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节点财经,作者|九才

AI到底给手机增加了哪些新器械?_手机_模子 科技快讯

不久前,苹果从三星手上夺走了环球“智好手机出货量环球第一”的位置。
在果粉眼中,这家世界最值钱的公司,彷佛仍处在最好的时候。

但是,华尔街有名机构Needham的剖析师Laura Martin并不这么看,而其紧张的担心,集中在人工智能(AI)上。
其曾在研报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苹果公司的霸主地位终极可能会被颠覆。

他的情由是,苹果并未在天生式人工智能和大措辞模型(LLM)领域深入布局,随着AI的发展,苹果可能会被微软、谷歌和亚马逊超越。

刚被苹果超越的三星彷佛也认为,AI是苹果的“软肋”。

几天前,三星正式发布了其Galaxy S 系列手机的Galaxy S24 系列手机,发布会选的体育馆,间隔苹果总部只有15分钟车程。

算得上是“贴脸输出”,而这次发布会的核心便是AI。

三星关于 S24 的所有页面,都能看到AI元素,乃至在手机功能先容的第一个章都在宣扬——欢迎来到 Galaxy AI 时期。

实在,不仅三星,浩瀚手机品牌纷纭拥抱AI,彷佛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的共识。
在严重内卷的手机行业,AI正在成为下一个“必争之地”。

但是,对付手机行业来说,AI带来的,是顶峰性创新,还仅仅是一个噱头?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造手机行业?都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01 手机AI,没有人抢到先机

刚过去的2023年,随着ChatGPT的爆火,AI和大模型成为科技圈的热词。
各大厂商的新手机发布会上,这一点已经凸显。

1月8日,OPPO正式发布了其旗舰机型FindX7系列,宣告70亿参数的AI大模型在手机端落地。

在此之前,同样搭载联发科天玑9300芯片的VIVO X100系列也支持70亿参数AI大模型。

紧随OPPO的FindX7系列,1月11日,光彩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旗舰智好手机光彩Magic6系列,该系列产品将首发搭载光彩自研70亿参数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邪术大模型”。

伴随着光彩入局大模型,中国手机市场上排名位列前五的国产手机厂商,都发布其端侧大模型产品。

或许,就像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在OPPO Find X7系列发布会后的采访中说的那样:

“再不布局大模型的手机厂商,就没戏了!

不仅手机厂商自己,机构的数据也在表明,AI彷佛正在成为手机行业新的希望。

据环球著名的科技市场独立剖析机构Canalys发布的智好手机市场预测,2024年智好手机总出货量中,将有5%为AI手机。
这意味着AI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6000万部,2024有望成为AI终端元年。

AI,彷佛给手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毕竟,从镜头到芯片,再到屏幕、电池,手机行业除了“内卷”,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创新并不多。

但是,节点财经认为,在AI为手机行业供应“新故事”的同时,我们要先看清楚,AI到底给手机增加了哪些新东西?

就以最近风头最盛的三星S24系列手机为例,其供应了浩瀚所谓的AI专属功能,比如AI搜索功能、AI翻译功能、AI图片天生技能等等,看起来都很炫。

实在,VIVO S18系列搭载的“蓝心大模型”,可以支持用户查找文件、作诗写词、看文创图、总结内容、解答难题、整理材料框架等,AI功能同样不弱。

再比如光彩MagicOS 8.0带来的“邪术大模型”,其具备聪慧成片、图库语义搜索、一拖日程、任意门等功能。

个中,“任意门”基于对用户真实意图的快速理解,一键穿越不同运用,实现多任务的快速闭环,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冲破系统、做事、设备与人之间的边界。

总结下来,AI技能对手机的改变,在于极大提升了手机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利用体验。

比如影像拍摄方面,在AI算法的优化下,手机可以拍摄出更高质量的照片和***,并在后期处理上更方便和智能。
在比如AI技能下的语音助手更加智能,乃至做到即时翻译,带给消费者更大的便利。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几年手机在智能化方面的努力,可以创造,目前AI手机所展现出的功能进步,仍未达到当年“iPhone时候”所带来的震荡。
而早在2018年9月,苹果发布A12芯片时,就打出了AI手机的“噱头”,称A12是最智能、最强大的芯片,智能到会自己学习。
其他手机厂商多年前实在也已在炒作“AI手机”。

事实上,这一波的“AI手机”浪潮,起源于ChatGPT的爆火,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品牌抢到先机。
我们必须回到这个起始点来核阅AI手机,而不应该局限在搜索、通话、图片处理等功能优化上。

02 引领端侧AI,手机还差什么?

