,不考虑损耗的问题,可以作为本公司付与客户的数量折扣处理,即同样的加工费收入需供应更多的加工做事,供应更多产品。

41、请教陈版: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对付亏损条约的司帐处理

CityofStars 2022-11-30 15:47:16

请教陈版,现有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给主机厂或者零部件供应商供应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
个中,卖给A客户的产品从2020年度开始都是亏损的,紧张是由于原材料铝合金价格的大幅上涨。
干系基本情形如下:

1、和A客户签订了框架条约,部分框架条约约定了有效期5年,部分没有约定有效期;框架条约中约定了各产品的年度价格或者约定了方案需求量。
同时,A客户会不定期(可能半个月、也可能一个多月)给公司下达滚动需求预测,但滚动需求预测每每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
一样平常而言最近一个月会精确到某几天需供应多少货,公司一样平常会按照预测到某几天的量去供货,在预测的发货日之前如需求有变动,双方会通过微信沟通确定终极的越日发货量。
2021年12月27日下达的某产品的需求预测从2022年1月-2022年6月,个中最近一个月的预测即2022年1月的需求量预测会到某几天需供多少货,剩下的2-5月都仅会给一个整月的需求预测量;2022年6月16日下达的同样产品的需求预测包括7月和8月,7月和8月都是仅给了一个整月的需求预测量;2022年7月11日下达的需求预测7月份是相瞄准确的,8月和9月只有整月需求预测量。

2、公司以发卖量定生产量,考虑到及时交货问题,公司每每会提前备货。
然而目前该产品一个月的需求预测量已经超过公司的在产品、产成品、半成品等所有库存量的加总,即存在部分没有标的发卖预测量;

3、公司产品的原材料是铝合金,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本钱的比例高达50%,铝合金自2020年3月以来涌现大幅上涨,2021年10月达到最高2.4万元/吨,2021年末大约为2.05万元/吨,2022年6月末大约为1.9-2.0万元/吨,7月-目前铝价大约在1.7-1.9万元/吨;

4、协议中有约定“若A客户未按协议约定结算款项给公司正常运作造成困难的,公司可单方解约且不承担违约任务”。
2021年底A客户开始未按照协议约定结算款项,2022年上半年公司就原材料补差情形与付款情形与A客户进行会谈,未达成一存问见;2022年下半年公司打算退出,不再给A客户供货,目前的会谈状态是供货将持续到12月中旬,A客户也正在联系其它供应商,但12月中旬能否顺利退出还存在较大不愿定性,是否会发生索赔也未知。

叨教陈版,对付与A客户干系的亏损条约在计提估量负债时应考虑计提多永劫光的?是按照条约有效期计提,最近一个月相瞄准确的预测量计提,还是按照估量供货到12月中旬的韶光去计提呢?

chenyiwei 2022-12-2 05:44:05

此问题紧张考虑两方面:1、如何界定“不可撤销条约”,即本钱发生的不可避免性;2、对不可避免的丢失金额能否合理、相对准确地估计。

对付1,应结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框架条约约定予以剖析,常日需利用状师等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忙,结合行业老例、以往法律判例等,作出合理、谨慎判断,包括不接单的可能性和哀求调价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调价幅度等。

对付2,应考虑在客户给出的较粗的预测根本上,能否结合行业的时令性、周期性特色予以细化,对付依据1确定的不可撤销条约的可能丢失作出估计。
需把稳:根据《企业司帐准则阐明第15号》第三条规定,企业履行该条约的本钱包括履行条约的增量本钱和与履行条约直接干系的其他本钱的分摊金额。
个中,履行条约的增量本钱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与履行条约直接干系的其他本钱的分摊金额包括用于履行条约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用度分摊金额等。

42、请教陈版主,关于合伙房地产项目公司的利息成本化问题

xiaoyaoyao13 2022-11-29 17:22:17

本集团系房地产开拓公司,通过境外实体融资所得款项,注入境内投资SPV,由境内投资SPV再分别以股东贷款以及注书籍钱的形式分别投入项目公司。
目前,由于房地产政策趋紧,本集团的项目公司均须要与政府公司互助竞得地皮,故新项目公司的利息成本化均出表反响在了JV公司的账面,而本集团的借款用度成本化率呈显著降落的趋势。
因此,本集团正在考虑将投资JV公司干系融资本钱也做成本化处理,详细做法是:

①股东贷款:针对借出以及借入资金的利息差作为未实现顺流交易的毛利抵消,利息收入的利率以双方条约为准,利息本钱的利率有几种选项。
i)借出资金的利率;ii)SPV公司成本化率;iii)本集团成本化率;iv)利息本钱不可抵消(成本化)。

②注书籍钱:由于注书籍钱金无融资利息,项目公司本身不针对这部分资金用度做成本化处理。
但是,对付本集团而言,该笔资金无论因此股东贷款还是注书籍钱的形式投入项目公司从而形成开拓项目,其资金来源仍须要承担境外融资的高额利息。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做法是否符合《CAS17借款用度》以及《CAS2长期股权投资运用指南》的准则逻辑?

chenyiwei 2022-12-1 06:05:50

虽然“由于房地产政策趋紧,本集团的项目公司均须要与政府公司互助竞得地皮”,但这些JV是否仍为本集团主导,政府公司仅为财务投资人不参与实际经营?如果是,则这些JV仍应纳入本企业的合并报表范围,相应地,项目融资的利息成本化仍可表示在合并报表中。

在合并报表层面,项目子公司的实收成本,如果能够证明其资金来源是本企业从外部得到的专门借款(明确用于该项目),即外部融资、对子公司注资、子公司的项目开拓本钱这三者之间存在清晰的关联,则也可以对其进行成本化处理。
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1-1-45(集团统贷统还的借款用度成本化问题)

”、“问题1-1-46(合并报表和个别报表对利息成本化的处理问题)”。

xiaoyaoyao13 2022-12-1 21:42:58

关于项目公司是否并表,我们已经剖析过本集团不存在掌握权。
由于无论从形式上,股权比例分别为50:50,还是从本色上,股东会和董事会对项目公司运营决策均须要同等赞许通过,公司都不存在掌握权从而影响可变回报。

如果基于项目公司是JV来考虑,那么集团的干系融资本钱在项目前期无法成本化只能用度化,与项目公司后期交付确认收入pick up的投资收益,之间会涌现期间上的不匹配吗?

