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昨日宣布,7月中下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广东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招生操持。
参与各高校招生***发布会并梳理干系信息创造,中大、华工、暨大等高校操持招生数总体持平,广财、广金扩招千人以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成高校“新宠”。
梳理20余所广东高校的招生信息创造,暨大、华南农大、广工、广大4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广工、深大、仲恺3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今年不少广东高校新增大数据方面的专业,广工、南方科大、广财新增大数据管理与运用专业;广海大、仲恺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

人工智能成高校新宠但未必是热门专业_专业_高校 文字写作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大数据专业不仅是广东高校的“新宠”,也是全国高校的“爆款”。
根据教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档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19年度,我国有180所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是今年备案专业中新增最多的专业,其次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有138所高校新增。
2018年,我国有3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两年新增达到215所;有203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两年新增达到341所。

从以上数据看,说高校极度“宠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一点不为过。
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也据此认为这些是“大热”专业,准备填报。
但在笔者看来,高校一窝蜂举办某一专业并非好事,考生和家长也不要盲目追逐热门,如果高校不能办出专业特色,保障培养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超过社会需求,目前所谓的“热门”转眼就会是“冷门”。

我国高校举办新专业,与考生选择专业,一贯存在跟风、追逐热门的问题,导致不少专业名不副实,缺少质量保障。
由于一韶光招生人数多,而社会需求却没有跟上,就业前景反而并不好。
为避免涌现这种情形,须要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论证是否适宜举办某一专业,考生则要剖析自己的兴趣、结合学业发展、职业发展,稽核学校这一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培植情形而作出理性选择。

故意思的是,考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对专业“冷热”的判断也多是从看有多少学校举办来判断,而不是看学校本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与办学特色。
这让高校举办时髦专业险些没有顾虑,这也和当前高校重招生,轻培养有关——招来学生再说。

随着高档教诲进入遍及化时期,高校开设新专业,必须坚持质量导向,不能再追求数量、规模。
鉴于高档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实施精英教诲、通识教诲的高校要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不必追逐举办新专业;进行职业教诲的高校则须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变革,开设专业。
不论精英教诲学校,还是进行职业教诲的高校,都该当把专业设置这类教诲事务交给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卖力。

考生选择高校和社会评价高校,也须要有新的不雅观念。
人工智能是热门吗?这因人而异、因校而异。
评价专业冷热,有三个基本维度:学生兴趣、社会需求(供需关系)、学校特色。
举办学校多的专业不一定是热门,人才需求大于人才供给的才是热门;同一类专业,不是所有学校这一专业都是热门,只有办出特色和高质量的才是热门。
如果考生和家长有这种选择的理性,那也可促进大学以办学质量与特色吸引学生选择。
(作者:熊丙奇)

任务编辑: 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