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分钟写一首歌音乐人若何竞争?_音乐_人工智能
作者 | 亿谦
2020年,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运用前所未有的生动:国内外的音乐人朱婧汐、马伯骞、Grimes等先后和AI互助发布了歌曲、AI驱动的虚拟DJ出道、人工智能歌曲大赛举办、韩国SM公司推出含AI观点的女团aespa、19万人在网上不雅观看了“AI埃米纳姆”Diss马克·扎克伯格……
前几天,网易才发布了一首AI歌曲《醒来》,AI包办了词、曲、编、唱。
现在,音乐人们为自己一个人便是一个军队为荣,很快,我们感想熏染到的或许是,一个AI便是一个军队。
一个AI乃至可能是一个公司:据网易科技的宣布,网易雷火自研的编曲算法能在15-30秒内天生一首对标人编1-1.5万元旁边的出版级编曲,已具有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
当AI具有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音乐行业或许真的又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了。音乐创作从过去的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人机混战。
今年的赛博味怎么那么浓?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2020年,“赛博”(Cyper)或许是一个备选。作为前缀,赛博代表了网络化的天下,而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随着线下活动的停摆,统统都开始变得赛博化。
“赛博”一词的盛行,也跟“赛博朋克”有关。基于“低端生活与高档科技的结合”背景建构的“赛博朋克文化”愈发盛行,而一款叫《赛博朋克2077》的游戏,在2020年底,将这种亚文化的热度推到了制高点。
不但是游戏,2020年的音乐圈看起来也是很赛博的一年。Travis Scott在游戏里举办巡演、机器人Shimon和人类互助发行了个人专辑、Grimes和AI结合推出了一个安眠APP、韩国SM娱乐的新女团aespa由真人和AI驱动的虚拟形象联合编队、朱婧汐和微软小冰联合创作发行了歌曲《HOPE》、小冰还成为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名誉毕业生……
2020年里,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各类奇妙的变革。这些变革,有些是肉眼可见的,有些则是潜移默化的。
比如各大音乐平台的算法推举,就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音乐欣赏习气。而另一种潜移默化则可能决定着很音乐人们的“命运”。据外媒宣布,2020年,华纳音乐通过AI驱动的大数据剖析系统签下的新人数量是2019年的两倍。
或许,你现在喜好的一位欧美歌手里,就有人是AI发掘的。而年轻的音乐家当不雅观察者Cherie Hu在网上发了这样一张图,配文说:音乐家当的未来。
机器的音乐创作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一个月前,网上有人发布了一首挤兑脸书老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歌曲,说是AI模拟说唱天王埃米纳姆(Eminem)的风格创作的。
据发布者说,他们只是键入了“Mark Zuckerberg Diss in the Style of Eminem”(用埃米纳姆的办法挤兑马克·扎克伯格),然后机器就完成了填词,然后,一个专门从事深度假造(Deepfake)歌曲的账号,借助谷歌的人工智能合成出人声。
网友们纷纭表示,声音以假乱真,有网友留言,跪求创作一整张假埃米纳姆的专辑。
人工智能创作音乐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1951年,“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就考试测验过用电脑天生音乐并录制下来,2016年,新西兰科学家复原了图灵的录音。
如果说早些年,人工智能的创作紧张集中在纯乐曲和蔼氛音乐,那么最近两年,AI在作曲、填词和演唱上全面着花,电音、摇滚、说唱,各种曲风手到擒来。
今年4月,OpenAI在SoundCloud上发布了大量的作品,个中有Nas风格的说唱,也有Katy Perry风格的盛行歌。
今年5月举办的“人工智能歌曲创作大赛”(AI Song Contest)上,环球13个人工智能团队展示了各自的作品,参与歌曲评审的专家认为“个中的一些歌曲拿去参加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完备没问题。”
今年7月,微软小冰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干系宣布称,小冰目前已经形成了盛行、古风、民谣等几个大的音乐风格,作曲水平逐渐达到和人类相似的稳定水准。
韩国音乐人和人工智能团队创业者Park Chan-jae不久前接管《韩国时报》采访时称,“如果说2018年,AI的音乐创作水平只是初中生水平,那么如今AI的音乐创作水平相称于学过半年音乐的高中生。”
与其害怕AI,不如学会共处凡事都有两面,AI也不例外。就连一向乐于拥抱新科技的音乐Grimes,在跟AI互助发布歌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不久前,Grimes和一家人工智能团队互助,推出了一款AI驱动的安眠APP,在宣扬这款APP的同时,Grimes称,“虽然我很感谢新技能帮我创作音乐,但我真的担心AI超过人类让音乐人被淘汰,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Grimes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据宣布,微软小冰创作一首歌只须要2分钟,而上文也提到,网易雷火自研的编曲算法能在15-30秒内天生一首对标人编1-1.5万元旁边的出版级编曲。而在国外,一个AI系统一天能生产4000-5000首歌曲。
纯挚从生产效率上说,人类很难跟AI竞争。
也有不雅观点认为,AI的作品没有“人性”,不能打动人。不过,Park Chan-jae对此有不同的见地。Park Chan-jae认为,AI完备可以仿照人类创作,AI创作出能打动人的作品一点问题没有。
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当下的盛行歌曲过于雷同。Park Chan-jae举了K-Pop的例子。在他看来,当代的K-Pop歌曲阔别音乐实质:“专业音乐人和制作人只关心排行榜,不关心音乐的独创性。最大的受害者只是听众。”
Park Chan-jae认为, AI可以帮助真正具有个性的音乐人实现创造力的最大化。“AI并不会取代音乐人,但是会缩小音乐人和非音乐人之间的差别。AI会是一个工具和互助者。”
对此,我们或容许以理解为,一个真正有独创性的音乐人不但不会被AI取代,AI还可以成为其独创性的延伸。但是,对付那些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音乐,AI的替代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已经开始影响音乐家当了。
在《Nylon》的一篇宣布中,一位开音乐公司的老板称,他公司出品的“罐头音乐”(production music,***、广告等利用的背景音乐)大都用AI创作了。而且,在他看来,“罐头音乐”终极都会不会再须要人来创作。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家当革命,都一定会影响抵家傍边的人。家傍边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音乐人不免要碰着AI的寻衅。很快,人机之间,有交互,有互助,也会有“竞争”。学会跟AI共处,将是所有人的一大课题。
-全文完-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