43、因孙公司设立股份支付产生少数股东权柄的合并问题

努力学习Ya 2022-11-29 10:57:21

背景:

A公司为母公司,100%持股B公司,B公司10月前100%持股C公司,C公司100%持股D公司,11月初实行股份支付,通过穿透,B公司和合资企业持股C公司的比例分别为87%与13%;C公司依然100%持股D公司。

截止到10月31日与11月30日,C公司与D公司的净资产情形如下:

A公司为母公司,100%持股B公司,B公司10月前100%持股C公司,C公司100%持股D公司,11月初实行股份支付,通过穿透,B公司和合资企业持股C公司的比例分别为87%与13%;C公司依然100%持股D公司。

截止到10月31日与11月30日,C公司与D公司的净资产情形如下:

公司

科目

金额(截止到10月尾)

金额(截止到11月尾)

备注

C公司

实收成本

B公司2000万;

合资企业注资3,000,000.00

成本公积

21年及22年的母公司付与子公司员工股份支付及确认相应递延产生

未分配利润

11月净利润1,000,000.00

净资产合计

公司

科目

金额

备注

D公司

实收成本

2,000,000.00

与C公司抵消

未分配利润

-4,000,000.00

向C公司采购,平价发卖至外部

净资产合计

-2,000,000.00

问题:

1、C公司的截止至2022年7月末的评估值为1500万元,低于实收成本2000万元,注资还是按1元/股,合资注资视同无溢价,目前不确认股份支付,是否合理?

2、确认少数股东权柄时,是否该当在C公司小合并的净资产确认?但以前没有出过小合并,现在考虑合并的话,是否要追溯以前的内部交易?

3、C公司的成本公积是由A公司付与子公司员工股份支付产生(涉及确认递延),成本公积合资企业是否该当拥有?往后确认A公司付与的股份支付时,如何考虑持股比例的问题?

4、目前抵消分录尚未考虑C公司与D公司的小合并,如下:

借:实收成本-B公司 20,0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20,000,000.00

借:实收成本-合资企业 3,000,000.00(合资企业注资)

借:少数股东损益 1,000,000.0013%=130,000.00(11月净利润持股比例)

借:成本公积-其他成本公积 1,000,000.0013%=130,000.00(成本公积持股比例)

借:未分配利润 -110,000,000.0013%=-14,300,000.00(10底未分配利润持股比例)

贷:少数股东权柄 3,000,000.00+1,000,000.0013%-110,000,000.0013%+1,000,000.0013%=-11,040,000.00(合资企业注资+成本公积持股比例+10底未分配利润持股比例+11月净利润持股比例)

借:成本公积-其他成本公积 750,000.00 (A公司确认的股份支付的长投金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份支付 750,000.00(A公司确认的股份支付的长投金额)

以上分录精确么?如果考虑合并,未分配利润切换成小合并的未分配利润就好了吗?

第一次处理相对繁芜的合并问题,求陈老师翻牌!
求途经的论友翻牌!

chenyiwei 2022-12-1 05:28:49

1、要考虑该评估值是如何确定的?是否充分识别并计量了C、D公司所拥有的但在其账面上未确认的无形资产?或者是否拟引入外部财务投资人?如是,估量估值多少?

2、依据C公司小合并口径确认,需追溯体例以前年度C+D的合并报表。

3、合资企业也享有C的成本公积份额。

4、A、B合并报表中C、D的未分配利润份额仍按此前的100%比例打算,后续的归母净利润比例才按照87%打算。
接管合资企业对C的增资按不损失掌握权条件下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处理,处置价款为【所确认的股份支付用度+实际出资款】之和,与合资企业在【C+D】合并口径的增资后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度合并报表层面的成本公积处理。

努力学习Ya 2022-12-1 21:03:44

感谢陈老师百忙之中翻牌!
真的太感谢了!
回答如下:

1、评估值已充分考虑公司账面未确认的软著等,故净资产为负,但评估值依然为正,只是略小于实收成本。
目前未拟引入外部投资者,故无法参考估值。
因此管理层不想确认股份支付,但不确认股份支付是否可以按照评估代价合理解释呢?

2、因C、D公司内部交易一贯为平价发卖,以是合并净资产仅抵消长投与实收成本,内部交易实际为冲减收入和本钱,对未分配利润无影响,合并未分配利润依然为C+D的未分配利润。

3、根据瑞华研究问题3-1-50(全资子公司引入外部股东导致母公司持股比例低落时的处理)

可以理解为引进外部投资者而导致稀释股权(个表不进行司帐处理,合并确认为成本公积),不作为不损失掌握权条件下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处理呢?同时想确定一下,成本公积该当是计入其他成本公积吧~分录如下:

个表:不做司帐处理并表:

分录1:

借:长期股权投资 (增资日净资产87%-增资前净资产100%)

贷:成本公积 (增资日净资产87%-增资前净资产100%)

分录2:

借:实收成本 (原B公司投资金额+合资企业注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 [原B公司投资金额+(增资日净资产87%-增资前净资产100%)]

贷:少数股权权柄 [合资企业注资+增资日C公司成本公积13%+增资日C公司合并未分配利润13%]

分录3:

借:少数股东损益 [11月C公司小合并净利润13%]

贷:少数股东权柄 [11月C公司小合并净利润13%]

分录4:

借:成本公积 [A公司实行股份支付确认长投部分]

贷:长期股权投资 [A公司实行股份支付确认长投部分]

44、预期信用丢失模型

xiaolukuaipao1 2022-11-29 20:02:27

陈版主好!
用历史数据(2018年-2021年)打算迁徙率时,有部分客商比如1)2020年注销了(2020年以前无明显的减值迹象)或者2)被审计公司起诉后无财产实行等环境,那么对付这些客商,是该当从2018年开始就不放在ECL模型的矩阵里作为个别计提,还是在以上事实发生时才不放在矩阵里。
详细的依据是什么呢?感激!

chenyiwei 2022-12-1 06:21:43

用历史数据(2018年-2021年)打算迁徙率时,对付在往后年度已改用单项计提方法的应收款项,应从一开始就从历史数据中剔除,以免迁徙率的打算结果非常。

guipingxuye 2022-12-1 16:59:38

45、工程背靠背转包,净额法还是总额法

cpa201802 2022-11-29 23:29:33

陈老师,您好!

