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申报_智能家居_智能
全笔墨数:7050字 精读韶光:18分钟
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254.7亿元,估量未来三年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无论是垂直领域的独角兽,或是互联网、硬件、家电领域的行业巨子,都希望从等分一杯羹,而两者之间看似针锋相对,实则相互依存。在产品与技能周期相互交替的发展规律下,顺势而为才能把握市场机遇。
1.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观点界定及发展进程
2.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商业模式及从业者洞察
3.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趋势
▌中国智能家居:观点界定
行业观点立体,涉及范围广阔
本报告的研究范畴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因此住宅为载体,领悟自动掌握技能、打算机技能、物联网技能,将家电掌握、环境监控、信息管理、影音娱乐等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对家居设备的集中管理,供应更具有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节能性的家庭生活环境。智能家居不单指某一独立产品,而是指一个广泛的系统性产品观点。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进程
硬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竞相进场,入口争夺战日趋白热化
早期的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受制于技能和市场环境,只管有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大力推动,但一贯是不瘟不火。直到2014年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Nest的事宜引爆环球的智能家居家当,同年的美国CES上,三星和LG也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平台。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的热度席卷至海内市场,除最早进入的一批家电企业外,消费电子、互联网公司以及运营商等家当链中的关联方也纷纭进场,或自研智能硬件,或布局生态平台。不同类型企业间的跨界互助和开放生态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主流。亚马逊Echo的成功让海内市场开始聚焦智能音箱这一入口级产品,2017年下半年开始的入口争夺战的背后,是巨子公司对全体智能家居生态的野心。
▌中国智能家居:投融资情形
融资集中在项目早期,投资逐渐回归理性
在智能硬件领域中,智能家居的融资事宜数量位居前列。2014年以来互联网公司、家电企业等头部玩家动作不断,智能家居创业领域同样引起了成本的高度关注,创业企业正在成为行业内一股主要的新生力量。从融资轮次的角度看,智能家居领域的融资事宜有超过70%来自于天使轮和A轮,解释行业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成本市场寒冬的到来导致智能家居投资热度有所回落,成本已经逐渐回归理性。
独角兽企业数量可不雅观,已领先企业更受成本青睐
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智能硬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占比达到6.5%。考虑到与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和文化娱乐等领域比较,智能硬件市场起步较晚,而独角兽数量相比拟较可不雅观。2018年上半年只管融资事宜数量有所回落,但个中有9家企业得到亿元以上融资。这9家企业分别专注于智能家居的不同垂直领域,如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同时也有供应整体办理方案的公司,均是已经具有一定市场根本的领先企业。
▌中美智能家居:发展情形比拟
美国居住环境更利于市场发展,中国智能家居场景仍需探索
美国是环球智能家居市场容量最大的国家,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底层技能的领先,行业发展根本比较踏实。基于美国以独栋房屋为主的居住环境,有线智能家居系统起步早且更加成熟,在有线向无线过渡的阶段中,消费者的认知和接管程度也相对较高。中国虽然在技能层面和美国有一定差距,但在运用领域的探索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家当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努力进行技能与运用的结合。只管,中国市场目前行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尚未涌现智能家居的刚需场景,但基于人口量级上风,在环球范围内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中国智能家居:家当链剖析
