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极动力:为氢燃料电池造“中国芯”|探求佛山高新区硬科技

泰极动力:为氢燃料电池造“中国芯”|寻找佛山高新区硬科技_电极_动力 科技快讯

在佛山一家“硬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央,科研职员正在对氢燃料电池进走运行测试。
他们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MEA)不但拥有高性能、龟龄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通过原材料国产化,实现价格优惠50%,极具市场竞争力。

膜电极(MEA)是氢燃料电池的“芯片”,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性能直接影响燃料电池堆乃至全体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

这家生产膜电极的“硬科技”企业便是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极动力”)。
2018年落户佛山以来,泰极动力在佛山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一起发展,短短三年就成为佛山高新区种子独角兽企业,除了得到资金奖补以外,还享受“一企一策”靶向做事等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不断迈上新阶段。

泰极动力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极具市场竞争力。
刘明 摄

产品性能国际领先

价格比国外便宜一半

走进泰极动力的无尘车间,一片片膜电极在调浆站、喷涂机、封装站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紧密合营下,进行生产及精准组装。
组装完成后,它们被发往全国各地和外洋。

对一台氢燃料电池系统来说,电堆是核心部件,而电堆的核心是膜电极(MEA),因而膜电极也被称为氢燃料电池的“心脏”,其研发和生产具备较高的技能壁垒。

“根据检测数据,我们生产的膜电极综合性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泰极动力CTO兼副总经理Dustin Banham说。

以产品耐久性为例,泰极动力曾和几家外洋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测评。
经由估算,泰极动力的产品耐久性要优于外洋企业30%以上。

“作为一家新公司,没有人家那么永劫光的积累,一定得靠更好的性能取胜。
”Dustin Banham指着测评数听说道。

经由估算,泰极动力的产品耐久性要优于外洋企业。
刘明 摄

在性能“较劲”中,产品同等性同样主要。
为了展示品控效果,泰极动力随机抽取了不同批次的产品,“在全体生产过程中,我们能够保持高度同等,比较均衡。
”Dustin Banham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须要按照不同的生产需求将一张张厚度仅有30微米的涂层薄膜进行五层和七层堆叠组装,终极形成膜电极。
该环节对付生产工艺的精准度哀求极高,是全体组装工艺中本钱损耗最高的。

例如在膜电极五层组装阶段可不雅观察到的三种紧张毛病是气泡、异物和毛边,泰极动力通过优化脉冲喷涂技能,可以很好地掌握催化剂层的品质或负载,从而减少产品毛病。
其余,泰极动力还会定期进行频繁的缩比性能测试,使得产品的整体毛病率较低,大幅减少本钱损耗。

“经由3、4年的研发,我们生产的膜电极价格险些只有国际常规价格的一半。
”Dustin Banham说。

原材料国产替代

打造数字化运营生态

膜电极的降本,取决于核心材料的国产化。
这对我国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没有现成的原材料,也短缺研究方向,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做。
”Dustin Banham先容,过去两年半里,泰极动力引进了海内吉林大学的一位博士,专做原材料开拓。

膜电极的原材料紧张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流膜、气体扩散层等。
此前很长一段韶光,这些原材料只能依赖入口,供应商紧张来自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区。

他还先容,目前在环球范围,能实现膜电极核心材料抗反极催化剂批量供应的企业共有三家,泰极动力便是个中之一。
“我们冲破了国外原材料垄断。

泰极动力通过实现原材料国产化降落本钱。
刘明 摄

除了率先实现原材料国产化,泰极动力还打造出了数字化运营生态。

此前,泰极动力的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和产品毛病以手工记录为主,这会存在一系列问题:设备参数无法提前预警;不便于数据统计剖析;关联产品条码的追溯,无法便捷查询;人工目视外不雅观检讨,同等性差等。

为理解决这些短板,泰极动力研发了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生产运营体系。
“我们的质量标准更高,为了达到这些质量哀求,我们必须拥有出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车间内所有数据的跟踪。
”Dustin Banham说。

在泰极动力,“硬科技”并不罕见。
泰极动力均匀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产品研发,目前共申请了46项专利,个中发明专利23项,还通过了IATF16949体系认证。
这一认证意味着泰极动力有资格为国际汽车公司供应部件。

深度开拓家当链

小产品迎来大市场

近几年,随着氢能被纳入国家能源计策,转换赛道、重新洗牌,给了地方经济和企业一个大跨步发展的机会。

对泰极动力来说,小小一片膜电极,也迎来市场爆发期。

“2021年我们膜电极产品的发卖收入正式打破2000万元。
”Dustin Banham透露,公司2018年景立之初,一贯专注于研发产品,直到两年前才开始试水发卖,并取得不错反响。

2020年,泰极动力一号产线全面投产,年产能为5万平方米,相称于约100万片膜电极,或7000套80KW电堆配套能力。
今年以来,二号产线投产,年产能为30万平方米。

Dustin Banham估计,随着两条产线的日益成熟,今年发卖收入有望翻番。

不但海内,泰极动力还得到了天下切实其实定。
今年5月,泰极动力首次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收成了不少来自法国、德国、丹麦、比利时、瑞典等国家的新客户。

如今,泰极动力更以膜电极为中央,沿着整条家当链深度研发新材料,同时以多元化的运用处景进行广泛推介。

“我们希望在坚持现有性能不变的根本上,探求价格更低的原材料。
”这成为泰极动力未来的一大长期目标。

【撰文】刘明

【作者】 刘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