1、公司中标EPC项目,中标后企业完成将项目转包,中标条约约定不得转包,叨教《建筑法》会影响司帐上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吗?

根据“施工企业整体分包项目(本色为出借资质项目)的司帐处理问题”中的回答,《建筑法》规定了与发包人之间签订的施工总承包条约中紧张任务人依然是中标人,应按总额法。

2、公司外购了一些原材料(生产会用到),中途也可能按原价发卖给关联方,叨教是否是否须要按贸易,即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个人认为应按净额法(紧张考虑是关联方,且为原价)。
其余,发卖给非关联方,且按发卖时市场价,这种方法是否须要按净额法,个人觉得这种情形下,企业承担干系存货风险,可以按总额法。

感激!

chenyiwei 2022-12-1 06:10:13

1、目前鉴于监管方面对总额法态度趋严,我们正在考虑对“施工企业整体分包项目(本色为出借资质项目)的司帐处理问题”进行修正。
目前对付此类整体转包项目,在确保承包方(实际承建方)有足够能力承担其答允担的任务的情形下,更方向于按净额法。

2、直接转售材料按净额法确认收入和本钱。
但如果确有证据表明材料的购入和转售不是一揽子交易,本企业在此过程中确实承担了存货风险的,也可以接管对该项交易采取总额法。

cpa201802 2022-12-1 16:42:19

感激陈老师

{:1_358:}{:1_358:}

46、非同一掌握下一揽子交易形成掌握

wx_5acf1ca80787 2022-11-29 21:50:05

@chenyiwei陈版主您好,现遇见一个实务问题引发一些业务操作困惑,请您指示,感激!

上市公司A拟对一公司B进行投资,出发点是看好B公司的业务前景,但目前的状态是尚不能确定终极能持股比例到多少,A与司帐师商榷投资的办法、架构,以及账务处理的不同办法(包括考虑评估、审计次数用度的影响)。
为便于谈论,我先设置10%+20%+40%=70%进行股权持有。

非同控

认定为一揽子 交易

非一揽子交易

单体

+10%股权按照投出资产的公允代价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钱,不应当作为金融资产。

投出的非货币资产不应做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等到购买日转入损益。

+10%投资,此时不明确投资意向,分类为FVTPL。

单体

+20%股权按照投出资产的公允代价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钱,不应当作为金融资产。

投出的非货币资产不应做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等到购买日转入损益。

+20%投资,此时综合判断为联营企业,总持股比例变为30%,单体报表改为长期股权投资权柄法核算,

合并

+40%股权,形成控股合并,


做商誉。

+40%投资,形成控股合并,

我的疑问是:

1、表格里面的赤色字体,如果认定为一揽子交易,是否仅须要评估一次?

2、如果认定为非一揽子交易,是否须要评估三次,我觉得仅评估一次后续持续打算不合理。

3、就目前A公司管理层的态度,虽然是想持有B的控股权,但是对付B的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投资是有条件的,并非必须,以是我认为可能分类为非一揽子交易可能性较大,您认为这样判断是否有问题。

3、跳出这个案例,公司的投资事变什么情形下是一定须要评估的呢?我的理解是准则中有哀求到“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代价”时、《公法律》中哀求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国有资产或者股权的交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吗?

感激陈版主!

chenyiwei 2022-12-1 06:28:22

1、一样平常认为,认定为一揽子交易的,都是最初即确定了整体目标,各步骤的交易是在该框架下的详细履行步骤,故可以在最初开始时只评估一次。
后续步骤中,如果涉及合规性哀求必须再评估的,则参与交易各方应协商确定后续评估值与首次评估值之间差异的处理方法。
其余,在终极取得掌握权的购买日,为了司帐处理的须要,如果购买日间隔最初评估基准日较远(例如超过一年),则在购买日仍需评估。

2、如果认定为非一揽子交易,则每次交易都须要进行评估。

3、要考虑这些条件能否实现,从目前情形看,是否有较大不愿定性。
如果这个不愿定性的影响是本色存在的,则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可能性较大。
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以下信息加以佐证:如果后续条件不知足,A公司是否会退出前面交易中已取得的股权;单就前面步骤来看,该交易单独而言有无商业本色。

wx_5acf1ca80787 2022-12-1 14:47:39

@chenyiwei陈版主还有一个问题,感激!

4、跳出这个案例,公司的投资事变什么情形下是一定须要评估的呢?我的理解是准则中有哀求到“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代价”时、《公法律》中哀求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国有资产或者股权的交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吗?

47、政府代建资产确认

cfo000000 2022-5-29 15:18:15

为了招商引资,政府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政府出资代建地皮、厂房、外围动力等,并给予地方留成税收补偿以及设备补偿。
从交付日起5年内回购,有些条约写了必须回购,有些未约定,关于5年内租金部分明确约定了免租,部分未提及租金事宜。
关于回购金额,以审计为准,扣除上述提到的各种补偿后余额一次支付。
回购款付清前,产权归政府所有。

问题:1、关于政府代建资产在回购日前如何司帐处理?是交付起按回购价直接确认为固定资产(是否要折现),同时贷长期搪塞款?还是免租期内不做司帐处理,在2021年初按新租赁准则确认为利用权资产,以前年度折旧调度留存收益?2、上述提到的补偿实际未收到款项,直接抵减了回购款,且不会专门下发补助文件,直接依据投资协议,确认资产时是直接按净额确认,还是按总额法,还原为资产和政府补助?

chenyiwei 2022-5-30 14:02:02

于交付之日,按未来应支付金额的折现值确认固定资产(如签订了租赁条约的,也可以确认利用权资产)和长期搪塞款(或租赁负债)。
免租期内仍需对固定资产或利用权资产计提折旧。

政府补助可以选择按总额法或净额法核算,但方向于采取总额法,实务中也是总额法更多见。

cfo000000 2022-5-31 16:30:04

感激,如果2019年交付的,没有单独签租赁条约,投资协议里提到免租5年,20-22年报告期,那如果是确认固定资产,就该当在2019年确认,如果是确认利用权资产,只能在2021年初确认并调度留存收益,这两种处理是可以选择的吗?对报告报表列报还是会有差异的,不知道更方向于哪种呢?

