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打两小时电话 快递员累了

菜鸟美男演习神秘机械人 双11天天帮快递员打100多万个电话_快递_机械人 智能写作

老林是方美婷进入菜鸟后,认识的第一个快递员。
老林四十多岁,为人和蔼、直率。
他送了五六年快递,和周边居民打成一片。

在小区里,方美婷看到不少住户和老林激情亲切的打呼唤,乃至还给他塞些时兴的水果,关系融洽,形同家人。
老林也感到被尊重,送快递更带劲。

但两年后,再一次听到的老林,却是由于他斗殴被开除。
方美婷很惊异。
网点卖力人提及来也很无奈,有一次老林给消费者送快递,提前打电话,消费者没接。
老林就把快件放到了自提柜,结果消费者投诉,老林有点想不通,补送上门时,双方就吵了起来还动了手。

“老林一天送200多个包裹,每一个包裹都须要提前沟通,有的不让放快递柜,一定要送上门,有的送上门家里却没人签收,还有的电话打不通,等到联系上,快递员已经去其他小区了,还得跑回来。
”网点老板摇摇头,随着派件单量增加,快递员一天打电话就要花掉一两个小时,心有余而力不敷。

声音甜美的“小姐姐”竟是机器人

方美婷是一名90后,在菜鸟网络做智能产品的运营专家。
日常事情便是用技能做事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从而带来消费体验的提升。

老林的事成了方美婷的一个心结。
她和同事进行了大量拜访,创造像老林这样心有余而力不敷的快递员不在少数。
在四川的一个网点,快递员抱怨说,自己一天要打200多个电话,电话永久处于通话中,一听到电话响就有点烦躁。
在杭州的网点,一名年轻的快递员说,自己送件很快,和消费者沟通也不错,但是由于打电话花了太多韶光,也会延误送快递,一个月也要吃上几单投诉。

全体行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单量剧增,快递员给每一个消费者的做事韶光正在减少,这导致做事质量难以得到担保。

方美婷和同事们决定,演习一款机器人,用人工智能帮快递员打电话。
菜鸟认为这个机器人利用场景广泛,有望帮助全国200多万名快递员改进事情办法,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阿里巴巴的多个技能团队很快都参与进来。

来自菜鸟、阿里小蜜和阿里通信等部门的技能专家,利用语音识别、全双工语音交互、对话引擎、根本类人能力等人工智能技能,在2018年初打造出了一款声音甜美的智能语音助手。

一天能省16万个小时的语音帮手

这个机器人出身之后,又经历了一番演习打磨。
譬如,刚开始机器人拨通消费者电话后,会先来一段自我介绍,消费者则是习气性的第一韶光说喂,或者你好。
对方一说话,机器人就会被打断,须要重新再说一遍。
如果多次被打断,机器人就会陷入去世循环,不断重新开始。

方美婷和同事们一遍遍听语音,不断演习这个机器人,第一句话该当怎么说,如何停顿,被打断后如何作出反应,这些细节都须要逐一与人类的对话习气进行匹配。

眼下,这个语音机器人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已经成为快递员联系消费者的好帮手。
快递员在网点扫描取走包裹时,机器人会自动在后台拨打这些包裹所属的消费者电话,完成“派前电联”,并将消费者反馈的收件办法推送到快递员手持终端,包裹是送上门还是放到自提柜,快递员从网点出门的时候就已经一览无余,省去了逐一手动拨打电话。

统计显示,以全国200万快递员来打算,如果每个快递员用上智能语音助手,一天可以累计节省通话韶光16万个小时。

双11每天拨打100多万个电话

目前,方美婷和同事们仍旧在不间断的演习机器人,这项技能优化没有终点。
他们正设法给机器人注入地域灵魂。
比如成都邑民喜好把快递放在自提柜,广东消费者有给快递员小费的习气。
这些地域特点都须要让机器人的智能识别更加多样化,比如要理解各种方言,还要根据特定区域消费者习气,做订制化的沟通做事。

方美婷正在头疼的一个问题也与地域有关。
以前菜鸟语音助手拨打电话时,消费者手机上显示的是华南某地的号码,不少消费者都拒接。
他们剖析可能与当地电信诱骗案件多发有关。
后来改为华东某地的号码后,接听率大幅上升。

但迄今,华南一些地方,比如全体广东区域,菜鸟智能语音助手的接听率比其他地区低,“广东人彷佛特殊不喜好接听座机电话,我们也在利用技能剖析,希望找到办理方案。

今年天猫双11之前,全国已有5大快递公司启用菜鸟智能语音机器人,自动完成“派前电联”,反馈消费者的配送需求,快递员无需再逐一拨打电话。
双11期间,这个机器人“小姐姐”每天将帮快递员拨打100多万个电话,方美婷和同事们希望这能让快递员更轻松的做好做事,让消费者得到最佳的消费体验。

(任务编辑: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