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犬吠”时薪百万虚拟偶像“男色经济”风口已现?_形象_粉丝
前有Vox Akuma B站首播便涨粉50万+,单场直播收入破百万,后有Shoto一周涨粉超46万,登顶B站涨粉榜,虚拟人迎来井喷式爆发,受到了Z世代的热烈追捧,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
今年6月,虚拟“纸片人”Shoto由于直播迟到登上微博热搜,上万粉丝在直播间蹲守,呼唤其开门业务。随后,Shoto将近2个小时的直播虽然全程英文,却依然受到了粉丝的追捧,弹幕猖獗刷屏,吸引了30万以上的粉丝与其互动沟通,付费人数超过2.6万。
截至目前,Shoto的B站账号下仅有6条***,却凭借又萌又凶的形象收成了106万粉丝的关注,最高的***播放量超过290万。
图为shoto直播截图
一个生活在二次元天下的立绘形象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对付海内的MCN机构而言,这条赛道是否有值得挖掘的商业代价?
01 “男色经济”驱动下的虚拟偶像
与初音未来、洛天依等早期出圈的虚拟偶像不同,近期走红并爆火的虚拟人大多因此男性形象涌现,他们的破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男色经济”的影响与推动。
Shoto播放量最高的***是一个时长仅48秒的“狗吠”***,在***中Shoto扭捏着小尾巴时时时发出小狗一样的声音,Shoto也因此被粉丝们称为“修狗”。发布当日,这一***迅速登上B站全站排行榜第一,播放量超过296万,评论数量超过2万。
图为shoto***截图
与Shoto可爱的形象不同,Vox Akuma的形象更加华美与高冷,在他直播的过程中,有不少粉丝通过弹幕“求骂”,希望得到他的批评与数落,在得到了主播的白眼后,还会留言表达自己的激动与知足。
打开Vox Akuma***的评论区,不仅有网友表达着对他的喜好,也有粉丝以“老婆”、“女儿”等身份与其互换,乃至帮他翻译***内容,一系列“无厘头”的互动将粉丝黏性全面展示出来。
图为Vox***及评论区截图
B站出圈的虚拟人总是带有一定程度的“男色经济”色彩。今年6月B站推出了“探求虚拟天下的男V”活动,将男性虚拟形象分成了4类:国民校草、个性少年、呆萌团宠、犬系男友,险些涵盖了女性用户喜好的所有男性形象,通过对用户喜好的精准把握,这些虚拟形象为粉丝带来了情绪上的知足。
B站中有大量关于虚拟人的同人***,这类***多为粉丝的混剪与二创,内容同样大多环绕“男色经济”展开。虚拟人虽然是“假”的,但粉丝内心真情实感却不会打折扣,乃至比真实天下的偶像更加圈粉、固粉。
图为粉丝二创***截图
与真人偶像比较,虚拟人的信赖感与情绪投入代价每每更强。偶像是一种文化消费的映射符号,正如B站上的二创***,粉丝可以深度参与到内容的生产和偶像的塑造中,非唯一性和可复制性让粉丝成为了虚拟形象建构中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自己心中的“定制偶像”。
同时,虚拟偶像是粉丝心中更诚挚的“映射”,情绪关系更加牢固。真人偶像的人设一旦“崩塌”,粉丝会陷入情绪损耗和认同危急之中,而虚拟人所呈现的是根据粉丝喜好打造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情,不存在脱节、扮演等问题,人设更加稳固。作为寄托粉丝空想的符码,虚拟偶像更加纯粹,无需伪装加工,在某种意义上更值得信赖。
虚拟人虽然延续了传统明星的打造流程,但得益于技能进步与文化赋权,粉丝群体权利实现反转,不再纯挚为偶像付出免费的数字劳动,而是不断巩固、强化文化生产和消费实践的参与感,在这个过程中,虚拟人的商业代价和变现能力会随着粉丝黏性的上涨而提升。
02 头部效应明显,变现受制约
虽然虚拟人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但就变现而言,依然只有少量虚拟人能够实现盈利。
当下,虚拟主播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根据干系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8月,B站虚拟主播数量超过3.6万名,个中约一半以上险些0收入,粉丝数量超过50万的头部主播数量仅占1%。
不仅如此,头部虚拟人的营收也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根据B站的打赏规则,直播间的嘉宾开通有效期为一个月,分为舰长、提督和总督三个等级,价格分别为198元、1998元、19998元。Vox Akuma 首播上舰人数为2912人,截至6月尾,这个人数低落至1382位,缩水一半以上,虚拟人的新鲜感与吸引力难以支撑用户的长效关注。
如今真正出圈的虚拟人形象风格与特色是比较单一的,大多都是磁性温顺的嗓音加上或帅气或可爱的立绘,很随意马虎引起用户的审美疲倦。归根结底,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当下虚拟现实技能的发展尚未完善,极高的技能本钱在一定程度上让虚拟人陷入了一种程式化的“套路”之中。
Shoto与Vox Akuma 实质上是依赖动作捕捉和LIVE2D、3D技能,通过一个真实的人在立绘后扮演虚拟角色,来实现与不雅观众的互换互动。灵巧的动作捕捉对应的是高昂的价格,根据业内人士的透露,一套动捕设备的售价高达3万美金以上,面对如此高昂的本钱,许多虚拟人背后的主体难以包袱,每每会退而求其次。