chenyiwei 2022-6-2 15:40

先确认固定资产,2021年1月1日转为利用权资产。

cfo000000 2022-6-6 15:00:29

感激,这个不雅观点就认为是一项租赁,旧准则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处理,新准则再转换,回购后再确认为固定资产。
还有一个不雅观点认为从交付日起属于公司资产,按回购价确认固定资产,租赁期内资金利息确认递延收益作为政府补助-财政贴息处理,新准则不用转换为利用权资产。
不知该种不雅观点是否可以?实质上确实是为公司定制的建造,只是产权暂时不是公司的

chenyiwei 2022-6-8 05:43

也是一种可能的处理,差异不大。

wx_5efd33c0b770 2022-12-1 11:23:41

陈老师,针对真个政府代建回购,有个问题想一起跟您咨询一下;便是公司是上市公司,在回购日签订的是回购协议,以是确认了固定资产,但是有个问题,便是政府当时培植的时候资产因此融资租赁形式以及借款形式取得资金购买的,资产受限,但是目前签的是回购协议(协议约定所有权自公司支付完回购款时转移给公司),那固定资产算不算受限,这个回购算不算有瑕疵呀。
我理解如果是签的租赁协议,确认为利用权资产就不会有这个担忧。
但是本色上,不论是回购协议、还是租赁协议,觉得都是一样的。

chenyiwei 2022-12-2 11:04

该固定资产属于受限资产(不具有法律上完全的所有权)。
本色上是5年后付款的固定资产购买条约。

wx_5efd33c0b770 2022-12-1 11:33:15

陈版主,在这里跟您咨询一个政府代建回购的问题;

便是公司跟政府签订的是分期回购协议,确认了固定资产,所有权在支付完款项后转移;政府成立的培植公司当时培植时因此融资租赁形式和抵押借款形式取得资金购买设备,公司现在购买并确认固定资产,有没有瑕疵呀,资产算不算受限以及对外供应了包管;我理解如果是租赁协议确认利用权资产该当就没这个问题,现在很纠结呀。
但是本色受骗局便是专门为公司建的,不论是回购协议还是租赁协议觉得又没啥差异。
现在对这个资产确认固定资产是否家当、所有权算不算公司的、是否属于受限以及包管很是纠结。

chenyiwei 2022-12-2 11:15

资产所有权受限,但司帐上确认为固定资产是没有问题的。
实质上是暂时受限的固定资产。

48、理财产品列报问题

dingjiali 2022-11-29 22:38:28

对付保本保息类的理财产品等参考定期存款的列报,分类至以摊余本钱计量的金融资产,报表上根据其原始期限和剩余期限,分别列报为“

其他流动资产”、“债权投资”或“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而不保本不保息或保本不保息的理财产品应分类为以公允代价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TPL)类别的金融资产,报表上根据其原始期限和剩余期限,分别列报为“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等。

之前有搜索到上述对付理财产品的列报,想问下,各位老师,这个详细分类依据是出自哪里?彷佛在《金融工具-运用指南》中未提到上述分类原则

chenyiwei 2022-12-1 06:20:07

关于理财产品的分类、确认和计量模式,根据对新CAS 22运用指南的剖析很随意马虎得出结论。

此问题紧张是报表列报问题,紧张依据是《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样平常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关照》(财会[2019]6号)。

49、请教陈版:

凌晨四点半。
2022-11-30 00:26:04

请教陈版:A公司现在持有对付B公司债权3000万元,该笔债权属于账外债权,当年没有确认收入和应收。
现在B公司破产,A公司报告了债权3000万元并通过,终极破产重整A公司得到受偿1000万元,不能调度期初数,是否能将1000万元直接计入投资收益(视为债务重组收益)

chenyiwei 2022-12-1 06:17:48

首先以前年度未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应属于前期差错;其次如果追溯重述不切实可行,或者该错报的影响显著不重大的,则也可以接管“将1000万元直接计入投资收益(视为债务重组收益)”的未来适用更正办法。

50、请教陈版:是否构成业务合并

Bertie1988巫 2022-11-30 00:14:55

【背景】

1、A、B公司同属于甲掌握的公司,A公司为境内公司,B公司为喷鼻香港公司,A公司为生产制造型企业,A公司的境外发卖通过B公司签署背靠背条约实现,即A公司将商品发卖给B公司,B公司再将商品发卖给境外终端客户,终端客户向B支付货款,B公司再A公司支付货款,同时A公司的境外采购也是通过B公司签署背靠背条约实现。
B公司在喷鼻香港无经营场所,其商品采购、发卖、财务、管理等职员均由A公司境内人员实际卖力;在澳门有员工,卖力研发和检测,有干系设备。

2、B公司在亚马逊开设店铺,其商品从A公司采购,在欧美的亚马逊店铺实现发卖,干系职员也是A公司员工。

【问题】

1、为办理同行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A公司拟对B公司进行“业务合并”(股权收购存在障碍),A公司通过在喷鼻香港设立的子公司C承接其采购、发卖业务,属于业务切换,即在手采购发卖条约实行完毕后,由C公司与供应商、客户重新签署业务条约,同时澳门员工人事关系转到C公司,干系设备转让给C公司。
请教陈版,该办法是否构成同一掌握下业务合并?

2、由于亚马逊规则无法将B公司的电商店铺转让给C公司,由C公司重新注册店铺开展电商业务,而B公司电商业务待其存货发卖完毕后关闭其电商业务。
如问题1构成同一掌握下业务合并,能否将B电商业务也进行业务合并?

chenyiwei 2022-12-1 06:16:16

1、对研发团队的收购属于业务合并;对境外发卖渠道的收购可以认为不是业务合并。
但由于在境外发卖业务中B明显是代理人,即A的发卖收入需在B实现对境外终端客户的发卖时才能确认,故是作为资产收购还是业务合并,对A的报表影响较小。

2、关键是业务的延续性,而不是店铺的注册主体是否发生变更。
但如前所述,由于B是代理人,故是作为资产收购还是业务合并,对A的报表影响较小,并非紧张问题。

51、请教陈版,做事收入分成的模式下,是否可以按照总额法确认收入?