上游元器件、中间件不断取得打破,下贱渠道加速扩展
常日所指的智能家居企业为智能家居品牌商,涵盖向终极用户供应终端产品、办理方案和设备管理掌握平台的企业,底层除物联网操作系统、云做事作为管理掌握平台的支撑外,还包括内容做事、生活做事等互联网增值做事。智能家居家当链上游紧张是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供应,以及通讯模块和智能掌握器等中间件供应商。品牌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零售渠道直接向C端用户发卖终端产品,也可以面向房地产、家装公司等B端客户供应整体办理方案。
▌中国智能家居:家当图谱
跨界玩家浩瀚,竞争格局尚不明朗,各种型企业均有机会
▌中国智能家居:商业模式
硬件厂商以发卖差价盈利,软件厂商通过流量和数据变现
将智能家居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个中硬件对应于智能家居的运用层,软件对付智能家居的平台层、传输层和感知层。硬件产品的品牌方专注于产品侧的设计和制造,向终端用户供应的是智能家居的物理属性,通过发卖硬件赚取差价实现盈利。针对智能家用产品的云打算、物联网通信和人工智能三项核心技能,技能供应商常日会供应个中的一项或多项能力。他们既可以选择直接通过向硬件厂商发卖技能和做事变现,也可以选择以硬件产品连接到海量的终端用户,利用获取到的用户流量和数据,通过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做事和面向企业的数据做事进行变现。
▌中国智能家居:发卖渠道
2C模式涵盖线上线下零售,2B2C模式采取项目采购制
根据智能家居产品直接面向的客户群体的不同,营销模式可以划分为2C模式和2B2C模式两大类。2C的零售渠道涵盖常规的自有和第三方电商渠道、众筹平台,线下渠道方面各品类之间存在差异,可归类为品牌直营店、电信运营商、各级经销商和代理商、智能家居体验店。
直接面向B端客户的2B2C模式采取项目采购的办法,早期多为全屋智能企业的选择,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单品厂商开始考虑与房地产、家装公司互助,将自身产品打包进全屋智能办理方案,通过前装市场加速产品落地。个中,智能家居样板间为该模式下新兴的发卖渠道。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2017年市场规模打破3000亿元,智能家电占比高达86.9%
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3342.3亿元,同比增长24.8%。个中,智能家电产品因整体均价较高,且智能电视、智能冰空洗等产品的智能化渗透率远高于智能照明、家用安防等品类。同年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为2828.0亿元,占比高达86.9%。估量未来三年内,智能家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
家电智能化渗透率逐年提高,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
在2017年2828.0亿元的智能家电市场中,智能冰箱、空调、洗衣机市场规模为831.3亿元,智能影音数码(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市场规模为1472.6亿元。考虑到智能电视渗透率的增长空间已经比较有限,而冰空洗等白电产品的智能化渗透率逐年上升,中国智能家电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估量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155.0亿元。
▌中国智能家居:竞争要点
硬件产品:智能功能决定购买行为,交互体验推动产品遍及
对付智能家居硬件产品来说,功能和体验是其两大关键属性。硬件产品所具备的智能功能是吸引消费者溢价购买的根本动力,通过增加通讯模块、传感器等,智能家居比较传统的家居产品能够更好地应对用户的操作须要温柔应环境的变革。在此根本上,出色的交互体验会为产品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上风。当前智能家居的交互办法已经越来越多样化,从最早的触屏+App开始向解放双手的语音交互、生物识别等延伸。智能语音技能的进步和头部玩家对音箱类产品的高度重视,正在不断推动语音交互在家居场景中的落地运用。
生态模式:以生态连接各垂直细分领域,发挥企业核心上风
