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从事原始创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门槛很高,由于须要有创新思维,有很深厚的数学、打算机科学技能根本等,但如果从产品研发、工程技能的角度讲,门槛则大大降落。

人工智能专业首次自力招生 未来就业层次高低有别_专业_人工智能 科技快讯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与此同时,不少学生家长也开始关注如何选专业。

5月18日,北大、清华双双宣告了新专业。
北大2019年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专业招生,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今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
两大名校的动作,一定程度代表着今年高校专业调度的风向标。

此前,教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档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尤其是35所大学在海内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个中不少专业在今年秋季就开始招生。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能等为代表的新增专业,或许将成为今年考生家长志愿填报的“新宠”。
专家认为,新专业设在哪些学科门类、设在哪些学校,都意味着未来就业方向、层次的不同。
填报专业时,应避免跟风填报,而是在个人兴趣的根本上,综合考虑学校背景和实力。

哪些专业增加最多

对付这次公布的新增专业名单,不少人对“新增备案专业”和“新增审批专业”这两个观点表示迷惑。

兰州大学高档教诲研究院教授李硕豪见告21世纪经济宣布:“备案专业是教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里已有的专业,高校申请设立并在教诲部备案即可。
审批专业则是不在专业目录里的新专业。
一样平常来说,后者报告难度较前者大,而它们只要获批了都能招生。

21世纪经济宣布对《2018年度普通高档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进行梳理发现,以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在这一轮高校专业调度中数量最多。

2018年新增备案最多的专业依次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能(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网络与新媒体(34所)、数字媒体艺术(29所)等。

审批专业中,新增最多的是人工智能专业,有35所高校得到了首批培植资格。
其次分别是网络空间安全(25所)、司帐学(13所)、航空做事艺术与管理(12所)、信息安全(10所)。
教诲部直属高校中,有22所学校获批了人工智能专业。

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干系的专业也逐渐兴起。
比如管理学门类下的大数据管理与运用专业,共有25所学校开设;工学门类下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也有东北大学等7所学校增设。

“一带一起”培植的需求下,小语种在今年新增专业名单中很有存在感。
比如北京体育大学10个新设专业里就包括了5个小语种专业,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新增审批专业——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和旁遮普语,也颇具特色。

今年还新增了不少艺术类专业。
随着越来越多喜好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即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00后”进入大学,干系的艺术类专业也走进了他们的视野,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新增的漫画专业,河北传媒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新增的电子竞技运营与管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的前世今生

在社会需求兴旺而人才供应不敷的背景下,高校开设某些新专业的盛况,用“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并不为过。

比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从2016年首批开设的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三所高校开始,过去三年已有283所高校获批设立该专业。
今年又增加了19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达到479所。
这意味着全国近四本钱科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如今,人工智能专业彷佛也踏上了大数据专业走过的路。
今年是人工智能专业设立的第一年,35所学校得到首批培植资格,个中包括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22所教诲部直属高校。

同时,各大高校纷纭办起了人工智能“重点班”,比如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学堂班,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图灵班等。
而从2018年开始,全国30多所高校已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

把稳到,在新增专业名单上,带“智能”字眼的专业不少,比如智能科学与技能、智能制造工程等。
有说法认为,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与技能专业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前身。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诲事情委员会主任王万森在接管媒体采访时表示,18年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规模伟大的学术年会,部分与会代表提出了在我国建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大多数参会职员的认可。
但就专业名称,大家末了的共识是叫“智能科学与技能”专业。

对此,清华大学智能技能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邓志东在接管21世纪经济宣布采访时表示:“实在智能科学与技能专业范围更广,它包括人工智能、机器智能、脑科学、生物智能等,是一级学科,人工智能目前还没发展到一级学科。

很多高校已开始动手今年秋季的招生事宜。
不少招办老师见告,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专业,前景很受看好,竞争该当会挺激烈。
这样一来,新的热门专业的招生会挤压已有专业的招生空间吗?

邓志东认为,专业招生还是由需求决定。
“新专业,比如人工智能,短韶光内社会是可以吸纳就业的,由于这个现在确实需求缺口很大。
但如果长期来讲的话,任何专业都可能会涌现饱和。
我以为学校培养人才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有些专业需求小了,招生规模就会压缩。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只看重报告,不看重培植的征象,盲目跟风报告的问题比较突出。

李硕豪认为,专业的培植发展,最核心的是师资军队培植,然后是根本举动步伐、设备、演习基地培植,协同育人机制的培植。
课程培植方面,要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特殊是核心课程设计好。

人才缺口或达百万级

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专业的就业前景。

以近几年新增数量最多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为例,近年来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源于市场需求的驱动。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数据领域人才缺口高达150万,到2025年将达到200万。

值得把稳的是,从开设学校层次和学位付与门类的差异来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未来会形身分歧的就业层次。

业内人士先容,研究型大学一样平常有比较丰富的传授教化、科研资源,在一些前沿技能领域的研究实力也较强,并且能够领悟国外高校的教诲培养办法进行专业培植。
二三本高校更多是与企业联合共建大数据专业,倾向于培养运用型人才。

同样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能专业,有的学校把其归类为工学,有的归类为理学。
对此,一名高校招生办事情职员见告21世纪经济宣布,这种差异意味着该专业会有不同的培植方向,工学偏技能,看重培养工程师等类型的人才。

人工智能也面临着弘大的家当发展需求和人才缺口。
“业内的共识是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百万级别,目前一些企业已经给干系岗位开出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年薪。
”邓志东见告。

人社部今年2月发布了15个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能职员”位列个中,这即是给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做了“背书”。

“对付从事原始创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门槛很高,由于须要有创新思维,有很深厚的数学、打算机科学技能根本等,但如果从产品研发、工程技能的角度讲,门槛则大大降落。
很多目前从事这方面事情的人都是通过在线课程等自学成才,由于有免费的开源代码框架,也便是底层的代码,技能职员只须要在此根本上进行调构造调参数。
”邓志东说。

在他看来,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紧张是面向家当运用,由市场来主导,以企业为主体。
从这个角度讲,须要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能、工程与家当开拓职员。

首批35个获批的人工智能专业全部是工学门类,但不虞味着细分方向的固定。
邓志东先容,海内子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不仅有打算机科学技能方向,还有自动化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等,还有芯片等硬件方向,也可以说培养的是人工智能人才。

李硕豪认为,考生填报人工智能专业时,“要先看学校的背景和实力,看这所大学的电子信息技能、打算机等学科是否比较强,否则,干系专业比较弱的大学开设这个专业,可能培养质量会有问题”。

原文:人工智能专业首次独立招生 未来就业层次高低有别 - 21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