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4日上午举行的2024天下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环球管理高等别会议开幕式全体会议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分享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人工智能未来带来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人工智能管理方面中国做过什么样的实践,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启示;人工智能的国际管理问题。

薛澜:AI可能带来几方面风险 要重视风险防控_人工智能_风险 绘影字幕

金叶子/摄

他谈到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收益时举例, 2015年全天下193个国家在联合国共同签署了SDGs(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到2030年能够推动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
193个国家所签署的SDG一共有17个目标,下面有169个详细的指标。
总体来讲,人工智能会对169个指标里面134个带来积极促进浸染,也有可能对个中59个产生不利影响。

他举例道,目前,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第一:技能内在问题,包括所谓幻觉,其余自主人工智能系统长远来讲,受到自主发展的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第二:基于技能开拓带来风险,包括数据安全问题、算法歧视、能源环境等问题;第三:技能运用,包括误用或者滥用,长远对社会就业带来影响。
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忽略的。

在科技领域,很多技能都像***的两面,在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会存在风险,而人工智能可能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领域。
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康健发展,尽可能地让它收益最大化?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

他表示,中国在过去这些年的实践当中已经建立了相比拟较完全的体系,首先在底层家当运用方面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去推动人工智能的合理发展。
针对算法、算力、数据有一系列管理规则。
同时,针对它的风险也有很多基本规则。
2019年发布《人工智能管理准则》,包括《伦理准则》。
其余,针对干系很多问题的法律也出台,针对专项及详细场景运用都出台相应管理规则。
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多举措的整体管理体系。

同时,他特殊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和风险防控,要让广大社会能够对人工智能有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对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拥抱,但同时也对人工智能认识有不敷的地方。
以是,今年2月份四部门发布了《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事情要点》,支配这方面任务。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