小盆友 2022-11-29 16:25:19

A公司经营着一家道区,目前A公司打算在景区内成立美食城,美食城引入多家公司入驻,A公司供应美食城的经营园地,各家公司入驻后自行经营,A公司统一进行收银(收银员为A公司职工)及统一管理、统一宣扬策划,A公司收取各家公司经营收入的30%,剩余70%返给入驻的各家公司,入驻的各家公司开票给A公司。

目前A公司打算将向顾客收取的收入全额确认收入,将支付给各家公司70%的支出作为本钱,该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司帐准则的规定?能否列示出详细的准则条款?

chenyiwei 2022-12-1 05:58:41

不赞许该处理。
A公司的美食城更多地是为入驻的餐饮企业供应经营场所和收银等做事,其自身并非餐饮做事的紧张任务人,因此更靠近于租赁模式。
不应将向食客收取的款项全额确认收入。

参考:《收入准则运用案例——紧张任务人和代理人的判断》;《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司帐类第1号》之“1-15 按总额或净额确认收入”中百货公司案例。

52、请教陈老师:主机厂索要QUICK SAVING在新收入准则下的司帐处理

alexwaung 2022-11-29 16:06:59

Dear 陈老师:

最近碰着了一个实务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您的意见:QUICK SAVING是主机厂哀求定点供应商支付的与特定项目干系的用度,商业本色上是供应商(本公司)为了获取新项目支付的项目定点用度,支付办法紧张通过对已履行的成熟老项目履行“快速贬价”。

我的理解:在新收入准则上,由于QUICK SAVING知足不获取新项目就无需承担用度的条件,应该作为一项条约取得本钱进行成本化,并在新项目开始生产后,按收益期间进行摊销。
案例:为了取得主机厂的B新项目,公司赞许就已履行的成熟A项目快速贬价200万元,款项在应收主机厂的货款中扣除,供应商应该将对应的应收账款转为“条约取得本钱”,并在一段期间内进行摊销。

上述理解是否精确,感激您拨冗见教!

chenyiwei 2022-12-1 05:54:45

你的理解基本合理。
条件是新条约的预期利润明显高于此处的快速贬价金额200万元。

alexwaung 2022-12-1 15:48

感谢陈老师拨冗见教!

53、仓储企业收入确认的问题

geloder 2022-11-29 15:26:06

陈老师,乞助一个问题。
一家仓储企业签订仓储条约,有“入库”、“仓储”、“出库”三个做事,并且各自约定了三个价格,个中前两者由存货人支付,出库用度由提货人支付,那么该当视为三个单项如约责任还是一个呢?如果想要简化核算,是否须要约定一个综合的价格,让全体做事视为一个做事比较好?

@chenyiwei

chenyiwei 2022-12-1 05:51:07

一样平常视为三个单项如约责任,尤其是出库环节的做事,由于由提货人付费,故更应单独考虑。

这三项业务的毛利率存在差异应该是正常的,如约进度也不具有可比性。
不建议为了均衡毛利率而人为约定一个综合价格。

54、请教陈版主,拜托!

千江月75 2022-11-29 14:54:50

陈版主,您好!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0%的股权,股权投资本钱3亿,现国资委主导把4亿应收账款从子公司无偿划转至母公司,

我想咨询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规定:(三)100%直接掌握的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向母公司的账面净值划转其持有的股权或资产,子公司没有得到任何股权或非股权支付。
母公司按收回投资处理,或按接管投资处理,子公司按冲减实收成本处理。

司帐处理上,母公司能否作接管投资处理,计入成本公积?

chenyiwei 2022-12-1 05:47:40

不可以。
这是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不是母公司与其更上层母公司之间的权柄性交易,因此不应增加该母公司自身的成本公积。

55、新租赁确认递延所得税事变的疑问

qiuxiaosheng 2022-11-29 14:22:30

chenyiwei 2022-12-1 05:46:27

依据《企业司帐准则阐明第16号(搜聚见地稿)》的规定判断:

1、需为利用权资产干系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在考虑未来有无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因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导致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额也应包含在内。
如果租金在租赁期内支付,租金支付期限与租赁期同步,则一样平常认为在考虑了与利用权资产干系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影响后,未来租赁期内可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是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只有当租金的付款期显著超出租赁期时(这种情形很少见)才不为超出租赁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租赁负债干系)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6、购买固定资产中一揽子交易判断

wx_63857404a8fa 2022-11-29 11:44:47

A企业有地皮1块厂房3栋,B企业将其对A债权进行债务重组得到A厂房个中一栋并进行分外改造利用。
A将其名下剩余2栋厂房进行融资租赁并作为包管物对融资方进行包管。

现A企业经营不善,进入破产清算。
法院将其地皮及厂房进行拍卖,因B企业未得到抵债厂房的产权证,法院将B的厂房一并拍卖。

B为了最低价得到该地皮及厂房,与融资租赁公司达成协议100%购买其债权6000万,融资租赁公司承诺不参与拍卖。
即B为了减少竞拍竞争者购买了该债权。

该地皮厂房评估价为1亿,如拍卖价为8000万及8000万以上,购买的包管债权可100%受偿,如低于8000万,将产生(6000-拍卖款75%)亏损。

末了拍卖结果B企业作为唯一竞拍者购得该地皮,购买价款为7000万。
B企业将包管债权的丢失750万一并分摊计入地皮及3栋房产的固定资产原值。

问题:1、该交易是否为一揽子交易,是否可以将B公司购买包管债权的丢失一并分摊计入地皮及3栋房产的固定资产原值并无打消其他人参与拍卖的权利,仅仅知道融资租赁公司将推举信息给其他人来竞拍抬高价格。
B公司参与拍卖有减少经营风险考虑,由于其厂房改造花费较多韶光,如他人中标对其产生较多不愿定影响。
B公司也从最低价中标考虑,其实际结果确实为起拍价得到该固定资产包。

2、该债权包有衍生金融工具性子,起拍价至8000万为最佳经济决策区间,超过该区间产生债权包丢失为0。
购买债权在拍卖之提高行,拍卖参与人数和结果并不可预见。
是否应将债权和固定资产视为一个资产包,将对价在金融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进行分摊。

wx_63857404a8fa 2022-11-30 14:57:05

《企业司帐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 外购固定资产的本钱,包括购买价款、干系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利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职员做事费等。

B企业原来得到抵债的厂房评估价为全体拍卖资产评估代价的25%,如果拍卖款超过8000万,B企业购买来的债权包将100%受偿,即丢失打算8000(1-25%)-6000=0,8000万以上债权不会丢失。

