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尼克·波尔森和詹姆斯·斯科特将人与智能机器协作共事的能力,定义为人工智能商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AIQ),认为未来教诲的目标便是培养节制AIQ思维办法的劳动者。
那么按照AIQ定义未来西席该当是长于利用人工智能的西席,同时还要找到自己无可替代的事情代价,如关注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综合素养的养成,致力于学生人工智能商数的提高。

何以成为高人工智能商数的未来教师_人工智能_教师 计算机

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具有高人工智能商数的未来西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诲信息技能研究所(UNESCO IITE)2020年发布的报告《教诲中的人工智能:以学习的速率改变》认为,未来西席首先要具有两种和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一是构建人工智能学习环境,二是开展相应的智能化教诲评估。
报告提出一些新的学习设计观点,包括:策划、增强人的智能、扩大自然交互、扩展可评估能力、揭示联系和对等。
新观点能帮助西席真正打开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以“揭示联系和对等”观点为例,报告阐明便是如何让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看到迄今为止我们无法看到的主要模式。

为了让西席具备高AIQ,我们设计了“AI文学鉴赏”示范项目。
在该项目中,学生通过已有的文学诗词库,利用分词技能、正则匹配、实体抽取等人工智能技能,提取唐代墨客关系图、苏轼诗词常用词、李白不同诗歌类型的写作数量乃至诗词的创作地点分布图等。
这种诗词鉴赏办法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没有文学素养的人面对人工智能得出的这些数据时,也无法产生故意义的联系和解释。
以是,人工智能技能和人的知识不是大略的赞助关系,而因此知识为根本的技能和以技能为后盾的知识的协同关系。
西席在个中的浸染,便是以人工智能技能搭建元认知脚手架,让学生自己从学习过程产生的洞察力中获益。

构建智能学习环境之后,西席和人工智能协作的方面便是教诲评估。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网络干系数据并进行跟踪剖析,为以往很难评估的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道德品质、团队互助、协作等,供应评估支持。
西席可以更精准快捷地把握学习者的学习特色,开展个性化辅导和精准化辅导,实现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聪慧教诲。
同时,功能完备的教诲管理信息系统中,人工智能依据算法对教诲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的大量数据作出数据驱动决策,各级管理职员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履行有效的教诲管理,包括制订可行且有本钱效益的操持与相应政策,用于监测和评估学校教诲传授教化成果等。

在智能时期,只有成为一个具备高人工智能商数的西席,用新的观点来设计学习环境,开展传授教化评估,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传授教化创新。
未来已来,与人工智能设备打交道,你准备好了吗?

于晓雅,博士,副教授,北京教诲学院创客教诲研究中央主任,综合课程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能教诲、STEM和创客教诲、人工智能和西席专业发展等。

(《中国民族教诲》杂志2021年第3期)

作者:于晓雅

来源: 中国教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