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申报 | 四大年夜城市群独角兽数量领跑全国七城首现独角兽_独角兽_企业
长城计策咨询体例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于6月16日在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大会上发布。报告从数量、融资估值、赛道、区域分布、投资孵化、科技创新、创始人团队等方面剖析独角兽群体特色,总结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中的新征象。本号将陆续推出报告的部分章节内容,以飨读者。
长城计策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375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我国21个省、直辖市、特殊行政区和56个城市。
个中,“北上深广”四地共有独角兽企业201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53.6%;北京(75)、上海(65)、深圳(36)、广州(25)、杭州(19)、苏州(18)、南京(12)、青岛(10)、长沙(9)、合肥(8)、武汉(8)、重庆(7)、成都(6)、天津(6)数量均在5家以上。
有27个城市有新晋独角兽企业,个中上海17家(新晋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北京11家,深圳5家,广州4家,青岛、合肥、武汉、无锡各3家,苏州、重庆、常州、温州各2家,天津、长沙、珠海、沈阳、喷鼻香港、盐城、扬州、芜湖、南通、楚雄、嘉兴、徐州、蚌埠、衢州、宣城各1家。
温州、衢州、扬州、淮南、徐州、蚌埠、宣城7个城市自2016年以来首次涌现独角兽企业,这些地区的新晋独角兽多集中在清洁能源、动力电池等长三角地区家当链资源丰富的赛道。
从城市群来看,2023年共有322家独角兽企业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四个城市群,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的85.9%。
个中,长三角地区独角兽企业共有155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1.3%,总估值约3327.3亿美元,成为独角兽企业集聚的第一大城市群;
京津冀地区独角兽企业共有83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 22.1%,总估值约4871.4亿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共有70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18.7%,总估值约2697.4亿美元;
成渝地区独角兽企业共有14家,占全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3.7%,总估值约323.8亿美元。
01
京津冀地区--北京独角兽企业引领人工智能家当发展
北京作为全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在京津冀家当一体化协同发展中起到了主要引领性浸染,天津、河北积极承接北京外溢。天津新晋1家独角兽企业北清聪慧,专注于光伏、风电、分布式等清洁能源领域的综合办理方案及资产管理业务。河北独角兽轩竹生物、坤天新能源分别布局在创新药和动力电池赛道。
02
长三角地区--上海集成电路独角兽企业保持领先上风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风显著,环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家当链,长三角汇聚全国超四成独角兽企业,个中上海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杭州、苏州、南京、合肥均在8家及以上,无锡、常州各有5家。杭州19家独角兽企业连续发力数字经济领域。苏州共有18家独角兽企业,新晋天瞳威视、中城工业2家,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领域保持上风并向数实领悟多赛道发力。南京12家独角兽企业,近半数在汽车干系领域引领智能化快速转型升级。合肥8家独角兽硬科技实力出众,新晋Neo Fusion聚变新能、视涯技能、清电光伏3家独角兽企业,新晋级1家超级独角兽长鑫科技。
03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独角兽企业在硬科技领域保持上风
深圳、广州、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具备互联互通、顺畅有序的科技创新家当链。大湾区独角兽企业聚焦数字化转型推动大湾区天下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深圳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广州紧随其后,喷鼻香港、珠海分别有4家、3家。广州共有25家独角兽企业,新晋立景创新、库洛游戏、趣丸、云舟生物4家。广州具备深厚的商贸流利积淀,在智能汽车、新消费领域上风明显。
04
成渝地区--重庆独角兽企业推动当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
成渝地区正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重庆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成都紧随其后,宜宾1家。成都共有6家独角兽企业,聚焦网红爆品、聪慧物流、数字医疗等赛道,打造生活消费新办法。
本文节选自《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第七章部分章节。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