个人以为B企业购买融资租赁公司的债权属于沉没本钱,债权购买行为并不导致B企业一定最优价获拍,购买债权并不能避免其他人来竞拍,两者无一定干系性,不属于固定资产购置本钱范围,亦不属于交易过程中必需的增量本钱,应直接将债权的丢失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chenyiwei 2022-12-1 05:41:11

1、存在构成一揽子交易的较大可能性,表现在:(1)购买债权的目的是减少潜在竞争者以保护自身在该厂房中的利益;(2)终极拍卖成交价格会影响债权的受偿金额;(3)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方案并履行,有助于实现B公司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

2、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为其购入日的公允代价。
但鉴于其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相关联,不能单独确定,故可以接管“将债权和固定资产视为一个资产包,将对价在金融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进行分摊”的做法。

57、资源整合

jiuzhou010 2022-11-29 10:54:40

陈版,如果政府现在追偿十几二十年前资源整合时矿井的用度,是否可以按收据计入业务外支出并税前扣除了呀

chenyiwei 2022-12-1 05:19:21

如果当初未缴纳该用度即取得矿井利用权或采矿权,本身就不符合当时的政谋划定,则应作为前期差错予以更正处理。

如果当时的政策文件对此规定不明确(当时未缴纳的做法未明显不符合当时的惯常做法),现在对当时的规定从严阐明并据此追偿的,则可以作为业务外支出处理。

58、应收款项融资后续公允代价计量,公允代价一样平常怎么确定

姜CPAR 2022-11-29 10:51:21

应收款项融资后续公允代价计量,公允代价一样平常怎么确定

chenyiwei 2022-12-1 05:14:03

一样平常有两种思路:

1、将应收款项融资贴现、保理所得到的款项;

2、以分类为应收款项融资的应收款项背书给供应商,可抵偿的已到期(或无固定账期)的搪塞账款的金额。

一样平常还是依据估量可收回金额的折现值来确定。

59、专业培训违约金司帐处理

Jings 2022-11-29 00:03:17

请教陈版,企业是一家ppp项目公司,在培植期对员工的专业培训计入了资产本钱,有员工未按约定做事满一定期限,按条约约定退了约定剩余做事年限的培训费,由于企业还未做竣工决算,因此将这部分退回的金额冲了资产账面代价,这样处理是否恰当

chenyiwei 2022-12-1 05:11:43

首先,“在培植期对员工的专业培训计入了资产本钱”的处理是否合理?可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5-2-8(生产职员培训及提提高厂用度是属于经营活动还是投资活动)”。

其次,收到离职员工退回的培训费,应首先冲减对应的长期待摊用度(如有)的余额。
退回的培训费超出对应的长期待摊用度(如有)的余额的,超出部分作为业务外收入。

60、利用权资产初始计量

40401 2022-11-23 14:16:42

请教陈版,企业于去年2021年1月签订一份长期租赁条约,关键信息如下:1.在每年3月前支付房租;2.每年支付租金金额不等且无固定变革规律;3.租期为2021年1月开始,但3月才支付房租。

我在打算利用权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时候,须要将2021年1-2月的未确认融资用度考虑进去,但是如果将这两个月的未确认融资用度考虑进去,我的利用权资产金额就不即是我的现值,以是想请教陈版实务中这部分该怎么考虑

chenyiwei 2022-11-24 16:55:26

如果不考虑预支租金等情形,理论上初始确认时,利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应该是相等的,即租赁负债中所反响的未来需支付的各笔租金按租赁内含利率或者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折现到租赁期开始日的折现值。
虽然“每年支付租金金额不等且无固定变革规律”,但也不应当涌现“如果将这两个月的未确认融资用度考虑进去,我的利用权资产金额就不即是我的现值”的情形。
建议再核对下打算过程是否有误。

jinjinjingui 2022-11-30 15:19:31

请教陈版,我们约定的租金每年是220万,3年,下一年3月前支付,利用权资产入账代价须要不含税的租金入折现打算么?租赁负债的确认也是一样的吗?

chenyiwei 2022-12-2 12:32

均按不含税租金折现。

61、变幻: 乞助陈版主,境内母公司和境夫君公司汇率折算导致的抵消问题

wf302020327 2020-6-11 14:09:09

2019年,泰国A公司记账本位币泰铢(属中国境内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记账本位币公民币),关联交易1亿美金(属B公司向A公司***)以美元报关,以美元结算。
由于A公司属新设公司,资金缺口大,长期欠B公司货款。
2019年末尚欠5000万美金。
假设2020年一季度无关联交易,B公司的应收账款50007.5=37500万公民币,A公司500032=160000泰铢,并表时,境外泰国公司又将泰铢转成公民币,这笔业务导致一季度末中方B公司因这5000万美金产生汇差400万公民币盈利,泰国A公司产生2400万人币亏损。
业务本色合并抵销时,由于是关联交易产生的双重外币折算差异,本色上终极都是因此美元结算,是不是需按本色重于形式原则,将泰国A公司的搪塞账款考虑成美金直接转成人币民。
而不是先转成泰铢,再转成公民币。
还有如果这样转两次,产生汇差不一致的2000万,合并抵销时,需计入哪个科目?

chenyiwei 2020-6-11 18:05:41

不可以这样处理。
A、B公司在其各自的司帐处理中,都应该先将原币金额折算为各自的本位币(泰铢或人民币),这一折算过程产生的差额表示在汇兑损益中,且纵然在集团合并报表层面已将内部往来抵销,该项汇兑损益也仍旧存在,并影响合并层面的损益。

对A公司账面的搪塞账款而言(原币为美元),应先折算为泰铢,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差额计入汇兑损益;然后再通过外币报表折算流程折算为公民币,这一过程中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可以直接从美元跳过其本位币泰铢直接折算到公民币,即不许可从一种外币直接折算到另一种外币。

wf302020327 2020-6-12 08:52:07

合并时的抵销分录,是借其他综合收益2000,贷财务用度2000,是这样吗?

wf302020327 2020-6-12 08:57:51

合并抵消往来款时,会有差异,差异怎么处理?

