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养禽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人工智能养禽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现在猪瘟那么严重,市场需要的肉类供应不上,养鸭子能行吗

现在猪瘟那么严重,市场需要的肉类供应不上,养鸭子能行吗,人工智能养禽的优缺点 科技快讯

现在猪瘟那么严重,市场需要肉类供应不上,养鸭子能行吗?对于这个问题,愚人认为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

一、目前猪肉市场受疫情影响,猪肉价格高,导致消费者转而消费其他肉类食品。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作为我国居民第一消费的肉类食品——猪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我国的生猪存栏量目前大幅下降,六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25.8%,这是我国生猪存栏量连续4个月下降超过20%。在市场猪肉供应趋紧的情况下,猪肉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近期,全国大部分的省份猪价都达到了10元,有领先的,比如广东省,已经达到了12元。

受此影响,市面上的猪肉价格普遍涨到18元/斤,排骨达到了25元/斤,猪肉价格高企,很多市民直呼吃不起猪肉了。因此,部分消费者转而消费鸡蛋、鸭肉等肉食品。

二、人们对猪肉产生了抗拒心理,改变了以往的消费结构。

尽管政府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宣传,非洲猪瘟病毒只传猪,不传人。但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猪肉的消费还是有比较大的抗拒心理,转而用其他肉类食品代替。因此,今年以来,蛋类、禽类的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三、养鸭的周期短,效益见效快。

养鸭一般是50天左右可以出栏,目前市场上的猪肉价格比较贵,加上人们对猪肉还没有完全消除抗拒的心理,因此在目前如果进行养鸭,从时间上还是可行的。有专家预测,第四季度猪肉的价格将会更高,到那时候,估计也会推高鸭肉、鸡肉等其他肉类食品 的价格。

四、养鸭风险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方面,鸭子吃料多,是养殖的第一大成本支出,这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控制,只有把饲料成本压缩下去,控制好饲料比,才可能实现赚钱。另一方面,禽类养殖最怕的是出现禽流感等病,对疾病的防控必不可少,否则一旦发病,别说赚钱,亏到你血本无归。

我是愚人跳农门,喜欢我的观点请点赞和关注!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目前我国的非洲猪瘟导致了很多的养殖户已经放弃了养猪,从2018年的8月我国发生了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接着非洲猪瘟是呈蔓延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侵害养殖场,目前我国的养殖场现在已经减少了很多,从2018年到现在我国的非洲猪瘟疫情已经发生了144起,其中已经解锁了30多起,现在我国的生猪产量已经降低到了冰点,可以说现在的市场上生猪的存栏量几乎是减少了一半,猪肉也是我国的主要日常消费农副产品,几乎占消费市场的60%,其他则是一些蛋禽类,牛羊肉等农副产品,那么现在捉住这个机会是不是可以养殖鸭子呢?

虽说现在的猪瘟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些地区也是出现缺猪的情况,但是猪肉是作为我们国民主要的消费品,可以说价格在高还是有人吃的,这个就是我们的消费观念,你可能说你吃不起,但是还是有大批人去吃肉的,不过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转变的差不多了,在从2018年开始我国的蛋禽类农副产品也是在涨价,主要的原因就是非洲猪瘟的原因造成的,一些消费者由于对于猪瘟不太了解,加上部分网络谣传,误导消费者,所以造成了部分消费者比较恐慌,一时间猪肉没人吃,蛋禽类价格猛涨,但是随着人们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后,也是放松了戒备心,所以现在猪肉消费依然还是主体消费!蛋禽类已经是辅助类的消费品了!

主要的原因是蛋禽类所说可以过度,但是作为主要的营养补充来说,还是远远比不上猪肉的营养,所以现在的猪肉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其次这两年的牛羊肉的行情也是没有多大的转变,消费者还是偏爱猪肉为主!现在养鸭子可以吗?养鸭子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要考虑养殖的该地区是不是属于允许养殖的范围,由于最近几年环保问题也是很主要的,之前一哥们养鸭子投资了接近60万,最后赔的是一分不剩,养鸭子的成本高的地方不是鸭子,而是鸭棚的建设,以前的哥们是和公司签约的,主要是公司免费提供鸭苗,然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后去养殖场按照规定进行收购,符合养殖场的重量的话,公司进行回收,不符合标准的是不收购的,这个是一种模式!还一个模式就是自产自销的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你全部投资,比如鸭苗自购,现在购买鸭苗在2块钱左右。购买5000只鸭子的话,一天就要吃掉1600斤饲料,鸭饲料一斤按2块钱的话,一般的鸭子养45天可以出栏,饲料一个月就要9万多的支出,这个时候还需要加上买鸭苗的本钱,也就是,2元乘以5000只鸭苗,等于1万元的鸭苗本钱,总共合计起来,就需要10多万,还要预算一些人工费用及场地工具费用,一个月最低话费12万元,这个还是没算搭建鸭棚,鸭棚也是一次性投资,所以说养鸭子也要考虑好那种模式进行饲养,让收益可以放大化才是最终要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从国内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至今已经接近一年的时间,但疫情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还在持续,很多地区的产能还在继续去化。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6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同比下降幅度已经达到25.8%,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幅度已经达到26.7%。而来自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产量247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5.5%。预计下半年猪肉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将进一步扩大,猪肉供需缺口持续拉大,明年产能仍可能进一步下滑。

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生猪产业是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对于养猪人来说是一场灾难,但不可否认,对于部分产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禽业。

因为国内猪肉产量大幅下降,即使猪肉进口量增加,也难以填补缺口,所以,禽肉、牛羊肉等相关产品的替代效应就会有所显现。而在这些产品中,禽肉替代应该最明显,因为性价比最高。当猪肉贵到吃不起,牛羊肉的价格肯定会涨的更高,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只能选择价格较低的鸡肉、鸭肉等来替代。所以,未来至少一两年内,国内市场对禽肉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是5404万吨,而禽肉产量是1994万吨,假设猪肉产量下降10%,缺口有540万吨,下降20%,缺口将超过1000万吨。对于禽业而言,市场扩容空间巨大。

当然,对于养殖户而言,现在无论是养鸡还是养鸭,只能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比如今年上半年,肉鸡行情相对还是不错的,但养鸡人真正盈利的不多,尤其是2季度,真正赚钱的种禽企业。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养禽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养禽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