B站的虚拟主播凛·阿格里亚斯在接管采访时表示,许多主播会选择***一个面部捕捉软件,加载之前做好的虚拟形象模型,连接摄像头捕捉面部动作,这样可以更轻松地形成虚拟主播的形象,但效果可能并不自然。
现在的科技水品哀求虚拟人与真人之间必须强绑定,让虚拟形象背后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虚拟人的内核,他们的言谈举止决定着虚拟形象呈现的性情与气质。一旦扮演虚拟形象的真人发生改变,用户的内心会产生欺骗感,虚拟人最关键的真实与沉浸也会随之冲破。
诚然,如今的虚拟人已经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一个完全且新颖的商业生态正在组建,但受制于科技与用户习气的养成,虚拟人的变现并不稳定,长效性与持续性还须要经历市场的磨练。
03 发展前景广阔?虚拟人走向进阶之路
目前,“男色经济”市场开释出了巨大的商业代价,Vox Akuma直播1.7小时,营收达111万,Shoto的直播首秀时长2.4小时,直播间收入同样超过百万。从偶像市场的角度来看,女性粉丝群体为偶像付费的意向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男性,无论是老牌偶像还是新晋顶流,男性偶像的商业代价正在逐渐提高,“男色经济”市场大有可为。同时,海内尚未涌现Shoto、Vox Akuma一类大热的“男色”虚拟人IP,国外虚拟形象的本土化并不明显,一个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男性虚拟形象很随意马虎抢占市场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实时渲染技能的成熟及动漫家当的发展,让虚拟偶像家当迎来了一个拐点,5G和VR技能的发展也为虚拟偶像家当带来了新的转型契机,新技能+大数据将会为带来更多个性化体验。
人工智能技能便是要让虚拟偶像在未来更像“一个人”,她有着人的声音而不是声优配音、人的神态而不是真人的动作捕捉,乃至有着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能够表达自己的意图。利用人工智能技能,虚拟形象不再是一组不能交互的设天命据,而是一个能在现实天下与粉丝互换互动、不断发展的AI虚拟生命。未来的人工智能技能便是要让虚拟偶像有更类似人的性情、更像人的声音、更拟人的神态,有更好的情绪识别、更好的意图表达、更好的遐想能力,从而授予虚拟偶像聪慧与人格。
当代科技的进步将为未来的虚拟形象奠定基本的生存根本。
目前大多数虚拟形象的人设与风格是相对趋同的,对付想要入局的机构与个人而言,打造细分领域的虚拟KOL或许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方法。作为虚拟歌姬的洛天依、《我是唱作人》的虚拟主持人RODUCER·C、国风仪畴的虚拟“弄潮儿”翎……越来越多的虚拟形象开始在单一领域进行深耕,这将成为未来虚拟形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图为洛天依(上)、翎(下)
虚拟形象的变现紧张环绕粉丝经济进行,粉丝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在粉丝经济发展的浸染力下,虚拟形象的变现将会打破直播打赏这一单一办法的限定,拓宽自己的商业化路径。虚拟形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粉丝经济的规律是符合的,这使得各大品牌逐渐被拥有正能量的特质标签及弘大Z世代受众的虚拟形象所吸引,与其达成互助。直播植入、IP联名、内容营销……未来会有更多品牌通过虚拟形象融入年轻语境,为品牌注入未来感,吸引更多Z世代群体的关注。
与Shoto等虚拟人不同,目前海内原生的虚拟形象更多带有营销属性,纯粹凭借直播内容出圈的形象极少,虚拟直播领域尚有可开拓的空间。对付MCN机构而言,把握粉丝经济与“男色经济”的流量上风,或许能抢跑未来海内的直播赛道。
总的来看,Z世代受众消费能力的提升、追星热潮的持续飞腾、虚拟现实科技的进步,虚拟形象这一巨大又繁芜的市场将打破不同圈层文化的壁垒,开释更大的商业活力。
04 写在末了
无论在台前虚拟形象呈现出若何的形象,其背后的科技与商业实质不会改变。技能驱动下,虚拟形象从最初的虚拟歌手拓展至虚拟主播,样态日益多元。在当代消费主义粉丝文化的浪潮下,虚拟形象的粉丝生态呈现拟象化趋势,为虚拟形象的发展供应了文化与经济土壤。
我们期待本土虚拟形象的多元生态早日形成,打造出带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属性的新时期“偶像”,为用户带来更有沉浸感的体验。
作者:大可,编辑:纪南;
来源"大众年夜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一个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体生态不雅观察号
本文由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互助媒体 @TopKlout克劳锐 授权发布,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