hyp530 2022-10-19 23:12:34

“... 且纵然在集团合并报表层面已将内部往来抵销,该项汇兑损益也仍旧存在,并影响合并层面的损益... " 关于这句话,陈版主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呢?我总以为,这种表露办法,不符合司帐信息表露的基本原则。
合并层面作为一个司帐报告主体,既然内部交易已经抵消,干系汇兑损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也该当相应抵消。
试举一个例子:母公司本位币是公民币,外国子公司本位币是美元;期初母公司应收子公司1亿元公民币,直至期末仍坚持不变,子公司因汇率变革而产生汇兑损益(在合并层面上则同时涌现汇兑损益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一正一负),好了,那么,既然站在合并层面这笔应收款1亿元并无汇率风险敞口,母子公司也完备没必要考虑这笔1亿元的汇率风险,那为什么它会无端端产生利润表金额?虽然准则不会规定那么细节,但这样的信息表露从逻辑上完备不合理啊。

chenyiwei 2022-10-21 07:28

“站在合并层面这笔应收款1亿元并无汇率风险敞口”这一点不成立,应分别给根据母子公司所处的不同经济环境(表现为不同的本位币)评估其汇率敞口,而不仅仅是站在母公司角度。

hyp530 2022-10-21 08:37:47

版主,准则不会规定那么细节,你这个说法该当也无准则支撑的吧,只能依赖我们个人判断吧? 我以为在这个地方,考虑“母子公司所处的不同经济环境”并不具有说服力,以合并报表作为司帐主体,内部公司之间往来款,在合并层面上是不会产生损益的,为什么非要考虑这个不同经济环境? 我以为这样的信息表露反而会形成滋扰。

yuxb 2022-11-29 22:59:06

1、单个法律主体的司帐主体,外币债权债务、资产负债的风险敞口也是存在的,但并不确认。
合并主体同样存在该项风险敞口,也同样不确认。

2、就此处所述问题,并不是“站在合并层面这笔应收款1亿元并无汇率风险敞口”,而是“站在合并层面并无这笔应收搪塞款”。

3、合并报表准则:

第二十六条 ......

母公司体例合并财务报表,应该将全体企业集团视为一个司帐主体,依据干系企业司帐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哀求,按照统一的司帐政策,反响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三十条 合并资产负债表应该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根本,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体例。

(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相应该抵销。

第三十四条 合并利润表应该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表为根本,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体例。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表的影相应该抵销。

除了第26条的作为一个主体反响外,第30条、第34条,都是抵销内部交易的“影响”(不仅仅是讲抵销“内部交易”)。

4、合并准则运用指南:合并财务报表的体例原则

在体例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付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该视为同一司帐主体的内部业务处理,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

yuxb 2022-11-29 23:02:50

看起来彷佛是:尚未从母公司理论走到主体理论。

14722022264 2022-11-30 14:23:17

陈版主,如果这个汇兑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没有办法抵消的话,那么该财务用度-汇兑损益是否属于非常常性损益?如果不是非常常性损益是否会有操作利润的空间,比如企业预期下一年公民币对美元即将升值,可能导致该当偿还的关联方拆解不还,或者增加美元借款,相应的财务用度-汇兑损益将会对净利润以及非常常性损益有正向的影响

chenyiwei 2022-12-2 12:32

一样平常不属于非常常性损益。
但汇率短期异动所导致的汇兑损益可能被认定为非常常性的。

62、合并方投资收益是否抵销

萍实 2022-11-29 11:35:56

A公司和B公司属于同一集团甲公司,A对全资子公司C投资5万元、C账面净资产-100万元,A将C100%股权转让给B,B支付10万元

那么A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

投资收益 5

B的分录:

借:成本公积 10

贷:银行存款 10

请教陈版:

1.B公司个别报表的分录是否精确?

2.A公司个别报表的投资收益5万元在集团甲公司合并报表中要不要抵销?如果须要的话如何抵销?

感激!

衣志坤 2022-11-29 14:24:01

个人理解,应做如下合并抵销处理:

萍实 2022-11-30 12:05

感激

chenyiwei 2022-11-29 16:25:43

1、A公司能否确认处置C股权的投资收益,取决于该股权转让交易是否具有商业本色以及是否公允。
如果10万元代表了C公司股权的公允代价,则这样处理是合理的。

2、B公司按同一掌握下合并处理。
鉴于C的账面净资产为负数,因此将所支付的10万元冲减成本公积是合理的(条件是B有足够多的成本公积可供冲减,如不敷冲减的,则连续冲减留存收益)。

3、在集团合并报表层面,应将该项内部股权交易予以抵消处理。
抵销分录为:借:投资收益 5,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贷:成本公积10。

萍实 2022-11-30 12:06

感激陈老师

huanjianqihao 2022-11-29 16:57:37

1、精确;

2、抵消,借:长投 5;投资收益 5 贷:成本公积 10。

萍实 2022-11-30 12:14

感激

萍实 2022-11-30 13:51:09

感激陈老师,追问一下,回答第3条抵销分录的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没看懂,能再提示一下吗,感激!

chenyiwei 2022-12-1 04:23

即被投资企业年初的累计留存收益份额,延续以前年度抵销的影响。

63、小麦代收代储(远期)业务司帐处理

gongxiongbohn 2022-11-18 11:11:18

请教陈版主,公司开展了小麦代收代储(远期)业务,由收储方根据公司指定的价格、质量标准及时间代公司收购小麦,公司支付预支款10%,收储方向银行申请90%贷款项女公司收购小麦并代为储存,公司向收储方支付利息和收储费,小麦的货权归公司所有,未来只能卖给公司,储存期间的灭失落风险由收储方承担,提货时,公司支付剩余90%的货款。

叨教公司支付的利息、仓储费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利息计入财务用度、仓储费计入管理用度嘛?小麦是否归公司所有,进入存货科目?远期条约是否须要计入衍生工具?

chenyiwei 2022-11-20 10:09:13

这种情形,所收购的小麦的掌握权仍在本企业,故应确认为本企业的存货。

所支付的利息计入本企业的财务用度;仓储费计入管理用度。

根据《企业司帐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八条:“对付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者通过交流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条约,除了企业按照预定的购买、发卖或利用哀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的条约适用其他干系司帐准则外,企业应该将该条约视同金融工具,适用本准则。
”。
如果委托收储与本公司的主营业务(例如粮食购销)直接干系,也可以选择不按照金融工具司帐模式处理。

gongxiongbohn 2022-11-22 22:13:31

感激陈老师!

gongxiongbohn 2022-11-22 22:13:48

感激陈老师!