智能家居行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各垂直细分领域之间壁垒高,完全的智能家居生态不是某个或某几个独立的智能单品所能代表的。行业本身的特性意味着一家独大的环境难以涌现,势必要跨界领悟,将不同环节和细分领域的参与者席卷进来。只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秉承着开放的心态达成互助,但对付生态的详细形态、每个参与者的位置亲睦惩罚派的办法尚无定论。常日,在行业内有一定领先上风的头部企业,大多希望凭借既有上风主导生态的形成和发展,而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则更方向于选择加入已有的生态,利用生态内的资源发挥自我代价。
通讯协议:多种通讯技能互为补充,生态割裂联动尚存困难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组网是设备联通的条件。比较延展性差的有线技能,无线技能能够省去繁芜的布线环节,将智能家居由传统的前装市场向后装市场拓展,已经后来居上。不同类型的无线通讯技能有各自适宜的运用处景。在短间隔无线通讯技能中,以WiFi、蓝牙和ZigBee的运用最为广泛,但存在着传输间隔短、旗子暗记盲区、联网困难和本钱功耗等难点。随着以NB-IoT为代表的远间隔无线通讯技能投入利用,已经有部分家电企业开始与通信设备厂商、电信运营商展开互助,生产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络的智能家电,从而与现有的局域网络形成互补效应。
只管不同通讯协议在技能上的互联互通并非难题,智能家居市场生态割裂的现状依然导致跨生态同盟间的设备无法实现联动。在当前尚未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下,用户的产品消费选择被限定在同一生态同盟内显然是不现实的,行业有待标准的统一。
▌调研基本情形
纵深延展的行业布局,业务立体且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参与调研的从业者所在企业的业务布局占比最多的是办理方案(32%),其次分别是平台(19%)、智能掌握器(15%)、集成商(14%),艾瑞认为:目前行业内,无论是厂商自有技能还是与第三方互助,主流业务聚焦在赞助传统家电、家居业务线智能改造以及功能升级;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内主流玩家都比较方向于搭建平台,不仅是便于自有产品的横向布局,还寄望于以自身企业为中央的生态链纵向发展。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阻碍成分
非需求功能产生的产品溢价,消费者并不买账
截止2018年上半年,智能家居的发展并没有预测中火爆,受访者认为排在第一梯队最紧张的阻碍缘故原由——分别来自于产品、用户、技能三个维度;首当其冲的是目前市情上的产品,人机交互体验差(12.7%);其次,从业者认为,现有还没真正挖掘用户的刚需运用处景(11.3%);第三位则是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尚未形成(11.0%),产品之间无法互联互通,缺少联动性。艾瑞认为,不管是从用户需求、产品研发,还是市场布局的角度,业内勾留在“为了智能而智能”的阶段进步眇小,这样的出发点,终极会导致用户并不愿意为非需求功能提升而产生的产品溢价埋单,终极导致的市场的不良闭环。
▌中国智能家居:爆发韶光与推动成分
消费者接管度以及产品交互体验提升是行业爆发的关键成分
44%的从业者认为间隔智能家居行业爆发回有两年,从业者判断的依据是,从市场教诲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经由行业初期的市场教诲,对付智能家居产品的接管度大幅上涨(21.1%);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历经2018-2020年的技能磨炼与产品迭代,人机交互的体验将有所提升(19.5%);市场关注度的角度来看,一款征象级产品的涌现(16.5%),将会引领更多的关注目光,更有利于提升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使得成本运作持续升温,这些对付行业爆发都是关键性成分。
▌中国智能家居:率先爆发的领域
安全与影音娱乐类在技能推动下率先爆发
基于自身专业角度、综合技能情形来判断,从业者认为在人脸识别、智能***剖析、前端打算能力等技能的引领下,家庭安防类产品(32.6%)将会是爆发的最先领域;其次,从业者认为影音娱乐类产品(22.5%)也非常具有爆发的潜力,缘故原由是各互联网巨子纷纭加入智能电视与智能音箱的战局,激烈的行业竞争,将有效推动产品迭代以及功能升级;第三,家庭自动化类产品(13.4%),目前,市情上的全屋类自动化对根本举动步伐布控有一定哀求,因此,未来在不须要升级根本布控下,实现全屋自动化的产品值得期待。
▌中国智能家居:落地最快的场景
各场景的发展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挂钩
基于自身专业角度和对行业用户的认知来判断,从业者认为以家为消费单位的用户,最关注的是家庭安全问题,尤其是租房市场上,租户和房东都特殊关注房屋与人身安全,家庭安防场景(30.0%)被认为是刚需场景;其次,从业者认为用户由于照明场景(22.5%)的智能灯泡的进入壁垒低(更换本钱低且随意马虎履行),因此认为该场景落地难度不高;第三,影音娱乐场景(17.0%)也比较被看好,缘故原由是在家庭生活里,该场景知足了用户在生活当中的休闲、放松和娱乐需求。艾瑞认为:场景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方面,需求高的场景产品,市场表现也相对生动,厂商也乐意投入资源加快产品迭代;另一方面,作为试水型场景,虽然智能程度低,但由于置换本钱低随意马虎被消费者接管,起到教诲市场的浸染。
