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奇拟24.3亿元入股力帆 旷视科技的智驾野望_科技_满江红
根据上交所7月8日公告,旷视科技已更新提交干系财务资料。虽然仍未有新进展,但这也能反响出公司IPO进程仍在持续推进。
此外,本月初,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拟作价24.3亿元受让吉利旗下公司所持有的力帆科技(601777.SH)部分股份。一旦交易完成,印奇将成为力帆科技的第三大股东。
交易背后,除了成本层面的扩展,旷视科技与力帆科技未来在家当链上协同的可能性也值得关注。
受访人士认为,力帆科技在汽车制造的布局,未来有望与旷视科技在AI技能上实现领悟。旷视科技的AI技能也将有更多的落地空间,实现从技能到产品的转化,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商业化进程。
7月9日,一位旷视科技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宣布透露,在智能汽车干系业务上,公司已经在跟一些车企谈互助。“现在这部分我们紧张切入的便是AI视觉这一块,尤其是很多车企也要做一些降本,我们(主打性价比)的方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利于这个市场。”
此外,市场传闻力帆科技或将整合高合汽车,若此属实,力帆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势力将进一步壮大。这对付旷视科技而言,无疑是新的机遇。
24.3亿元入股力帆
7月2日,力帆科技发布了股份变动公告。根据公告内容,力帆科技控股股东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资企业(有限合资)(下称“满江红基金”)发生了合资份额变革。
详细来看,满江红基金的五家有限合资企业拟将其持有的满江红基金合计50.94%的财产份额,全部转让给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产投”)。
此外,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科技”)拟向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河顺遂”)转让江河汇100%股权。
在本次转让前,满江红基金的出资构造较为繁芜,股东多达8家。而转让后,股东缩减至5家。吉利产投持有的满江红基金财产份额为50.94%,重庆两江家当发展集团持有36.18%份额。
与此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掌握人发生变革,控股股东仍为满江红基金,实际掌握人仍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满江红”),后者股东为重庆市政府所持有的重庆两江基金以及吉利集团。
而本次股份变动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印奇通过其实际掌握的江河顺遂受让了力帆科技共计9亿股,对价24.3亿元,相称于每股2.7元。而在7月2日,力帆科技的股价为3.69元。
印奇是旷视科技的创始人之一。此时的旷视科技,正在苦等一张A股的“门票”。
相较于AI“四小龙”中的其它三家“小龙”,旷视科技的IPO之路显得波折许多。
剖析人士指出,只管公司在人脸识别、智能安防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能和市场地位,但市场对AI企业的审核标准较高,对盈利能力和商业化前景有着更为严格的哀求。
此外,AI行业的投融资环境也趋于镇静,投资者对AI企业的估值和预期逐渐回归理性。这些成分共同浸染下,使得旷视科技的IPO进程几次再三推迟。
而进军炙手可热的智能汽车赛道,或是旷视科技的破局手段之一。
更深层次的计策考量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从表面上看,入股力帆科技是一次大略的股权交易,但背后可能隐蔽着更深层次的计策考量。
智能汽车行业,是旷视科技近年来重点布局的赛道之一。“汽车工业的一次升级,AI+的又一次行业性革命”,旷视科技官网显示。
目前,旷视科技的智能汽车行业办理方案,已经覆盖刷脸解锁及启动、智能识别驾驶人、驾驶员非常检测等场景。
2023年8月,旷视科技智驾业务总裁刘伟曾对媒体表示,公司智驾部门已有数百名员工,大部分为算法研发职员,还有一部分交付职员。
今年3月,印奇也曾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视。他在接管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须要永劫光的科研积累,须要算法、系统、硬件等多个层面的全方位技能能力。旷视科技已构建起涵盖算法、系统和硬件的全栈式技能体系。
个中,在硬件层面,他提到,“旷视积累了大量机器人研发的底层核心技能,并环绕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智能汽车构建了软硬一体化产品体系。”
在这一领域,旷视科技已有新成果浮现。
7月9日,一位旷视科技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宣布透露,在智能汽车干系业务上,公司已经在跟一些车企谈互助。“现在这部分我们紧张切入的便是AI视觉这一块。”
“尤其是很多车企现在也要做一些降本。我们的方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利于这个市场。”上述人士称。
基于如此背景,印奇拟入股力帆科技,更让人遐想联翩。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市场称,力帆科技或将整合高合汽车。高合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定位较为高端,如果传闻属实,那么力帆科技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一步壮大势力。
“力帆科技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一定履历和资源,通过引入AI领域的股东,有望借助AI技能实现产品升级和创新;对付印奇而言,入股力帆科技也有望为旷视科技的技能运用供应更多落地空间。”有受访汽车行业人士认为。
其剖析道,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人工智能技能可以为汽车带来更高等的自动驾驶功能、更智能的人机交互体验以及更高效的车辆管理系统,反之,在实际的汽车场景中,AI技能也能得到验证和优化。
更多内容请***21财经APP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