鹌鹑咕咕 2022-11-25 09:40:23

陈老师,我公司也有类似的一个业务想咨询下,也是粮食代收代储,收储方根据公司指定的价格、质量标准及时间代公司收购小麦,我公司的采购价格按照在指定价格根本上加上仓储费、出入库用度,但是条约明确约定,粮食在交付给我公司前的货权属于收储方,交付前所有的风险由收储方自行承担,同时约定交付期限,交付期限前,收储的粮食不能随意出库,过了交付期限往后,收储方可自行处置收储的粮食,这种业务,我公司是否也须要账面确认存货?

chenyiwei 2022-11-27 11:27

是。
虽然法律上物权归对方,但这只是对方担保其代垫资金安全的手段。
存货的掌握权仍归属于本企业,只不过质押给了受托方。

gongxiongbohn 2022-11-30 10:38:53

陈老师,这种条约能否适用金融工具准则,如果可以,怎么进行司帐处理!

chenyiwei 2022-12-2 12:01

该交易是本企业以粮食为质押获取了融资。
对付获取的融资,按金融工具准则确认金融负债并计息。

gongxiongbohn 2022-11-30 10:43:00

你好,叨教你有找到做存货处理的案例嘛,能否分享下

64、关于同一掌握下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的确认问题。

wx_637cdde6574b 2022-11-23 22:54:44

背景:

1、同一掌握下购买:A公司于2013年内通过同一掌握下合并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合并日B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代价为4000万元,评估的公允代价为5000万,增值部分为地皮;A公司支付的合并对价为现金4200万元(该金额与合并日B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代价之间的差额在合并日已全部冲减成本公积),购买的缘故原由为由于B公司所处位置有利于进行同行的业务,将对A公司构成同行竞争;

2、同一掌握下***:2019年以来,由于B公司所在地各方面本钱较高,干系生产线已经转移回A公司,B公司仅保留研发职能,其余由于前期构建以及购置的房产闲置用于出租,B公司收入来源基本为投资性房地产出租收入。
2022年A公司将B公司95%的股权又转让给其母公司(两次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时紧张资产为干系投资性房地产,生产线已经处置,95%股权处置对价为19000万元,与评估的公允代价同等,处置日B公司持续打算的净资产的账面代价为8000万元。

司帐处理:

1、B公司同一掌握下取得时的价格是审计后的净资产,且付出的对价没有低于净资产,反而高于了200万,取得后持续经营韶光韶光靠近10年,独立从事干系经营业务。
2022年处置时干系增值的资产虽然紧张是2012年取得时已经持有的地皮和房产,但是增值的紧张缘故原由是基于持有期间较长,市场价格变革导致的,因此项目组认为两次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其余,处置时的价格为评估后的公允价格,因此项目组认为应该将处置时的对价19000万元减去B公司持续打算的净资产的账面代价为8000万元的差额,确认11000万元的投资收益,该考虑是否恰当。

2、2014年财政部关于《企业合并准则补充规定——同一掌握下处置子公司的干系司帐处理(搜聚见地稿)》中提到该交易须要按照权柄性交易处理,干系损益须要计入投资收益,该规定未见履行,是否有效?

chenyiwei 2022-11-24 17:55:25

1、主帖中的处理见地基本合理。

2、2014年财政部关于《企业合并准则补充规定——同一掌握下处置子公司的干系司帐处理(搜聚见地稿)》后续未形成正式文件,不作为司帐处理依据。

wx_637cdde6574b 2022-11-30 10:22:28

学习了,感谢陈版主。

其余,再次延伸请教一下陈版,同一掌握下购买时的账面净值是4000万,付出对价4200万,付出对价高于账面代价的部分200万元在并表时已经计入了成本公积,那当同一掌握下处置该长投时,是否应该转出该200万的成本公积,即冲减投资收益200万?

1、处置时,按照处置的对价减去

持续打算的净资产的账面代价的差额

作为投资收益?

2、处置时,按照处置的对价减去

以付出对价

持续打算的账面代价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

chenyiwei 2022-12-2 11:47

同一掌握下合并时冲减成本公积200万后续不再规复,即不冲减处置时的投资收益。

65、IPO企业,既生产同时施工企业的收入确认问题

山菜萝卜 2022-11-26 11:23:53

请教陈版:

目前碰到一个IPO的项目,公司是做防水保温材料,同时卖力施工。
母公司A卖力材料的生产及发卖,子公司B卖力工程施工。

现对公司业务模式,列举如下:

情形①

母公司A将生产的材料发卖给子公司B,由子公司B与甲方签订包工包料条约,卖力施工;根据业务本色及施工条约干系条款约定,子公司B施工项目收入按照时段法确认。

此处有疑问,即估量总本钱紧张包含两部分,材料及人工(材料占7成,人工费占3成),子公司材料全部采购于母公司,在打算估量总本钱时,材料本钱是按子公司的采购价格来确认还是按照母公司生产材料的实际成本来确认。
若在子公司报表采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采购价格打算,在合并报表层面是否须要按照母公司估量生产本钱进行调度。

情形②

母公司A、子公司B与甲方签订三方条约,由母公司A供材料,子公司B卖力施工,母公司A、子公司B共同为全体工程项目质量卖力,条约其他内容与情形①基本同等,条约中无甲方对材料部分的单独验收及货款支付条款,甲方仍按照全体工程项目的进度分别向母公司A、子公司B支付工程款。
在此情形下,母公司A及子公司B该如何确认收入?

再次感激陈版主

chenyiwei 2022-11-28 02:29:36

此问题可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2-1-8(合并范围内两公司承接同一项目不同部分的收入确认问题)”、“问题2-1-13(不同发卖模式下带安装设备收入的确认时点)”。

环境1:如果子公司为紧张任务人,则其个别报表中的估量总本钱中的材料本钱按照其从母公司的采购价格打算;合并报表层面需还原到按母公司的实际生产本钱打算。

环境2:母子公司分别就其自身直接卖力的部分,母公司确认材料发卖收入;子公司确认“清包工”的劳务收入。
合并报表中将两个条约合并,并基于合并口径调度收入确认。

山菜萝卜 2022-11-29 18:41:35

陈版,不好意思再请教下,上述情形下,合并报表层面是须要按照母公司材料估量生产本钱+子公司人工本钱打算估量总投入,在确认收入时,按照母公司材料实际生产本钱和子公司实际的劳务本钱之和打算已投入部分吗?

chenyiwei 2022-12-2 11:38

是,肃清母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

"大众号:思源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