在观点划分上,以ChatGPT、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为代表的AI可以被称为云侧AI,其通过终端采集和感知到的声音、***等数据,都通过网络传输到云中央侧进行后续处理,在数据云端搜集演习,模型通用性强。

与之相对的被称为端侧AI,指的是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的轻型模型AI技能,端侧包括手机、条记本电脑、XR头显、汽车和其他边缘终端,其将负载一定的AI打算和推理事情。

手机AI就属于端侧AI的一种。

从目前AI技能的综合体验上看,毋庸讳言,云侧AI的功能更为全面和强大,体验也更好。
但是,由于打算规模巨大,运算处理搜集在云端进行,如果为数十亿的终端设备供应AI做事,其本钱必将大幅提升,做事体验也未必好。

比如ChatGPT在对注册用户进行限定的情形下,仍动辄涌现卡顿乃至宕机的情形。

而比较云侧AI,端侧AI拥有的上风在于隐私和安全、低延时、可靠性、低本钱等。
随着AI处理的重心向边缘转移,端侧AI与云侧AI的结合,即稠浊AI的机会是一种趋势。

手机作为最主要的一类智能电子终端,首当其冲须要AI技能的加持。

按照手机厂商们的设想,AI手机有望成为个人智能助理,为手机行业带来创新,其将具有人格化、影象、感知和管理能力,触发主动做事,为用户供应更好的体验。

但是,想用AI功能真正打动消费者,并不随意马虎。

首先,对付厂商来说,现阶段的手机AI技能对CPU、NPU的性能都有着很高的哀求。
其不但要考虑大模型参数量级、AI体验和手性能耗等问题,更须要大量的本钱投入,这是对硬实力的一次大磨练。

据此前联发科透露,大措辞模型对手机内存的需求暴增,130亿参数大模型至少须要13GB内存,如果再加上6GB App保活、4GB安卓OS,16GB内存手机并不能运行该参数的大模型。

节点财经调研创造,一个100亿参数模型(FP16 精度)不考虑模型运算时的临时变量,总计须要18.6GB内存。

目前阶段,70亿参数大模型是在手机上能够落地的最大参数规模。
但是,节点财经认为,对付消费者来说,目前各大厂商所展现的AI功能,更多的是锦上添花,刚需性不强,还没有成为消费者选择手机的核心要素。

而且,目前还缺少特殊成熟的运用处景,让大众消费者感知到大模型AI功能带来的体验差异。

当然,这也不能怪手机厂商的创新不敷,由于即便对ChatGPT这类AI功能更强大的云侧大模型,也面临着利用场景的问题。

对此,刘作虎认为,未来这几年大模型的核心还是要以产品来驱动。
“通过用户洞察办法来做产品是最主要的,谁对用户最理解,谁真正地懂产品,就能在竞争中保持差异化,始终拥有核心竞争力。

而在节点财经看来,面对连忙发展的AI技能,手机厂商还要把稳一个更深层的问题,AI技能有没有颠覆全体手机行业的可能?

03 未来,是否引发颠覆?

1 月 11 日,初创公司Rabbit(兔子)官方在 X(Twitter)上宣告,其首日就卖出了1 万台Rabbit r1(售价199美元),赶过其内部设想的500台整整20倍,而第二批Rabbit r1订单估量将于4月到5月交付。

这是一个完备独立的硬件设备,一个巴掌大小,正面搭载一块 2.88 英寸触摸显示屏,屏幕右侧是一个仿照滚轮,再上方是一个可以 360° 旋转的摄像头,机身右侧是最主要的实体按键,按住即开启“对话”,并利用天生式 AI 技能理解并拆解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反馈。

和手机不同,Rabbit将语音作为人机交互的紧张办法。
有人认为,Rabbit开启了“AI 时期的 iPhone 时候”,有望成为更换手机的下一代个人打算平台。

对这个说法,节点财经认为,下结论为时尚早,由于这种功能移植得手机上,彷佛并不难。
但值得把稳的是,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将AI的理解能力推向新的高度,乃至产生跃变,其就很可能改变以往人机交互的紧张办法。
这种改变一旦发生,就可能对手机行业带来深刻的冲击。

手机厂商、初创硬件公司、大模型厂商等也都意识到了个中的危与机,纷纭了局布局。
对付手机厂商来说,上风在于弘大的用户群体和过往的利用习气。
但反过来,这同样可能成为创新的羁绊。

在iPhone涌现之前,少有人想得手机上可以没有键盘;在ChatGPT涌现之前,同样少有人想到AI的智商、情商可以如此之高。

目前阶段,对付用户来说,比较手机厂商自己开拓的大模型,更具创新精神的云侧大模型如ChatGPT的吸引力更强。

AI行业有句话:每一次ChatGPT的版本更新,都会去世一批创业公司。
实在,这对手机厂商同样具有警示浸染。
节点财经认为,在已经到来的AI时期,手机厂商如何认清手机自身的定位非常主要。

对此,光彩CEO赵明认为,ChatGPT办理的这天经常识或某个领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比如金融、国际形势等。
但对普通用户来说,安排个人的生活、学习和餐饮、娱乐时,会特殊留神个人隐私,更须要手机这样的私人终端供应个性化定制。

在他看来,这便是端侧大模型和光彩MagicOS 8.0所起到的浸染。
手机大模型和ChatGPT(云侧大模型)一定是相互协作,不可能彼此替代。
光彩做的是平台级的和操作系统级(大模型),用AI系统重构本日的操作系统。

综合来看,在AI技能飞速发展确当下,手机作为端侧大模型的代表产品,有着极大的机遇。
但是,在目前阶段,寻衅和不愿定性仍旧很大。
如何将新的观点,转化为推动消费者换机的动力,是对手机AI的磨练。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大模型在端侧手机的支配,手机的AI能力将日益增强,一场崭新的变革或许正在到来。

这种变革,将让智好手机厂商们,站到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