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亿上海最大年夜AI母基金落地_上海_人工智能
投资界获悉,近日,上海临港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8亿元参与设立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基金合资企业(有限合资)(简称“人工智能母基金”)。一纸公告,这个目前上海乃至全国最大AI母基金浮出水面。
公告显示,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规模拟为225.01亿元,由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当基金管理人。基金期限设定为15年,包括8年的投资期和后续的退出期。
上周,在上海黄浦江畔举办的天下人工智能大会余温尚未散去,这只重磅AI母基金的露面又吸引一波眼球。“看来往后要长期驻扎上海了。”一位外地AI投资人感叹道。
上海超级母基金落地
225亿,瞄准AI
实在早在今年三月,2024上海环球投资促进大会就发布了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最为创投圈关注的便是千亿母基金——聚焦家当基金,环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家当,上海市国资委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家当投资母基金。
个中,人工智能母基金是重点打造的上海三大先导家当母基金之一,基金将环绕人工智能高下游家当,聚焦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干系领域,强化人工智能干系家当链集聚,推动与支持上海人工智能先导家当创新发展。
如今,随着各家公告显示,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意向出资召募,总规模达到了225.01亿元,堪称上海乃至全国AI基金之最。
详细来看,人工智能母基金目前有11家意向出资合资人,个中前三大合资人分别是:上海国经投资拟出资公民币100亿元,持股比例44.4425%;上海汇资投资拟出资45亿元,持股比例约20%;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拟出资25亿元,持股比例11.1106%。
谈及本次参投,上海临港表示公司参与投资人工智能母基金,有助于加快公司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家当领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园区科创家当和科开办事能级,造就新质生产力。
此外,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拟担当人工智能母基金的普通合资人、基金管理人和实行事务合资人,认缴0.01亿元。
官网显示,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成立于今年5月,由上海国有成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公司”)全资设立。而上海国投公司是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由上海市国资委出资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成本投资平台公司,公司紧张履行国有成本计策性持股管理和成本运作,承担市场竞争类重大家当项目投资,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运营。
回溯过去,上海市政府作为最大的“母母基金”,人工智能家当勾引基金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在上个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曾透露,上海人工智能家当投资基金已经累计募资31亿元,个中部分投资了红杉、奇绩创坛等12只子基金,撬动投资规模572亿元。
为什么是上海?
上周,上海AI浪潮席卷。
“险些所有关注AI的人都来了。”一位投资人感叹。上海的高温没有阻挡住AI的魅力,据官方数据,截至7月6日下午14时,今年上海人工智能大会(WAIC)线下参不雅观人数打破30万人次,比上届增长90%,创历史新高。
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先容,上海人工智能家当规上企业已从2018年的183家增长到2023年的348家,家当规模从1340亿元增长到超38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犹记得,去年WAIC还只有30余款大模型,今年直接翻了一倍多来到近百款。个中不仅有阿里、华为、百度、阿里等老牌大厂,还有更多新锐势力,大模型“六小龙”来了四家,包括智谱AI、阶跃星辰、百川智能、Minimax。
这离不开上海强大的AI号召力。在外界的印象里,上海已经从“魔都”变成了“模都”,是全国大模型家当生态最好的城市,集聚最多的智能芯片创新企业。截止目前,上海已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诗人”、商汤“日日新”、稀宇科技“海螺问问”、阶跃星辰“跃问”等。去年,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落地徐汇区,目前已吸引近80家大模型企业入驻。
还有今年刷爆社交圈的人形机器人。本次WAIC专门为人形机器人设置了一个展厅,足以展示其在人工智能圈的地位。会场中展示的“十八金刚”——18 款人形机器人,带来的震荡难以言喻。
要知道,上海是全国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城市。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目前,上海重点家当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天下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我国具备人形机器人整机能力的企业超过25家,个中约一半来自上海。去年海内发布了12款人形机器人,个中4款出自上海浦东新区,家当规模超过200亿元。7月4日发布的海内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青龙”,就来自浦东张江。
上海的环球AI中央的地位日渐凸显。时至今日,这里已然形成了“4+X”的人工智能家当集群格局。上海全市16个区发挥各自上风,打造了N个AI特色园区,比如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徐汇西岸智塔、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临港滴水湖AI创新港等等,各清闲重点领域中,发挥着上风。
当然,北京、深圳等超一线城市同样全面发力,争抢之势跃然纸上。
AI“拯救”一级市场
“今年除了AI和出海,险些没有什么可以投的了。”一位投资人曾发出如此感慨。
虽然有些夸年夜,但从数据上来看,今年的一级市场投资端并不乐不雅观。清科研究中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数1,496起,同比低落36.7%。另有数据表明,截止到今年五月底,仍有89%的投资机构,一枪未发。
目之所及,AI成为为数不多依然热闹的赛道。
数据显示,AI领域一级市场总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吸引了环球的头部VC/PE机构。投资热潮也传导到了海内,乃至说,AI投资热“拯救”了不少已经损失激情的投资人。
随着而来的是一笔笔融资出身。较为轰动的是今年2月,海内AI大模型明星公司月之暗面已完成新一轮超1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小红书、美团和阿里巴巴。最新流出,月之暗面估值报价达30亿美元。
不足为奇,大模型公司Minimax完成了一笔6亿美元的计策投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红杉中国和高瓴投资跟投,估值超25亿美元。
不雅观察今年得到融资的AI企业,个中有近一半的企业是在去年成立并在今年得到了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如共绩科技、RWKV元始智能、硅基流动等。这些企业估值相对可控,在垂直细分领域各有千秋,颇受中腰部投资机构欢迎。
华兴成本曾对海内AI投资做过调研,其认为2024年将持续迎来行业风口.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关注AI的机构靠近90%至少一次脱手,投资AI超过5个项目的有7~8家,绝大多数机构操持在2024年保持对AI的脱手频率,乃至有些机构会显著增加脱手。
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说:“大家都想All in 时期最大的β”。在许多人的共识中,AI已经是未来可以预见的十年里,最有潜力的赛道。
“参考上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周期,从涌现iphone到涌现抖音有10年韶光,未来十年是一个非常大的红利期。OpenAI点燃的AI热潮便是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开始。”峰瑞成本合资人马锐曾如此描述。
谁都不想错过。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