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橙奖女科学家:小时刻喜好搭积木终年夜了在清华研究机械人_假肢_机械人
赵慧婵
“我小时候很喜好搭积木,上学后喜好电学、力学,之后顺利考上清华。”10月19日,刚参加完青橙奖颁奖仪式的获奖者之一、清华大学机器工程系副教授赵慧婵见告澎湃***(www.thepaper.cn)。
青橙奖是为发掘中国青年学者而设立的***性学术评比,已举办四届,本次获奖者包括被称作“韦神”的北京大学数学系韦东奕等10位35岁及以下的青年学者,他们将平分1000万元奖金。
澎湃***把稳到,10位获奖者中有3位女科学家,人数为历届最多,赵慧婵便是个中之一。
“我特殊想拿青橙奖,由于我现在学生比较多,但实验室比较小,想多租点园地,让学生有宽敞的地方做实验。”赵慧婵说。
赵慧婵1989年出生,山东淄博人,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拥有机器工程和经济学学士双学位,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机器工程专业,曾在哈佛大学做博后研究,2018年返国。
赵慧婵有一对梨涡,是个俊秀又有亲和力的女孩,但她的研究领很硬核:软体机器人、机器人高功率密度驱动技能、柔性传感器、智能假肢和外骨骼。她获奖的情由是“研制了新型柔性光电触觉传感器和高功率人工肌肉,推动了新形态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法的发展”。
“我在康奈尔读博期间,有次做了个软材料的传感器,导师建议做成人工神经,放到假肢里,末了我们真的做出了智能假肢。后来人工肌肉技能成为我的一个方向,我和互助者一起,把很小的人工肌肉用到扑翼翱翔器上,做成了能起飞的机器小蜜蜂。”
她说,越研究机器人越以为生物的伟大,“别看一只苍蝇,它身上有几百块肌肉,都可以折衷掌握。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出一个真正的‘苍蝇’,就太厉害了!
”
关于拿奖后的方案,赵慧婵表示,“返国第一年生了娃,第二年准备大干一场,结果遇上疫情,现在实验室基本组建完成,真的要大干一场了。”
任务编辑:谢春雷
校正:栾梦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