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诲走进教室擦出若何的火花?_人工智能_学生
“电池?”“电池是有害垃圾。”“果壳?”“果壳是厨余垃圾。”……
另一间教室中,太炎小学三年级学生张煜晗为机器人写入宣扬垃圾分类的程序,只要对着机器人大声说出不同垃圾,机器人就会通过语音识别和编程指令,回答出所对应的分类种别。
图为太炎小学三年级学生展示人工智能实践作品。(图片由采访工具供应)
经由一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近90名来自太炎小学的同学已能利用可视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动”起来。人工智能专用教室外,还有宽敞的创客工坊、竞赛厅、直播室等,为学生供应人工智能科普、科学、科创主题的展示互换活动场所。
“编程、无人车、人脸识别这些人工智能技能,特殊故意思。”林溪晨说。
人工智能教诲,被称为“最美新基建”。杭州市余杭区将人工智能列入了计策性新兴家当发展的重点,并故意将人工智能教诲下沉到根本教诲,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培养“科创新一代”。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诲的遍及,余杭区教诲局2020年启动了人工智能教诲项目,创设了“标准校、中央校、基地校”三级运营体系,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和运营条件匹配不同的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打仗AI教诲,也让有潜力的孩子能够脱颖而出。
目前,余杭区中小学三至八年级以及普职高高一、高二阶段开展了人工智能教诲,引入人工智能企业优必选科技的教诲办理方案,各学校每学年每班开设不少于16课时的人工智能传授教化内容,余杭区教诲局还鼓励学校以社团活动、兴趣特长班等形式为有兴趣的学生供应拓展型学习课程。
图为位于瓶窑中学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小学人工智能示范教诲基地。(图片由采访工具供应)
余杭区瓶窑中学培植的中小学人工智能示范教诲基地,于2020年6月启用,紧张合营学校课程,为学生补足人工智能教诲的实践环节,以专业师资培训各学校西席。截至目前,人工智能示范教诲基地已经为57所学校及分校区18000余逻辑学生供应人工智能传授教化。
“人工智能示范教诲基地环绕生命康健、人文社会、聪慧生活、宇宙探索和地球公民五大科创主题,研发了34门人工智能PBL(项目式学习)课程,并根据课程内容配备总量超过1000套的学习器材。”人工智能示范教诲基地西席赵骞说。
“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问答、智能推举系统到自动驾驶技能,人工智能技能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通过人工智能的学习演习,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余杭区中小学人工智能示范教诲基地卖力人、瓶窑中学校长胡胜海说。
在过去一年中,余杭区有612逻辑学生参与了各种人工智能赛事,共计提交作品356项,不少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一些偏远屯子校校的孩子们也由于纳入教诲基地的传授教化操持,有了学习人工智能的机会。
地处余杭区西北侧的百丈镇中央小学,是一所山区学校。该校校长曹掌华说,山区孩子的学习机会比较城里孩子来说,相对较少。为了缩小与城里学校的差距,他们每年坚持拿出一定的人工智能教诲预算,用于购买传授教化器材、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种人工智能比赛。学校还在2020年景立了人工智能社团,社团成立之初只有5个学生,但学生们对人工智能的学习激情亲切很高,进步很快,当年就在2020年余杭区中小学信息技能(人工智能)创新与实践大赛、天下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得到了主要奖项。(完)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