▌中国智能家居:通讯协议的主导地位
WiFi 是现阶段最具备条件实现互联互通的通信协议
从调研的结果看,从业者从目前的技能遍及程度以及通讯协议互联互通的上风上判断,最看好的协议前三位分别是:WiFi、NB-IoT、ZigBee;从业者普遍认为,实在通讯协议并没有利害之分,只有在该产品的场景下是否得当;从遍及程度看,WiFi能知足联网功能,也是现阶段具备条件实现互联互通的通信协议(最新型号智能家用路由器,已兼容同时接入128个设备);单从性能上来看,NB-IoT的低能耗、寿命长、间隔更有上风,但碍于目前 NB-IoT 还处于推广阶段,只管从业者都看好NB-IoT,但间隔其遍及阶段还有2-3年的“发酵韶光”;而ZigBee的性能也比较出众,唯一的缺陷是在兼容性上不敷,因此,是否能成为主流的通讯协议还有待讲求。
▌中国智能家居:最被看好的用户入口
遍及度+移动性+交互办法决定用户入口产品的形态
从传统家电升级为智能家居时,背后的信息源越来越多且信息体量越来越大,因此,最好的办理方法是创造一个集中信息流的入口产品,将家居内所有的用户数据都统一起来,通过学习与判断用户需求和习气,达到“千人千面”的做事效果。从看好的用户入口产品梯队来看,第一梯队的产品具有三个特色:移动性强、交互功能易上手但价格稍高;智好手机排在第一位,很大程度是由于智好手机的遍及率高且 APP 掌握办法易于节制;紧随其后的是在智能语音技能和泛声音娱乐内容加持下的智能音箱,从业者普遍认为这是国内外各大巨子抢占的用户入口产品。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态度
从业者对行业发展充满期待,普遍认为行业处于上升阶段
从调研的情形看,从业者对付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态度积极,将近七成的从业者都给予了乐不雅观发展的判断(个中,42%的从业者表示行业未来出息非常光明);其余,有不到三成的从业者认为智能家居行业未来发展相对稳步提高;然而,仅有4%的受访者对未来发展抱着不雅观望或不愿定的态度。艾瑞认为:从业者比较认同自己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对付行业判断整体都比较乐不雅观,解释行业还处于上升阶段,行业竞争格局还未形成,新进入者还有发展机会。
▌行业发展趋势
巨子与独角兽激烈碰撞的表象下,将是彼此依存、共生共赢
艾瑞认为:无论垂直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或是互联网、硬件、家电领域的巨子公司,都希望从智能家居市场等分一杯羹。出于行业广度和深度的考虑,在看似针锋相对的竞争关系背后,未来巨子和独角兽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缘故原由是巨子公司方向于从宏不雅观层面提出计策布局,着眼于全体智能家居市场而非某个单品。
通过强劲的成本和流量资源切入智能音箱等入口级产品,巨子公司能够迅速创造极高的市场关注度,其环绕核心产品及物联网、云做事、人工智能技能构建的生态,可以赋能行业内其他的玩家。相较而言,独角兽公司更加聚焦自身发展,由于深耕垂直领域,对产品从设计到发卖的全体流程实行力强。在发展初期独角兽的品牌声量有限,借助巨子的力量可以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而随着独角兽自身发展的成熟、业务广度的增加,有机会完成向巨子公司的转变,以生态连接创造更大的代价。
顺势而为:把握行业发展周期,产品和技能两不误
艾瑞认为:智能家居产品作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能落地的关键场景,其产品周期与技能周期常日呈现出对称变革的形态,即在产品市场火爆时,技能领域相对沉寂,而当技能关注度高时,产品市场趋向势微。经历过2015年的集中性爆发后,智能家居行业陷入两年的“沉默”期,直到2018年智能音箱风口的涌现,又重新引爆市场。而在这之前,正好因此智能语音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能的崛起为智能音箱兴起做出了铺垫。
前装市场正在崛起,与后装市场形成互补,未来将齐头并进
艾瑞认为:无线对有线的替代是现阶段智能家居的主要特点,安装便捷且价格更低让后装智能家居先于前装走入消费者的视野。但后装智能家居更倾向DIY,属于由多个智能单品组合而成的系统,由于,没有从整体对智能家居进行统一布局,用户体验与前装智能家居相去甚远。在智能家居的受众由极客向大众过渡的过程中,前装市场将会发挥出主要的浸染。部分智能家居厂商已经开始与房地产、家装公司互助,将其产品打包进整体的智能家居办理方案,一方面借助线下渠道的力量更快的触达消费者,一方面将目标用户拓展至消费能力更强、年事层次更广的群体中。但是,考虑到前装与后装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上风互补,未来势必会齐头并进,共同促进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