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地铁站等区域,大多数乘客都有被安检职员手持扫描仪高下“手检”的经历。
35所人工智能人体安检仪设计师胡麟先容,目前人体安检手段普遍采取磁金属探测加人工手检模式,最大的缺陷是速率慢、劳动强度大,少数场所利用的X射线人体安检仪,可能对受检职员有较大辐射,由35所研制的新型人工智能安检仪一次安检的辐射量仅为手机旗子暗记的千分之一。

0.7秒可识别89类犯禁品样本 人工智能“安检员”正式亮相_安检_人工智能 AI简讯

利用人工智能安检仪安检,受检者只需站定于安检仪、抬起双手,2秒内即可读取受检者皮肤以外的所有信息,360度、成像分辨率毫米量级的检测图即刻天生。
可对包括堕落性、易燃易爆液体、胶状物等目前安检设备无法检测到的非金属危险品、违禁品“一览无余”。

“这种‘一览无余’只针对物品,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很好地保护受检者的隐私。
”35所人工智能技能研究室主任赵英海见告,该安检仪采取智能隐私保护技能,成像记录上模糊显示人体面部、性别器官。
安检判读则采取虚拟人偶映射技能,在安检仪外侧的显示屏上显示虚拟人偶,如有携带违禁品,则在人偶相应区域做出标识。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安检仪还可对层出不穷的违禁品进行持续学习,软件平台升级后即可知足未来安检需求升级的须要。
35所所长孙昊表示,目前35所安检仪产品已在海内多地试用,未来还将不断探索,加速智能安检时期的到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